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特征及对护生的需求
社区护理是面对社区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家庭护理、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和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1]。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家庭小型化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等现象的出现,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也是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热[2]。
1社区护理的特点
1.1以促进健康为中心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及关注的程度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也逐步由疾病护理转移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导致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提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
1.2以人群为主体
社区是以某种形式之社会组织或团体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这意味着社区护理将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单纯只照顾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对于所面对的这个群体,要求社区护理工作者经常做一些宣传和调查之类的工作。
1.3综合服务
由于人群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除了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工作为主外,还应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家庭、个人进行综合服务。
2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社区医师和护士比为1.0∶0.5,WHO提出社区医师和社区护士比为1∶2或1∶4。从这一点来说,社区护理人员短缺是非常严重的。当前从事社区护理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临床护理岗位重新调整或其他专业改行者,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及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业务水平不高、应变能力较差、协调能力欠缺等现象。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另外,由于护理专业教育模式转变的缓慢,社区护理教育缺失严重,我国至今尚没有一所正规院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
2.2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单一,在理论上的研究可谓是一片空白,社区护理模式几乎都是按照国外的方式进行,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因此很难适应我国国情。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当前的社区护理质量偏差,社会对于社区护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3社区护理对护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3.1丰富专业知识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促进健康为中心,因此护生要想从事这一职业就必须掌握足够的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健康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是疾病方面的,还应当包括饮食、饮水、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于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其次,由于社区护理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护生同时掌握内、外、妇、儿等几个专科的.护理,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各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社区医疗机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还要求护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2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保持良好的情绪,就能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要做好心理护理,应努力改善患者的心境,以良好的情绪去影响患者。护士保持良好心境是圆满完成护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这就要求护生在工作中情感表达适度,不过分外露,既面带微笑又沉着冷静,同时还要善于忍让、宽恕、谅解、控制情绪冲动,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
3.3高尚的职业道德
社区工作者要服务于患者,取信于患者,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就要在言行举止上保持严谨性,工作有条不紊、专心致志,不粗心大意;就要在语言的运用上考虑患者的心理需要,既坦诚又谨慎。这是护理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另外,由于社区护理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这就要求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做到平等和公正,对待患者要实事求是,每个患者都不论其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护理人员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赖和主动配合。因此,护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的培养,养成对待任何事情都平等公正的习惯。
从上述情况和分析看,社区护理服务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向社会提供的技术劳务性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在全国蓬勃发展的今天,社区护理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护生从事这一行业既能弥补这一行业人员短缺的现状,又能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当然,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具有以促进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主体、综合服务和高度自主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社区护理特征及对护生的需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