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03 18:33:07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荐】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荐】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

  传统教学方法下,化学课堂上气氛沉闷,师生缺乏互动,学习效率无法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拟通过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分析了针对此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岷州中学的高中学生同样承担着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学生能够部分转变为动力,渴望在学业上努力进取。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学科,以其严谨、抽象着称,但是如果教师在高中课堂中长期过分强调这一特点,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会降低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能力

  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化学专业水平,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能力。这样才能部分提高教学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二)做好教学设计,培养严谨的教学习惯

  同化学学科严谨的特点一样,高中化学教师要养成严谨的教学习惯: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教案中除了要落实常规的化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外,也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关注学生要求,融入人文关怀

  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需求,在化学课堂中融入人文关怀。

  二、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儒家文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十分强调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体现在教育上便是“师道尊严”,如学生在家里必须服从父母,在学校必须服从教师。在这种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家长和教师觉得一切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但是从来不同学生商量,学生到底需不需要这些“擅自”做出的“好心”。事实上,这些“好心”往往办了坏事,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对学生深层次的'关心。多数教师往往以成人标准来要求学生,虽然高中生在生理特征上已非常接近成人,但是在情感和心理上却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距。

  笔者所在的岷州中学,大部分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90后或者00后的学生,互联网等信息大量传播的时代下,他们接受了大量新思想和新观念,追求民主、平等的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表现自我,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许多教师的行为被他们看作是侵犯自由和尊严的,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师生关系紧张,或多或少影响了化学教学。

  因此,从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必要。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师,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师,是一个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引导者;学生不是成年人,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该有极大的宽容心,但不是无底线地纵容学生犯错,而是在包容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来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以生为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要做到以上要求,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需要。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能够短时间内改变的只有化学学习习惯。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从笔者参加工作以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固化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化学教师要活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的手段。表扬是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如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好、进步较大的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对进行了预习、复习或者错题归纳的学生进行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对在讲台上书写化学方程式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

  总之,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当然表扬要恰当、公正、准确,不能过分夸大。批评的使用则一定要慎重,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语气的轻重和学生的承受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2

  [摘要]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利用充满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深受教学领域认可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高中化学较初中化学来说难度更大,利用该方式教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探究教学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根据生活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源于生活,生活化探究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探究教学,将生活化素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对生活的探究兴趣,通过这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在生活化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现实学以致用。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实践

  1.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进行讲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物来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生活情境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学生再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比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吃苹果时吃了一半之后放在桌上,过半个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苹果会在空气中变成黄色。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因此都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再提问学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反应,哪些属于还原反应,哪些同时属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就开始讲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再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铁生锈、面粉发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开展此类教学,教师应该多收集一些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以便能够有足够的例子来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教学如果仅仅是满堂灌,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会降低。教师应将生活引进课堂,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使沉闷的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带动学习氛围,更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学习中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生活常识,或者是利用一些生活化的实验,向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到“基本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食物,并向学生介绍这些食物中哪些富含蛋白质、糖类和油脂,讲解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多吃哪些食物对人体有好处,哪些不宜多吃,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常识,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对生活的思考,利用课堂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能力。比如在学习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之后,学生就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预防菜刀生锈。

  3.联系生活开展趣味实验

  在化学课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会化学的奇妙。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实验,让学生在体验实验乐趣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思考。比如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实验中,事先在疏松的棉花上放入过氧化钠粉末,通过导管向棉花吹气,然后可以看到棉花着火的现象。学生都知道生活中常使用二氧化碳来灭火,而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为什么在实验中却能使棉花燃烧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联想到氧气能够促进燃烧,然后推断该实验产生了氧气和热量。教师再由此揭露实验的真相,告知棉花中放入了过氧化钠,从而顺利展开教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将生活和化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在生活化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将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3

  摘要:高中化学的知识难度和技能要求在持续提高,导致部分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教师应集中创新理念和教学力量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任务驱动法在突出学生主体意识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转变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被动地位。文章主要探究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措施,以期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革新化学教学结构提供可靠的帮助和建议,借助有趣的学习任务唤醒学生的化学求知欲望,使高中化学教学体系重现生机。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探究

  自素质教育理念推广和实践以来,高中化学教学的僵化局面得到有效改观,任务驱动法符合高中生的个性需求和认知发展规律,是随新课程改革思想应运而生的科学化教学模式。教师有必要深化和把握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转变为化学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让解决任务成为学生自主求知、探索、互动和创新的过程,使学生顺利从被动牵引学习升级为主动参与和发掘,体验化学世界的精彩和魅力,从而升华学生的内在能力品格和科学探究意识。

  一、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日益艰深,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目标,通常会加快知识讲授进度、增大教学内容排布量,在这种条件下,化学教学就会沦入“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互动的时间、空间被严重挤压,给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谐发展造成一定阻力。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兼顾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化探究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化学教改的需要适应性非常强。经过学情分析和广泛的理论实践研讨,现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归纳整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应用任务驱动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化学知识技能。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分别是讲授知识和听讲,学生几乎是遵照教师的步步牵引来了解化学知识要点,不但得不到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机会,对化学现象本质的理解深度也不够理想。任务驱动法的核心理念是追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把化学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然后把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在自主探究中习得化学知识技能,这样教师就不再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教学安排者,而是充当教学组织、策划、辅助角色,从而最大程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调整不合理的化学课堂活动结构。第二,任务驱动法具有显著的趣味性,能够高度满足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需要。兴趣是启发高中生化学探索动力的'前提条件,教师所引入的新型化学教学模式必须具备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热情的效用。任务驱动法最显著的教学实践优势,就是具备足够的趣味性。首先,在学习模式上,任务驱动法不再受教师的刻板约束,学生可以自主提出任务解决意见和办法;其次,化学学习任务从设计、发布到解决完成,教师都会运用到一系列拓展资源和先进工具,如云课堂资源、信息化教学设备,等等。这些内容一映入学生眼帘,就能唤醒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内在动机,从而高度满足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需要。第三,实施任务驱动法可以创新化学课程组织规划,增强学生综合素质锻炼的实效。在素质教育趋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实现知识技能的双基目标,还需要培育学生创新、合作、反思等内在的能力品格,所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实施任务驱动法可以丰富化学课程组织规划形式,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任务解决方案,使学生能拥有充裕的思考和交流机会。教师策划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对学习任务的探索,锻炼学生协作互助、手动实操、实验探究等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对化学任务解决过程进行反馈和评价,培植学生质疑、反思等学习品质,这些都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实效。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设计发布多样化任务,驱动学生化学探索兴趣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关键点,在于教师对化学学习任务内容设计的多样性,以及对学习任务发布方式的创新性,教师唯有先落实这两项指标,学生的化学探索兴趣才能被有效驱动,从而确保任务驱动法在化学课堂上的后续执行效用,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发布多样化学习任务的措施如下。第一,设计发布化学预习任务。预习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实施形式,教师在设计和发布时应当多引入云课堂资源,加强采用信息手段给学生展示化学预习任务。如针对一节化学新课预习,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在云课堂数据库中查找课程预习课件,如果没有恰当的成型课件,教师还应当自主搜索、编制一些化学新课概念原理在生活、生产、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资料,资料以图片和短视频形式为主,添加文本补充说明,设置为化学预习课件的开头部分,确保课件一播放就吸引学生的目光。在预习任务课件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把学生需要在预习中完成的任务用序号分解和罗列出来,如归纳总结化学新课的主要内容,在教材中找到并画出化学概念、公式、原理等文字,把无法在预习中自主消化的疑难内容做上记号,等等。在预习任务发布环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投屏播放预习课件,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预习小组,指导学生一边观看预习课件内容、了解预习任务目标,一边使用手中的化学教材和参考书,自主合作开展化学微课预习活动。教师布置的任务条理细致清晰,各小组基本都能呈现质量较高的预习成果,同时得到化学深度探索兴趣的驱动[1]。第二,设计发布化学问题任务。问题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场景最广的方式之一,依据是开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猎奇心理,教师在设计和发布化学问题任务时,应当重视问题内容和提问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如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不要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概念总结任务,而要先展示一些描述化学现象、物质变化规律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发布思考型问题任务: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些图片和视频,你觉得我们本课所学的概念知识和上一课,或是以前的课程内容有关联之处吗?学生回忆片刻后作答:有。同时说出以往学习掌握的化学概念,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评价并追问:看来大家的化学功底都非常扎实!那么同学们能否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课的化学概念呢?通过上一个问题任务的知识回顾,学生归纳新课概念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总结,教师认真倾听后,不直接判断学生归纳概括的是否准确,而是发布最后一个问题任务:同学们总结的概念都体现出课程重点,但化学是严谨的学科,大家认为自己的用语严谨吗?请同学们对照教材概念部分进行修正。这样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的化学问题任务,既对新课概念产生深刻记忆,又养成严谨的化学表述习惯。

  (二)重视任务分析讨论,确立化学任务解决方案

  任务驱动法的化学教学运用,主要是依靠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知识技能,所以教师发布学习任务之后的探讨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应当重视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分析讨论,在集体共建式的学习中确立化学任务解决方案,这比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问题解决方法更有效,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第一,营造开放的任务分析环境,教师适度启发引导。在这一步,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情,把学生划分成素质均衡的任务讨论小组,如每个小组设置1-2名化学素养和团队组织能力强的化学绩优生,由他们牵头带领3-4名化学中等生和学困生开展任务分析讨论。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合作自主分析化学任务,适度启发引导。如学生面对陌生化学任务毫无分析头绪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详细阅读任务内容,把已知的知识点、相关的原理、公式都先列在演算纸上,这样就比较容易开展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讨论。如某学生已经形成大概的任务解决思路,但是表述存在障碍,教师可以及时启发:老师理解你的意思,先别急,你是不是想表达……的意思?教师一句话启发到解决任务的关键点上,使学生能突破思维阻滞,带领其他组员顺利研讨化学任务解决方案[2]。第二,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编制任务解决方案。思维导图具有信息梳理、归纳概括等功能,适用于化学任务驱动的分析讨论阶段。教师指导应用时,可以在白板投屏上出示几种类型的思维导图模板,如洋葱型、括号型、桥型等,然后指导学生把化学任务主题填写到思维导图的起始或中心部位,随着分析讨论的推进,把解决任务涉及的公式、定理逐一填写到思维导图的下层和分支部分,最后再指导学生根据任务解决目标,探讨思维导图中记录的信息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作用不大,详细标注和勾选出来,这样思维导图形式的化学任务解决方案就讨论编制完成了,学生也顺利习得了科学的化学任务分析技能。

  (三)提供充足器材设备,鼓励学生协作解决化学任务

  化学是一门追求实践和操作的学科,大部分化学任务依靠纯粹的讨论并不能完整解决,解决此类任务是历练学生团队合作、手动实操、信息资源整合应用的绝佳契机,教师应当牢牢把握契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器材设备,鼓励学生协作解决化学任务,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相关教学措施如下。第一,教师应当根据化学任务类型,为学生提供恰当、充足的器材和设备。如化学任务是实验型的,且现有实验室条件满足实操需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开展试验任务所需的药品和器材,根据各组学生汇报的实验任务方案中列出的材料表,向学生有序发放;如若化学实验任务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中无法实际开展,或是受温度、压强影响容易失败,很难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时,教师也可以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软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开展仿生性高的化学实验任务探究,这样也能确保任务解决效果和实验现象的可见性。再或者,如果化学任务是资料分析、资料调查等类型的,教师需要提供联网的资料搜索设备,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化学云课堂平台以及电子书包等,使学生畅通无阻地获取解决任务所需的拓展资料。第二,在接下来的任务解决阶段,教师也需要结合化学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协作探究。解决实验型化学任务时,教师要让各小组学生细化分工,注意药品使用安全和操作规范,每组中尽量设置一个记录员,把化学实验实操流程、每一步产生的反应现象都整理成文字并记录好。完成实验后,组内成员再根据实验记录信息讨论研制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实验报告的结论处详细说明验证结果,如根据实验所表现的反应现象论证任务解决方案中提出的猜想是否成立,等等,这样化学实验任务探究才能趋向完善。解决资料分析和资料调查类型的化学任务时,教师需要指导各小组对搜索到的拓展资料进行判断和筛选,可以让组内每个成员都汇报一份资料,每个成员再讲述自己呈交资料的价值所在,如资料内容和化学任务目标的关系、说出教材化学概念依据,等等。组内成员协作商讨哪份资料是最契合化学任务目标解决要求的,这样学生既高效解决了化学任务,也能体验到搜集整合信息资源和协作探究的成就感[3]。

  (四)优化反馈和评价环节,落实化学任务驱动法的高效应用

  任务驱动法的开放性、主体性原则应当贯穿化学教学始终,尤其是任务驱动的反馈和评价环节,经常被教师忽略,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带领学生开展互动式的任务反馈和评价,落实化学任务驱动法的高效应用。第一,倡导学生对任务开展质疑和反馈。结束化学任务探究和解决后,教师需用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和反馈意见:同学们,想必大家对任务解决过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要担心你的想法正确与否,分享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有的学生提出质疑问题,有的学生表述任务探究心得,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组织全体学生思考解答质疑问题,同时讨论其他学生分享的任务探究心得对自己的启示,这样实施任务驱动法,就能产生更优渥的化学教学创生资源。第二,实行多样化的任务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任务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评价时机和评价组织形式两方面,教师在任务驱动的分析讨论和实践解决阶段完毕后,都应该把握时机及时评价,如评价学生探究态度和任务解决意见的可行性。在评价组织形式优化上,教师可以在任务最终的反馈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组内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以及个人自评,评价内容还是集中在探究表现和对化学任务的解决完成质量上,这样学生自主反思和自主完善意识都能显著加强[4]。综上所述,把任务驱动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改工作,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化学知识技能,也能高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增强学生化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锻炼实效。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化学课程开展目标,为学生设计发布多样化的学习任务,重视化学任务的分析讨论,提供充足的器材设备,引领学生协作解决化学任务,同时优化任务探究的反馈和评价环节,全方位落实化学任务驱动法的高效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4

  一、课前参与性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授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容,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融入到与知识相关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观察思考,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现象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现象的内涵,使学生处于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最佳状态,在问题情境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入铁、铜、铝等,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从触觉和实验中观察金属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生锈现象和播放经过快进处理的生锈现象的科学视频资料,指导学生探讨生锈后转化成的化合物及其性质,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至教学活动中来。

  二、开展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授课教师可以不断地创设变化的、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例如,在探讨“反应产生电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展开讨论并进行实验。通过问题或任务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让学生能学到知识。在新授课之余,适当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造性实验比赛活动,激发他们在相互竞争中参与学习与合作的欲望。课堂的教学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直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技术手段引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究

  合作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很重要,不仅体现教学双边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还能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课堂小组的讨论交流思想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定会显示不同的效果。例如,《铁与铁的化合物》的教授,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家用厨具会生锈?生锈发生的是什么化学反应?如何防锈和除锈呢?学生通过分组参与讨论,合理猜想,并利用实验桌准备的实验原料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结论,教师分别进行点评,最终引出相关化学原理。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思考的机会,对于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解决办法和途径,敦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紧跟教师思路不断思考。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和探究中,以对此有真切的体验和认识。

  四、课内外深度链接,让学生合理安排实践

  化学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的学习,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发展与应用都对学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高中生,授课教师可以搜集课外相关化学发展史的知识,引出典型事例感化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实验技能训练,安排课后实验课题。如:检测性实验需要较长时间,要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实践操作;探索性实验较难成功,应允许失败并指导重做;反应实验现象不明显时,要引导他们细致观察,采用改善实验条件等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渐理解化学知识的奇妙,逐步让学生从更深层的方面理解化学现象的内涵,也能通过自主合理安排时间丰富业余生活。

  五、培养师生和谐度,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

  良好的个性是在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师生关系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影响很大,往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展现。教学内容偏向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充足,教学内容重复多或难度高等,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存在质疑。授课教师应该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材施教,及时地将困惑解决。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学科主题讨论会,探讨适合学情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例如,在讲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节时,通过门捷列夫等人物关于发现元素的故事引入课堂,能够缓解紧张的课堂氛围,同时对于不同物质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通过谈话活动互动探讨元素的性质、寻找异同点等,活跃课堂气氛,这样能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结语

  参与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逐步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良性互促发展。在课堂中引入参与式教学,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也与接受式学习的形成互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5

  近些年来,教育改革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新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创新教学按照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要求,有很大进步,但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下面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对新课标的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化学概念、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获得化学实验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实验具有的直观、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很容易地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我在新课标下在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是要求学生使用各种实验仪器灵活。常规仪器和装置都有主要用途,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把他们的作用讲的很死。例如在讲干燥管的用途时,除了告诉同学们它的作用主要是盛放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之外,还可以补充用来防倒吸。这样即打开学生思维,又为今后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2.在某些实验药品和某些实验常规操作上作了一些创新。比如在做铁粉与水蒸气的实验的时候。用铁粉与氢氧化铝反应加热,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发生反应。在加热的时候,氢氧化铝会分解成氧化铝和水,水再与铁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用肥皂水来检验氢气,成功率高,改进后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3.我还增设了一些试验设计题目。让学生补充缺失的部分,找实验的不足之处或重新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学生们都学得津津有味,有时想出来的方案很有创新性。

  二、新课导入情景化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新授课,必须避免平铺直叙,应该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拴住学生的好奇心,让精彩的课堂从第一分钟就开始。1.生活实例导入法。生活实例贴近生活,是学生熟悉的,但又说不清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求知欲,启发他们的思维,具有很好的学习导向性。在讲《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时,刚开始提出一个问题“随着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递增,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增多,用习惯命名法已不能满足需要,我们应如何用系统命名法给烷烃、烯烃、炔烃等来命名呢?”对于系统命名法的优点和作用,我给学生举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居民的身份证的使用,生活中一个公民只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就如一种有机物只有一种系统命名法。这样引出本节课应解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情景趣味实验导入法。趣味性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用实验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实验,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解惑析疑的欲望。在选修5《醇酚》的第二课时《酚》的新课之前,我用毛笔蘸取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然后把纸晾干,钉在木架上,上课时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当一幅惟妙惟肖的紫色图画跃然于白纸上时,全班学生啧啧称奇,我趁机因势利导,引出了苯酚。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我作了许多尝试,如《滴水点灯》、《水果电池》等。教学中除以上方法创设课堂导入的情景之外,我们还可尝试新闻播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事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图像、声音、视频走入了课堂,让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感官来学习知识,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比如,我们在讲在水中的电离过程时,用多媒体播放动画,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的Flash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离的概念。在讲到有机物的结构时,一些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反应机理很难用语言来讲清楚,但是用多媒体教学就形象、可观,学生轻而易举的就理解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避免很多危险,比如一些危险性高的实验,现在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就能能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生动化,让静止的内容变成动的,让学生可以产生直观地感知,这样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讨论、分析等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实验技能,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即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又能让学生重视合作和交流,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相互联系,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在学习金属Na时,教师讲钠和盐溶液的反应时:钠和CuSO4溶液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有什么现象?想让学生猜测,并谁出猜测的原因。学生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很快写出:CuSO4+2Na=Cu+Na2SO4,会观察到钠溶解,同时有红色物质(Cu)析出。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将金属钠放在CuSO4溶液后,观察到金属Na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听到嘶嘶的响声,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生成。看到和猜测的现象不一样,学生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实验现象和猜测的不同呢?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总之,新课标下的创新教学是科学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上是我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创新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探索、不断完善。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6

  高中化学教学是一种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1. 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在新课标中,对化学教学更加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人脑的可开发性是非常强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塑造,同时也能使学生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这样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2. 建立自由的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氛围方面要更加自由和宽松.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使学生在化学知识方面得到完善,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重视的情况,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法根本就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2.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不完善高中化学是一门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的科目.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通常在高中化学课程安排和实验设施方面也出现了应付的情况,这样就使很多情况下,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充分开展实验教学. 有些学校出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非常少的情况,有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创新能力无法进行培养的情况.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建议高中化学教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实现新课改的目的.

  1.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化学教学中学生缺少比较完善的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例如,在讲“沉淀溶解平衡”时,学生总是反映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化学教师就不能再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可以利用碘化铅沉淀出现浅黄色,单一的课堂变得“有色彩”,学生在知识的记忆中就会留下痕迹,还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这一实验利用碘化银是否可行,通过让学生思考、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疑问,等等.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者是对知识进行大胆地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关注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验证,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化学实验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化学教学是一门十分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条件,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生自己亲自验证实验原理,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原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总之,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要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新课改中提出了将创新意识列入学生主要培养的项目之一。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此为桥梁,对学生们进行创新意识的锻炼与培养,可以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同时也能使教学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之后,化学教育在众多科目中的重要性又强了一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得到重视,以此有助于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价值观,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开发的空间也是无限的,故而,在学习当中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用发展的眼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对学生有信心,这样使得学生们能够得到好地教育与塑造。也使学生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发展。教育修恶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掘并发展自身的潜力,是教学目标得到更优先的实现。

  新课标要求,化学科目的教育与教学应当重视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创建出更加自由和谐的宽松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及教师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关注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于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手段,在实践当中,不断延伸出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的思想,这就是创新能力。在高中化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化学教育中,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以及掌握化学之时,更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以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为主,为学生们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化学的新标准中也指出,为了学生在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应当重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发展。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是学生们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发展了自身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出良好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认得到脑可开发性极为强大,因此,强调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学上门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更有助于学习以及教学目标的合理高效的实现。

  三、现阶段高中化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提高重视

  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的利用主要是以已经掌握的就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在不断的学习以及实践当中总结应用性的法和理论,这样会使学生们在未来的发展上获得更好的机会与方向。但是,受到传统育人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对于创新意识关注度不够的问题,这就使得創新意识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有的学校教师对与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依次也导致了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学习。

  (二)在化学教育中,没有一套完善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在化学科目中,实验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应当以日常进行的化学实验为手段,对学生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进行培养。很多学校,化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因而在化学教育以及实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了这样的弊端,一切的努力及学习都是以最终考试为风向标的,这样就使得在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太多的实验课程,这样就造成了无法利用实验课程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有的学校,教师的教育经验薄弱,很多教师只能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无法培养以及创新能力无法锻炼的问题。

  四、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式

  (一)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增加重视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在实验课程中得到最大的培养以及锻炼。在以后的化学教育活动中,希望教师们能够增加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实验课程的上课频率适当增加。当然,是在学校的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有效的更新以及护理。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规定好试验方法以及实验目的`,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实验,自己考虑问题,面对预料之中的突发状况让学生自己处理,同样,在实验过程中,允许同学们在不违反课堂守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只需保证实验效果。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二)关注化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化学科目的学习当中,许多内容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现在的高中化学的教育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无法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同样更使得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如果想要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科内容与生活当中存在的联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能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与发展。另外,教师们还应当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时常在课后给同学们安排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小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发掘,自己完成,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让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重视

  现价段的我国教育模式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很大的影响。高中阶段,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日后是否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常性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视,加强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此一来,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受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当改变教育模式,通过多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

  (四)增强学生们的质疑意识,敢于反驳

  学会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根本素质,在化学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进行正当的提问与质疑,并且对教师所下的决定也要敢于怀疑,打破传统的“师命即天命”,老师的话就是真理的古板思想,学生们在质疑老师的同时,自己的大脑也进行了详尽的考虑与思索,在质疑老师的同时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这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更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五、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于学生的时代要求,化学课程在高中众多学科当中,相对来说接近与实际生活,并且化学学科的重要程度也是与日俱增,故此,在化学教育过程中结合着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使学生们化学的学习更加有质量有效果,同时更能高效地达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创新能力的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顺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们更加高效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佳丽.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的初步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xx,(02).

  [2]王舒.合理应用情境素材促进高中化学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xx,(08).

  [3]夏淑冰.系统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xx,(08).

  [4]蒲桂芳.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xx,(08).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8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改 思考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

  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所做的是侵犯他们自我平等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善用多种激励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遗传是无法改变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较难改变,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的是学习化学的习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力,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以固化。通过激励的强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的教育手段。化学教师不但要会用表扬和批评,而且要善于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最简单的激励方法,如每次考试后对成绩好、有进步的学生大力表扬;或者经常抽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预习、复习、错题的归类等学习习惯进行检查,对优秀者大力地表扬;或者不时请一些学生上讲台书写化学用语,对书写规范者进行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批评的使用,则要注意场合、程度,要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千万不能以分数为本。

  四、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学课偏重实验,这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互动空间,有利于教师调节学生情绪、赢得学生的信任、融入学生团队。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实验课的机会,在保持学科严谨特点的同时,使自己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求证和实验当中,参与到支持、协助学生的学习之中,并为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成功感到由衷的欣喜。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失误,严格地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爱、信任。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只有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化学教学的规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善用表扬和批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有效地在化学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高中学生在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提高化学成绩及个人素养和品质。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9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转变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的基础上,重视采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学者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具有不同的理解。梳理众多国内外的参考资料发现,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基本主体是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教学方式等,从而为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1、构建互助合作小组。

  在构建合作小组之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性别、能力、成绩以及背景等方面的认识,采取异质混合方式进行编组,保障各个小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将小组规模控制在4~6人左右,不仅有利于学生间展开密切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检查与指导,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促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获得提高。

  2、明确小组共同学习目标。

  在构建合作小组之后,教师应明确各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此外,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教师并不是以单个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而是将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标准进行评价与奖励,并积极开展小组间的竞争活动。这样,有利于发挥小组成员的潜能,使其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尽其所能,在小组内营造互相支持、鼓励、帮助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3、精心设计导学案。

  在对化学教材与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发掘的基础上,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同时,教师应设计内容细致的导学案,加强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引导。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与过程等。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共同讨论问题,获得知识,提高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设计探究性问题。

  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问题,或者是设计带有悬念的开放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讲“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性問题: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何种现象?在该实验过程中,铜线发挥的作用是什么?过度饮酒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引导学生合作观察实验。这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倾听协调等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设置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将其灵活地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构建互助合作小组,明确小组共同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设计探究性问题,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0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为全面实现新课堂理论作出贡献,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高效。利用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价值,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式地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三段式教学法;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高中时期是学生的关键时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下,教师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创新型的思维模式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逐渐地成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三段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

  三段式教学法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的高中化学教学环节分成三个部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的知识比较繁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学习效率不高,成绩得不到提高等问题。在高中学习的每一个单元中,课本整合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代入式地学习,比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原子结构,让学生利用在家里的时间进行复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将问题找出来在课堂上解决,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在课前学习的疑惑,按照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解决一部分问题,找出重点难点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集中解决。课后巩固学习可以通过单元测试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不断地反思、讨论和总结,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1.任务教学法

  通过任务教学法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问题,向学生布置任务。通过有目标性的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求知欲望。

  2.输入和输出理论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知识点。输入和输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知识输入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三段式教学法注重的就是学生将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知识的输出过程就是能够在平时的做题和测试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做出正确的答案。

  二、三段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预习阶段

  在教育的改革中,高中的化学知识点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经过单元性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整个单元的知识。按照原来的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地传输给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并没有进行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帮助学生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学习,提前预习接下来老师要讲的知识,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将不懂的问题列出来在课堂上问老师。比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中《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对于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含硫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综合应用,性质可以通过课本上的概念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搜查资料掌握含硫化合物的应用,并根据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了解知识的内涵,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课,解决自己的疑惑,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己的重要性,教师要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自己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首先按照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一部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为教师进行教学,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地掌握知识,提升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条理性。教师要在旁边进行观察,也可以参加讨论。比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将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这一内容通过解读化学式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在剩下的时间内将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集中讲解,节省了课堂时间,营造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要抓住课堂的核心,进行课堂提问,讨论问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课堂效率。

  3.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巩固这一阶段往往不被学生看重,主要是因为在前两个阶段中学生自认为知识掌握的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这一阶段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主要是因为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跨度比较大,如果没有按照一定的时间学习,就会逐渐忘记,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堂之后,学生要及时地复习,可以通过翻看课本和做题两种方式进行课后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询问同学和老师,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真正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测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一周内学习的知识系统地综合起来提出关键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在考试的阶段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对知识的需求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表扬和激励,在课堂上解决试卷中的难题,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增长,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地增长。高中生是走向未来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努力成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人。高中化学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黄显涵,李子建.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6).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

  摘要:化学学科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来自于实验,实验可以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不但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进行教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主要举例简介如何巧妙地利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打开创新的大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知识的支撑,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取化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规律,同时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验教学,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负责演示,学生在讲台下观察,这种实验教学显得较为古板、枯燥、缺乏吸引力,学生无法亲自参与实验,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无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和尝试,总结出以下三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实验教学,具体如下: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在观察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涉及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通常以教师演示为主,来验证化学课堂上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很难得到提升,如果将科学探索情景融入实验教学中,将部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变换为探究性实验,遵循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科学、可行、安全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钠的性质时,①我先将装有钠的试剂瓶向学生展示,同时打开试剂瓶让学生闻一闻试剂瓶内液体的气味,并观察钠的状态,处于液面上或是液面下。提问一:钠为什么要存放于煤油中?为什么钠处于液面下?②我将固体钠从煤油中取出放置于玻璃片上,用滤纸擦去表面的煤油再用刀片切掉钠块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提问二:有刀片切开固体钠能说明什么?固体钠的表面和切开面有什么不同?③我切取一小块固体钠,投入已滴加几滴酚酞的水溶液中,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三:钠为何浮于水面上?反应时为何能熔成小球?小球四处游动的原因?溶液变红的原因?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剂瓶内的液体是煤油;刚切开的钠表面是银白色的,但很快就变暗了;钠在水面迅速熔成小球不停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水变成了红色。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金属钠的质地软,硬度小,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易氧化,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和碱。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和讨论的积极性,同时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创新能力。

  二、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在合理的范围内,各种答案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利用已知的理论知识和现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范围、层次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学生可以在探究开放性习题的过程,各抒己见,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奠定创新基础。例如,如何区别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设计一个简单的辨别实验。分析题目,学生可以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经过对比得出以下几何实验方案:①根据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是加热);Na2CO3加热不分解,设计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进行加热,将试管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碳酸氢钠粉末,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为碳酸钠粉;②根据原理Na2CO3+Ca(NO3)2=CaCO3↓+2NaNO3将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配置成溶液,分别滴加几点C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为碳酸钠,无明显变化则为碳酸氢钠;③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然后滴加稀盐酸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速度较快的为碳酸氢钠。

  三、开展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实践也能促进创新的发展。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钠的氧化物性质前,学生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钠的氧化物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要求学生五个人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反应的产物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经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学生在两天后都完成了方案的设计,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我们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的地方,对于存在较多缺点的设计方案,主要以鼓励为主,并找出存在的优点,对其进行表扬,同时对于较完整、可行性较大的设计方案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化学理论知识传授于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独立操作实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实验教学方式,要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学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然而在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新课改指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他们更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法,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一股脑的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然后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抽象,其中有许多的定义需要学生去分析理解,这就困扰了大多数的高中生。此外,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

  二、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策略

  针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要运用创新教育去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下文主要围绕创新教育的开展策略进行探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高中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化学学习之中,才会开动自己的思维去探析化学问题,这样对于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试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魔棒点火或者变色瓶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或者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时,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该溶液的标签纸已经有一半被腐蚀掉,另一半残存的标签纸上写着Na,那么你能够帮助他重新贴好标签纸吗?这个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的确存在,所以能够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该题目中留下的唯一线索便是含有Na的无色溶液。所以在解题时,需要学生去猜想或者假设这个溶液是什么,然后再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比如,可以猜测其为碳酸钠溶液。接下来就取少许该溶液,将其放入试管之中,然后滴入一定的氢氧化钙溶液,如果产生了白色沉淀,如果这个白色沉淀能够溶于盐酸,并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其为碳酸钠溶液。当然,如果有其他猜测,并且可以设计相对合理的实验也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激发,在这个题目中,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实验教学来开展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能够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到学生的眼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此外,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能够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对“氯气与水的反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如,让学生对氯水进行研究,研究其是否具有漂白的作用。教师先出示一瓶黄绿色的氯水,然后将红色皱纹纸放入其中,让学生去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由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最后,有的学生会说,氯气具有漂白作用,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是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然后教师再顺势引入接下来的教学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个实验所吸引,进而纷纷投入到该实验的探究之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化学思维。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各行各业之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微课,对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来进行讲述。众所周知,多媒体以及微课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于一体,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或者动画等能够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此外,教师可以将困扰学生的重点以及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综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展创新教育,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开展创新教育,通过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去思考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如此,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3

  摘要::绿色化学思想的实质是对自然、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所展开的思考,追求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工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思想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环保、自然的科学意识,为学习、生活、工作提供正确、健康的发展观、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为例,介绍了高中绿色化学教学的特征,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广大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化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使用价值,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又高于生产、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科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给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教育者的观点来说,化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其的评价不应该集中于这门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它的人、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态保护的观念、实施绿色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

  一、绿色化学理念内涵

  绿色化学指的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化学工艺与化学技术,在反应过程中强调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或者是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其做大的特点就是对自然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因此也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它实现环境保护的途径不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在化学反应途径中以限度地处理污染、与此同时,探究更为环保的新能源材料也属于这一化学类型的研究范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内容与特征

  化学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不能单单聚焦于理论知识教育,应付考试不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意义,而应该是一种综合素质和思想教育、高中化学的理论、实验操作并不是十分的`深奥,内容多为基础的化学原理、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通过化学学习,旨在让学生们明白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科学开展化学生产、而高中绿色化学的教学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立足于化学基础理论体系,强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环保、科学思想教育,加深学生对科技和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在明确了主要内容之后,相应的教学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了、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思想要符合绿色化学教育思想的要求。

  2、实验教学采用的原材料要环保,不存在污染危害。

  3、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污染性物质。

  4、实验的产物不仅仅要满足实验的需求,还要保证其是环保、无害的。

  三、绿色化学教育实施路径

  1、化学理论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教材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强调绿色化学理念,首先就需要重视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深入剖析教材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素,设计温室效应、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绿色化学专题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习题教学渗透化学习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也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和内容的重要手段、探究型实验是高考必考题,经常会涉及到物质生产、有毒有害物的回收处理等,这些都属于绿色化学、因此,教师需要在习题训练中融入绿色化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更深入地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3)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绿色意识,这样才能将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准确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比如,在讲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补充说明双氧水在造纸工业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传统的氯气漂白技术存在较大的污染,而绿色的、无污染的双氧水最终会完全代替氯气、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向学生输出绿色理念的有效途径、

  2、化学实验教学的渗透路径

  (1)进行微型实验微型实验能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等的前提下,使用小容量的仪器,减少药品的用量,保证与原有实验相同的反应过程与反应结果、反应产物减少,那么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就小了,同时也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2)规范操作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指的是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试剂量、有害产物的控制与处理来进行化学实验,否则会造成实验试剂的浪费,产生环境污染,甚至是引发安全事故,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健康危害、因此,严格规范化学实验操作不仅具有保证安全这一现实意义,还是绿色化学意识的重要体现、

  (3)选用无毒无害材料教师在进行实验展示或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时,需要考虑试剂材料的安全性与环保性,需要对比具有相近化学性质与反应特征的实验材料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尽量选用无毒无害、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实验材料、例如,在“磷的性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是选用白磷来展示其自燃现象,但是白磷有较大的毒性,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教室可以用Mg2Si代替白磷,因为Mg2Si水解后生成的SiH4在水面上也会发生自燃,实验现象与白磷自燃相类似,但是实验过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4)有效处理实验“三废”有些经过简单处理可实现再生循环使用或安全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些实验产物或残留物有毒有害,不能再次使用,也不能直接排放,因此在实验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物质进行转化、吸收、等处理,既处理了污染源又节约了能源、

  (5)高危实验虚拟化有一些化学实验的危险性比较高,可能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既威胁到了学生、教师的人身安全,又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这种实验就不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教师可以在提前设置好实验数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设备、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实验步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达成了绿色化学教学的目标,有效控制了“三废”污染的产生与排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化学是黄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决定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化环保性,大力推行绿色化学教学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学生发展的起步阶段,适当灌输环保意识可以促进学生自发形成正确的发展观,让学生自发地提升环保意识,实现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将绿色化学的学习理念、方法渗透至到化学教学当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技术方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伟、在高中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J]、考试周刊,20xx(60):45-46。

  [2]张荣、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xx(3):31-32。

  [3]李莉,潘培培、简论绿色化学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11(5):54-55。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4

  摘要:化学是高中所有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目前新课标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新要求,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切实情况和知识累积出发,令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感知和学习化学知识。情景教学法是当前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方式。文中以情景教学模式的含义作为出发点,综合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关键作用,细致探究情景教学模式于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具体运用实践,增强课堂教学成效与品质,推动高中化学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

  高中化学是高中时期教学活动中关键的课程,是要进行实验活动的理科内容,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可以切实地了解化学知识中的公式和原理等抽象又复杂的知识内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令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的知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公式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继而达成化学学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一、简述情景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中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新要求,其所指的就是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情活动营造出独有气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营造优良的环境去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跟兴趣。目前,情景教学模式已经被大部分教师所接受采纳,其使用的范围宽泛,涉及到的学科也有很多,高中化学知识内容中有很多的公式和原理,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压力大、也消化不了。但是当教师把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时,不但能够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繁冗复杂的知识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继而达成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所以,高中化学教师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综合学生的爱好和诉求,给学生创造优质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景中,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成效[1]。

  二、情景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意义

  其一,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学活动的要求跟从前不用了。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其注重学生,并且一再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处的是主体地位,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内容,还要重视拓展学生的`研究、拓展其思维,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营造优质、愉悦的教学氛围,切实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热情,经过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可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做独立地思量与探索研究,在探索研究的活动中,学生增强自身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亦可推动学生深挖更深层面的知识内容,激起学生度对于知识的向往和热情[2]。其二,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挥;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只是教授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内容,更为主要的是要令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关键性,养成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学以实用的能力,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高中化学教师要实用可养教学活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让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还要重视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能独立使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思索,并且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独有的认知,所以,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3]。

  三、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策略

  把课堂教学跟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当情景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联系生活,把课堂教学活动跟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创建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将日常生活作为出发点,用学生感兴趣的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在课堂当中,教师不只是从课本着手,还要跟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适时地进行提问: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500毫升的水,那么,他每天喝入多少个水分子呢?水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教师提出问题,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去思索问题,让其感受到现实生活跟化学知识的密切关联的。

  四、结束语

  情境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把握化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养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关键的推动作用,将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有机整合起来,不但充分发挥了情景教学模式的意义,也切实有效地推动了高中化学教育品质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陶雪.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未来英才,20xx,(7):248.

  [2]袁小建.高中化学情景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探究[J].教育界,20xx,(8):59.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5

  引言

  高中化學教学中引入问题引导法,课堂上教师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凭借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与认知水平,通过积极探索掌握新的化学知识。同时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本文主要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引导法的应用。

  1.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表现为知识渐序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分析高中化学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编排存在明显的渐序性特点。与以前高中化学教材相比,新的教学知识点内容衔接更加紧密,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学生更加容易学习与掌握知识点;其次,高中化学课堂教育还表现明显的开放性,教学中涉及化学实验,因此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一定的开放性。

  (1)教学方式不合理。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植入式教学方法造成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化学学科具备一定特点,部分教师不能适当安排实验课程,有时天天实验课,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最后一些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过于刻板,课堂氛围严肃,影响教学效果;(2)教师整合能力不足。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复习课堂,有效整合化学知识。但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整合化学知识时,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进将课堂化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直接与教师水平与理念影响;最后还和学生日常学习相关,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步骤与学生情况脱离。

  2.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引导法应用

  有效的课堂问题可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引用问题引导法时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2.1预设提问问题

  实际教学中公开课必不可少,但部分教师为提高公开课的观赏性,提前设置好问题,并将答案告诉学生,课堂上按照教师制定的预案开展教学,依据问题得出想要的答案。这种煞费苦心的精心安排,让师生都感觉到无味,失去教学的原本意义,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提问毫无意义,学生也学不到所需知识。

  2.2提问形式单一

  教学主要面对全体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这意味着教师不能按照统一标准教学。教学提问时,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争取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提问的机会。目前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并不能激发学生思维,部分问题过于呆板、机械,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成为被动“应声虫”,回答“是”或“不是”。事实上,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机械无效的问题,影响提问效果。

  2.3问题难度较大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来自生活的规律或俗语,但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这些,也不明白为什么去遵循这些规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重点解读化学专业术语,不然学生无法理解其中含义,造成学生畏惧学习化学,最终失去兴趣。比如这样一个提问案例:

  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二氧化碳,同学们思考下二氧化碳是什么,其作用有什么?

  学生:集体沉默,一脸茫然。

  教师:这里老师举个例子,人们呼吸时吸进去以氧气为主体的气体,呼出去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同学们想想其作用?

  学生:继续沉默。

  (CO2本身无色无味,学生初次接触根本无法理解)

  教师直接提出“什么是CO2”,这个问题过于专业,学生不能理解,紧接着的“CO2作用”让学生如坠云里雾中。现实中学生忙于学习,很难有精力去观察身边事物,也就谈不上回答问题。

  3.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引导法应用优化分析

  3.1问题提出

  从某种程度来讲,帮助学生突出问题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问题解决法”的首要前提是提出具有价值和研究意义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作为一个起点,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开放、新颖、关联并具有挑战性的原则,设计难度适中且有助于学生突破认知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关联式的知识链,且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积极有趣的探究活动。

  比如;在学习Cu+_H2SO4(浓)=CuSO4+_H2O+_SO2↑反应时,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①浓硫酸是一种什么物质?②浓硫酸反接时会产生什么物质?③浓硫酸溶液中的`哪一种物质与铜发生反应?④硫酸铜是一种什么物质,可以再浓硫酸中稳定存在吗?④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硫酸起到了哪些作用,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吗?借用这些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实验反应的条件、步骤和结果,避免学生盲目性思考。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醋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试验现象和结果,补全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以此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3.2问题分析

  只有明确问题性质才能有目的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将问题与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高中化学知识点抽象且概括,教师只有将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化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设置悬念,即提出问题后,先不给出答案,而是为学生留下一个悬念,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帮助他们培养探索欲。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在新课导入前准备一段憨豆先生洗衣服的视频,并思考洗衣服失败的原因。激起学生上课兴趣,通过举例引出分类法。大量举例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

  师:大家平时洗衣服时怎么分类的?

  生:颜色深浅;布料性质;内衣外衣……

  师:为什么分类结果不一样?

  生:分类标准有差别。

  这时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垃圾回收、超市货架等。总结日常生活中分类极大地方便生活。这点在化学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零散、琐碎且复杂,存在大量记忆知识点,这就造成大多数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难以实现预期学习目标,打击学生学习热情与信息,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合理解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与记忆,分散记忆各分段知识点,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种类时,将铝作为切入点,详细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分割单质铝与铝化合物,针对性设计内容,分别讲解性质、制法及作用,借助分段式学习方法,强化学生记忆。学习时学生可以反复观察教师设计的微课视频,加深理解、增加知识记忆程度,这种学习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降低学习动力,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程度。

  3.3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学生依托自身知识结构、学习经历及思维方式。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当问题可能出现歧义的基础上,从现有知识结构中寻找相应联结,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之间又存在客观差异性,要保证每个问题的题问都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教师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因材施教,问题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将一个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再讲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如直接问学生为什么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们一定会很糊涂说不清,但如果按照教材中所讲,设置对地实验,先观察醋酸能否使石蕊变红,再观察干燥的CO2能否使石蕊变红,水能否使石蕊变红,最后将试纸在石蕊试液中浸泡一下,再加水喷湿,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观察是否变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提醒学生思考:哪一类物质才可以使石蕊变红?CO2可以直接使石蕊变红吗?为什么CO2和水接触后才可以使石蕊变红?他和水之间又发生化学反映吗?这样将一个大问题分解分解成几个不同难度的小问题,学生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的同时,有为大部分学生留下思考和提示的空间,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观察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找到自身价值,更加专心听课,随着教师实验操作深化问题,教师通过引导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深入理解知识。课堂上化学老师利用简单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内部构造,消除同学们的畏难情绪,逐步地掌握知识。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思维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瑞瑾.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反思研究[J].化学教学,20xx(20):11.

  [2] 刘传水.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J].中学化学,20xx(20):67.

  [3] 郁德贤.如何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J].化学教学,20xx(20):23.

  [4] 赵海鹏.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xx(11):45-47.

  [5] 彭传胜.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xx(10):112.

  [6] 刘文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J].科技展望,20xx(18):92.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3-05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02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7-02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发表12-11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5篇11-0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6-29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5篇)11-03

高中化学论文11-21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STSE教育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