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教模式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的效果论文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儿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加之患儿护理配合差、家属对护理技术要求高,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科护士压力也不断增大[1,2]。在带教过程中如何培养实习护士独立护理能力,成为带教教师思考的课题。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是指带教教师预先将相关知识以微信、QQ、邮件等形式发给实习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由带教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选择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精讲[3,4]。本研究对我校护理专业实习生采用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校护理专业324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13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5±0.2)岁。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187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7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2±0.4)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儿科护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护理项目流程等护理规范,以及主要病症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带教时间为8周。
1.2.2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主题案例预习,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教学主题。带教教师事先统计实习生对于儿科护理的`关注热点,结合自身特长确定主题,如护士基本礼仪、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等入科基本常识,以及如何评估患者病情,使用药物的方法、注意事项,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抢救技术,呼吸机、血压监测仪、心电监测仪、雾化吸入器等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2)提前预习。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之间建立微信群或QQ群,提前一周将其所讲主题相关知识、操作视频、注意事项、问题等发给学生,并告知事先应特别注意的知识点,实习生提前熟悉并查阅相关文献。
(3)病例讨论。带教教师将所讲案例资料整理归纳,以PPT方式呈现,重点提出相应疾病护理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由学生讨论提问,带教教师重点强化与主题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解答实习生提出的问题,分享自身见解与经验,最后总结。
1.3评价方法
(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自身素质(20分)、护理教学活动(30分)、业务教学能力(30分)、教学态度(20分)。调查表在教学结束后当场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
(2)学生成绩:包括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各占40%、40%、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劳动纪律、学习积极性、职业道德、工作主动性,每项占25分,共100分。在教学结束后于第九周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包括呼吸囊、吸痰、插胃管等操作,由实习生随机抽一题完成,带教教师评分,单项技能最高100分,根据违反操作关键点的数量扣分。理论考核,试卷包括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及简答题,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价两组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自身素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2.2学生成绩比较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总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征集实习生建议,既符合学校教学要求,又结合学生所关注的儿科护理知识开展教学[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自身素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方面,实验组评分较高。实验组总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主题案例预习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预习即将学习的相关内容,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带着疑问上课,能主动与带教教师沟通并获得相应指导,进而提高平时成绩、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成绩,最终提高总成绩[5]。主题案例预习还促使带教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能力[6]。综上所述,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实习生的总成绩,行之有效。
【带教模式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的效果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