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换药感染的防治透析
做好换药室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如遇污染及时清洗消毒。保证每日按时按量空气紫外线照射1次,人员管理:凡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帽子、口罩,工作衣整洁。患呼吸道感染或手部有皮肤损伤的医生应暂停为患者作换药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换药室。不允许把几个需换药患者的所需换药物品一次性拿到病房逐个换药而造成无菌换药包在各病房之间巡回放置。只许按换药原则先拿一个患者的换药物品,操作完毕后及时正确回收换药后废弃物,经认真洗手后方可再拿取另一个换药患者的所需物品进行操作,杜绝在连续换药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现象。器械管理:应严格按照器械清洗流程,选用合格的消毒剂、加酶器械清洗液、除锈防锈剂、器械专用油;配备器械刷和必备的容器等。及时彻底清洁器械,不残留血渍及污垢、异物等,及时淘汰老化破损的器械。按照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
换药盘包布应保证一用一洗,洁净完整。绝不允许在包布上使用别针、大头针等遗留孔隙而造成污染。视条件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尽快改变由各科自行清洗、包装器械的状态,应集中由供应室经专业培训的人员清洗和消毒灭菌,为节约资源、减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创造条件。废弃物管理:从临床回收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穿刺针及废弃的钢针等锐器,妥善放置在换药室的硬质利器盒中,防止工作人员被割伤。废消毒剂的包装、用于重复使用器械的去污、除锈的原包装、废麻醉剂等均属化学性废弃物也应放置在有明显标识的放渗漏的`“化学性废弃物”的黄色垃圾袋内。清洗器械产生的污水、废水应统一排入医院污水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换药室产生的各类医疗废弃物应做到日产日清,使用有效封口方式,每个包装袋外有警示标识,注明类别、单位、日期等。严禁与生活垃圾和其他废物混装。尽快由城市污物站集中焚烧处理。
职业防护和手卫生管理:洗手不彻底或戴一副手套为多例患者换药,增加了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机会。我科3个病区都有换药室,都安装了流动水洗手池及肘式或感应式水龙头,每个洗手池上方张贴了“六步洗手图”,配备了具有吸附力强的吸铁悬挂肥皂装置,保持肥皂干燥。废止公用毛巾,做到一人一巾,保持清洁,按时消毒。掌握洗手指征,规范洗手或手消毒。还购进了经济实用无害的快速手消毒剂,为在连续换药中保持手卫生提供了保障[1]。换药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防止锐器伤。如被锐器刺伤后,接触到含病毒浓度的血液、体液时,只需0.004mL就足以被感染[2],因此操作时要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一旦刺伤要及时消毒,正确用药,认真登记随访。完善监测确保安全感染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工作之一,应做到监测有制度、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估,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绝不能为检查而监测,更不能为应付检查而强拼硬凑监测资料,应让监测为临床服务、为控制感染导航。应按要求对紫外线的日常使用、强度监测、紫外线灯的消毒去尘;消毒液的更换、浓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液细菌学监测等进行认真正确的执行和记录, 使各项指标合格。每月按要求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常规监测,保证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如发现某项监测不合格要及时反馈,查找原因,杜绝疏漏,纠正不足,直至合格。
【骨科换药感染的防治透析】相关文章:
9.透析PS图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