高中化学论文

时间:2024-06-20 15:45:48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论文精选(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论文精选(15篇)

高中化学论文1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与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一般把能力划分为两大类,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本文所涉及的是一般能力。在高中化学中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这四种能力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因此本文谈几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同学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例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要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提高能力。

  2、性质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在“乙烯”这一节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教学时,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并和课本中的结论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3、结构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在氯化钠晶体一节教学中,展示氯化钠晶体结构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Na+、Cl-的位置、晶体的空间构型、一个晶胞中Na+、Cl-的数目、立方体模型中,面、体的中心及对角线、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数目;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的Na+数目……这样的训练不但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能力。

  二、实验能力的培养

  1、分析实验装置,培养实验能力。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以及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能否进行再调整?为什么?最后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等等。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能力。例如在乙醛一节教学中,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它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和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拔。通过实验操作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

  3、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实验能力。例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会有CO2、CO和水蒸汽。请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H2。

  该题通过限定仪器试剂,有目的地设计实验,将实验设计思路、装置连接、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判断依据等诸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1、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学生容易混淆。通过对它们的容量范围、刻度规格、精确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2、概括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各个对象的认识过程,教师要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例如,有机化学教学中,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教学生概括为“一、二、三”,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时将各类有机物抽象概括为官能团,通过官能团的性质学习这些物质的性质。在进行有机物燃烧计算教学时,将它们抽象为各燃烧通式,既便于记忆,又培养了概括能力。

  3、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1990年伏特发现了伏特电池,第一次将化学能变成了电能,英国化学家戴维就是善于逆向思维,进行了电化学研究,用电解法制取物质。1907年他选用电解熔融的`苏打和苛性钠制得了钠,同年用电解硼酸制出硼。1908年用电解法制备的汞齐加热制得钙、锶、钡、镁等碱金属,他总共发现了七种元素,可谓是逆向思维成功的范例。思维能力有好多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就谈这几种。

  四、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大量的知识需要自学,不会自学就无法工作。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训练过程,因此自学能力不能靠突击,更不能靠挤占高中化学正常的学习时间来延长复习,而应当平时就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自学能力的自我训练。它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例如,学习有机化学“乙醛”一节课,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二十分钟,让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上述四种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认为: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自学是方式。所有的能力都是以思维能力为依托,又是重叠交叉的,这些都是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只要平时多用心,教师会由苦教变乐教,教师教会学生,逐步变成会教学生,学生逐步具备这些能力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进入辟教和学的新境地。

高中化学论文2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与否,成为衡量影响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高措施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在面对着新的教学大背景的前提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新课标提出的相关改革方向恰恰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改善的积极引导。高中三年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极大的阶段,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家长角度来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他们积极追求的。但是受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停留在缓慢发展的教学阶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这些教学方面,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探讨。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途径,都可以成为改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努力的方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正在探索这个问题的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具体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加以实现。

  1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呈现一种落后的倾向,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是在知识的传授上。这也是受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学制度和规定的影响,在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主要承担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的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在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促使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教育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要求,为此,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也往往习惯于自己做课堂的中心,而剥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中,要让学生去接触那些化学实验和简单的化学操作,以此来推进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能力的双向提高。教师还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2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会采取言语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长期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下,很难实现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简单来讲,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学生为进一步改善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无法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展示,有时候一些化学实验也不能够在课堂上或者是实验室内让学生进行亲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的`实验有个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教学微课视频,这其中有很多是一些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讲解,将学生充满疑惑的部分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通过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式,将其中的精华讲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划分和整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和框架,促进他们知识吸收和应用的效果。

  3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密切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容易将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给省略掉,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亲自动手实验或者亲自观摩实验的方式,更能够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简单的观看或者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学生就会对相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说对于钙元素和碳酸元素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的条件和反映后产生的结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操作,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实验发生、发展的过程来获得对相关操作信息的正确认识。具体来讲,为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课时,安排课堂内理论教学和课堂外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流程的途径加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一周之内安排适量的实验教学,或者采取教一个理论进行一次实验的方式,或者采取集中化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的教学目的。

  4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成为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因素之一。学生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可以涵盖学生课前充足的学习准备、学生课后的积极巩固等一系列的内容,与此同时,在课堂之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通过教给学生完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巧的途径,来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巧能力的提升的教学收益。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并意识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教师就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在了解到了学习的目的,了解到学习这一知识能够产生的积极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高中化学学习。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有待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也只有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上对化学教学加以改善,方能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化学论文3

  1.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后,有研究者进行了高中生学习策略水平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复习等方面的学习策略上表现不佳,缺少高级学习策略的系统训练。然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特别是高级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缺乏重视。关于化学教学中组织策略运用的己有研究或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或是个案研究,尚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的准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习策略作为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进而可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达到协调发展。学习策略中的组织策略是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关于组织策略的众多研究表明组织策略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保持、提取与运用,然而组织策略应用于化学学科的研究尚不多,将组织策略较长时间的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还没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组织策略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培训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策略并探究其教学效果。

  2.组织策略的本质

  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组织策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国外学者的观点如:温斯坦(Weinstein,)和休莫(Hume,)认为,所谓组织策略就是用某种结构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结构既可以是有关学习内容的、独立的特定结构(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结构(精细加工的框架)。最简单的组织策略就是将新信息集中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记忆。奥姆罗德(Ormrod,)认为,组织过程总是包括把不同的新信息片段联系起来,有时也包括与己有知识建立联系。国内学者们给的见解如:杜晓新认为,组织就是提取信息中的重要项目后再进行归类,并对各类及各类所属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编码。

  刘慧灵认为,组织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某种结构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组织起来,使知识点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序整体,从而利于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保持与提取与运用。综合以上国内外诸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组织策略首先是对学习材料的深加工,即首先提取出材料中的关键点,然后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彼此内在的联系,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其联系起来以形成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是关于新学知识的独立结构,也可以是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结构。

  3.对高中生化学学习中组织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可以归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可见对学习策略的习得己成为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化学学习中高中生运用组织策略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希望可以对这方面的教学实验提供一些帮助与指导。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组织策略的运用情况,涉及四个阶段:第一,提取材料中的关键点;第二,对关键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类;第三,发现内在联系;第四,形成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问卷包括30个调查项目,其中调查学习新知识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调查复习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调查解决问题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

  4.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回收的结果,项目20肯定回答百分比较高为%,说明多数同学在解答化学题目时,可以很容易的读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即提取题意要点;但有%的同学对于自己能否很容易的读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却并不清楚。项目21肯定回答百分比约为50%,说明有半数学生在做化学题目时,能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题意;在题给信息和己学过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是解答题目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23肯定回答百分比最高为%,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将题目所给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己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项目22肯定回答百分比为%,说明超过40%的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时,常常会利用流程图的策略来组织题给信息,帮助分析题意,解决问题;项目24肯定回答百分比最低为%,说明即使在面对较复杂的化学问题时,很少学生会利用绘制表格的策略来呈现题给信息间的关系以分析题意,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根据对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作者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组织策略思维的培养:第一,教师方面,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组织策略的知识,让学生有个宏观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组织策略的求知欲,教给学生组织策略的步骤,尽量提供详尽具体的步骤,教给学生“条理化的知识”,帮助学生潜意识接受组织策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战”的机会并进行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同时提供及时的提醒和帮助。

  5.反思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之处:调查基数比较小,调查范围不够广,缺少一点的普遍性;调查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方式的尝试;调查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都是合作者,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对问题有针对性。

高中化学论文4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复习工作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找准考试的方向;做好高三复习的总体规划,讲求战略战术;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教会学生的答题策略和方法,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夯实基础;专题复习;答题心态;审题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更是检验一个人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组织学生复习,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是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根据我的经验,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不当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复习中才能方向明确有的放失,才能在有效的时间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新课标对化学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并且在今年的新课标卷中已完全体现出来,比如今年新课标Ⅱ卷中的27题,题的信息量大,新的知识多,需要我们对题中给出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我们学过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除杂质的方法进行思维,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那么我们在今年的复习中就应该侧重这些化工题的训练,让学生能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出题中有用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考试说明》将化学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我们应该研究哪些是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考内容,在难度和能力要求上有什么变化,哪些内容删去不考,哪些又是新增的内容。

  二、分析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题,弄清考试的方向。

  20xx年是我们西藏进入新课改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也分为Ⅰ卷和Ⅱ卷,我们用的是Ⅱ卷,在难度上与Ⅰ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问题的呈现形式、能力的要求上与Ⅰ卷相同,与以前的全国卷差别较大,题型更灵活,探究题增多,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多参考以前的全国新课标卷。通过分析,在题量上新课标卷主要由七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和三道三选一的选做题构成;分值上,客观题42分,比以前的全国卷少了一个题,少了6分;主观题为43分,选做题15分;在出题趋势上为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主干为: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电化学,物质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新的热点为平衡常数,盖斯定律。

  三、第一轮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知识是学习的精髓,我们只有把基础知识打牢了,才能升华拔高。所以我们在第一轮的复习时应该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进行复习,理清知识的脉络,逐渐夯实基础。在复习后面的知识要不断的回顾前面的知识,可以采取层层递进,逐步扩大考试知识面的方法进行复习。

  四、分类总结、专题复习,掌握解题方法,突破难点、追随热点。

  (一)、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善于总结,把知识系统化。通过对这几年新课标考题的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物质的量及其有关计算、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原电池和电解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热化学盖斯定律的应用、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二)、在专题复习时,注意解题方法的讲解,比如: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1)标价态,调系数;(2)电子转移守恒;(3)质量守恒。2.有关化学平衡的“始、变、平”解题法计算化学平衡常数;3.差量法、守恒法;4.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目标化学方程式与已知化学方程式比较,通过加减消除中间量;5.电化学解题方法,解电解题的四步骤, (1)分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2)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和放电顺序;(3)书写电极反应(注意电极材料是否放电,仍然按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写电极反应);(4)合并电极反应,书写电解总反应。6.化学平衡图像题解题方法,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四作辅助线。先拐先平,先平速率大等,这样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找出规律。

  (三)、在复习时我们要善于抓住热点,比如去年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那么大气污染、水污染的问题是我们今年复习应该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五、培优补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生采取诊断式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

  对一些学困生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由教师精选一些基础的题,每周集中训练,打牢学生基础。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调整答题的心态。

  (一)、高考不光是知识的比拼,还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只有过硬的知识良好的心态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全真的模拟训练就变的尤为重要,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模拟高考的氛围,学生在实际高考中才不会怯场,不会乱了方寸。

  (二)、首先在平时训练中要教会学生答题的策略,要先易后难,敢于放弃,不去纠缠一些难题,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得分的题上。从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30%的是容易的题,50%的是中档题,只有20%的是难题,我们的学生要是能把30%的容易题和30%中档题的分数拿到,那么化学成绩都不会差,所以我们要敢于放弃,只有树立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在高考中遇到难题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会为后面容易题留出时间作答。其次在做题时,我们应该留出充足的时间做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的分值大,而且是一些基础题,得分率比较高,如果选择题成功了,高考理综就成功了。

  (三)、在平时训练中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审题,要避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尴尬,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审题不认真,马虎大意,落入题中的陷阱。做题时审题要慢,做题要快,要用笔划出题中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过量”与“少量”;“PH值为多少”、“H+的浓度为多少”等等。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归纳,找出适宜的复习方法,不断训练,调整心态,找准策略。最后满怀信心的参加考试,才能取的满意的成绩。

高中化学论文5

  [摘要]在对多个化学漂白实验方案进行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经筛选确定用过氧化氢漂白牵牛花和玫瑰花花瓣,并详细考察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和不同漂白温度下的完全漂白时间,最终设计了高中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方案,为高中阶段开展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漂白;课堂实验;过氧化氢;高中化学

  一、引言

  漂白剂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印染、食品、造纸、生活用水及消毒等领域。比如,食品工业使用漂白剂可改善食品色泽、抑菌防腐、抗氧化等;日常洗涤剂中常常使用漂白剂以使被洗织物的颜色亮丽;等等。漂白作用是指使有机性的有色物质褪色的作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漂白问题的知识,漂白可以分为物理漂白和化学漂白。物理漂白指吸附型漂白,如疏松多孔的活性炭通过表面吸附有机色素而使有色液体颜色变浅或变白。化学漂白包括氧化性漂白、还原性漂白和化合型漂白三类。氧化型漂白剂主要包括氯气、氯水、次氯酸HClO、次氯酸钠Na(ClO)2、双氧水H2O2、过氧化钠Na2O2、臭氧O3等,它们不稳定,能分解生成氧化能力很强的新生氧,破坏有机色素结构而发挥漂白作用。化合型漂白剂主要指二氧化硫SO2,漂白机理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的亚硫酸与有机色质直接结合成无色的化合物。还原型漂白剂常见的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漂白时S2O2-4中的三价硫被氧化成HSO-3中的四价硫,即S3+→S4++e-,主要用于漂白纸张浆以提高纸张白度。

  二、化学漂白实验探索构思

  学生虽然已经学过漂白作用,知道多种漂白物质,但是对漂白过程还没有过真实的体验,因此要设计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漂白这一化学现象和过程,加强对漂白作用及其原理的认识和掌握,特别是通过身边的物品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化学漂白过程和现象更能体现实验探索的趣味性。探索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选择相对安全的漂白试剂;其次是筛选漂白过程容易发生且漂白现象明显的.有趣的漂白对象;再次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和实验条件。在化学高中实验中,安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首要问题。气体型漂白剂,如氯气、臭氧、二氧化硫等,有较大的毒性,存在实验安全问题,因此不宜采用。通过检索资料及相关分析,我们初步确定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硫黄和亚硫酸钠这些固体或液体漂白剂。前期选定浅黄色纸张、木粉、变色旧白布和枯黄的银杏树叶为漂白对象,实验方案分别为采用次氯酸钠漂白浅黄色纸张及枯黄的银杏树叶、硫黄漂白木粉和亚硫酸钠漂白变色旧白布。通过改变温度和延长时间进行实验探索,发现漂白现象不明显。比如,在室温下漂白枯黄的银杏叶的完全漂白时间高达25小时(而升温漂白时银杏树叶容易碳化变黑),因此不宜设计为高中阶段的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最后,我们选定牵牛花和玫瑰花为漂白对象。由于次氯酸钠的氧化性较强,适合漂白纤维素较多的物质,如果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牵牛花和玫瑰花,会严重损伤花瓣,因此确定采用相对比较安全的过氧化氢作为漂白剂,更便于学生全面探索和观察漂白过程及现象。

  三、化学漂白实验过程

  为了减少过氧化氢在达到预定温度前分解,将鲜花花瓣浸入过氧化氢后立即放到已提前升到设定温度的水浴锅内恒温漂白。图1和图2分别是紫色牵牛花花瓣和红色玫瑰花花瓣漂白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数码照片。可见,随着漂白时间的延长,紫色牵牛花花瓣和红色玫瑰花花瓣的颜色逐渐变浅,并且白色斑不断增多,白色区域慢慢增大,最后整个花瓣全部变为白色。被过氧化氢漂白后的花瓣在80℃下加热5小时后仍然为白色,室温放置1个月以上也仍然为白色,说明过氧化氢的漂白属于永久性漂白。列出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和不同漂白温度下紫色牵牛花花瓣完全漂白的时间。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漂白紫色牵牛花花瓣的时间在缩短。在7.5%~30%的过氧化氢浓度范围内,都能快速观察到紫色牵牛花花瓣的漂白效果。

  四、化学漂白课堂实验小结

  综上可见,我们建议采用过氧化氢漂白红色和紫色类鲜花进行漂白实验。为了便于课堂内观察,漂白温度最好选择在40℃左右,过氧化氢浓度最好采用20%~30%。每个实验组涉及的实验仪器包括20mL量筒1只、5mL量筒1只、50mL广口瓶1只、恒温水浴锅或烘箱、镊子1把和乳胶手套1副。涉及的实验药品为30%的过氧化氢(化学纯)和蒸馏水。实验步骤:(1)采用量筒量取20mL30%过氧化氢倒入50mL广口瓶,用5mL量筒量取计量的蒸馏水加入混匀,调至实验要求的过氧化氢浓度;(2)用镊子镊取鲜花花瓣浸入广口瓶内的过氧化氢溶液里;(3)盖上广口瓶盖,放入已升到设定温度的恒温水浴锅或烘箱内,随时透过瓶壁观察鲜花花瓣的颜色变化;(4)实验完毕后,取出广口瓶,打开瓶盖,用镊子将漂白后的花瓣用清水漂洗掉表面附着的过氧化氢液体;(5)将过氧化氢残液倒入实验室废液瓶或桶内集中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烈的灼烧作用,需要特别小心,不能溅到皮肤上,特别不能溅到眼里,因此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要求穿长袖长裤,戴乳胶手套。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里,立即开大水龙头冲洗10分钟以上。必要时就医治疗。

  [参考文献]

  [1]夏淑萍.基于“3S”的教学设计———以“含氯漂白剂”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3(9):74-75,52.

  [2]孙克俊.浅谈中学常见漂白剂[J].中学课程辅导,2014(33):299-300.

  [3]张敏志.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效果[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9):69.

  [4]潘志勇.关于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6(17):89.

高中化学论文6

  一、协调学生实验的综合指导方案

  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避免传统教学方式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模式的协调。

  这需要教师进行实验目的的讲授,再进行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等的讲说,最后再进行实验步骤及其注意情况的讲解。在日常实验实践中,很多学生仅仅是死套模式进行实验,难以进行其实验积极性及其主动性的激发,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心态去实验,而不是其实验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化学实验方法制定中,那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其思维开拓发展的实验,称之为探究性的实验。其具体实验可以放在知识教学前。比如,在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分析实验,这种实验是一种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过程中,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保证其积极的探究,进行其测量方法的得出,解决其仪器问题,设备误差等问题,积极地训练学生进行仪器类的实验,保证学生对其基本原理及其基本使用方法的深入了解,保证其能够利用这些仪器进行有效的测量实验。

  2.实验题在化学试卷中的'分数比例是比较大的,如果学生不能掌握良好的实验理论知识,是很难得到高分的,这就又凸显了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及其分组实验,积极做好相关的实验训练工作,保证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就离不开自主式探究实验的教学,解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想学的问题,更好地深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升日常教学效益。为了满足上述实验工作的需要,需要进行预习、实验、实验报告等三个步骤的协调。在实验的开始,首先要保证学生具备基础的实验基础英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工作的开展,从而保证其积极做好实验报告,保证其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在试管内进行,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用箭头表示每一步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做好相关的阅读思考、讨论及其笔写工作,保证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形象化、具体化,避免其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

  3.在具体实验中,学生需要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积极做好相关的现场观察工作,保证对实验现象的积极记录。

  进行实验室的规章的严格遵守,保证实验过程的秩序良好性,充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药品的积极节约,保证其仪器的爱惜,要保证仪器的整体清洁性,更要保证自身及其周边同学的安全性。实验做完之后,就需要学生写好相关的实验报告,这需要学生明确到几个实验步骤,落实好实验的目的分析,进行实验原理的分析,进行实验用品的分析,进行其现象及其原因的积极解释,进行相关实验理论数据信息及其结果的处理,积极做好相关的实验讨论工作,更有利于其进行基础知识的加深及其巩固,保证其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在实验时自主探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为弱化了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落实,就会削弱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让探究的过程和双基的落实和谐进行,在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双基,以扎实的双基指导探究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

  二、结语

  高中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协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实验应用素质,满足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需求。

高中化学论文7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深化实验探究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向. 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更多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活动平台,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效率同样有推动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教学主体性,促进学生对于相关问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很多化学知识都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体现,不少知识还能够用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良好契机.要想有效实现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善于挖掘一些良好的教学素材,并且能够更多地发现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案例.例如,在讲“氯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60 年代,五角场地区大部分还是农田. 有一天早晨,农民起来发现沿马路两旁的杂草以及一些农作物都发黄死了,感到很奇怪,经过调查,原来有一辆装有氯气瓶的车经过,发生了氯气泄漏,造成了这一现象,幸好当时没有人员伤亡. 阅读材料后,问题随之产生: 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你如何逃生? 如果氯气有毒,为什么生活中能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充满了探究欲望,立刻联系到实验室制氯气的场景. 在对于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中,不少学生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如,逆着风向跑; 往高处跑;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用碱液、石灰水喷洒; 就近用水龙头冲洒地面; 等等.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能够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氯气的性质以及涉及的一些化学反应有进一步的体会. 这样对于知识教学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要想更好地实现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深化对于学生一些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观察能力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很多化学实验中,实验的重点都隐藏在实验现象中,通过对于现象的留心观察以及对于不同物质的实验现象的对比,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相关物质的性质,并且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物质间性质上的一些显著差异. 这些都是学生能够对于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的基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提升实验探究教学的成效会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在“鉴别苯、乙烯、甲苯三种液体”的思考过程中,这道题的常规解题思路是先让三种液体分别与溴作用,能褪色者为乙烯,余者为苯和甲苯,再进行鉴别. 然而有些学生却想出了只用酸化了的高锰酸钾溶液作用来区别. 他们认为,如果很快褪色者为乙烯,缓慢褪色者为甲苯,不褪色者为苯. 从学生的分析思路中不难发现,由于他们动手做过甲苯和乙烯跟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的实验,而且认真细致观察过这些实验的全过程,并能把这些观察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来,这才能够使得他们想出更为简便且十分准确的解法方案. 由此,在实验教学中深化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开拓创新

  要想让实验探究教学进一步得到深化,就需要教师一定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开拓创新,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与延伸,并且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高中化学中不乏一些很有意思的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往往没有固定的实验方法或者实验步骤,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些基础知识来灵活地进行实验过程的创设. 这类实验能够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实验教学的开拓创新,还能够促进实验探究式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实验探究式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只有让学生不断思索,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探究“乙烯的性质”时,将乙烯通入溴水后,溴水褪色. 于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乙烯的作用而使该水褪色,但少数学生回答却是不一定. 原因是: 制取乙烯时产生的副产物 SO2也可使溴水褪色. 这种有争议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到底乙烯能不能使溴水褪色,怎样才能检验乙烯? 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学生纷纷开始进行实验方案的探讨,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总之,要想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对于问题的自主探究的基础.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升实验探究教学的成效能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教师要一定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开拓创新,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延伸.

高中化学论文8

  要:

  就高中借个学科的教学难度来说,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难度其实是比较大的,而其学习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所以高中化学教学经常出现教师和学生都喊累的情况。不少学校尝试将概念图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概念图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但是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运用好概念图。通过大量的考察和学习研究,笔者发现概念图的运用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用传统教学思想使用概念图。所以实际运用概念图并发挥好概念图的价值是一门巨大的学问,化学教师必须要仔细钻研。

  关键词:概念图;化学教学;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我们就必须要首先了解为什么要使用概念图,以及概念图本身的特点,这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扬长避短,让概念图真正的发挥价值。就实际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高中化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能力,但是化学的理论知识是比较零碎的,记忆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

  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也比较古板,不利于引导学生的记忆。而概念图其实是通过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整体化,让高中化学知识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可以通过理解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学生的记忆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此外,因为是作为整体进行记忆,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变化整合会掌握的更加的好。科学的运用概念图能够让其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一、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其实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着比较多的角色,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和考察研究发现,其主要角色有这样几种。

  1、辅助教师设计教学计划:

  在实际教学以前,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思考和整理,然后在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而且教师还必须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长度、大量的知识间的联系还有学生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而概念图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好的考虑到这些事情的细节,让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效。

  举个例子来讲,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是零散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分析的话,会发现其内在还是有比较多的联系的。这些联系能够让这些知识真正的变成整体,概念图的作用就是如此。教师可以使用概念图将相关的内容进行连接,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划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每节课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

  概念图的使用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己的空间,因为概念图将所有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进一步构建,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学生也能够从原本自己达不到的全局的角度来出发,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有很明显的优势。学生的选择更多的、空间更大的,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产生对自己的掌握感,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等由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怎样真正发挥概念图的价值。

  1、利用概念图做好新内容的教学工作:

  新内容的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最需要重视的部分。因为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其实是最高的,对于刚接触到的新知识学生还比较有好奇心,其还有耐心去进行深入的整理和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整体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知识是零散的。举个例子来讲,教师在教学氧化还原相关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先将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内容都罗列给学生看一下,然后让学生尝试将各种知识的关系进行关联,在学生思考以后教师再进行整体的讲解和推理,这样学生在真正学习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能够对号入座,将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不再是进行一个个的零散记忆。

  2、利用概念图做好复习教学工作:

  复习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复习的时候学生自我感觉对相关内容已经有了完整的掌握,但是如果教师进行细致的考察的话就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知识,但是实际上这些知识存在有“张冠李戴”等问题,学生会混淆概念、出现记忆错误,这个时候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都不容许教师重新再来一遍,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概念图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让学生从大的范围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帮助了学生检查自己的知识体系,查遗补缺,这才是真正的高中化学教学,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真正教好化学。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是可行的,而且概念图的价值也是巨大的。但是只有运用好才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希望广大化学教师积极思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概念图使用计划。

  参考文献:

  [1]杨季冬.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比较及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31(02):80-82

  [2]张月,汪青云.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5(01):254-255—6

高中化学论文9

  新时期的高中化学追求探究性教学,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独特新颖的教学课堂,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一定角度来说,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师能够更加愉快地教学,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去收获更多的重视,不断提高化学学习能力.这也是最理想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由此,可以明确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发展方向,重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不能局限于课本,还需要充分打开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发挥创造性.

  一、精心构筑和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需要立足于整体的教学安排,将方方面面需要进行探究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讲解.就实际情况来说,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探究式学习,对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探究性学习活动.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哪些化学知识,然后用什么样的`方法最能够让学生接受.在探究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安排上,教师首先要提出主要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或是直接给出几种假设,给予一定的实验探究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譬如说在苏教版高中化学中学习氮的循环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事件回顾的视频,让学生猜想视频中刺鼻的气体是何种化学物质,硝酸到底是呈什么形态,有什么样的性质.第二步让学生进行实验得到结论.然后将结论进行汇总,对照正确地答案找到自己的不足,最后通过这些过程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总结.这种探究式教学涵盖了问题的引入、猜测与假设、实验活动、结论推导、问题反思与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此来丰富探究式教学,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接触化学、认识化学.

  二、巧妙创设探究教学的情景与问题

  新课改的教学大纲中着重强调了在化学学科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能够让学生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受,发现问题学会自己思考并解决,以此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至关重要,学生是否能够融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有赖于情境创设是否合理并贴近生活.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和主要讲解的知识点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确定情景区间,找到适宜的教学素材,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不会排斥化学课程的学习,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去思考问题.譬如说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则新闻,在2014年的5月18日,在重庆市北部地区某个化学工厂发生氯气泄漏的事件,当场就有几名工人身亡,其余周边的居民都被疏散到安全区域.针对新闻中所描述的画面内容,学生投入到情境之中,教师提出主要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能够结合情境作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掌握探究教学的步骤与本质

  探究性教学与普通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于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化学.在实际教学中要明确基本的教学流程,针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设计教学内容,将过程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探究能力,力求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课程内容学习都要采取相同的教学手段,而是需要教师明确课程目标的核心所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探究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会变通和灵活应用,认清探究教学的本质.譬如说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学习过氧化钠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氧化钠、氧化钙等基本特质.在设置探究活动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学习氧化钙、氧化钠时的过程,由于钙元素与钠元素临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想来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活动.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过程与方法,同时能够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帮助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学习技能.

  四、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探究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学生而展开,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以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为例,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为例,在Na2O2与水反应的探究中,教师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实验现象,对于实验结论,先由学生表达,教师再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Na2O+H2O叄叄2NaOH;2Na2O2+2H2O叄叄4NaOH+O2↑)并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电子得失情况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点拨指导并归结出“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结论.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程中需要重视多方面问题,需要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够投入到各个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氛围里去探究化学的奥妙.

高中化学论文10

  摘要:在化学概念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

  关键词:新学概念、认知结构中

  在化学概念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提供各种直观的、具体的范例,为新学的概念找到固定点;帮助学生将新学概念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之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完善的认知体系。

  一、提供适当的范例,促进上位概念的形成

  高中化学在教材中存在许多概括性强,范围广的上位概念。上位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这类概念能否正确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对这类概念的形成,需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例子进行反复感知、分析和比较,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对这一概念的掌握的过程。这种概念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促进新概念形成的相应的下位概念;其外部条件是教师或者教材所呈现的正、反例或反馈信息能促进下位概念向上位概念转化。上位概念学习形式的思维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现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物质的分散系、烷烃、酯、醇等概念的获得就是典型的上位概念形成方式。

  在对上述概念的教学时,可提供适当的范例,丰富学生的表象。提供范例的方式可有多种,如实物、模型、实验、课件等。如在形成胶体的概念时,为了促进学生意义学习,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1.提出问题“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那么,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吗?”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的寻找证据。

  2.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用激光笔照射NaCl溶液、FeCl3溶液、CuS04溶液、Fe(0H),胶体、豆浆、墨水等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仔细观察,记录现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引出概念;并且促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光通过溶液、胶体和浊液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3.利用课件(Flash动画演示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理并配上解说词)展示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提供的材料,在层次上是逐渐深入的,具有逻辑结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内容是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觉得抽象的概念学习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枯燥;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使学生理解了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还能消除头脑中原本存在的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形成清晰的、稳定的、概括的新概念。

  另外,在教学时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要一步到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的编排也是多次出现,循序渐进的。比如,在开始讲授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时,不要急于讲清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只说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即可。

二、找准恰当的上位概念,促进下位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是学生在新概念学习中,以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将新概念进行加工,使新知识与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相联系,通过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中。高中化学中的大部分概念的学习,都属于下位概念的同化。如,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分散系和溶液、胶体、浊液,物理量和长度、质量、物质的量,单位和米、千克、摩尔等,前者均为后者的`上位概念,这种学习方式所需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上位概念,外部条件是教学内容的呈现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上位概念,思维过程主要是区分新概念和同化它的原有概念之间的异同。在概念同化中,概念的本质属性已在上位概念中揭示出来了,无须再进行发现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活动,学生的主要思维是辨别与原有概念的异同。区分了新旧概念的异同,新的概念也就被学生获得。一般地说,下位概念的获得比起上位概念的获得要容易些。

  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尽量找到将要学习的概念的上位概念,使新概念变成下位概念。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物质的量”及“摩尔”对高一学生而言,是以前从未听到过的抽象概念,理解和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若列出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这样,“物质的量”就变成了“物理量”的下位概念,也成了其他物理量如温度、长度等的相关概念。“物质的量”也就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了支撑点,从而消除了陌生感,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概念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在已有的概念之间建立本质联系。概念关系图、概念系统图等,这些可以简洁、突出、形象地表示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加速概念的同化。

  三、消除混淆,促进组合关系概念的整合协调

  化学组合关系概念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属性。学生学习这类概念最容易混淆。这类概念的学习方式不能从以往的知识中归纳、总括出来,也不属于哪一个上位概念,需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组合。所需的内部条件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同位概念,以及能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外部条件是教学内容或教师能提供消除混淆的途径,促进相关概念整合协调的正、反例子或反馈信息。在高中化学中,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有:金属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和不是电解质;氯气、液氯和氯水,醇与酚等等。

  在教学时,要使这些概念有效地整合协调,关键是要消除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混淆。我们可以通过“精细化”教学策略,消除易混淆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教学,是高一“离子反应”内容中较难掌握的概念,也是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中比较难掌握的概念之一。我们在教学时,首先,给出下列物质(硫酸、盐酸、氯化钠晶体、氢氧化钠溶液、蔗糖、二氧化碳、碳酸钙、铜、氧气)。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其二,让学生解释自身判断的理由;其三,让学生说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定义内容。其四,再次要求学生对上述问题做出判断。其五,由老师与学生一同对上述问题做出判断。教师主要是引导式的,诱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时刻对学生的解释做出补充和必要的修正,从而使学生的易混淆要领得到精细化,达到与科学概念一致的要求。

高中化学论文11

  近年来,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已放在改革目标的突出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经历,努力做到课程生活化、实用化和社会化,充实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化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也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主要表示在公开课上出现大量的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秀教案,但从笔者对广东地区多所学校日常课堂调研发现,在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层面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建立化学知识结构而忽视与生活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而忽视将知识点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致使不少学生只会背诵,没法把知识灵活去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容易忽视解决化学问题的生活情景。受到高考的影响,多数老师会把一些高考知识点进行分析,把各种类型的习题归纳起来。从而组题、练题,搞题海战术,偏离了教学应当让学生从理解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大出发点去分析问题,遇到化学问题只会套题型,把化学和生活分离。

  第三,只重学生对实验原理及其现象的记忆,缺乏实验体验。注重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受化学,联系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相对简单的化学应用问题几乎成为了当前化学学科改革的识。但实际中,一些老师在实验课上为节省时间,只有老师演示实验,或者直接讲述实验,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很难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没法谈关于实验能力的迁移了。

  二、中学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

  (一)高中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l.采取情境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情境】

  在氯气这一节课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一个生活实践教学情境:选择20xx年《甘肃氯气泄露事件纪实》视频给同学们播放,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

  问题一:道路的树苗为什么会出现枯黄了?

  问题二:从事故车辆上掉进来的槽罐滚进水塘出现泄漏,为什么工作人员把生石灰倒进水糖?

  问题三:录像中,消防人员把高压水枪对着空中喷洒,用意何在?

  问题四:如果你是事故现象中毒的谭先生,你觉得应该如何自救?

  同学们在如此的情境感染下,未知欲进一步增强,他们开始纷纷议论、猜测等等,探究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知识建构理论思想认为,学习应当是学习者通过新的经验与原生活经验相结合,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丰富和改造自己过去的经验,生成新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实施情境生活化教学,就要经常收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教学材料,有善于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试用内容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案例】

  笔者在给学生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程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钢铁腐蚀的现象,设问思考,分析原因,引出电化学腐蚀的概念,然后以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作详细讲解内容,找出区别,并引出生活例子,如“炒菜后的铁锅有水放置一夜后常会见到锈迹斑斑,为什么?属于哪种腐蚀?”渗透理论内容于生活更能加深印象。学完电化学腐蚀的内容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提出设问“如何对金属进行防护?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哪些?”让同学们思考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理论应用于实践,更能学有所获。

  由以上教学案例可看出,老师上课时应当把生活直接还原到课堂上,把教学活动内容于生活,真正做到让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习最终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

  笔者通过近几年公开课的听课总结以及自身教学实践,并且对多个经典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实践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通常有三种有效途径,归纳如下:

  第一,理解化学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善于用生活经验去理解化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去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把化学概念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强化对化学概念的认知。

  第二,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对新课导入的影响。在通常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从化学学科角度设计好问题,在课堂导入时才发现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对问题比较生疏,理解起来很费劲。

  第三,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宽松实验课堂环境,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制作,配合课堂教学。

  三、结论

  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我们在课堂上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关键在于要从学生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去理解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化学问题,从而转化成新的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因此,从笔者教学实践和生活化课堂教学实施途径来看,实施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是可行的。随着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探讨的不断深入,未来高中化学教学一定会上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l]宋光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若干问题初探[J].发展,20xx年8期

  [2]王韵超.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xx年24期

  [3]张英杰.基于化学基本观念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

  [4]赵进忠.浅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J].成才之路,20xx年11期

高中化学论文12

  摘 要:

  现代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质疑和自主提问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真正实现学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论文

  摘要:现代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质疑和自主提问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真正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提问;课后作业

  在化学课堂中,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许多知识都没有用心去理解;而老师也只是填鸭式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造成了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发学生自主提问作出了研究和分析。

  一、重视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发问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学将要学习的课程。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引发学生反思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促使学生发问的目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好预习记录,主动提出问题。

  案例一:在学习“原电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为什么试验中会产生气泡呢?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是因为导线的作用才促使铜和稀硫酸的反应吗?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提问及时调节教学设计,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通过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问,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提问;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重视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生活也有紧密联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去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中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自主提问。

  案例二:在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锈迹斑斑的门窗以及因金属腐蚀带来的一些灾难的图片。然后学生就体会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金属的腐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危害,然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维就会被打开,从而提出疑问。金属为什么会发生腐蚀?所有的金属都会发生腐蚀吗?如何有效减少金属的腐蚀呢?然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和化学实验向学生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效率。

  三、重视课后作业反思,促进学生深层次发问

  反思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否定提出质疑,这是一个引发痛苦和烦恼的过程。但是学生一般不会自主地进行反思,那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将反思落到实处。注重学生的课后作业反思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反思中提出更深层次的疑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案例三: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思路。比如,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题目考查了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考点又是什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多反问学生,多对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法。学生受老师提问的影响,在做题目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发问,在课堂上也会自主地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对个人一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发学生自主提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胜民.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07).

高中化学论文13

  摘要:为了不断提高高中化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解决教学相关问题,对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更好地认识到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满足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教师;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8646(20xx)12-0095-02

  1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整体设计不足

  根据当前高中化学实际教学状况来看,部分青年教师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要点和真正含义,教学整体设计不足,教学问题设计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层次不清。如必修二介绍有机化合物乙酸乙酯的制备时,大部分青年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基础认知,只强调操作顺序,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极不牢固。

  1.2青年教师的思维和知识有限

  目前,虽然很多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可以肯定的,但也受限于其思维和知识的局限性,很难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如钠在常温下会生成氧化钠,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会生成过氧化钠,有的学生会认为碱金属元素会如钠一样都会生成相应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这明显是教师在授课时只突出了物质共性,而忽略个性造成的。又如学生在回答运动员手上擦的镁粉其成分时,就回答是镁粉或氧化镁,甚至有人回答是硫酸钙或熟石灰,其实镁粉是碳酸镁的粉末,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反映出了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和知识有限所导致的求同思维方式。这些现象与我们一直提倡的创新教育理念相违背,造成了学生在化学领域学习和实践的局限性。

  1.3实验操作和设计不规范

  由于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不能很好的掌握高中生学习特点,致使某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屡受挫折,手法生疏,很难体会到实验的关键点和要点,难以领略其中的含义。高中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实验操作不连贯、次序颠倒、装置安装不协调等问题,往往要开始实验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实验过程中各种状况频发,实验台上往往是一片狼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与青年教师日常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有直接的关系。

  1.4现代化媒体设施应用能力不强

  青年教师之前并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缺乏教学问题设计经验,教学课堂规划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课件制作。虽然大多数青年教师都会多媒体操作,但仅仅是利用其将课本上的概念和习题照搬照抄,很难发挥先进教学软件在化学教学当中的作用,无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反倒被某些色彩斑斓的动画抢夺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只是走马观花的进行幻灯片的切换,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教学工具的'逐渐丰富;有部分青年教师对课件和板书之间的关系仍协调不好。

  2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满足现状,缺乏专业追求

  目前,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多是80后,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生活工作的舒适要求很高,很多人都满足于现状,认为已有知识贮备已经能够应付当前教学要求,受限于高中教学内容,慢慢的他们就将曾经学过的知识遗弃到记忆的角落里。当然学习源有限,高中阅览室、培训体系等也没有给教师提供很好的自学条件。高中青年教师很少订阅专业理论图书,加之缺乏适当的专业交流和沟通机会,很难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认识。

  2.2缺乏深入的教学研究

  大多数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没有针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材展开深入的研究。青年化学教师认为高中化学知识过于浅显,认为对其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而且还在不断的重新讲解,完全不需要再费心思去研究其教学设计意图,没有领悟其真正的教育意义。有的青年教师甚至对教研活动反感,认为是形式主义,满足于集体备课,化学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一直沿用传统模式。

  2.3缺乏基础实验机会和规范多媒体的使用

  部分青年教师并未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反倒是从自己的角度认为基础实验太过简单,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无须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基础实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或多或少的基础操作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安于多媒体课件使用,而没有考虑到如何才能够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挖掘学生思维的作用。

  3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训练、考核制度,细化教师责任,贯彻落实各项教学教育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订立岗位责任制。其次,培养青年教师专业研究兴趣,使其深入研读高中化学教材,认真比较新旧教材的差异,了解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形成科学系统的化学教学理念。再次,重视实验操作和研究,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化学基础实验,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增加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这一阶段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幸汝.论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学苑教育,20xx,(4):67-68.

  [2]张赞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广东化工,20xx,(11):33-35.

高中化学论文14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优越性成为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教育教学的有力帮手。当下,需要学校领导提升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认识,加快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为多媒体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投影;实验

  基于网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减少很多烦琐的化学实验步骤,通过多媒体影像就可以观察到化学变化进而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一方面节省了很多的实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也可以将试验中要重点研究的细节扩大化,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研究。

  一、高中化学实验对多媒体的应用分析

  具体地说,高中化学实验对学生操作要求极高,无论是实验流程还是次序先后都有明确规定,学生一旦在化学实验中出现错误操作或者是打闹就很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导致事故。如,氢气在还原氧化铜过程中,先加热后通过氢气就会引起爆炸。因此,以往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既喜欢化学实验又害怕化学实验。基于这种情况,采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在进行实验操作前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的具体流程多次播放,在可能出现实验危险的地方重点强调,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危险。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看,可以直观地将化学的实验流程播放给学生看,在播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步骤记忆深刻,也有利于学生的动脑能力、分析能力的开发。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会像常入实验室的学者,得心应手。

  二、将投影技术应用在高中化学课堂

  高中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演示,能够使学生透过化学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进而通过观察了解到化学原理和变化。高中化学实验,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不容易被人观察到,通过投影可使细微部分放大,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化学变化中的细节,便于今后的学习和化学试验中观察能力的'提高。如:钠原子的立方结构、粒子运动、分子形成都是不能被肉眼观察到的,通过借助多媒体的三维动画功能,可以将化学变化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切身感受。此外,作为一门实验的学科,化学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从应试角度看,长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前的准备,尤其是针对一些没有必要的化学实验进行长时间的准备是浪费时间的表现。尽管化学是学生高中时期学习的主要学科,但是毕竟上课时间有限,如单纯花费大量时间在化学的实验上,对于学生正常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学习没有帮助,同时也会影响高中化学上课进度。但随着多媒体走入高中化学课堂,降低了实验所花费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时进行录制,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看,针对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重点研究讨论,即可完成教学进度,学生也能收获实验结果。从上述观点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不再是一门辅导化学实验的技术,而是真正融入到了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进行实验演练,一方面节约了大量实验需要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化学的实验结果,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此外,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有机统一,能够刺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促进高中化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三、细心用心看影像,实际实验保安全

  基于高中化学实验的严谨性,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细心、用心和严格进取的思想。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用心做好每一个实验,严格对待每一次化学实验结果,进而引领学生进入化学的实验。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角度看,尽管多媒体能够对高中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反复播放,但也要求学生细心、用心地对待实验流程和结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更加严格,避免在化学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不能避免的结果。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中,十分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具体流程,力求通过严格的实验带给学生直接的感受,影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基于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在多媒体影像播放中,会进行错误的实验操作,如,制取氧气、H2还原CuO时,大试管管口没有稍向下倾斜,导致试管破裂;在进行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点燃前,未进行验纯,贸然点火,出现爆炸。以多媒体呈现真实的化学实验案例,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部分高中化学实验依然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经费、领导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学校新型教学方式。

  对于化学、物理等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单纯依靠理论知识讲授很难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如进行具体实验,也可能因操作不规范带来操作失败或更为严重的后果,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优越性成为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教育教学的有力帮手。当下,需要学校领导提升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认识,加快学校内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为今后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磊.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xx,(21).

  [2]谢纯.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50).

高中化学论文15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学科,是一门中心学科。它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着关系,对我们的衣、食、住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化学的身影.钢铁的生锈,食物的消化,酸奶的发酵……这些都渗透着化学的奥秘。化学是如此普通,但又是如此千变万化。

  一、课堂引入,创设多媒体情境

  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堂的开始引入,对于学生是否可以完全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去探讨,是有利于带动学生情绪的,也会对课堂内容格外关注。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引入上,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性,感受到图文并茂使之更加投入的学习。另外,教师要在多媒体上放一些有趣但与化学有关的小视频,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还会使他们爱上化学学习。

  二、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指运用科学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动手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愿望。而且用实验教学导入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好的了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迅速进入课题的探究与学习的状态。而在教学中这样的方式也会让学生充满好奇,所以这种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方法,也是教师与学生可以互动的最好方法。这样也可以引发和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教师在叙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之前,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将以呈现。例如,氮气的循环:(1)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固定成氨(固氮作用)(N2+3H2=3NH2);(2)氨被植物吸收合成有机氮并进入食物链;(3)有机氮被分解释放出氨(氨化作用);(4)氨被氧化成硝酸(4NH3+5O2=(催化剂)=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5)硝酸又被还原成氮,返回大气(脱氧作用)。(5NH4NO3=Δ=2HNO3+4N2↑+9H2O)也就是生物(有机物)—>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有机物)。而在生活中能提供能量进行氮固定的途径有(1)工业固氮:用高温、高压、化学催化的方法,将氮固定为氨;(2)高能固氮:高空放电瞬间产生的高能,使空气中的氮与水中的氢或氧结合,产生氨或硝酸,由雨水带至地表。这样的举例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也会让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生活经验导入法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化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化学,这是学习化学的根本之源。从生活中寻找化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力,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丰富知识。例1:如我们很常见的一个常态,绿色植物为什么会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会有净化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空调吸热反应的具体应用,可以利用它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在炎炎夏日,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都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会更于接受,课堂效果也会更加活跃。例2:农家肥是有化学元素硝酸稀土所构成。而在化学与能源中,氢是最好的证明,它燃烧时发热量大,燃烧产物只有水,(2H2+O2=2H2O)无其他产物,无污染。

  四、总结

  总之,兴趣是学习之师。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而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导入,为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会更加完善自己对于教学导入的方法,导其动脑,导其动口,导其动眼,导其动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心理。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在兴趣中强化。对于教师的职业也会发挥到极致,学生也会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xx,(06).

  [2]卫智如.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部分内容安排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xx.

【高中化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论文06-13

高中化学论文11-21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3-05

[精]高中化学论文06-14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02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发表12-11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08-27

高中化学论文(15篇)11-22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05-16

高中化学论文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