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2%,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84%。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使得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显著下降,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深静脉血栓;脑卒中
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残疾,甚至发生血栓的脱落造成栓塞导致患者死亡[1]。血液的高凝、血管壁出现损伤和血液发生凝滞是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三大高危因素[2]。因此,对可能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诱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本院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科收治的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5例、女54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2.3±9.4)岁;疾病类型:出血性61例、缺血性58例;瘫痪肢体部位:左侧肢体38例,右侧肢体52例、双侧肢体29例。试验组患者中男70例、女4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1.7±9.1)岁。疾病类型:出血性64例、缺血性55例;瘫痪肢体部位:左侧肢体41例,右侧肢体47例、双侧肢体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瘫痪肢体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多进食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饮水1500~2000ml/d、防止患者发生便秘、促进血液粘度的有效降低,对便秘患者宜加大植物纤维的摄入、促进大便的排放,避免腹压增加导致血栓的脱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3]。
1.2.2心理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亲切交流和沟通、使得患者有效缓解恐惧、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得患者和家属能够以最理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仔细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疏导促进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早期进行治疗、主动配合护理和医疗工作。
1.2.3下肢静脉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加强静脉穿刺的操作培训,掌握正确的穿刺部位和方法、遵循先上肢后下肢的穿刺原则[4];尽可能提高血管穿刺成功率,避免对下肢血管的穿刺和反复多次穿刺,可有效的降低下肢血管的损伤。
1.2.4物理疗法护理弹力袜的早期使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依据自身身材、体重选择适宜的弹力袜,避免因弹力袜过紧或过松造成作用降低。指导患者正确的穿戴弹力袜方法,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于清晨睡醒后进行穿戴,先抬高下肢使静脉血液得以充分回流后穿戴,可在睡觉前脱下,指导患者或家属对下肢的皮温、皮色和血运状态进行定期观察。
1.2.5康复护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定时及反复进行的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训练、尤其注重进行踝关节的活动,使得下肢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来预防发生深静脉的血栓[5]。具体的活动顺序是踝关节的屈伸、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踝关节的环转;再进行固定节律、由上至下的腓肠肌的按摩活动;最后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内收和外展以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内旋和外旋。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应具有轻柔性、渐进性的特点,以防引起损伤。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照组患者8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2%,试验组患者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84%。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小结
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在于能够进行正常活动的人突然卧床使得重力作用和下肢的活动对静脉正常循环造成影响;偏瘫引起患者的肌力减低,减弱了对血管的支撑作用、造成血流减慢和血管受压;以及大量脱水药物的使用减少了血容量和提高了血液的粘稠度[6]。预见性护理措施是针对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消除相关的不利因素,进一步的通过相应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避免血管损伤的护理以及有效的物理疗法和康复护理,有效的恢复患者的正确的心理状态、改善下肢静脉血管的血流状态、高效的修复血管的损伤以及提高血管的血流速度,发挥出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使得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显著下降,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道荷.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24-127.
[2]李静,朱红红.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621-622.
[3]黄慧.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4):3723-3724.
[4]王晓琴.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79-180.
[5]马海萍.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上海医药,2014,35(12):23-25.
[6]彭伟英.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0):3151-3152.
【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相关文章: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08-05
肺血栓栓塞症121例病因分析05-29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分析08-13
保证人追偿权发生的基础分析06-09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07-26
企业绩效管理综合模型及应用分析05-02
本量利分析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4-22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