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

时间:2020-10-13 17:05:01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44例ICU接受治疗的患儿,对其进行心理分析,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分离性焦虑89例,控制感丧失55例,恐惧144例;护理后分别为21、14、70例。护理前后患儿在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恐惧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出现的不良心理,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心理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患儿

  患儿入住ICU后需要对其进行24h的监护,患儿需要承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并且还要受到疾病对身体造成的不适,从而导致ICU内的患儿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对将来的治疗、护理、预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此次研究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患儿144例,对其进行心理分析,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从而研究ICU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144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的'患儿。其中男92例,女52例,年龄2个月~13岁。所有患儿中90例婴儿,20例幼儿,17例学龄前儿童,17例学龄期儿童。采用访谈、调查及行为观察法对ICU患儿进行心理分析。调查发现89例患儿为分离性焦虑[2],临床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对陌生人有抵触情绪、用身体或语言攻击陌生人;55例患儿为控制感丧失[3],临床表现为退化性行为,拒绝、反抗接受治疗及护理;144例患儿为恐惧,临床表现为哭泣、扭动身体、尖叫、骂人、打人、肌肉僵硬等。

  1.2心理护理方法

  1.2.1缓解患儿分离性焦虑由固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照顾,给予患儿整体护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日常的生活习惯、性格、饮食习惯等。护理人员采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在日常护理中应关心、体贴、爱护患儿,注意保护患儿的自尊心,多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护理工作中严禁对患儿进行训斥、恐吓及强迫。为使患儿能够尽快的适应医院环境,应尽量满足患儿情感方面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患儿家属探视的时间和次数。但是在对患儿进行探视时应穿隔离衣、帽、口罩等,做好相关消毒隔离工作。

  1.2.2缓解患儿控制感丧失增加患儿的日常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对患儿肢体的约束。在患儿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基础上再安排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鼓励患儿做一些穿衣服、洗脸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在患儿所居住的病房墙壁上悬挂卡通画等,增加对患儿的感官刺激。

  1.2.3预防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在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操作应尽可能轻柔,从而减少或避免对患儿造成疼痛和不适,可通过转移患儿注意力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吸痰、静脉穿刺等出现疼痛感的操作。

  1.2.4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可在病房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或者患儿喜爱的动画片等,用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改善患儿的治疗心情;其次,医护人员可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充满童趣的病房环境,在病房内贴上暖色调壁纸,并摆放充满童趣的饰品等,以消除患儿的焦虑害怕情绪,减少治疗阻力。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儿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疼痛反应等心理行为地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护理前分离性焦虑89例,控制感丧失55例,恐惧144例;护理后分别为21、14、70例。护理前、后患儿在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恐惧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小结

  患儿的行为表现是内心世界的反应,在对患儿的日常护理中,应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动作、饮食等变化,从而对患儿的心理反应进行及时的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进行护理,帮助患儿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儿的安全感、信任感等[4]。护理是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主题,患儿表达能力较差,在疾病出现变化后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表达,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从而提高对患儿的护理效果[5]。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患儿有效的心理护理,例如使用音乐护理、童趣护理等方法,消除患儿的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提高患儿的护理治疗配合度。

  此次研究对144例ICU患儿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分离性焦虑89例,控制感丧失55例,恐惧144例;护理后分别为21、14、70例,护理前后患儿在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恐惧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ICU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出现的不良心理。

  综上所述,给予ICU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出现的不良心理,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义容,封大连,徐义兰,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医药前沿,2012,2(16):49-50.

  [2]刘霞,唐玉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76-177,220.

  [3]王静.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251-252.

  [4]喻小芳,罗天女,毕媛,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与心理护理干预.中国卫生产业,2013(14):34-35,37.

  [5]王婷.重症监护室患者82例舒适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9-110.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相关文章: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评价分析论文

2.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探析论文

3.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实证统计分析论文

4.临床骨科护理干预分析论文

5.小儿患儿肌肉注射中心理干预的运用分析

6.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7.褥疮临床护理干预论文

8.经消化道中毒患儿洗胃护理干预论文

9.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