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

时间:2024-07-05 09:20:29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通用]化学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化学论文15篇

化学论文1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谢谢**老师。很感谢各位老师参加我的毕业论文答辩,谢谢各位老师。下面我把论文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个简要介绍,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二、内容:

  首先,是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了解、掌握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客观展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3)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所应当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

  意义:

  (1)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虽有政府监管的相关内容,但只是笼统的说政府应当监管,而鲜有专门论述政府的.职责问题。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会丰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有助于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问题,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3)有助于更好的“卸载”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职能优化。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讲述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概述。这部分主要论述:

  (1)相关概念

  (2)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承担的责任

  (3)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在的问题

  (4)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危害性

  第三部分论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问题的原因,如:

  (1)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责不明确

  (2)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监管的失位和越位

  (3)政府责任追究不到位等。

  第四部分是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例如:

  (1)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职责

  (2)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督

  (3)完善公共服务问责机制,依法追究政府责任等。

  三、结束语。

  由于笔者在专业知识、理论视野方面的局限,对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不全面,在完善公共服务特许经营制度方面的论述不够详细具体,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措施方面需要深化,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继续研究。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化学论文2

  摘 要: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实验改进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作为基础部分存在的,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化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得到强化,继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强化化学实验教学这一思想。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观测到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化学现象,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刺激下达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这是广大化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首先,教师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在了解所在班级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苏教版化学实验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其次,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汇总不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具体建议有以下三点: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实验演示过程,课堂演示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同时,具有示范性、直观性的优势。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新知的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过程和相关实验试剂以及仪器的使用要点,便于其日后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使其实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新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异地导入等科学的方式在课堂中演示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激情得到激发。例如,在讲“钠的混合物”时,首先,笔者引入了相关问题:水火不容是众所周知的客观现象,那么从化学原理来讲,滴水能够生火的这个说法,同学们听说过吗?通过该问题埋下教学伏笔,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得到有效激发;其次,笔者开始演示实验,将几滴水滴在包有少量过氧化钠的棉花上,使学生观测到棉花在滴水后发生剧烈燃烧现象。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二、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

  问题是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能够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探索问题的机会。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案的探索,最终学生往往得到正确的化学结论,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化学教学效果。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由教师设计问题,使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其次,通过实验探究,观察验证实验方案;最后,归纳小节和运用创新的过程。例如,在讲“硫的氧化物”时,笔者首先设计了“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现象是怎样的?”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即变浑浊和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接着,通过演示该实验,得出始终未发生浑浊现象的结论。这时学生就开始质疑,探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设法寻求该现象的合理解释。通过这种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强化的.方式,学生能够以积极好学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实验结果的研究中,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化学实验现象探索体验,并使其化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常见的实验装置或实验进行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辅助以多媒体工具,也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手段存在的。通过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化学实验得到优化,还能够使实验的可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继而使化学实验演示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讲“金属钠和水反应”时,传统的教学方案,将钠与水在大烧杯中进行反应,不仅会使实验效果受到人为的影响,该实验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实验事故。而通过投影仪,在方形的投影管中进行该实验,并将金属钠加在含有酚酞的水中,学生能够在投影屏幕上,对该实验的“浮、游、熔、响、红”现象进行清晰的观测,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模拟有害物质以及有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减少污染,并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多媒体实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在教学思想上做出创新,使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将化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化学学习氛围。

化学论文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学实验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问题;措施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影响巨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僵硬,致使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较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基于此,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环境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落后

  化学属于一门科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错误,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都很认真、严肃地对待化学实验,致使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过度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成果的准确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致使学生缺乏进行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会很严肃地看待化学实验,很少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活动,致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此外,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初中化学教师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接受趣味化学实验,并且无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从而导致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较差。

  (三)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方式来传授化学知识,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根据教材进行操作,没有合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而降低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一)设计趣味性的化学实验

  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氧气的相关知识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设计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把铁丝放入火柴即将燃尽的氧气瓶内,让学生观察铁丝发生的变化,以此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通常会采用“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致使学生的实验兴趣不浓,学习效率较低,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适当的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实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装置,并且把石灰石装入锥形瓶中,注入盐酸,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锥形瓶中石灰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析锥形瓶中出现很多气泡的原因,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化学学习能力。

  (三)布置趣味性的实验作业

  课后练习作业可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布置课后练习作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情况,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自行在课后进行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水的特点,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烧水时水的特征、温度的不同,引导学生猜想将水继续加热时所发生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结语

  趣味化学实验可以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应用趣味化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莲.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3(04):77-79.

  [2]张洪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204.

  [3]周春.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16):82.

化学论文4

  一、情感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学生更喜欢接受能够引起情感变化的教学。情感教学中,当教师在枯燥的知识上赋予自己的丰富情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润色,形成自己的思想。例如,在讲述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时,教师如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为:像蜜蜂采蜜一样在花朵附近飞来飞去,从而形成内密外疏的无规则的。兴趣与求知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求知欲自然加强,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求知欲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地得到满足时,兴趣又不断地升级,从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2.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

  学习者心情愉快时思维灵活,动作敏捷,不但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有时还可能超常地发挥,解决一般情况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情感教学,可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利于化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教学中,教师坚持以情动情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则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当教师带着赞美和自豪讲述我国上海有机合成的.科学家努力拼搏,在世界上率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使学生迸发出感情的共鸣。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时,学生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就会被自然地激发出来。

  二、情感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实施方法

  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情绪对做事成效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重点更是在于怎样进行情绪的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法,需要对其实施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制定,避免因方法错误而对其应用的效果产生影响,下面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重要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1.创建快乐新奇的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创建快乐新奇的教学情境。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实验变幻无穷和生动鲜明、形象直观的特点非常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具体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内容提出问题,充分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快乐、惊奇的氛围下感受到探索知识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2.创建现实的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优势,创建现实的教学情境。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可以说,化学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这一特殊优势,把生活和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相联系,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使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交流中充分激发学习化学的情感。

  3.创建丰富的教育情境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采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现实的化学教学中涉及的抽象概念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静态的图、表等手段进行描述,在教学情境的表现方面上存在不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幻灯、动画、视频、模拟仿真等多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演示效果,将以往难以表现的知识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但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4.强化师生感情交流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情感交流创建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灌注真实的情感,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注意与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情感交流。在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学习情绪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鼓励;在学生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自省、自控、自强的品质。

  三、结束语

  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学习效果影响巨大,情感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个性和优势。

化学论文5

  大部分的环境问题都是化学物质引起的,因此不论环境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把“环境化学”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面向新世纪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必须改革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才能充分体现学科最新成果和理念,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

  ②笔者结合本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高等环境化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院校该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借鉴。

  1 立足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尽管“高等环境化学”课程是国内外很多高等学校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程,但目前尚未出版一本统编或推荐教材。课程讲授的内容只能参照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高等环境化学”开设目的是基于环境化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结构理论,探讨污染物性质与环境行为,掌握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及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我校“高等环境化学”的教学,主要是基于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③王晓蓉编著《环境化学》、④陈景文主编《环境化学》、⑤王春霞主编《环境化学学科前沿与展望》⑥以及Stanley E. Manaha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⑦等国内外统编教材,补充本领域内前言的学术动态与先进技术等。基于研究生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行为,掌握环境问题的本质与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环境化学诸多内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高等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环境介质,在介绍各种传统环境介质的组分、结构、性质和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动态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矿物学、胶体、界面及土壤根际化学等更微观的介质研究。第二部分化学污染物,回顾本科阶段学习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讲授新型污染物和环境纳米材料等。第三部分环境行为,主要讲授吸附模型进展、表面络合模型、吸附的分子机理、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聚集行为、BC(黑炭)与NOM(天然有机物)对污染物的吸附机理,以及铁、锰、钛系矿物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等环境热点或难点问题。第四章效应和风险,包括生态效应、生态与健康风险。

  2 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先进的环境化学理论与技术

  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高等环境化学”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补充国内外先进环境化学理论与技术等教学内容。为了及时补充和完善学科领域的前言研究成果到教学内容中去,每年上课前都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与科研成果,力争涵盖本领域内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先进技术,精心选择后,对教学课件进行适时修订。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环境学科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环境化学的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拓展,受限于课时,只能选择一部分讲授,其他课件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

  除了更新和丰富一些新理论和技术到教学内容中之外,还会推荐研究生自己去阅读和学习其他的教学资源。比如一些经典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如王连生老先生编译的《有机污染化学》,⑧以及高水平的国内外期刊杂志,比如Environment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J Colloid Interf SCI, Colloid Surface A & B,中文的《环境化学》、《环境科学》、《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化学辑)》等。

  3 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师生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听课。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与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互换,设置研究生体验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根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要求研究生追踪学科前沿发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环境化学原理在该课题方向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确立研究的思路与内容。课堂演讲主题要紧跟环境化学领域的前言发展方向,从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浓度分布等宏观研究向微观污染物的反应机制、存在状态结构与活性(毒性)关系深入,从静态的研究向动态发展,定量地开展环境化学动力学研究,从单一介质向水、气、土、生物等多介质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从污染物组成分析向分子状态和结构的分析拓扩。课堂体验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研究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检索、归纳和比较信息的能力,掌握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文献学习或研究的成果,不仅引导了他们正确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生自信心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4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多元化,全面评定课程的学习效果

  尽管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却能有效地敦促学生掌握重要的原理与理论知识。几年来的教学中,针对高等环境化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着重考核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环境化学基本原理解决污染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等环境化学”这门学位课程成绩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课堂听课情况,包括出勤率、课堂提问及回答问题积极性等师生互动方面。二是结合学位论文选题,选择与环境化学原理相关的内容,制作PPT并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课堂报告。这部分旨在指导研究生查阅历史文献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拓宽知识面。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报告选题科学性,内容系统性及新颖性,另外还包括PPT演讲的思路清晰与内容熟练程度,以及PPT制作效果等。三是半闭卷考试,允许考试过程中查阅一些比较繁琐的公式及物理化学常数等。试卷难度相对于本科生有较大的提高。增加了一些较深的机理性或微观研究的内容,比如考察某类有机污染物产生紫外吸收的机理,需要学生对有机波谱学内容进行研读,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另外考试题目相对比较开放并体现学科前沿,比如请学生列出环境工程领域你认为最新的技术及原理,这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学生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对文献研读领域不同而不同。尽管一些学生觉得此类题目有些难,但总体反映良好,尤其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量化方面起到了公正的作用,因为研究生培养手册明确规定专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80分以上,才能评优。

  尽管高等环境化学研究生教学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化学论文6

  一、发展微型实验

  化学实验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和化学实验的药品残留,如果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改进,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使得实验微型化,这样自然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污染。所谓微型实验,其核心内容就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器材微型化。一般来说,在微型实验中,其药品的用量仅仅相当一般常规实验的十分之一,最少甚至能达到千分之一,由于药品用量的明显减少,从而使得微型实验中所产生的污染也大大减少。不仅如此,由于药品用量减少,其相应的水电等能耗也会大大降低,并且也使得爆炸、燃烧等实验的危险性降低了很多。关于微型实验,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然而,微型实验在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改进化学实验,努力推进实验的微型化,降低实验教学的污染成本。

  二、改进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药品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或者产生的污染物便于处理,而有些药品在实验时产生的污染很大,并且处理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进实验以降低实验造成的污染。例如,对于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学实验药品,我们可以想办法寻找一些更加环保的替代品。

  三、注意实验药品的回收和利用

  在过去的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把实验残留药品经过简单的处理,然后丢弃掉,但事实上,很多化学实验的残留药品,生成的废液废渣等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例如,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中,很多人在得到氯气以后,就会把实验的废弃物直接丢掉,然而,事实上,二氧化锰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如果直接丢弃,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在实验结束以后,我们要注意对实验药品的回收和利用,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实验成本。

  四、适当开展多媒体模拟实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中,有了多媒体工具以后,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化学实验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视频,把他们同Flash动画结合起来,这样,通过计算机技术,就可以给学生模拟出整个实验过程,使得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来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了解实验原理。这样一种依赖多媒体工具的模拟实验不但是一种零污染的绿色实验,同时,这种模拟实验相较于传统实验还有很多自身的优势。虽然模拟实验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毕竟,很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在亲自动手的传统实验中才能够获得。

化学论文7

  【摘要】激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相对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上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至关重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诱导的方法,建立相对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激发学生潜能和引导学生学习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师要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本文主要针对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进行阐述。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中化学;化学教学

  激励,指运用一定的心理诱导,使人产生某种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使人积极主动地向目标前进。激励机制引入教学过程,即指教师运用鼓励和积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大大增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进行鼓励,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作用

  1.1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学习,就要采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学习欲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和目标,以及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效果。

  1.2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激励机制中,教师适当的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教师学生形成良好关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增加教师的亲切感和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尊重和信赖。

  1.3可明确教学目标和完善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完善具体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使每位同学都主观能动性地学习,并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

  1.4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虽然化学的学习大多是掌握书本的知识,但学生需养成正确和主动的学习习惯。化学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不仅能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也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信任感。

  2.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实物激励机制

  实物激励机制,是指在课堂或考试中,老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的物质奖励。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奖励一本彩色的元素周期表本子,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对于这种奖励机制,需要有所把握其度,防止学生对物质奖励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失去奖励后就容易懈怠,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这种激励机制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时,要与其他激励机制配合着使用,并且要针对教学过程,奖励品要与学习内容有关。

  2.2言语激励机制

  言语激励机制,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性格和不同的学习表现,运用夸赞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口头称赞和书面表扬这两种都是言语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动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3参与激励机制

  参与激励机制,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准备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课上和课后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看法和问题,形成相互学习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4竞争激励机制

  竞争激励机制,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进取心,根据学习内容组织有竞争机制的比赛。比赛有集体赛和个人赛这两种形式,相比之下,集体赛的效果更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比赛,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配合,使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并超长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通过此类的竞争激励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高效的激励的教学方法。当然,在运用时不只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还要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出发点。教师在运用激励机制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不同的激励,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激励方法,避免学生降低好奇心和成就感。高中化学教学的激励机制,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教学达到最大化效果为目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焰香.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xx.

  [2]纪岩.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

化学论文8

  复习具有巩固双基,疏通解题思路,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复习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如何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使学生的应试技能在短时间内有突破性的进展,我认为应处理好“课堂的务实化”和“训练的科学化”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务实的课堂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根本。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指导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要效益,使学生在课堂上锤实基础,掌握解题规律、方法,提高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技能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务实,要立足中考,挑战中考,不能流于形式,追求花架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如何形成一个“务实化”的课堂,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课堂复习的研讨程度:

  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正误,明是非,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或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让其它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方法,又对学生以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起到一定的启发、帮助、借鉴作用。

  2.加强对《中考指要》中习题研究的深刻度:

  扬州市教研室编发的《化学中考指要》紧扣教材,并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范例,其中有很多习题体现了新课程下中考改革的趋势。因此,要钻研《中考指要》中习题,对部分习题进行挖掘、延伸拓展、变形,举一反三,类比联系,分析其规律性解法。

  3.增强复习课的专题突破与信息技术使用的.效度与力度:

  初中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习题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逐条逐个去复习显然费时费力,且事倍功半。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将类似的习题或者类似的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汇总,专题突破。这样,既使学生易于掌握,又能形成一个规律性认识,减轻学习、记忆的负担,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由于复习课的习题容量大,所以我们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且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分析历年中考试题,把握当前中考的脉搏,注重信息采集的敏感度:

  尽管每年的中考试题力求稳定,但稳中有变,在往年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所变革。因此我们要通过分析07年中考试题,多方面采集信息,把握08年中考的命题趋势。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选择题中的常规题、基础题、计算型选择题、多向选择题;关注推断题中的数据分析;关注大实验中的数量运用和探究问题;关注计算的变式运用。

  二、科学的训练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保证。

  在复习工作中,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学的重心在训练,而训练的重心在科学,我们要走“向科学要效益”的决胜之路。合理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如何使训练更为科学有效呢,常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精心选编习题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基础

  选编习题要注意:巩固“双基”和综合应用相结合,难题与易题相结合,陈题与新题相结合。注意习题的 “落脚点”、“结合点”、“测试点”、“给分点”。综合复习阶段应有单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单一题型练习,还要有中考模拟练习 。

  训练的内容安排上,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三度”:力求广度(即习题涵盖的知识面广)、挖掘深度(即习题编排时要有层次,进行变式处理,层层深入)、降低难度(即所编习题尽可能侧重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要适当。)

  2.精心组织安排是实现科学训练的保证

  训练的方式为多种,要精心组织安排。课堂练习力求多样化,如提问、讨论、板演、讲解、复述、抢答、竞赛等。专题复习阶段则以形成性测试为主 ,测试时间控制在一节课之内,试后随即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及时自我诊断,强化正确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讲评解决。综合练习阶段可先练选择题,待基本达标后再练非选择题。

  训练的组织安排上,也应把握好“三度”,即:控制强度 、保证频度 、提高效度。“双基”部分还应该有特别的训练要求:基础知识反复练、化学用语强化练、化学实验综合练。

  3.注重习题讲评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关键

  科学的习题讲评,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讲评习题时要注意精讲、少讲,但必须向学生讲清以下问题:讲化学习题解答的一般思维模式、讲各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 、讲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讲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讲中考命题走向与答题要求。

  4.着力思维品质培养是科学训练的核心

  训练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解题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训练时要注意:设“疑”布“惑”,激疑启思;倡“议”思“辨”,撞击火花;借“错”激“正”,欲擒故纵 ;觅“趣”寻“幽”,活化思维 ;设“境”创“情”,以情动思。

化学论文9

  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微博、微信等包围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微课作为"微型视频课例"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应用和喜爱。微课主要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件形式,其优点是:时间短,通常都在 10 分钟以内;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知识点突出;实验演示及变化过程直接;学生学习方便,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等。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运用为实例,阐述微课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有益提升,为高中化学教师们提供参考。

  一、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分散知识点,提升学生反复记忆能力。知识点多、记忆量大是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如果让学生生硬的记忆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引起厌学情绪,还会因知识点过多而造成混乱的现象。将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分段式记忆和理解,同时将不同分段中的知识点分散记忆并且督促学生反复记忆是解决此种办法的最佳模式,微课的诞生正好解决的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微课,一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一次十分钟以内,对学生而言不存在学习的压力,对教师而言也可以更好的将知识点讲解透彻、分析清楚。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元素化合物种类多,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我们以铝作为代表进行知识点的分解,将单质铝和铝的化合物分割成一个系列微课,分别讲解其性质、作用、制法等,让学生完成分段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来增强记忆,同时也不会感觉到烦躁和记忆的压力,久而久之的积累必将铝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记忆下来并灵活运用。

  2. 让重点和难点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有助于学生的掌握。微课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针对生涩难懂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的作用。教师利用媒体化的微课,将问题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将微观世界抽象的原子、离子等形象化和具体化,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生动感,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当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中乙醇的`性质时,教师利用微课的媒体效果,先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乙醇分子的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结构的特点;再通过动画演示其催化氧化消去反应的分子结构变化。这一系列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生动形象的认识了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反应的特点,从而促使学生掌握这一重点及难点。

  3.让所有实验变得可视,提升课堂的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一些简单的可操纵性强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手完成外,还存在很多高危或者错误的实验是不能让学生来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让学生看到高危实验的步骤及现象,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及课堂效率。例如,在实验步骤中我们常说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学生仅是凭记忆的背诵这一原则。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形象的演示出来,将实验的过程及后果都让学生看到,这样直观的观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同时还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经典的实验都可以制作成为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提出疑问,探索方法等。

  4. 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对于好奇心重、探索精神强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更能抓住他们的求知心里。学生们通过微课先进性预习或者是复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对这个抽象的平衡常数毫无概念,带着众多的疑问点来学习平衡常数的微课程,加深了学习记忆。

  二、微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及注意点

  1. 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趣味。随着现代化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便利条件,教师将微课上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的进行下载和学习。概括起来微课的有点如下:首先,学生学习微课的时间和地点自由;其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薄弱的课程有选择性的听取,针对性强;最后,学生可以对于不懂的难点进行反复播放和学习。微课的方便以及对每一名学生自身针对性强等这些优点都促成了学生们对微课的喜爱。

  2. 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在完成微课的制作过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微课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同样也可以作为课后答疑解惑的资料。教师可以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探讨,将解决办法和成果做成微课与学生共享。这样的过程,既是教学研究也是教学反思,都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微课的应用对于教师而言也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微课的制作过程以及资源共享的过程,增进了教师与教学组织间的交流,强化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整合。

  3. 应用微课的注意点。微课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当作教学重点。通常我们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微课的课件,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微课作为辅助,只有在正确的进行教学后再借助微课进行巩固或是加深学生的理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切不可本末倒置。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好微课的应用范围。微课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教学,对于很多实验等课程还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切不可以便捷为目的,仅仅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小结

  综上所述,微课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丰富,更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拓展了高中化学学科鲜活的特色。运用微课将高中化学知识化整为零、变枯燥为生动,为我们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思路又拓展了新的天地。

化学论文10

  [摘要]师范学校承担着为教育输送一线教师的重要责任,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少都会进入教育系统中,因此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否则可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为教育的发展留下隐患。当前师范的化学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成绩背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接下来需要制订科学的应对策略,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关键词]师范;化学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xx-0603(20xx)26-0069-01

  师范化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会学习更多的知识,用不一样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化学学习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化学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师范化学教学的实际状况

  (一)学生就业的要求。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提供可靠的教师,更确切地说,师范培养的学生不少都会进入到小学教育体系中,所以师范教育的质量对我们小学教育的质量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人格发展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进行小学教学需要师范毕业生具有过硬的素养,发自内心地喜爱和关心孩子,这样才能够做好教育工作。小学阶段是没有专门的化学课程的,化学的`主要用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帮助学生对自然有一个总体的认知。而且教育不仅仅要求教师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同时还需要引导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小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就必须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获得足够的体验。所以师范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应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设想的最理想的效果。实际情况却是,师范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保证学校的名声不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就着重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这样的思想使得化学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必要的技能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应聘技巧、就业能力培养等反而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这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实现就业,但是实际上学生的能力是不稳固的,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发展。

  (二)思想教育有待提高。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不少会进入到教育系统中,而且有不少人会成为教师。而教师这一角色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和生活的过程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认同。

  (三)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是师范化学教学必须要重视的两个方面。这是因为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成为小学教师,而小学生天真烂漫,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会刨根问底,不得到最终的答案绝不罢休。

  二、如何真正地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一)提高教材的合理性。师范化学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的学生,而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成为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学对教师的基础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对更高层次的能力的需要则比较弱,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这些方面,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

  (二)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少学生毕业后会成为小学教师,所以师范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为人师表,成为小学生的榜样。师范学校化学教学中还存在有一些问题,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对待并且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搞好师范学校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秉平.现代科技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6).

  [2]张小平.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科技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化学教育,20xx(4).

化学论文11

  摘要: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掌握到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及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而实验课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往往占到该课程总学时数的一半以上,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建立起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素养,笔者结合本校情况和当前检验医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重视预备实验

  在每次实验课开课前一周,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做好预习,了解该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目标。正式上课时,向学生交代清楚教学目标,说明本次实验的重要性。经过以上的充分准备后,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对本次实验不理解或不甚明白的地方,在听课时会有所侧重地听教师讲解,或直接向教师提问,这样可极大地提高听课效率。只有学生很好地理解本次实验,才能较容易地达到实验教学目标。我教研室要求主讲教师和其他三位带教老师在实验课的前一周,必须要亲自进行预备实验。教师参与预备实验,其一,可以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各步骤所需时间、实验对象的变化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其二,熟悉实验流程及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可以判断仪器是否工作正常、试剂是否有效等,以及及时发现实验准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实验课正式开展之前;其三,还可以把预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作为参考,预估计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预防和解决措施,根据预备实验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指导的某些内容进行适当地改进,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

  二、规范和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各医院检验科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配备,无疑提高了分析性能和效率。但是整个分析过程并非不需要人的参与,比如样本的处理、部分试剂的配制、质控品或标准品的稀释等都需要人工操作,并且用到的都是基本操作技能,如进行移液管、加样枪、离心机、分析天平等的正确操作,样品的正确稀释,玻璃器皿洗涤和干燥等等。学生毕业后,还有一部分会进入疾控中心、检验与检疫局工作,或加入某个科研团队等,在这些机构里,手工操作占很大比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虽然这些基本技能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或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中也涉及到理论和操作,已经教师演示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讲解注意事项,但仍有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和训练,密切注意并及时纠正,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悉心指导,逐步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规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实验课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做到勤巡视,发现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制止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行为。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使用过的实验器皿进行认真清洗,对使用完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复位,清洁、整理实验室工作台面,做好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登记等,以便于下一个班组使用实验室,以上工作经教师检查认可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在教师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下,学生就会逐步建立起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素养。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高为范”,教师的学识、素质其实也是影响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用逻辑严密、思维清晰、准确精炼的语言将要进行的实验向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意义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这些都是实验的构成要素,缺一不可。一般讲解时间要控制在20min左右,对于相对复杂的临床生化实验,讲解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min。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部分学生清楚领悟实验的原理及操作要领,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要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对整个实验流程了然于心,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尽量将实验课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首先,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方可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规范记录实验结果,对操作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做实验的信心和主动性;对于实验结果不太好的学生,则采取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找到失败原因并进行分析,继而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逐渐培养出逻辑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充分沟通,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四、严格把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过程。任何一次实验课,都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过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但是对该实验结果所进行的分析、讨论却是要求尽可能的详尽,因为这才是实验报告书写的重点。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数据记录的时候,所有的原始数据必须真实,不得抄袭、篡改和伪造。即使实验失败了,只要在实验报告中进行了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就会得到较高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失败进行结果分析,启发学生出现问题是系统误差,还是因为操作误差,使他们每做一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提高。对于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高分而抄袭他人实验报告、伪造实验数据等恶劣行为,则要给予严厉批评、处罚和纠正。让学生明白分数的高低不仅仅与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密切相关。教师应认真批阅每一份实验报告,评价优缺点,指出其错误、不足之处。在下一次实验课正式开始前,针对本次实验报告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要求学生在拿回实验报告后,对教师所批阅的内容进行再思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报告书写能力和分析能力,增进他们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效果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实验课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其中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可以掌握到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检验工作者和胜任未来的工作、学习打好基石。教师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需要干预和指导的次数减少了,而实验成功率和实验教学效果却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周静华,李汉伟。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医学信息学,20xx,24(4):2206-2207.

  [2]刘梅,黄春霞,田智,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xx.2(177):114-115.

  [3]方如云。实验员做好预备实验的心得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5):129-131.

  [4]熊书。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xx,7(29):218-219.

  [5]李其久,于开源,鞠政楠。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2):148.

  [6]郭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医教管理,20xx,(23):172-173.

  [7]杨清林。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xx.7:121-123.

化学论文12

  到了近代之后,西医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所需要的。而西方的生物化学在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后世生物化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促进了医学体系的形成。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早期的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活动

  1915年前后,有些教会医学校开始在有关课程中粗略地兼授一些生化知识,尚无单独的生化课程。1917年,湖南湘雅医学院出现正式教授的生化课。1919年协和医学院将生理学、生理化学和药理学组合成为一个系,由伊博恩负责,开始给本科生讲授生化课。1921年,吴宪由美回国到协和工作,与Embrey和汪善英一起担任生理化学的教学工作。1923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成立生理-生理化学科,当时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生化内容仍是合在一起讲授的。在此前后华西大学医牙学院也在生理学中介绍有关生化知识,同时还讲授生化临床检验。齐鲁大学医学院在相关课程中也讲授一些生化知识。总之,在1924年之前。我国的生化科学刚刚传入,生化教学处于探索、准备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国内也开展零星、初步的生化研究工作,主要限于食品的分析方面,如对皮蛋、荔枝、牛奶产品、大豆营养价值的研究等。

  二、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生物化学系,吴宪任系主任。吴宪为发展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一方面广为网罗人才,吸收了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生化专家林国镐、周田、张昌颖等参加他主持的生化系,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国内的年轻生物化学工作者。协和生化系成为当时国内生化教学和研究的中心,对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进、生化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以及生化人才的培养都起了带头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

  1925年以后,随着国内医学教育事业和生物科学研究机构的逐渐发展和国外留学专家的归来,我国生物化学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相继成立了生物化学系(科);其次,各医学院校的生化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内容基本上已接近当时美国的水平;再次,许多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机构开始了多方面的生化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和报告,取得了一些成就。

  1931年,吴宪等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蛋白质变性的生化特性,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吴宪的学说至今仍为生化教科书所采用。吴宪是我国生物化学的奠人之一,也是国际生化某些领域的开创者,他与Folin建立的血液系统分析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为现代临床化学奠定了基础。

  本世纪前40年是维生素研究的高潮时代,我国许多生化工作者对维生素的研究也很活跃,主要集中在分析各种食物和药物中维生素的分布和含量上,王应睐、侯祥川、张昌颖等对维生素测定分析的方法也有研究和改进。这段时间里,国内生化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食物化学和营养化学,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城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蛋白质在营养上的重要地位被认识的更加清楚,我国学者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成就,并结合我国国情,对食物构成和膳食习惯等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万昕、吴宪等对素膳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们观察了纯素膳与荤索杂膳对大鼠生长、生殖、基础代谢、抗病力及寿命的影响,证明素膳的营养价值略逊于荤素杂膳,对我国人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营养缺乏性疾病是本世纪初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侯祥川对维生素A、D缺乏与疾病的关系(1929~1930),吴鼎与诸福棠研究了儿童和成人维生素A含量与疾病的关系(1940),还有苏祖斐、杨爱德及侯祥川、杨恩孚等对维生素B缺乏病的研究,张昌颖、陈同度等对维生素D缺乏的研究等。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抗战以后的生物化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接近战区的政府所属教育和科研机构纷纷内迁。暂时留在原址的英美资助的`教育、科研单位也随着战争的发展相继被迫停办。珍珠港事件之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吴宪、周田等对抗体的分离、提取、抗体的化学本质、分布及补体各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为我国免疫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所的侯祥川、倪章琪等继续进行维生素与疾病的研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随之雷氏德研究所等机构也被日军占领,至此沦陷区的生物化学和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迁至后方的国立大学及医学研究机构和当地的教学科研单位,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克服重重困难,维持着一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成为当时后方生化教学研究中心之一。1943年,中大医学院生化系迁至成都,重新建立了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个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生化研究所,还协助和接受培训了其它学校的一些学生。

  在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江苏医学院、复且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也坚持了生化教学和研究工作。昆明市也是当时生化活动的中心之一,西南联大清华生理实验室继续生化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创办了英文生化简报《BiochmicalBulletin》用土纸油印发行,共出刊63期,为促进生化研究,交流信息做出了贡献。1938年,由中大医学院郑集发起生物化学报告会,促进了成都地区生化学术交流,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成都生化学会”(1943)是我国第一个地区性生化专业学术团体。在纸张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刊载生化论文的期刊发行,如《中国化学会会志》、《实验卫生》、《营养专报》等,有助于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交流。

  中央卫生实验院是抗战期后方推动战时营养研究的中心。1941年中央卫生实验院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营养会议,着重讨论了战时国人的营养问题和决策。会上一致同意成立中国营养学会,推定郑集为筹备会负责人。1945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营养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万昕任第一届理事长,并出版《中国营养学杂志》。

  1945年抗战结束后,内迁各院校,科研机构相继回迁原址,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得以恢复。北京、上海先后成立了地区性的生化学会,上海生化学会出版了《生物化学》的刊物。随着生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有必要组织全国性的组织,以协同发展,于是倡议成立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学会于1947年正式成立。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经坎坷,但经过生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生化学事业终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为我国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化学论文13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教学应该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使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化学学习时,由于其知识点较为繁多,并且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也较大,因此应该注重对化学学科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论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教学应该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使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化学学习时,由于其知识点较为繁多,并且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也较大,因此应该注重对化学学科的思维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建立起学科思维,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不同于初中化学,主要体现在知识点多,知识面广,难度加大等方面,另外,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只依靠课堂上记笔记、课后背诵笔记的传统方式,必须要建立起学科思维,使知识点更好的被理解,将散乱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形成系统,更加要注意理论应用于实践。换个角度来说,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帮助他们充分理解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保证。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科目,所以学科思维的培养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知识点后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理解这么简单,学科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当遇到新的知识点时学生可以想到学过的知识,这样一来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做到了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知识形成体系。学科思维的形成可以将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不仅是记得理论,更加有助于掌握学习的技巧。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高中化学学科思维

  2.1发散思维

  学科思维的建立是分部分进行的,其中发散思维就是化学学科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散思维既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大脑中在思维时会呈现出一种扩散状态,其主要特点就是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实现一题多解。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对立,收敛思维是指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而运用收敛思维的模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一个解决的方向进行,选择方法之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发散思维体现了学科思维在建立时的广度,收敛思维体现了学科思维建立时的深度。如今的开放性课堂就是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言的,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独特的看法,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发散思维被充分调动,近年来应试题目中的方案设计类题目就是发散思维的重要体现。

  2.2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通过某一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想象到另一事物,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对新事物更好的理解,从而熟知新事物的特点以及一些本质。由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联系思维的建立需要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拥有跳跃性的思维,由新知识可以回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所以联想思维必须要受到一定的逻辑制约,不能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在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必须要有所根据,切记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知识联系到一起。

  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培养的方法

  3.1建立起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首先都必须拥有信心,只有具备信心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通过努力解决困难,逐渐进步,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高中化学在学习时想要建立起学科思维首先要有学习的信心,这样当遇到困难时才会有继续下去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信心时应该先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愉快中学习,而不是谈到化学便认为很难失去了学习的勇气。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一门科目首先应该对它感兴趣,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格外注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课时使用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此外,教师在进行复杂知识点讲解时应该尽量将其简单化,最好是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的培养应该重视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3.2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一件事物的好坏或者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反馈环节评价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反馈的作用。化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反馈的作用,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学生加强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他们提出的建议,针对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按照学生的喜好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另外,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发挥的应该是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具备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尤其是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逐层深入,切记不能够跨越性太大,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影响,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在课堂内容方面,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进行知识点的引申,授课时适当增加课堂之外的内容,开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高中化学学习时建立起学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作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引导他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发散思维与联想思维是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前者可以扩大学习的宽度后者可以将新旧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习的过程更加系统。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不断反馈与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化学论文14

  关于大学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所暴露出的弊端已不容忽视,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差,种种现象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些迫使高等教育不得不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对于工科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来说,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应按照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构建新型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摸索并运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时代脉搏,适当渗透当前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成果、新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开课伊始,就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让学生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木材、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是有机化合物;纤维、棉花、羊毛和蚕丝是有机化合物;各种装修、装饰材料是有机化合物;各种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可以说,有机化合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的必需品,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乃至今后所致力的工作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是一门与自己的专业、与自己的发展切身相关的重要科学,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重视有机化学,热爱有机化学,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常识和充满悬念的化学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样我们的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成绩普遍提高,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采用质疑式、启发式、穿插式、前后呼应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讲授新的理论、新的知识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当前教材内容有脱节的现象,我们将教材的前后章节有机地结合,密切相关的章节可以提前或串后;在相关的章节遇到学过的知识点可以再次强化重要的反应和理论。例如,在烷烃的制备反应中,使用卤代烃作为反应物的偶联合成法其实也是后面章节中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使知识体系前后呼应,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有机化学教学并不是知识的堆积,让学生充分了解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中知识的相互关联,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多媒体教学将文、图、声、像、动画各种因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尤其对于有机化学课程中的立体化学部分,动画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讲授Diels-Alder反应机理时,我们制作了动画小电影,动态演示了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共轭二烯烃和一个亲双烯体发生1,4-加成反应,由链状化合物从双键中π键的打开到新的共价键的形成直至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整个过程,非常直观,使学生通过感官刺激全方位地获取知识信息,使课堂教学形式动态、逼真。教学环境信息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但还不够深入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改革途径,如何教好这门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总结,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化学论文15

  一、注重预习

  让学生学会良好的预习方法。很多学生都是简单的认为预习就是将教材内容看一遍。对教材进行预习时要做到“读、划、写、记、思”这六个方面。“读”指的是课前预读。“划”指的是标记出教材中的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写”是将自己读过教材后的想法与疑点写下来,然后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到课堂上去解决。“记”则是将教材中的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等通过自己的方法记下来。“思”是思考,《论语》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中不思考就会将问题越积越多。

  二、利用导学案辅助学生课堂自学

  导学案的出现为学生们的自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导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借助导学案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知道,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这些内容都是开展“先学后教”里面学生自学所需要的。通过导学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拓展学生自学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让学生依案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指导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例如指导他们该如何去“读书”,并且告诉他们血案中哪些内容比较重要,要注意哪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需要精读的。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内容:自学目标:

  (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学习内容:

  (1)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

  (2)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哪些内容。

  (3)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了导学案帮助学生自学,还需要注意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例如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解决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合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灵活的运用。例如自由组合学习。适合于个性相倾或程度相当学生间的研讨。它遵循自愿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三、点拨引导解惑

  在学习自主学习之后,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解惑。在这个环节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环境的随机性。通过点拨与引导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纠正他们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并适当的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教师的点拨解惑不是课堂上的“独角戏”,“先学后教”重在引导、点拨,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例如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虽然没有化学的实质内容,但是却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重要一课,而且很多学生也许都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课的重要性。此时就需要对学生点出化学的重要性与化学的学习方法,完全的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化学论文】相关文章:

化学论文07-02

化学与生活论文05-15

绿色化学论文06-07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0

绿色化学论文07-28

(精品)化学论文07-04

化学教学小论文01-01

高中化学论文11-21

化学综述论文12-22

[精]绿色化学论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