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实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文1
20xx年云南省八大高校成教专升本、高起本正在火热招生报名中!属国民教育,国家承认学历,点击查询详情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学教学的最佳方式,强化高职护理学生的社区护理综合素养。方法:选取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xx年级1-2班82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社区实践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再选取20xx年级3-4班8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社区实践采用改革后的模式。结果:实验组社区实践考核成绩比对照组社区实践考核成绩高出很多。结论: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模式可强化高职护理学生的社区护理综合素养。
关键字:高职护理学生;社区护理学;教学模式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实践教学是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家对卫生服务要求逐步提高之时,只有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展开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才能让高职护理学生建立较强的护理职业精神,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并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对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对象
选取82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xx年级1-2班高职院校护理学生作为对照组,80名20xx年级3-4班高职院校护理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学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模式,即综合社区护理实践,改革教学课程制度和选课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
二、方法
2.1理论教学法
护理学教学最基本的环节是护理知识的学习,这应该作为社区护理实践调查的基础,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模式、个性特征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并将此环节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可以对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分类和优化,将社区护理学课程分成社区护理理论知识学习、理论和技巧结合应用、社区护理实践三类。根据各类别的主要教学内容,参考最新的护理学理论教学研究成果,分析新教学方法的优劣,然后进行从优的选择。
2.2实践教学法
在高职护理学生入学初期,可以综合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社区人民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新方式,明确教学制度,按照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新资源。可以把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见习阶段-模拟阶段-实习阶段。
2.2.1见习阶段
在学习了社区健康理论知识后,将护理学生进行分租后参与到社区健康评测中,按照实践教学的目的给各组分配见习工作,护理学生可以借助课余时间到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见习评测。先是在老师的领导下到社区中参观社区卫生服务单位,通过老师对社区服务相关工作的介绍,慢慢熟悉社区健康评测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评测仪器的使用、对各组人员的工作安排、健康评测相关信息的收集等;之后让护理学生对所评测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出一份完整的社区健康评测报告。
2.2.2模拟阶段
在已经完成见习阶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社区护理技能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践,对实践技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肯定,同时也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学生立即进行改进,为之后的实践阶段打下基础。
2.2.3实习阶段
分析社区护理的需求,以理论知识、见习资料和模拟经验为基础,相结合之后应用与社区护理实践中,从而提升高职护理学生的护理技能。在实习阶段中,要以培养护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为目标,综合社区护理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社区护理实习计划。
2.3教学考核法
2.3.1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的成绩设为总成绩的60%,考核的内容可以从《社区护理学》课程中随机选取,以闭卷考的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能力情况的考核和了解。所选取的考核内容要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综合性、理解性。
2.3.2实习阶段考核
实习阶段的考核要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加,将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课程、手段、实践技能作为考核的核心。要重视学生综合实习技能和设计性实践能力的全方面考量。
2.3.3问卷调查考核
通过对162名学生进行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认可程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知识理解、能力提升、对教学法的态度等方面。问卷调查应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填写完后立即提交,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两组学生理论、实习平均成绩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学生理论、实习成绩比较(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则学生的理论和实习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改革后的护理学教学模式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2)两组学生教学模式认可程度的调查,见表2:
表2两组学生教学模式认可程度的调查(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改革后的护理学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们接受,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护理技能方面的提升。
三、总结
要实现高职学生的社区护理综合技能,就要在护理学教学上进行改善,重点将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教学综合起来,全面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1]涂英,徐晓英,刘群,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形势下改进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xx,11(23):197721978.
[2]舒剑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毕业实习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xx,18(2):86288.
护理论文2
【摘 要】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而且环环相扣,因此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细节,是减少和杜绝纠纷隐患差错事故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安全。 安全的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1 分级护理制度
1.1 患者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级别,下达医嘱。
1.2 分级护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有统一标记。
1.3 患者一览表有分级护理标志,标志与护理级别吻合,根据医嘱及时更改。患者主院期间,应根据级别护理要求进行护理。
1.4 分级护理范围: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或大手术后,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患者。
一级护理:重症、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或病情恢复期、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
三级护理:病情较轻或康复期的患者。
1.5 患者分级护理要求
特级一级护理:实用于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需随时进行抢救者。
1.5.1 24小时专人护理;
1.5.2 严格执行护理计划;
1.5.3 执行医嘱,有特护记录
1.5.4 负责病人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一级护理:适用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重症病人。
1.5.5 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病情变化等,每小时至少1次;
1.5.6执行医嘱,填写护理记录;
1.5.7负责或协助病人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二级护理:实用于病情趋于稳定者。
1.5.8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微博、神志、病情变化至少每3小时巡视一次。
1.5.9执行医嘱,
1.5.10在病人进行治疗时,负责病人饮食、个人卫生等。
三级护理:实用于病情稳定的病人,恢复期的病人。
1.5.11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病情变化等,每班巡视病人至少一次。
1.5.12执行医嘱;
1.5.13病人进行治疗时,负责病人饮食、个人卫生等。
一般护理常规:
1.5.14住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询问大、小便次数。
1.5.15体温在37.5℃以上,39℃以下的病人每天测4次,39℃以上每隔4小时测一次。
1.5.16新入院的病人测血压、体重1次,以后每周测体重1次,血压按医嘱执行,七岁以下酌情免测血压。
2 值班、交接班制度
2.1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诊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安全不间断地进行。
2.2 值班人员要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2.3值班人员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要严密观察危重患者;负责接收新入院患者;检查指导护理员工作。
2.4 按照要求书写交接报告,报告要求真实、清晰、简明扼要,有连惯性。
2.5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护理工作和记录,整理好物品,特殊情况应作详细交班。白班应该为夜班做好充分准备。如抢救品、用物及常规用物等。
2.6 按时交接班,清点交班物品、药品、阅读交班报告、护理记录等。在接班者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接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器械、毒麻精神贵重药品、物品等问题应该当面提出,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交接不清,二引发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2.7每日早晨集体交接班,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全体在班人员参加,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交接班,值班护士报告患者流动情况和新入院、危重、手术前后、特殊检查等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进行床旁交接,护士长讲评并布置当天工作。
2.8 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做到“一巡视、四看、五清楚、五查。”
“一巡视” :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重危、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进行床旁交接班。接班者应了解病区患者在位和去向。
“四看” :看医嘱本、看交班报告、看重点患者体温单、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
“五清楚” :对毒麻精x神药品的数量当面交接清楚,并登记签名,做到钥匙随身带;对新入、手术、产后、重危患者的'病情交接清楚;待执行的医嘱及各种临时治疗等交接清楚;对大手术、危重患者、正在静脉输血、输液或特殊检查的患者必须到床旁交接清楚;急救器材、药品及有关物品交接清楚。
“五查” :查看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情况;查手术患者准备是否完善;查危、重、瘫痪患者皮肤;查患者排泄物处理是否妥善;查患者各种导管是否畅通。
3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查对工作中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以保证病人和护理工作的正进行。
3.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
3.1.1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执行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3.1.2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1.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x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
3.1.4摆药注意四不用:⑴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的药物;⑵不用变色、浑浊或有沉淀的药物;⑶不用可疑的药物;⑷不用内服、外用、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瓶混淆的药物。
3.1.5静脉输液应注意查对:⑴液体名称及有效期;⑵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⑶检查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⑷一次性医用输液器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有否用物,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⑸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及用药后反应。
3.1.6输血应注意
(1)输血前须要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八对”并签(“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实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2)取血后30min内输入,输血开始,应该观察患者5-10min患者无异常方可离开。患者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输血完毕,血袋送输血科保存。
4护理质量细节
1、患者的安全问题评估,如年老、体弱、小儿患者的安全指导,虽然在走廊、厕所、窗台等部位放了警示牌,但也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到位住院患者的安全评估要及时,如躁动病人、行动不便病人坠床危险,长期住院、慢性病等 。
2、技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注意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四病房环境安全细节 :护理人员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决。另外,保证病人各方面的安全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护士要注意如提醒病人保管好贵重物品,防止被窃等。
4.1 对策
4.2加强护理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做好上岗资质认定考核,不能勉强。年资高的护士要起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为年轻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了解了更多国内外的护理新知识、新动态、新理念,这样不但开阔了视野,而且还能拓展其理论水平。
加强责任心,做好与病人的沟通。 每个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重视患者的每一个细节问题。特别是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义,认真对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总之,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密切关注每一件小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工作中从小事情、小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及家属满意,也许我们永远默默无闻,但我们只要能让所有的患者微笑着健健康康的走出医院,我们一切都心甘情愿。我们用知识证明自己的价值,用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
护理论文3
【摘要】 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治手足口病84例,其中一例合并有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方法,但我们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儿均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手足口病;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指导
1 临床资料
84例患儿,男,52例,女32例,最大的为5岁零6个月,最小的为1岁零9个月,其中62例已上幼儿园。这说明幼儿园是一个易感群体。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致病病毒以柯萨奇A组(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5岁以下的婴幼儿,好发于春夏,5—7月高峰期,据统计,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84例患儿有65例是5—6月份住院的。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但以患儿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源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以及破溃疱疹液传播疾病。发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病初患儿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指、足趾以及口腔出现小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84例患儿,其中一例合并有肺炎,在给予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及按传染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平均在7—8天痊愈出院。
2 病 例
患儿陈奇文,女,3岁于2011年4月26日8时40分拟“手足口病待查”入院,体温:38.7℃,心率:102次/分,呼吸:32次/分,口腔未见异常,左手中指靠无名指指侧可见1—2个小丘诊,足趾未见丘诊,两肺呼吸音清析,医嘱给予按传染病儿科常规进行护理,并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但是第二天患儿的体温仍在38.5℃,下嘴唇内侧黏膜可见一个小疱疹,而且比较烦躁,呼吸较急,42次/分,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并有咳嗽咳痰的症状,给予低流量给氧,继续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口腔疱疹处外涂了维生素B2粉剂,经过10天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于2011年5月6日痊愈出院。
3 护 理
3.1 消毒隔离 主要是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患儿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通过唾液、疱疹、粪便污染手、手巾、玩具、餐具等等各种日用品引起间接接触传染。因此,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至关重要。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2—7天,一旦确诊,即按传染病进行消毒隔离,一般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应彻底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日光下曝晒或紫外线照射,病室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每天用紫外线照射病房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物品表面,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急,疱疹破溃所致疼痛,哭闹不眠,加上不善于表达,护士要有母爱之心,对他(她)们态度热情和蔼,多赞扬,多鼓励,使其配合治疗。此外,不能疏忽家属的心理工作,应指导他(她)们有关治疗和护理应配合的事项,减少患儿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3.3 一般护理
3.3.1 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温度不宜过高,禁生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3.2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高热者除物理降温外,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呕吐、腹泻者需适当补充盐水和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4 口腔护理
3.4.1 患儿因口腔疱疹溃烂、疼痛而拒食、流涏、哭闹不眠。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可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的.清洁口腔。
3.4.2 可用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或涂鱼肝油。
3.5 疱疹的护理
3.5.1 床铺保持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床单。
3.5.2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防感染。不宜用刺激沐浴露洗澡,用温水即可。
3.5.3 应修剪患儿的指(趾)甲,必要时戴棉质手(足)套,防止抓破皮疹。
3.5.4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有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安尔碘严重者可用1%的硼酸湿敷。
3.5.5 进行各种注射时尽量避开疱疹处。
3.5.6 臀部有疱疹的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对疱疹破溃处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外涂。
3.6 有并发症应按并发的疾病进行护理。
4 健康宣教
告诉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护理患儿时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其他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好丢入垃圾桶;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要洗手洗脸;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参考文献
[1] 顾红英.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求医问药》,2011年第5期.
[2] 邱玉红.手足口病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4期.
护理论文4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病人逐年增多,解决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心理护理
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1]
1.1孤独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和家庭地位及对医院环境陌生等多种原因导致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进而感到烦躁、焦躁。
1.2恐惧与害怕这是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感。
1.3焦虑与忧虑忧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乱,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涉及未来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产生焦虑心理。患慢性病者需长期治疗,若效果不佳,对自己的康复产生忧虑心理。
1.4绝望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疗。
2老年人的心理护理[2]
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病人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病人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病人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病人交谈,二是通过和病人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2.2心理诊断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针对老年人来说,心理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须不断完善。
2.3实施措施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的实施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具体措施如下。
2.3.1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病人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罗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2.3.2努力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病人的影响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帮他们干一些事情:打开水,打饭,洗碗等。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同时,指导家属也这样做,鼓励亲友常探视。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入特点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文艺小说等。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为目的。
2.3.3积极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2.4效果评价可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作出单独或综合性评价。一般反应在心理情绪变化上。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病人角色,稳定情绪,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复的目的。
护理论文5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基础代谢性疾病。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文献报道[1]其综合发病率约为8.7%~11.6%,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岛素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糖尿病最常用药物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胰岛素使用率超过50%,但血糖达标率却不足35%,其原因与饮食控制不佳、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等诸多因素有关[2]。该院近年来通过护理教育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正确注射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xx年5月—20xx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具备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征,病例排除重大疾病患者及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视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该研究者[3]。入选病例中,男45例,女55例,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3.6±7.4)岁,患者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5±2.6)年。患者使用胰岛素笔为诺和笔或甘舒霖笔,使用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30笔芯(诺和锐)、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或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使用针头为诺和针8mm×30G针头或东宝针6mm×31G针头。
1.2方法
根据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实际掌握情况及个体认知差异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教育内容及措施如下:①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胰岛素治疗手册、播放图片、音像等向患者介绍胰岛素、胰岛素笔和胰岛素笔芯等,让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②依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将患者分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小讲课,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胰岛素笔芯保存及安装方法,胰岛素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注射手法、针头更换频次等胰岛素笔相关注射知识,讲课内容要做到全面细致,讲课方法要遵循简单、通俗、易懂原则。必要者“一对一”教育,以保证患者充分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具体操作细节。同时,课下鼓励患者相互交流、学习和探讨,课上充分巩固并通过提问、小考等加深认识和理解;③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示范教育。首先发放根据胰岛素注射流程设计的指导卡片,向患者详细讲解卡片内容,然后专科护士结合指导卡片手把手教授患者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示范教育要通过反复的观看和练习让患者熟练记住胰岛素注射流程及操作技术;④专科护士现场指导患者模拟注射,发现操作错误及时纠正,直到患者准确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并能熟练操作。护理教育前后,以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护理干预效果。调查问卷的设计以《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能指南》(20xx版)[4]为参照,主要内容为胰岛素相关认识和胰岛素笔注射技能。问卷均统一发放,当场收回,患者作答均在理解题意基础上进行,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统计方法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显著提高,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也显著增强,与护理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血糖控制方法之一。以胰岛素笔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一项对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要求较强的技术操作。患者自我注射过程中存在针头重复使用、注射后停留时间短、不排气或排气时排液过多、胰岛素未混匀、未按标准计量及规定时间注射等诸多问题,这会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引起红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或增加注射部位疼痛感,影响患者依从性[5]。因此,胰岛素注射不仅要做到操作准确,也要符合无菌规范,对于既往无注射操作经验的一般糖尿病患者而言,准确、灵活的掌握该项技术难度很大。
该研究中,护理干预前,患者对“注射前检查胰岛素性状、有效期”“避开脐周5cm”和“废弃针头丢在防刺穿容器内”“推注后按留10s”等条目的掌握率处于低水平,与杜娟[6]报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相近,体现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随意性,考虑可能与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胰岛素笔注射治疗认识不足及缺乏家庭支持等因素有关。该研究给予患者的护理干预内容全面而系统,包括胰岛素识别、胰岛素笔芯安装及保存、胰岛素注射手法等诸多内容。护理教育方法则分普遍教育和针对性教育2种,以全面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的认知为目的,采取宣传、讲授、示范、模拟、实践等方法使患者真正理解并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操作,从而提高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显著提高,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也显著增强,与护理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夏东霞、唐莉莉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7-8]。提示全面系统的给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知识及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的护理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理解和掌握,对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提高注射安全性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护理论文6
题目:我国医院护理的人才薪酬管理探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胜任力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对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应加快护理人员薪酬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从而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护理人力资源供给,合理确定护理人员内部的薪酬水平。搭建护理人员的职业晋升阶梯,构建护理人员宽带薪酬模式。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才;薪酬管理
1医院护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等。第一,历史原因。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间的护理意识和水平差距巨大。在我国,护理工作涉及非常广泛,工作量大,导致需求量增加。第二,经济发展对护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共存,这也决定护理队伍建设的要求应包括:总量充足和发展平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公立医院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需要更多优质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然会意识到只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资源。若要生存和发展,关键就是确保医疗技术和服务的竞争优势,而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小医院在优秀医生、优秀护士方面的需求量巨大,为了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公立医院对优秀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必然增加。第三,护理行业的特殊性。护理行业从业人员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其人力资本投入周期长,造成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因为护理工作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并通过严格考试,在工作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专业培训。我国护理人员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和训练,这就使得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合格护理人员更少,供给不足。我国护理人员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而且护理专业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可选择空间小,导致了已经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想办法流动到其他岗位或从事其他职业,尚未从事护理专业学习的劳动者不愿意报考护理专业,总之,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第四,体制和管理的原因。事业单位编制内的人员工作稳定、待遇较高,而编制外的聘任制员工工作辛苦、待遇较低。护理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形———同工不同酬,这就造成护理人员关注的不是工作绩效与能力的提高,而是编制身份。这种不公平对护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伤害非常大,由于在医院得不到公平对待,没有编制很难晋升和发展,直接造成护理人员的高离职率。而在此种行业背景条件下,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和评价标准,不同护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因为无法判断护士能力高低,医院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招聘只能看学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入医院之后必须进行二次培训。新入职的护士管理实行“一刀切”,凡是同期毕业、学历相同的护士薪酬相等,这必然导致高水平的护士不满、低水平的护士“搭便车”。长此以往,高水平的护士也开始懈怠,造成整体护理质量下降。
2基于胜任力的护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护理人员的薪酬问题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护理人员的薪酬体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造成医疗卫生护理领域出现了各种问题。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必须有长时间的人力资本投资才能承担。从事护理工作,尤其是资深高绩效的护理人员往往需要经过若干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正规教育,还需要通过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培养适合工作岗位的个性特质。二是责任重大,风险较高。医疗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由于医疗服务工作的复杂性,护理人员无法完全确保所有的工作都准确无误,蕴藏着较高的风险,这使得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抗压性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工作圆满完成。三是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水平的沟通能力。由于护理人员处于服务患者的'第一线,工作中经常需要频繁地与病人、家属及其他从事医疗工作的同事沟通,而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薪酬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建立起适应胜任力要求、促进护理人员获得高绩效的薪酬体系。基于胜任特征的薪酬管理是建立在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上,为员工、组织和岗位期望的高绩效胜任特征支付的经济和非经济性报酬。传统的薪酬管理基于的是已经完成的工作绩效和岗位评价,而新模式的薪酬管理、薪酬支付的依据是护理人员的绩效水平和胜任力(专业知识、技能、与高绩效相关的个性特质等),薪酬增长的依据是其工作绩效提高或者获得了新的胜任力。以胜任特征为基础进行薪酬管理,将组织战略、岗位要求和个人高绩效的胜任特征结合在一起,引导护理人员主动提高可以获得高绩效的能力和个人特质。在胜任特征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应加快护理人员薪酬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从而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护理人力资源供给。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护理人员内部的薪酬水平。护理人员薪酬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市场、行业、人力资本投入等因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胜任力,获得了个人和组织的高绩效,医院应该为提高胜任力的付出给予回报,这是对护理投资的回报。否则,护理人员就不会增加成本进行胜任力的培养,不会继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医院将无法获得具备高胜任力的绩优护理人员。
3基于胜任力的护理人员薪酬管理策略
第一,适应市场体现护理人员的胜任力价值。应加快护理人员薪酬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使薪酬制度、薪酬体系和薪酬水平与市场相一致,以此获得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护理人力资源供给。第二,依据胜任力满足护理人员成长需要。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满足护理人员的成长需要,薪酬增长以提高胜任力或获取新的胜任力为基础,而确定胜任力模型需要充分考虑组织发展、战略和岗位要求,所以胜任力模型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成长的路径和方向。护理人员通过对自身能力与胜任力模型进行比较,明晰需要提升哪些胜任力,也可以通过了解劳动力市场对胜任力的要求,对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有更清晰的了解。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以此将组织发展和护理人员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搭建护理人员的职业晋升阶梯。传统的护理人员晋升主要体现在职位晋升上,如从一般护理人员晋升为护士长,再从护士长晋升为护理部主任这种层级晋升方式。但随着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越来越强调扁平化管理,管理层级减少使得通过晋升职位获得职业发展的可能性降低。而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体系为护理人员的职业晋升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护理人员的晋升主要依靠获取和提升胜任力,胜任力水平高的护理人员即使职位无法得到晋升也仍然可以获得组织支持、同事尊敬、高薪酬。这样就将护理人员晋升的关注点从职位提升转化成对胜任力的提升和获取,进而转化为对高绩效能力水平的提升。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晋升路径,满足了护理人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第四,构建护理人员宽带薪酬模式。宽带薪酬模式是基于胜任力的薪酬设计的主要方法,尤其适合于知识性员工比较多的组织,如:医院。宽带薪酬支持医院战略,使医院战略、医疗团队目标和护理人员个人胜任力的发展相一致,增加护理人员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感,提高医疗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李敏,葛斌.公立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
[2]曹荣桂.医院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护理论文7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研究中一共选取了108例儿科门诊患儿,选择时间在20xx年2月~20xx年2月期间,以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儿。108例患儿家长均实施基础的儿科门诊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相比对照组患儿家长,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相关保健技能掌握率和态度行为转变率,均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相比对照组患儿家长,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比例,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门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显著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使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科门诊;护理质量
伴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护理的功能已经从传统的单纯护理,转向了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护理[1]。现代护理学的这一转变,使得护理人员的职能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同时伴随着这一变化,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2]。在儿科门诊护理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使患儿家长在儿科门诊就诊过程中,掌握一些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帮助患儿改善不良习惯,提高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3]。我院将健康教育运用到儿科门诊护理当中,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儿科门诊的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中一共选取了108例儿科门诊患儿,选择时间在20xx年2月~20xx年2月期间,入组患儿家长都详细了解了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且本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以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下:观察组54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30:24,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1.4)岁;对照组54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7个月~13岁,平均年龄(6.7±1.8)岁。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1.2研究方法108例患儿家长均实施基础的儿科门诊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2.1疾病知识宣教采取一对一讲解、视频播放、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向患儿家长介绍相关的儿科疾病知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相关儿科疾病的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预防措施、治疗药物使用方法等,让患儿家长良好的掌握这些疾病知识,一方面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促使家长能够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2.2日常生活指导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的儿科疾病发病与患儿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均有密切的关系[4]。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日常居家做好通风工作,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同时要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湿度处于舒适状态,避免让患儿生活在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并指导患儿家长积极鼓励、陪伴患儿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强健身体、增强免疫力。1.2.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介绍患儿治疗所用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目的,并告知其用药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长足量、坚持、遵医嘱用药对于患儿治愈疾病的重要性,促使患儿提高用药依从性。1.3统计学方法SPSS19.0软件作为本次数据处理软件,对两组患儿的年龄等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而组间患儿家长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相关保健技能掌握率和态度行为转变率,护理满意比例等数据则采用x2检验,当数据分析结果即P<0.05时,则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态度行为转变情况比较相比对照组患儿家长,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相关保健技能掌握率和态度行为转变率,均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表1所示)。2.2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比例比较相比对照组患儿家长,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比例,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表2所示)。
3讨论
本次研究中,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向儿科门诊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显著地提升了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在此基础上促使患儿家属得以以客观态度认识相关的儿科疾病,并增强了其照护能力[5]。这种改变能够纠正患儿家属之前存在的疾病认知误区,促使其构建正确的信念和态度,改善其知信行为,提高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最终显著提升了儿科门诊护理质量[6]。从表1和表2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到,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门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显著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使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西韶,李小永,汪小娟,等.视频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雾化患儿依从性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xx,30(15):2316-2318.
[2]荣月芳,夏林娣.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31(07):528-530.
[3]丁来霞.对门诊哮喘患儿及家属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xx,26(09):987-988.
[4]曾海生,邓朝晖,柯水旺.儿科门诊患儿家属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xx,20(03):327-329.
护理论文8
【摘要】本文就中医护理专业的特色优势和发展现状,毕业论文;市场的营销管理以及对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中,注重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拓展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空间,加强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使中医护理专业适应快速发展的中医药事业建设。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医药事业;大发展
1中医护理概述
2中医护理现状
2.1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2.2中医护理操作开展受制约
2.3中医护理的人员培训遇到瓶颈
2.4中医护理学科缺乏科研创新
3中医护理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3.1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毕业论文:企业管理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3.2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疗效的充分肯定,中医药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3.3在20xx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医事业鲜明的支持态度,这是中国中医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3.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不断变化,影响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的非传染性疾病日益严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和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问题已成为新面临的焦点和难点,中医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蕴涵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潜力,为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只有发展自己才能紧跟中医药发展的形势。
护理论文9
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有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种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的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顾,是一种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1-2]。PCI是比较明确的针对冠心病的检查和治疗方法[3],其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促进临床路径如期进行的重要环节。护士是临床路径的实践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均有护士伴随实时评估、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基于临床路径原理应用,促进了护士对专科疾病的诊治过程的了解,提高了护士对专科疾病病情观察的掌握,增进了医患的信任与和谐关系,从而增加了患者对自己疾病的了解,有利于推进优质护理落实。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xx-03—12实施PCI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47~65岁,平均(58±2)岁;围术期住院天数8~15d,平均11d。
1.2设计临床路径流程
参考临床路径表内容:评估、检查化验、医疗措施、治疗护理、饮食、宣教、活动、监测、评价效果、出院计划、变异情况等[4],自行设计PCI围术期临床路径表。
1.3临床路径人员结构及职能
首先由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按计划开出应做检查项目,并针对疾病目前状况、常规治疗、治疗进展及本病预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层次沟通,使其能充分了解自己病情的目前状况及预行此项检查治疗的优势,增进患者对检查治疗技术的了解;术者(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再次深入浅出讲解手术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并告知此项检查治疗存在的风险;配台介入护士和责任护士实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并发症观察、健康教育等。
1.4PCI临床路径人员培训
临床路径是一种疾病的作业指导书,参与路径实践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明确实施路径的步骤、计划、方法,减少因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变异造成偏差。临床路径理论培训内容:临床路径概念、理论遵循、制定实施方法、效果评价及变异偏差;PCI专科培训内容:参与路径人员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学习PCI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并发症,了解PCI手术过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专科护士院外培训等。
2护理
2.1PCI术前护理
第一日:患者入院后按常规进行全面查体和护理评估,做入院教育及环境、科室人员介绍,住院备用物品准备,介绍就餐、陪护探视规定和安全管理要求等;详细交代次晨抽血、超声检查、放射检查等时间,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及心理,稳定情绪。第二日:采集血标本、做检查,进行术前皮肤准备、个人清洁准备(督促或协助浴洗)、更换舒适衣服等,安慰患者,放松心情,给一定助睡眠药物保证休息,零时以后尽量避免进食。第三日:晨起进食少量早餐(避免过饱、进食豆奶制品等产气食物),执行术前针,留置静脉针,送患者进入导管室。
2.2PCI术中护理
介入护士协助术者进行相关准备,心电监护、调试仪器设备等,安慰患者,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随时向术者报告患者情况。
2.3PCI术后护理
2.3.1术后常规观察手术部位制动(若为桡动脉制动6~8h,禁止用力;若为股动脉制动24~48h,局部1kg沙袋压迫)[4];充气压迫止血带每2h放气一次,并观察出血情况;术侧手指活动情况;常规12导心电图,给予心电监护等。术后常规监护心电、血压24~48h,心电监护设置血压自动测量时间15~20min,血压平稳后可30~60min测量一次。2.3.2术后常规用药护理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穿刺局部渗血、牙龈出血、血尿等。
2.3.3术后常规生活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鼓励多饮温开水(6h内饮水1500~20xxmL),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每餐以6~7分饱为宜,保持大便通畅;术后24h无异常情况可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起床活动避免术侧肢体用力(手部用力支撑)。经过临床路径护理,18例患者围术期住院天数8~15d,平均11d,均顺利出院,推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3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实施中的缺陷
根据循证理论原则,疾病的不可预测因素导致路径中的.变量增加,会造成临床路径的中断。选择的病种在我院开展是起步阶段,实施的例数、医患认可程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人力配备以及我们的经营理念都将制约临床路径的有效进行。规范化流程的标准制定范围小、涵盖少,也将限制临床路径的进行。每一种医疗模式的实践都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减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作为医疗规范化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已逐渐成熟,对于比较规范的常见病多发病实用价值明显。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护理论文10
摘 要: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
关键词:医学护理论文发表,发表医学护理学论文,褥疮护理论文投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选取同期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2~12岁,平均(6.3±2.5)岁,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入院当日检测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次日抽取静脉血送免疫室待测。
1.2方法
1.2.1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指定检验科专人操作,采用EDTA-K2真空负压抗凝管静脉采血,轻摇混匀,然后选用Sysmex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1.2.2血IgE检测:由护士抽取患儿晨空腹静脉血5ml,置于不抗凝无菌试管中送检验科,待血凝后由指定免疫室专人离心获得2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置-40℃冰箱中冻存待检。应用美国Everong公司生产的酶法试剂盒,Clinibio全自动酶标仪,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水平,按试剂盒要求操作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性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正常对照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3±0.16)×109,观察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1±0.25)×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IgE(105.13±25.63)KU/L;、观察组血清IgE(232.53±35.21)K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呼吸道上皮的吸附作用、病原体直接侵入及免疫学紊乱等学说,根据观察发现[4],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淋巴细胞、巨嗜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参与神经介质及其相关受体和酶的改变,引起气道狭窄和炎症。有研究认为[5],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由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发生,并由此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进一步说明了肺炎支原体既是感染源又是过敏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说明与机体的高敏状态和超敏反应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存在机体高敏反应,并且致使机体出现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护理论文11
1、内科各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实施质量控制研究
2、内科新技术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3、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4、对内科急诊危重病人沟通技巧的研究
5、内科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评价与方法的研究
6、内科病人新药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7、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模式的研究
8、社区健康评估与方法的研究
9、社区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管理的研究
10、临终关怀的伦理学问题
11、中医“四诊”在病情观察中的作用与体会
12、中西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13、临床辨证护理要点
14、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15、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与特点
16、护理教育管理的内容、特点探讨
17、护理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范围等探讨
18、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创新
19、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20、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21、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2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23、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24、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25、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6、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27、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8、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29、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30、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31、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32、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经验与体会
33、基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
34、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35、如何在基础护理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36、健康教育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37、基础护理理论研究新领域的探讨
38、产房及母婴同室的管理
39、妇产科领域中的新技术、新进展
40、陪伴分娩的探讨
4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42、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3、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44、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4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46、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47、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48、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49、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50、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51、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52、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53、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54、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55、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56、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57、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58、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59、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60、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61、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62、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63、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64、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65、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66、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67、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68、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69、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70、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71、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72、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73、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75、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76、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77、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78、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79、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80、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1、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82、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83、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84、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85、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86、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87、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8、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89、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90、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91、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92、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93、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94、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95、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9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97、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98、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9、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100、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101、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102、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10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104、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105、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106、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107、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108、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109、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1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111、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112、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113、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114、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15、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116、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117、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118、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119、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20、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121、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122、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123、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24、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12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126、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护理论文12
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体育教研组长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体育教研组长的工作内容也有所改变,除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还必须考虑一些其他琐碎杂事。许多组长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超负荷工作,精力透支,常常出现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工作。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办法。
一、敞开心扉
有些体育组长人为地压抑自己,切断与教师正常的交流,长期不沟通就会产生感情隔阂,造成误会,增加烦恼,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组长应主动到教师中去,可以把自己不如意的事说出来,如家庭的烦恼、自身的学习等。也可以说说自己高兴的事儿让大家分享,如自己考试获得了好分数,电视里有趣的新闻等。让组里教师知道,组长也是有血有肉、有快乐和烦恼的正常人。即使组长工作有点失误,其他体育教师也会谅解,不会求全责备要求过高。
二、放权、放事、放心
有些组长对组里教师做事总不放心,许多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繁重的事务有时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吃力不讨好,也限制了其他教师才能的发挥。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有依赖思想,大事小事都说:“找组长去!”其实象考勤、检查教案等权力都可以下放。
三、不求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组长对自己也不必过分苛责。许多学校,体育教师上公开课,组长从选择教材到准备活动都要亲自设计和指导。学校开运动会,组长从下发通知、编秩序册到划场地、成绩统计
也是事事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其他事情,组长亦都要一一过问。组长既要当“理论家”去指导体育科研,也要当“作家”写文字材料,还要当“外交家”去协调关系,甚至要当“演说家”,去劝说教师、家长加强对体育的重视,等等。尽管这种进取精神很可贵,但要求过高,而且难以实现,给自己徒增很大压力。组长要善于用人。体育组的教师各有所长,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组长应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在体育教研组这个特殊乐队里,组长应争取当个好指挥。
四、做个快乐的人
快乐与否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专家研究人的疾病40%左右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组长情绪不佳的原因之一是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如运动队训练,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必须准时准点,倘若有一位教师没及时来,就认为其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教师发表了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就认为是和自己过不去,不尊重自己……其实大可不必,凡事退一步考虑,设身处地交换角色考虑一下问题,也许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组长对组里教师满面春分,大度宽容,那么自己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天天有好心情,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护理论文13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护理工作的重心也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畏难的问题。而内科护理内容繁多、抽象,涉及临床内科各科的护理是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对任课教师而言,要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教学中,笔者有一些感触,总结如下。
一、高职高专院校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现状
随着生活生平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造就了护理专业火爆的现状。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好的医护人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基本理论知识以讲授法为基础、多种方法结合教学
内科护理学是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学科。讲授法是我国各类医学院校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能很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内获得大量知识。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笔者观察到多数学生会在开课后二十分钟左右就不能专注于课堂。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当时所讲授内容,及时设计调整“作战策略”,让课堂氛围及内容更加灵活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尝试采用了一些方法,有较显著效果,愿与同行交流:①讲授法与问答法结合。可以安排一小段自学,自学结束后随机提问。由于问题及回答问题的人存在不确定性,学生为争取本次平时成绩,多会认真自学。也可以采取随机提问或请学生小结教师已讲授内容的方式,提醒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②与演示法结合。可采取情景扮演的方式进行,请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演示医疗过程中某一场景,教师在一侧指导,使整个过程更符合实际。另外,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畸形、皮疹等用语言叙述很抽象,常用的诊疗技术也存在学生难理解的情况,这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疾病的典型表现和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让学生有更多感性认识。③学生自学某部分知识后为全班讲授该部分内容,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对不全面的地方,听课学生和教师均可纠正补充,令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计划性及表达能力。
三、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是目前较流行的教学方式,也是研究热点[1]。案例教学法,始于20世纪初的哈佛大学法学院,是学生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多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2]。
以上两种方法都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恰恰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内科护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要点和护理措施,教师若只是单方面讲授,学生很难有深刻印象,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就是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大显身手的时候。笔者在每一系统疾病的理论课完成之后,会安排一下病案讨论分析课,教师根据该系统临床常见病作为案例,多媒体展示案例中的部分表现,将每个疾病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部分作为问题,将学生分组,先由学生分析讨论,并按成报告,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报告、回答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表现现场给每个组打分,得分纳入平时成绩的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有了改善。
内科护理学是一名合格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中职学生有其特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另外,学校和学生应尽可能争取更多见习机会,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理论及技能基础。
护理论文14
【关键词】 尘肺;老年人;护理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据职业病统计数字表明20xx年我国累计尘肺病人55万多例,并且新尘肺患者以每年1~2万的速度递增[1]。尘肺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下降。尤其是老年尘肺患者,合并症多,往往病情重,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因此做好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xx年6月~20xx年10月共收治老年尘肺患者5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3例中,男474例,女39例;年龄60岁~341例,70岁~133例,80~90岁39例,平均73.5岁;一期尘肺121 例,二期尘肺176例,三期尘肺216例;无合并症92例,有合并症421 例。所有病人均经广西职业病尘肺诊断组集体会诊确诊(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2])。
1.2 临床特点 ①男性多于女性,本组比例为12.15∶1;②老年尘肺病人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症状不典型,本组病例大多数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心病、肺气肿、肺结核、肺部感染等。③老年尘肺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合并肺部感染不易控制。④不少老人因和子女分居或丧偶而感到孤独寂寞或因患病忧虑而自怜自弃,感情脆弱,性情固执,任性怪癖,难于沟通[3]。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尘肺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焦虑恐惧心理、功大赔偿心理、抑郁自卑心理。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应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轻的患者,看到重病患者出现肺心病、气胸并发症也易产生情绪波动,导致恐惧、失望,对疾病的康复很不利。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安排不同病房。
2.1.1 入院宣教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病友间的团结互助。对于首次入院的病人,护士应将同病房的病人介绍给新病人,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主动作自我介绍及介绍主管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姓名,介绍病区环境,以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于多次住院的老“顾客”,把入院宣教变为轻松的交谈方式来进行,病人提出问题护士尽量给予解答。
2.1.2 注重人性化护理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以病人为中心,与病人交朋友,将心比心,关心、体贴他们。本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一般3~6个月,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玩象棋、跳健身操、阅览室看书等。
2.2 做好排痰护理 老年尘肺病人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的痰阻常危及病人的生命。在护理工作中,要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采取正确的排痰方式,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
2.2.1 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咳嗽时指导患者在深吸气后停止片刻,利用呼吸肌收缩用力咳嗽,使痰液快速咳出。协助患者拍背时,要注意手法的姿势,做到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曲,掌呈凹式,以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力量的强弱以病人能承受为宜。
2.2.2 雾化吸入排痰 痰液粘稠,常用0.9% NaCl 10ml加淋舒坦30ml作雾化吸入排痰。雾化时,要指导病人正确的方法:病人取坐位,做深而慢的吸气,频率不宜过快,同时给氧。雾化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心率、呼吸,注意有无呛咳、缺氧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 氧疗护理 二期以上尘肺病人肺换气有明显障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氧疗能直接提高患者的肺泡和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供氧,改善心、肺、肾功能。通过鼻塞吸入低浓度氧(氧浓度为24%~35%,氧流量为1~2L/min),每天吸氧10~12h为宜。
2.3.1 注意氧疗的湿化和温化 吸氧前对氧气进行充分的湿化和温化,以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在湿化瓶内盛温水(60℃左右),以湿化和温化氧气,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2.3.2 氧疗效果的观察 主要观察病人的缺氧症状是否得到改善,如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是否减轻,口唇指端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氧疗后,如果病人呼吸平稳,情绪安静,胸闷、气短等症状减轻,皮肤红润,监测的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说明氧疗的效果好。
2.3.3 增强用氧的安全意识 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氧中毒的表现,不宜长时间高浓度吸入氧气,禁止病人私自调节氧流量,同时注意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2.4 饮食护理 本组病例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对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痊愈不利[4]。营养补充尽量经胃肠道给予,尤以饮食调整为主。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高维生素食物,少量多餐,对不能进食或纳差的患者可适当静脉补充营养,如静脉输入白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2.5 做好尘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尘肺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老年尘肺病人本就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生气胸后有些仅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或胸闷,易漏诊。尘肺合并气胸发病突然,症状严重,如果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尘肺合并气胸患者,立即启动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应急预案。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度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备好胸穿包、缝合包、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协助医生做好胸腔内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2.6 注意观察药物的反应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抗尘肺药物,要严格按照药物手册规定的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用药。病人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详细询问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有无胸闷、气促加重、有无心慌,皮疹等出现;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注意有无发生二重感染。
2.7 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相关疾病知识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向病人介绍尘肺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使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病人知道,尘肺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可以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向病人介绍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当自身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8 出院指导 出院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责任护士负责做好科学细致的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坚持缩唇腹式有效呼吸方式,有助于改善换气功能。老年尘肺病人易感染肺结核,指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及感冒。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出现不适或病情加重时随时到医院复查。
2.9 争取家庭及社会支持 尘肺病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一旦诊断尘肺病,终身带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护理工作中应帮助患者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及社会的关爱,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参与护理,为老年尘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友好、互助的环境,组成一个真诚、关爱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军,张柏林,夏养萱,等.尘肺病人的螺旋CT表现[J].中国职业医学,20xx,35(1):37-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xx 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3]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36-137.
[4] 于康.临床营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xx:220.
护理论文15
1了解新聘护士的需求
对新来院的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护士礼仪规范需求调查表,共发放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从调查表中可见新聘护士虽然都经历过3年的护校理论学习,但是护士素质教育并未纳入教学课程,只有个别人对护士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没有人接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因此,新护士不能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未掌握礼仪服务操作方法;另外,尽管大多数的新护士求知欲强,愿意学习护士礼仪方面的知识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但仍有少数新护士认为礼仪培训对护理工作不重要,是搞花架子,临床上能练出“一针见血“的本领,就是一名好护士。说明新护士对礼仪服务可以提高为兵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待在培训和临床实践中得以提高。
2对新聘护士实施护士礼仪培训
2.1帮助新护士提高对礼仪培训的认识:医院服务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服务态度,而护士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有助于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惊惧感,增强安全感,促进身心早日康复。再则护士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礼仪服务是解决护患矛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新护士明白了这些道理,对“要我学”护士礼仪规范变成了“我要学“。
2.2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培训内容:护士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仪表、举止、服饰、交往、语言、公务、涉外礼仪等。而我们选择了可以直接体现护士风貌、有效与患者沟通的实用性较强的护理人员仪表、语言、行为举止。
3效果
经过1周护士礼仪培训后的新护士再到临床进行生产实习,端正了服务态度,认识到尊重患者就是尊重自我。对患者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操作中“请”字当先,“谢谢配合”不离嘴,真情为兵,微笑服务处处体现。并且提高了个人修养,融洽了护患关系,增进了与患者之间的.感情,更快更多的掌握了护理专业技能。100%的新护士认为礼仪培训很有必要。
4结论
(1)新护士中开展礼仪培训的意义。新护士刚从护校到临床工作缺乏礼仪服务的基本知识,加之对医院这个特定的社会还不了解,不知护士的言谈、举止在患者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在新护士中开展礼仪培训尤为重要。首先帮助新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个新护士心情舒畅,对护理工作更加热爱。总之,护理人员规范、得体的礼仪既是一种美的体现,又能给病人以情切之感,使其感到温暖、减轻忧愁和痛苦。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新护士中开展礼仪培训对护理教育的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对病人多一张笑脸,少一点冷漠,多一分关怀,少一分疏远,秉承“人文关爱”的服务理念,遵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护士端庄、文雅、大方的举止永远给人们留下温和、善良、仁爱的“白衣天使”形象。然而,护士良好的礼仪服务是逐步培养的。无论是新护士的礼仪培训还是老护士的礼仪培训只能弥补一些不足,更重要的是护校开设的礼仪服务、法律常识等课程,应使每一位从事医疗护理行业的人员都学会尊重病人,具备法制观念,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掌握礼仪服务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护理研究论文03-18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护理专业论文05-19
护理论文05-20
护理本科论文大纲11-27
护理论文写作03-18
护理学的论文06-16
护理综述论文03-06
骨科护理论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