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患者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
在医院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措施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对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598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优质护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住院老年患者(分别为298、300例)安全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跌倒、坠床、噎呛、压疮、静脉炎、管路滑脱、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9.33%(298/300)]明显高于实施前[95.30%(284/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优质护理;住院病人;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
医疗护理风险广泛存在于医院各个科室,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护理界的共同认知[1]。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给医护人员、医院带来损失。老年患者由于年纪大,身体器官储备能力差且功能衰退,表现出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是医院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群体[2]。同时,我国目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各地区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数量急剧增加,使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大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活动,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护理风险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将护理风险管理定义为“对目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从而消除或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造成的损害,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有研究指出,在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开展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主要对本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598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12月(风险管理实施前)298例,男171例,女127例;年龄60~89岁,平均(77.1±13.2)岁。2015年1~12月(风险管理实施后)300例,男181例,女119例;年龄60~90岁,平均(76.9±1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护理方法
1.2.1.1健全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科室安全员由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由科室护士长全面负责对每天病区环境进行清查,监督、指导科室护理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5],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为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规程,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这一特殊高风险群体,制订了跌倒、坠床、压疮、误食、误吸、烫伤、药物不良反应等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6]。对发生意外的老年患者,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观察及记录,使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
1.2.1.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教育。通过学习各项职业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医院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杜绝医疗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用药护理,饮食、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及护理措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护士判断性思维和病情观察的能力;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7];定期进行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重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简易流程,便于年轻护士学习和掌握[8]。
1.2.1.3入院时正确评估患者情况并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护士要对每例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有无跌倒史、感觉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有无发生不安全因素的疾病等基本情况。针对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制定专门的跌倒、坠床及压疮风险评估表。跌倒、坠床总分为10分,≥4分为高危跌倒人群;压疮总分为6~23分,≤12分为高危人群。在高危人群床头挂上预防跌倒、坠床及压疮警示牌,以引起医务人员、家属和陪护人员的警惕,从而减少意外发生,并根据评估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同时,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宣教工作,要求家属在护理风险告知单上签字,并定期对入院患者进行复评,有变化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9]。
1.2.1.4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1)提升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慎独精神具体指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若发现护理人员存在不良心理或负面情绪应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指导护士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加强护理人员慎独精神的教育,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2)重视临床用药护理。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不遵医嘱,随意私自带院外的药物、误解并错误使用药物、不熟悉不良反应等均是引起意外损伤的原因。老年患者因其本身的特点,相比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漏服、多服、乱服药物等情况。护理过程中必须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严格遵守用药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劝阻患者自带、自服药物。降糖药遵医嘱服用,为避免低血糖,积极督促患者按时进食。根据患者的排便规律,为其合理安排服用泻药;为防止患者受凉或夜间病情变化,还应尽量避免夜间排便[10]。(3)严格执行和落实护士操作规章。规范巡视的实名签名制度,建立签名巡视卡,责任到人,要求执行者、巡视护士均要签名,记录执行的具体时间,增强自我约束,便于随时督促检查。
1.2.1.5增强并落实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金康教育模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积极挖掘和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依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行为习惯、心理因素等选择合适且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必要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的疾病健康教育知识,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一些不安全因素[11]。如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在注射胰岛素30min后进食;高血压患者禁止随意增减药物,以避免出现低血压或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患者不能太过用力排便等。为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而跌倒,建议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1.2.1.6增强病房环境的管理对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入院环境宣教,应以方便老年患者,利于疗养、治疗为原则进行病区物品的摆放及建设格局,如减少各种障碍物,在走廊装扶手,并进行地板防滑及卫生间干燥工作,做好注意防滑的标识;保持室内光线柔和,保证夜间地灯打开;床脚刹车必须固定好,降低床高,并设置护栏[12];将日常用品放置在老年患者易方便取放处,并安置呼叫器。总之,为老年患者全力营造安全、舒适的外界治疗环境,尽量避免或降低不良刺激成为潜在的危险发病因素[13]。
1.2.2观察指标统计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噎呛、压疮、静脉炎、管路滑脱、深静脉血栓形成、走失、自杀等[14]。调查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采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进行评价,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相比于风险管理实施前,风险管理实施后跌倒、坠床、噎呛、压疮、静脉炎、管路滑脱、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走失、自杀发生率虽然明显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2,P<0.05)。
三、讨论
随着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保证就医安全及良好的患者满意度是现阶段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金标准”之一[15]。目前,医院系统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事件的应急护理处理显得尤为关键。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全程居住在医院,因此,舒适的住院环境、良好的生活条件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16]。患者除了对外环境要求的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具体体现在尊重、维护个人隐私等方面。护理行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护理风险贯穿在抢救及患者住院的各个环节。推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仅能够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给患者安全带来的威胁。同时,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及复杂的生理情况,其护理风险相比其他患者更大,正确认识其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17]。预防护理风险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的有效体现。基于老年人感觉器官退化、记忆力减退等客观原因的影响[18],以及老年护理中存在的工作流程缺陷、专业技术水平等问题,使老年患者的护理更易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风险管理,主要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已初见成效,一方面,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医院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和医院的整体竞争力[19]。相比于风险管理实施前,风险管理实施后跌倒、坠床、噎呛、压疮、静脉炎、管路滑脱、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走失、自杀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与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0%(284/298);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33%(298/300)。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对降低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这对树立医院的护理品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丹萍,张丽萍,张悦,等.护理员对老年患者安全护理认知和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1):60-61.
[2]蹇在金.老年人综合评估[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3):177-181.
[3]臧晓鹭.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60-61.
[4]崔颖,席修明,张进生,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9(10):13-15.
[5]邓霞,秦燕,刘欢,等.187例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5):1962-1963.
[6]李春爱.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28):123-124.[7]高浪丽,张雪梅.应用风险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安全[J].华西医学,2011,26(10):1554-1556.
[8]张绿云,祝妍华,叶春丽.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0(5):75-77.
[9]王萍,徐润华,薛花.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88-1290.
[10]王任重.综合性医院住院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1]徐霞,王欣,李秀珍,等.某市60岁以上住院患者照护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287-288.
[12]杨耀丽.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1):20-22.
[13]周倩,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相关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9B):15-18.
[14]陆雯静,李海燕,卢菁,等.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2):673-675.
[15]孙晓岚,万媛,唐玲,等.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6(1):14-15.
[16]张爱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3):43-44.
[17]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29(3):1-3.
[18]吴欣娟,张红梅,曹晶.强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促进护理安全文化建设[J].护理管理杂志,2014,7(5):314-316.
[19]杨玉英,张素超,南振红.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提高护理安全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88-89.
【住院老年患者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