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183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1例,实验组92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91例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实验组92例患者预见性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以及血糖血压正常率、发展为心肌梗死的几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92例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血糖正常率、血压正常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98.91%、100%、94.57%、85.87%、2.17%。对照组91例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血糖正常率、血压正常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6.81%、92.31%、75.82%、68.13%、12.0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式不仅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压的正常率,同时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心绞痛;有效率;护理;不定型
不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属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主要有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等[1]。此疾病可发展至稳定型心绞痛,但也很容易发展至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会猝死[2]。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有效的诊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对护理是否满意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此疾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明确确诊,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3]。将两组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91例,实验组92例。对照组91例中包含男性49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62.19±3.12)岁,51例患者为劳力性心绞痛,40例患者为静息性心绞痛。实验组92例中包含男性47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61.58±3.59)岁,53例患者为劳力性心绞痛,39例患者为静息性心绞痛。此183例患者均无智力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等。且两组患者在体重、性别、其他症状等方面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91例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即常规的用药、换药等。实验组92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防诱发护理。有资料表明,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情绪受到刺激、饮食变化、体位突然改变、睡眠变化、天气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排泄方式等等[4]。因此,护理中护理人员需针对此方面做好防范措施,向患者讲解不稳定心绞痛诱发的原因和患者自主防范措施,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等,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到患者。
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提高病房巡视度,若发现患者具有心绞痛前兆可及时让患者服用硝酸甘油,以达到缓解绞痛等症状。同时护理人员需明确患者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和缓解疼痛的措施等等。
③心理护理。不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后会承受剧烈疼痛,此时患者会产生恐惧、烦躁、不安的心理状况,这些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也就是治疗成功率。对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取得有效沟通与交流,从各个方面鼓励安慰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此病的原因和治疗方式,以及后续的预防措施和患者自主护理措施等,第一时间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对本次治疗以及生活的信心,改善医患关系,同时需安慰、鼓励患者家属,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疗效。
④健康教育。保证患者侧支循环正常,医护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可适当参与锻炼,但勿过度劳累,不易有体力劳动。运动前可服用硝酸甘油,以避免或缓解患者疼痛状况。
⑤饮食护理。患者的饮食习惯对此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禁止食用生、冷、硬、辛辣等食物,多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按照勿饱食,少量多次进餐的原则,告知患者进食时做到细嚼慢咽。多食用易消化食物、清淡食物。同时需注意患者是否有便秘状况,以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
⑥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照医嘱合理用药,每日按时按量服用,勿自主停药或换药。同时需告知患者此疾病发病原因和药品相关作用。若采取静脉滴注的患者需注意滴注速度,患者的血压状况等。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显示正常,各项体征指数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心电图等各项体征指数均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有加重现象,患者病情转变为心肌梗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由专人负责统计整理,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血压状况,并做好记录,统计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的例数。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5],用χ2 检验组间计数资料,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2.1 治疗疗效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92例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包含76例显效,占总比82.61%,16例有效,占总比17.39%。对照组91例患者中84例患者的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92.31%,其中包含56例显效,占总比61.54%,28例有效,占总比30.7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2.2 患者满意度
183例患者治疗后,实验组92例患者总满意度为98.91%,其中1例患者不满意,占总比1.07%。对照组91例患者总满意度为86.61%,其中12例患者不满意,占总比13.19%。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患者血糖、血压等状况
18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实验组92例患者中血糖、血压正常率分别为94.57%、85.87%,2例患者为心肌梗死,占总比2.17%。对照组91例患者中血糖、血压正常率分别为75.82%、68.13%,11例患者为心肌梗死,占总比为12.08%。将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正常率和心肌梗死例数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正常率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n(%)]
三、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某些因素的促使下会转变为心肌梗死,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此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诱发此病的因素主要有血压或血脂异常、胰岛素异常以及肥胖等[6-7]。此疾病的主要特征为患者感受到心剧烈疼痛,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相对来说要高,且疼痛持续的时间更长,发病时机为随机,也就是说患者未受到刺激或处于休息状态也会发生[8]。此疾病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发展至心肌梗死。从心电图的变化趋势中可看出患者病情状况。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此病治疗成功与否,与临床护理有着直接关系[9-10]。
预见性护理属于当今一种先进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摘取有效内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此疾病发展的趋势,预测估计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病情可能发展的.趋势,以护理为基础,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方案,有效遏制现预测估计到的潜在问题的发生[11]。护理方案涉及到每个护理细节,包含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各个细节,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
该研究所列举到的1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其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血糖血压正常率、心肌梗死发生率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1例患者进行比较,其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9]。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疗效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患者血糖血压基于正常,降低转变为心肌梗死的机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14):41-42.
[2] 赵英阁.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11):178-179.
[3] 郭娟.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2(6):1908,1954.
[4] 张海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2(15):2249,2252.
[5] 马相鹏.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5):156-157.
[6] 李玉华,蒋建萍,李月红.综合心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10):47-49.
[7] 吴志勇,颜光烈,林立芳,等.心肌肌钙蛋白I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6(7):485-488.
[8] 杨建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对预见性护理的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2(8):90-92.
[9] 吕佩文.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6(1):262-263.
[10] 李宁,熊英.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11(7):4-6.
[11] 王涛,孟尽海,吴辉.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和药物治疗对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6(12):487-489.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