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时间:2022-12-11 19:56:38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急诊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配合度和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5015年6月急诊病例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诊病例11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安全管理相关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急救用品齐全120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100%;对照组急救用品齐全109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92.37%,两组急救用品齐全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灭菌合格率、导管护理合理率、护理操作合理率、护理文件合理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操作、消毒合理、护理态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诊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情况合格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相关操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安全管理;护理质量

  引言

  风险管理为提前预计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风险,并对风险的严重性进行评价,通过探讨研究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已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的发生[1]。随着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在临床医院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情况,本文特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资料及评价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5年1月至5015年6月急诊病例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诊病例11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42.14±1.14)岁;对照组男性72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为(41.54±1.09)岁。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病例、平均年龄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如下:

  1.2.1健全制度:本院领导小组通过研究急诊科室的临床、护理特点,对急诊护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例如:护理操作的基本原则,风险传递途径[2],告知义务以及相关处罚办法等,通过护理制度的实施,护理人员在接诊急诊患者后会将相关需要告知的情况一一进行介绍,最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2提高护士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结合急诊护理的相关操作流程,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筛查式考核、培训,提高相关护理操作水平,制定急诊护理操作临床路径,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护理风险。

  1.2.3提高文件书写质量: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组织护理文件书写培训教育,注意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并根据制度执行相关审核规定。1.2.4急救用品准备:提高急救用品(器械、药品)的准备管理,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准保急诊的使用。1.2.5提高人性护理意识:加强对于急诊护理队伍的培训,实施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在收治急诊患者后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干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用品齐全率、护理情况合格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相关操作的评分情况。1.4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急救用品齐全率、护理情况合格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患者对于护理相关操作的评分用均数表示,采取t检验,均当P<0.05时说明两组数据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急救用品齐全率。

  观察组急救用品齐全120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100%;对照组急救用品齐全109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92.37%,两组急救用品齐全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卡方=9.512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情况合格率。

  观察组在灭菌合格率、导管护理合理率、护理操作合理率、护理文件合理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2.3患者对护理相关操作评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操作、消毒合理、护理态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3.1护理工作为基层医院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我国全民法制观念的不断提升[3],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中,更注意自身权益的保护,所以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不断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医院的声誉[4],所以提高急诊护理风险管控水平,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对于十分重要的意义[5]。本院从2015年起对急诊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急救用品齐全120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100%;对照组急救用品齐全109例,急救用品齐全率为92.37%,两组急救用品齐全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灭菌合格率、导管护理合理率、护理操作合理率、护理文件合理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操作、消毒合理、护理态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2可见,健全相关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护理人员主动识别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人性护理干预方法在风险管理中也具有积极影响,护理人员可以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充分预计风险的发生,更好的最好相关护理干预。以上所述,在急诊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情况合格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相关操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琼,李秋洁,韩影,等.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5,30(9):53-56.

  [2]马桃梅.浅谈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5):51-53.

  [3]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4]黄朋珠.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2):149-150.

  [5]戚妙芬,周颖.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23-224.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相关文章:

医院护理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价值04-29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分析08-13

行为护理对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影响以及临床效果观察08-14

妇产科护理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论文08-05

门诊采血中心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改进及效果解析08-28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02-20

浅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08-20

急救与生命设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04-28

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04-1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对策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