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论文

时间:2024-06-09 16:06:54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护理的论文通用(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床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床护理的论文通用(15篇)

临床护理的论文1

  在《护理心理学》课上,我了解了有关情绪的一些内容。姜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情绪的涵义、特征、功能、分类、表现、理论等。愚生在这篇论文中主要就情绪与临床护理展开讨论。在此文中,我主要讲述了情绪情感定义及区别联系、情绪的生理机制、护士高尚情操的培养及与患者之间交流感情等。文中有些是我在心理学中学到的,也有我看书学到的,还有一些我的体会。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姜老师指正。

  喜、怒、哀、乐是一个人或高级动物的情绪表现,而思乡爱国情结表达着一个人的情感。一次微笑洋溢着阳光,一个眼神充满着信任,一次主动的行为象征着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本文就情绪在临床护理,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患者情绪活动的变化,怎样培养积极的情绪等方面展开论述。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的区别联系。

  1.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世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在内产生的体验,使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体验。它们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1. 2 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2.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的社会性。即:情绪是原始的,是任何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后天培养的。比如饥饿时,有食物就高兴。这是一种情绪反应变化过程,而不能说他热爱这食物。也许他对某种是无情有独钟,这种情况是他长期与这种食物接触的过程,最后他与这食物产生了情感。再比如,一个人爱国,爱民族都是他长期受到该民族的熏陶,以至对民族国家产生了情感。可见:情绪具有先天性的,而情感带有社会性的。

  1.2.2就人类而言,情绪发展在先,而情感体验在后。情绪产生较早,三月乳儿就有表现。情感产生较晚,在社会交往中产生。

  1.2.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1.2.4情绪表现的外线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的表达又离不开情绪。首先,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其次,情感是通过情绪形式表达出来的。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强度,情感也同时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形式。即什么样的情绪暗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2.情绪的生理机制。(情绪状态下集体的内部变化)

  个体作出情绪反应时,呼吸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及内外分泌腺反应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描述情绪反应特性和强度的客观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大家可以调适自己的情绪,以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1呼吸: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吸次数、呼吸质量是不同的。张家曾做过这样调查:人在平静时,每分钟一般呼吸20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50次;突然惊惧时,人的.呼吸会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产生;笑时,呼气快儿媳期满,呼吸的比率低到0、30。因此,大家在平时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有必要的,否则会造成呼吸问题。

  2.2血液循环:先打个比方,人在大怒时,脸会胀得通红。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加快的原因。众所周知,血压、心率、血管容积决定着血液循环。比如人在吃惊和恐惧情况下,心率比平时增加20次,血压也会升高,血管容积会降低。

  2.3皮肤电反应:首先,我先介绍一下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时皮肤的电阻变化。皮肤的导电性是波动或任何外来的刺激都能和引起波动的变化。皮肤电的变化使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的变化引起的,是反映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比如运动员在进行比赛前,皮肤电阻降低;过度疲劳时,皮肤电阻增大。

  2.4脑电反应:脑电活动的变化也是情绪的生理反应。当人处于松弛状态时,脑电活动表现为每秒波动10次的脑电α波。随着情绪活动强度增加,这种节律消失,即产生波阻抑。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波幅降低,拨动频率增大,呈低幅快波称β波。个体在病理性情绪障碍时,则会出现β振幅漫波α波。电波各部分的电波活动记录着情绪的变化。

  2.5内外分泌腺反应:情绪状态不同会引起各种腺体分泌的变化。悲痛或过于高兴时,使人落泪;焦距或恐惧时会出汗;紧张时,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会感到口干,食欲减退。所以在重要的演讲前,演讲者有可能会不断的喝水。内分泌腺在情绪状态中的反应较明显的是紧张和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3.护士高尚情操的培养,不良情绪的调适。

  高尚情操是推动人事业成功的动力,而不良情绪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开端。护士的服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性命,印次他们在临床护理中的情绪至关重要。

  3.1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树立良好的情绪,才可能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这样会对学习、工作才有满腔的热情。像林菊英、王秀英的护理老前辈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给病人,它们是崇高的。

  3.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学生要提高护理思想意识,多接触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将自己的认识情感体验结合一起。也要使健康的情绪体验不断巩固,不断表现,让爱成为自己魅力的象征。

  3.3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试: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促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促于疾病的恢复。护理人员要用大学学习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搞好关系。尊重、体贴、真诚、有责任心,学会倾听,善于交谈,常运用非语言技巧等等。护士也要移情的体会患者的感情,以便作出最佳对策。

  调试情绪纷扰,根除消极情感。首先校正护理学生的不良情绪,护士被誉为天使。学生不应有护理没有出头之地的想法,更不要有女生才适合护理专业的想法。我们男生也愿全身致力于护理专业,也有为全国护理事业奋斗的意愿。其次,护理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有义务该正护士在人们心中的意识,抬高护理的地位。

  总之,护士应达到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的标准。

  4.患者的情绪变化。

  人敢进入患者角色后,普遍会发生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对角色迷茫。有些患者常为一些小事大怒或痛哭,常给周围人一些不知所措的疑虑。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加长,患者的异常情绪会更加明显。这种情绪会让人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时人们对他们敬而远之。对疾病恢复不利,少数患者会出现情绪反应减弱现象,表现对多数刺激无动于衷。这就意味着患者病情严重或有心理障碍。

  5.护理人员怎样调试患者的不良情绪。

  锯凯农等学者报道,任何易致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情绪状态的因素,都可能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干扰。大量临床报告,患者常带有这样或那样的负性情绪状态。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给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5.1护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护士面对的是一个生命,不应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洒在患者身上。护士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患者家属都有直接感染作用。举个绳老师举过的例子:协和医院的一名护士晚上在家里生了气。第二体内早上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对患者说:“很对不起,我今天情绪调节的不大好,若做出不好之处,敬请谅解。也请您放心,我会尽全力对您做出护理。”这名护士的做法不仅消除了病人的疑虑,而且得到了患者的赞扬。

  5.2学会移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护士应成为善解人意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首先护士要学会神入式倾听,以博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其次从谈话中别把握患者需求所在,合理的评价他们的想法,弄清楚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背景。最后,运用经验做出合理方案,从心理上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解决问题时,应关注患者情绪改变,调动患者的能动性,不要让病人有忽略的感觉。

  综上使我对情绪的理解,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护理心理学》韩继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第一版P117第四段;

  2、《心理学(公共课)》程正明、高玉祥、郑日昌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三版 P157;

  3、《普通心理学》修订2版,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7月第五次 P245;

  4、《护理心理学》刘晓虹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 P187第一段。

临床护理的论文2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在临床上对胆囊结石患者主要使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同时,对其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50 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护理,其中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30 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在我院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50 例胆囊结石患者。这50 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符合胆囊结石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被确诊。②患者在术前的身体状况平稳。③患者在本次手术中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将这5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20 例患者,观察组有30 例患者。在这50 例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15 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这50 例患者均使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为:①术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②术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③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具体方法为:①为患者制定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方案。首先成立一个以科室主任为领导的临床路径护理专业小组,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案,为其制定临床路径护理的流程。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内容包括: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价、对患者进行各项基础护理、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心理护理等。将上述护理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制定成表格。②临床路径护理实施的具体方法。护理人员应按照临床路径护理的内容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在每天的护理工作完成后,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以保证临床路径护理工作的质量。③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护理。在患者的手术方案确定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需要住院的天数及所需的费用,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应按照手术的要求进行护理配合。对术前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详细讲解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特点、优势及方法,使患者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了解,以缓解其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保证其手术的顺利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7.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x2 检验,用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的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对护理满意度及其掌握健康知识程度的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对护理满意度和掌握健康知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患者术前发生不良情绪的比较

  在对照组的20 例患者中,进行手术前有4 例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其中有3 例患者经过心理疏导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在观察组的30 例患者中,进行手术前没有1 例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全部按期完成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发生不良情绪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标准化流程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十分强调了时间性和顺序性,这就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了患者康复的速度,缩短了其住院的时间,减少了其住院的费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的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的评分、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对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住院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的论文3

  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护理带教是医院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护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的途径,进一步让护士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科技发展迅猛,从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技能的培养。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合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护理的带教方法,提出根据生殖医学特点挑选优秀带教老师、制定多样式带教计划、注重师生双向评价和教学反馈策略,从而提高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护理的带教质量。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士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生殖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妇产科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生殖医学中心囊括了门诊、病房、手术室、胚胎室、B超室、病案室等。对于刚刚步入生殖医学中心的护生,她们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实践,同时由于护理学习内容多、岗位轮换较快,常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1 生殖医学中心特点

  生殖医学中心拥有多部门,研究领域超越了医学范畴,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渗透。对带教老师和护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都应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样有利于护生更全面了解生殖医学,从而提升生殖医学的医疗服务质量。

  2 优秀带教老师选定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护生学习的.表率,护生会把老师当作专业榜样去模仿。因此,带教老师的选择应相当严格。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和一定的教学技巧。随着N2-N4等级的提高,护士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我科在护士长的严格考核下进行竞选,选出一名总带教老师,再根据各部门岗位需要选出数名分带教老师。

  3 带教方法

  3.1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生殖医学中心特点,护生实习时间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护生重点掌握部分用红色标出,使护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带教老师应按照阶段目标教学[2]。

  3.2注重入科教育并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护生进入科室第1d,在晨会上进行自我介绍以相互认识。总带教老师进行入科安全教育,科室专业特点、工作环境讲解,并根据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各岗位安排分散实习,2~3人为一组,实行一对一教学。由各岗位分带教老师带教,一定时间内互相交换。护生在带教老师带领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既可培养兴趣,又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作为带教老师应尽快了解护生的个性特征,注意沟通技巧,在临床各项操作中,提供机会让护生实践,提高学习和工作兴趣。

  3.3采用多形式教学活动

  3.3.1小讲座 带教老师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运用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例如:什么是人工授精?什么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什么是试管一代、二代、三代?胚胎体外培养过程?等等。先让护生们自己回答,老师再详细展开讲解。另外,可举实例讲解不同情况的不孕不育患者门诊就诊流程及治疗方法。

  3.3.2多媒体教学 生殖医学中心人工授精、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多胎减胎等操作都非常细致,对助手护士的要求极高,护生实际操作中不可能直接参与其中,可用多媒体教学补充,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3.3护理教学查房 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并且可以适时选择5W2H、PBL带教方法[3,4]。带教老师指导护生按照护理程序整理收集资料,分析病情及治疗护理过程,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进行查房后评价。护生们共同参与,通过护理查房可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3.4座谈会 4w实习期间,根据工作情况安排1~2次护生和带教老师之间的座谈会。讨论的话题涉及学习、工作和生活。对这三方面遇到的困惑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畅所欲言,带教老师认真倾听护生们的心声,可使护生们感觉心里温暖,有助于促进带教工作[5]。

  3.4教会沟通,建立信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满意度,故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会护生沟通。患者刚入院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环境的改变,产生心理恐惧和不安,特别注意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带教老师可以给护生示范怎样向患者打招呼、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收集资料等,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在与患者沟通时,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实行开放式提问等。

  3.5护生学习评价 带教老师通过提问、平时工作表现、实际操作能力等方式,对护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及时讲解指导。实习第4w再通过出科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来进行总结性评价。

  4 教学反馈和效果评价

  护生在本科室的轮转即将结束时,让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后继的教学工作,达到PDCA 循环管理[6]。我科20个月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24份,回收124份,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到100%。

  5 讨论

  生殖医学中心专科性很强,短短4w实习,护生很难掌握全面的专科知识。经过2年多的带教,我们逐步摸索了一套带教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创造良好学习环境,选定优秀带教老师,注重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和不断改进的教学计划,让护生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其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取得临床带教满意效果,同时也为护生今后更好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临床护理的论文4

  护理评估是指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与患者相关的资料,其内容都是与护理有关的,并根据这些信息对患者作出的护理评估和推断。评估的内容要包括患者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文化水平等,这样能够更好地确认患者的能力,使评估结果更准确。

  1 护理评估工作中的问题

  护理人员对护理诊断知识的了解有限,使护理诊断有时不能如实地反应患者的问题;有些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地捕捉到患者表现出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时地意识到其所产生的结果和处理方法,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和重点,从而影响了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制约了护理评工作的顺利展开。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通过询问以及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或者通过观察来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使资料的收集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样影响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在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时,对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因素过于重视,忽视了环境、不良行为等对因素患者健康的影响,对于疾病的预防认识不够,使护士对患者认识不够全面,使护理工作效果不明显;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由于使用的语言过于形式化,提问方式过于单一,不关于使用交流技巧,从而不能获得与患者相关的有效的资料信息。随着患者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使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呈递增趋势,所以护理管理者要通过对护理风险的重量与评估,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在管理监控中尽量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2 护理评估对策

  2.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护理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借鉴临床医学专业,没有体现出护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这也是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符合护理评估要求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关部门需要以护理评估为基础开展课程培训,可以培养护理人员从护理的角度以护理的程序去思考临床上的实际问题,通过训练护理人员的护理评估能力,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护理人员有关护理体查方面的培训和实践,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通过病人的细微变化作出准确地判断,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

  2.2 加强对护理评估的宣传力度,提高护理评估意识护理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做出准确、全面的护理评估才能进行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工作,才能有效地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推广。要建立良好融洽的护患关系,只有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才能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有序、持续、顺利地进行。所以院方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护理评估作用的宣传力度,让护理人员和患者都认识到护理评估的重要性,以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支持和监督,使护理评估更加规范、合理。

  2.3 加强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训练评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以逻辑推理为基础,自我指导的智力活动。这是护理人员必备的一种思维技巧。护理评估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等方式让护理人员了解评判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实践体会如何在临床应用中使用评判性思维,以锻炼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评估中,护理人员通过询问、护理体查等方式结合自己的评判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鉴别,差挖掘其中的潜在资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提高护理诊断的准确性。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流技巧交流技巧是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包括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交流两种。其中语言交流是护理人员常用的主要的交流形式,通过语言交流可以收集到与患者相关的家庭、文化、心理、精神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护理人员要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再对对方的姓名进行确认,并确定合适的称呼,并简单地说明交谈的目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在进行语言交流时,也要注意非语言交流的运用,双方对视时不要表现出急躁和厌烦情绪,要有耐心不能打断对方讲话,同时要注意回避个人隐私问题。

  2.5 建立完善的护理分级标准为了能够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使其能够为护理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需要对护理分级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使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责任明确,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增强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扭转护理工作中盲从和被动的局面。建立完善的护理分级标准,能够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提高护理诊断的准确性,促进护理评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2.6 加强现代化护理评估建设要能够灵活地运用现有的科技手段,逐步深化现代化护理评估建设。可以建立护理评估系统,并建立电子护理病历,不仅方便资料的查询和传递,提高资料的利用率,也能够为护理评估和科研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__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通过风险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掌握临床护理中常见风险事件的基本特征、高危因素和处理程序,以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应用中的自觉防范能力。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去执行。还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控组织,使护理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相结合,有助于在护理工作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旦发生护理风险事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风险的损失程序降到最低。另外,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满情绪,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的论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 0 0 9 年5 月至2 0 H 年7 月收治的14 0名患儿,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及其父母意愿, 将其分成A、B 两组, 每组患儿叩例, A 组患儿中男38 例, 女犯例,患儿年龄在3 一12 岁, 平均年龄为( 7.1 士4.1) 岁。B 组患儿中男36 例, 女34 例年龄在2 一13 岁, 平均年龄为( 〕2 士4t3 ) 岁。两组患者在体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沪> 0t0 5 )。

  l.2 方法

  在对A 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小儿哮喘护理的同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B 组患儿则仅进行同A 组一样的常规临床小儿哮喘护理。A 组的具体健康教育方法: 住院期间要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儿及其家属明确哮喘的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力求让其建立对哮喘患儿良好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而由于教育对象为幼儿, 由于发育原因, 幼儿无法像成人一样接受大量的语言教育, 要采取多种方式联合教育的方法, 如进行游戏, 讲故事等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 并将健康教育内柔穿插其中,达到教育目的, 同时也要注意患儿心理变化, 使患儿在轻松欢快的心情下接受健康教育, 提高教育效果; 而对父母的教育也是一个重点,父母会一直陪伴患儿左右, 要让患儿父母掌握一定的有关哮喘的知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并能识别一些不良因素如过敏原等, 还应让患儿父母掌握在哮喘发作时的一些急救措施; 在患儿出院后应定期了解患儿情况, 持续进行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A、B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案护理后, 统计父母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由医务人员出题测试A、B 两组患儿父母, 正确率80 % 以上为良好; 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

  l.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1 5to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脸验, 计数资料采用才检验, P< 0t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A、B 两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 A 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良好为60 人健康知识知晓良好率为85t牡% , B 组患儿父母为21 人, 健康知识知晓良好率为30t0 % , P< 0t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A、B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患儿复发率情况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 A 组患儿出现复发为H 人, 复发率为巧t牡% ; B 组患儿40 人, 复发率为5 7.14 % , P< 0t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炎性细胞, 气道结构细胞等参与的J唆性呼吸道疾病, 由于目前尚无法根治哮喘, 所以减少哮喘诱因及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对保障哮喘患者的生命健康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病症, 能主动的降低哮喘症状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小儿哮喘来说, 健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患儿的认知能力及生活常识非常有限, 哮喘发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在小儿哮喘护理的过程中, 要对小儿进行形式丰富易于幼儿理解的健康教育活动, 以弥补幼儿在语言理解上的不足, 最大限度的让患儿掌握健康知识。于此同时, 患儿的父母也应充分接受健康教育, 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避免患儿接触到哮喘的诱因, 降低哮喘复发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父母也能够运用健康教育中的知识, 合理的安排患儿的生活, 如保持锻炼, 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饮食合理安排等。健康教育同时也能给予患儿及其父母心理上的极大安慰与支持, 消除其内心的恐惧与疑惑, 减轻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负担。此外, 生活中如果幼儿哮喘复发, 接受了健康教育的家庭往往能以更好的方式进行救护, 防止病情恶化, 可以说健康教育是对幼儿以后生活质量的一大保障。但必须保持持续的健康教育,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综上所述, 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 降低复发率, 应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临床护理的论文6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质控效果。方法:行VSD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临床护理路径加强质控;另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VSD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加强质控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VSD引流术;护理质控

  VSD是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一种新技术,而常规的护理手段未能达到高效的护理管理,同时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1]。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致力于VSD的护理干预,但缺乏VSD后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引建立和质量评价管理的研究[2]。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68例行V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质控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xx年5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本院骨科行VSD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为四肢创伤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坏死、骨外露。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6-47岁,平均35.7±4.6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7-49岁,平均36.8±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1.2.1护理人员培训:组织本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成立VSD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让护理人员熟练应用VSD的护理技术,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目的,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1.2.2护理路径表的制定:针对本院骨科设置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并制定统一的护理路径表,该表格依据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动态过程进行规范化且有针对性的内容设定。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手术情况、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等所有信息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日程计划表(护理路径表)。

  1.2.3临床护理路径的质控:⑴安全标识的设置:在VSD患者的引流管上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第1天采用红色标识,第2天采用黄色标识,第3天采用绿色标识,引流结束采用棕色标识。在病房外的楼道内设置无障碍设施牌,并根据药物分类设置骨科药品、物品以及药物过敏说明牌。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可将详细的药品单装置在塑料卡片内,并挂于药瓶旁。在公共大厅贴示骨科患者VSD后的规范护理流程。⑵护理质控团队的设立:护理质控团队由骨科护士长以及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共5名,主要负责对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抽查。利用质量评估表、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及健康知识的宣传效果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⑶工作流程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严格按照入院、VSD术前、VSD术时以及VSD术后的顺序进行实施,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以免发生交接时的护理差错。经循征护理的研究发现,VSD手术常会出现创面感染、引流导管阻塞等问题,护理人员对创面进行半透膜贴封后,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密切观察创面的症状,检查半透膜是否出现塌陷。采用0.5%甲硝唑500-1000ml/d对引流管进行冲洗,以防管道阻塞,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患者感染厌氧菌。若发生严重的引流不畅或管道阻塞,可考虑更换引流管。⑷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①依据WTO中关于疼痛程度的划分标准进行评估[3]:0度:不痛;I度:微痛;II度:持续性的中度疼痛感,对患者的生活休息有一定影响,可用药物缓解;III度:持续性重度疼痛,可用药物缓解疼痛;IV度: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伴随脉搏、血压等变化。②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四个分级。以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之和的百分比为满意率。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依据不同的.病症或手术,由医护人员作出的合理、有序的照顾计划,旨在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4]。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护理,可以建立起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平台,在保障护理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护理效率[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对VSD临床路径护理加强质控可促进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规范化地处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有较大帮助。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加强VSD临床路径护理的质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利用VSD临床路径表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质控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度,达到了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黄伟.VSD引流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xx,11(9):310,238.

  章素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J].健康之路,20xx,21(7):314.

  王峻,吴志群,楚丽娟,等.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24):2274-2275.

  陈亮,聂茂,柯珍勇,等.临床路径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xx,13(3):282-284.

  张秀云,孙海军,王春香,等.临床路径管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xx,14(6):31-33.

临床护理的论文7

  摘要:

  目的总结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本科98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护理措施。结果98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人应正确治疗和有效护理,自我监测血压对稳定病情有积极作用[1]。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

  引言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高,可引发严重心、脑、肾并发症[2]。为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伴随血压升高而增加。高血压危害人类健康,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就本科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98例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本组

  98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30~78岁,高血压1级13例,高血压II级62例,高血压III级23例。患者收缩压在140mmHg~220mmHg,舒张压90mmHg~120mmHg。

  1.2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病Ⅰ级,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级,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级,

  1.3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高血压经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存在,例如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3]。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钙和钾盐。戒烟酒,增加运动。血压控制个体化: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获得最佳疗效。高血压患者无合并症发生可以单独使用降压药物或联合使用两种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种类有: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继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切除肿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4];肾血管性高血压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不适宜手术高血压患者针对病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或者联合用药。降至安全范围。

  2护理

  2.1提供安静环境。

  高血压病人不限制体力活动,不可从事重体力劳动。血压过高,症状重或合并并发症的患者要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光线柔和,减少探视人员。避免过度兴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护理人员操作相对集中,动作轻柔,减少干扰[5]。

  2.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进食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甲壳类动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体重超标者控制体重,限制每日热量的摄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少食零食、细嚼慢咽,避免过饱、避免狼吞虎咽[6]。告诫患者戒烟酒。

  2.3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有焦虑、郁闷、情绪激动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可以加重血压上升,不良心理促成心血管疾病发生[7]。劝导患者养成豁达、开朗性格,有利于血压平稳。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谈沟通,掌握患者生活习惯、心理变化特征,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解除恐惧心理。患者产生忧郁心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表情变化,选择谈话内容,做好疾病宣教。使患者熟知心理变化影响血压。不利于治疗高血压,患者心理放松。护理人员使患者了解高血压发病原因、症状、药物治疗相关知识[8]。

  2.4并发症的护理。

  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遵医嘱给予降颅压、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抽搐发作,吸氧、必要时给予镇静剂。监测血压变化:仔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血压上升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改变,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诊断,治疗。

  2.5做好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内容制定标准的'护理计划。责任制护士分工完成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少使用医学术语。根据患者文化差异不同,由浅入深,反复讲解,直到理解记忆[9]。

  2.6做好基础健康宣教。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能诱发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高危疾病。护理人员向家属和患者介绍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诱发因素。患者了解自己病情,为延缓高血压病对主要脏器心、脑、肾损伤,血压一定保持稳定。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时间工作后自己适当放松和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保持平和心态,遇事沉着冷静。减少情绪激动和过分焦虑[10]。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控制食盐摄入量,低钠饮食。控制体重,不能暴饮暴食,高血压患者低钠、低脂肪饮食为主。多食水果、蔬菜,高血压患者,可以防止便秘。补充蛋白质。体重超过正常标准,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心脏负担。高血压病人长期用药,用药时注意以下问题: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量口服降压药物;高血压病人口服降压药物药理作用不同,降压效果不同。了解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坚持长期用药,血压降至正常。维持一定剂量,避免血压上升,出现并发症。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病情和相关高血压知识。提高预防保健能力。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医护和患者关系融洽[11]。体现护士价值。健康教育实施,解除患者忧郁、焦虑不良心理。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浅议[J].辽宁中医杂志,20xx,05:924-925.

  [2]刘艳丽,陈文超,王淑平.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xx,22:114-115.

  [3]郭华.浅谈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xx,02:143-144.

  [4]黄群.浅谈中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xx,18:164.

  [5]萨达提,吕梅.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体会[J].新疆医学,20xx,10:126-127.

  [6]杨洪玉.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87:185-186.

  [7]陶桂梅.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xx,11:105-106.

  [8]李红梅,王双燕,刘文艳,等.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02:185-186.

  [9]宫亚男.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xx:2.

  [10]斯琴塔娜.浅谈高血压病人的蒙医临床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xx,07:78-79.

  [11]斯琴塔娜.浅谈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xx,25:86.

临床护理的论文8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方法选取180名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对象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本院以180名护士为对象,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2月~20xx年5月期间本院的180名护士,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名。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平均(29.47.83)岁。学历:23名本科,67名大专。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30.58.09)岁。学历:25名本科及其以上,65名大专。每组护士均以同时期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护理对象,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达到“人性化”标准,结合各项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规章制度,并积极落实践行,完善奖惩制度。以医院护理具体情况为依据,结合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制定护理风险事件急救方案,提高意外事件处理能力。(2)营造和谐气氛,搭建人性化环境。人性化护理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营造和谐气氛,增加与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认真观察护理人员心理、情绪变化,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指导,调整其状态,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面对护理事故,护理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分析相关人员的责任,化解矛盾,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创造具有人性化的环境。(3)树立较强的人性化护理观念,转变护理人员护理观念,由“关心病”向“关心病人”转变,由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例如,建立“心愿墙”挂于病房走廊过道上,设立“建议箱”放置于护士站,让患者倾诉心声,建立护患沟通的另一种特殊意义的桥梁,将醒目的路标设置于路口处,为等候患者和家属提供休息室。护理人员应强化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语言亲切,尽可能满足不同患者的合理需求,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护患沟通能力。同时,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涉及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x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见表1。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力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为调高临床护理整体质量奠定基础[1-3]。本次研究以180名护士为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名,每组以同时期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护理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资颖.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xx,07:157-160.

  [2]程爱梅.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31:250-251.

  [3]钟华.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xx,01:220-221.

临床护理的论文9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13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行手术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评估患者术前情绪,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SAS和SDS评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术中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于手术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工作;临床应用

  手术是针对特殊患者而使用的治疗手段,这类患者在手术前,其身体及心理已经饱受煎熬,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手术的进程及术后康复。舒适护理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而产生,是一种个性化、整体化,极具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对手术的全程进行全面护理,以期调节患者在生理、心理达到行手术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临床应用效果,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18~75岁,平均为(50.6±6.8)岁;腹部外科23例,胸外科15例,骨科14例,妇科10例,泌尿外科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年龄20~77岁,平均为(49.3±6.5)岁;腹部外科20例,胸外科14例,骨科16例,妇科9例,泌尿外科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病种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应用于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即术前严格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手术名称及麻醉方式等充分准备手术相关药品、器械,并将患者病历资料、检查结果等一并带入手术室;术中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工作,积极配合手术,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入量;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的叮嘱送入病房,交代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其具体措施:(1)护士在术前24h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查看患者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过程以和蔼的态度说明访视目的,并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术前的相关要求,让其知晓整个手术的流程和术中的舒适护理工作。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简明而要,通俗的说明手术的可靠性和必要性,使病人能够消除术前的恐惧和不必要的担忧,建立起康复的信心;(2)将手术室的相关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严格调节至患者的最优舒适度,护理人员以和蔼亲切态度迎接患者上手术台。在各项操作中,动作要轻柔,让患者感觉舒适;(3)手术结束后,认真处理患者皮肤上的血液及相关杂物,询问患者的冷暖程度,告诫患者注意保暖。与此同时,将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术后2~3d,再次访视患者,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后期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分别采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满意调查表评估患者SAS、SDS和满意度,记录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SAS、SDS均含有20个项目,使用标准分作为指标,SAS标准分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判标准为: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重度抑郁为>72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上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用t或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术前SDS、SAS的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4.4±24.6)ml,手术时间为(50.3±13.8)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9.5±31.9ml和80.1±17.9min),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9%(6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54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8±2.5)d明显少于对照组(12.9±3.8d);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4%(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4%(12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讨论

  手术治疗后的疾病存在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但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本身及其疾病特点并不了解而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生理不适,这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所致的不适,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疾病预后带来严重的影响[1]。所以,改善手术患者的身心不适,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术后康复等具有重大的意义。舒适护理模式以“以人为本”为护理理念,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进行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研究认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积极促进康复进程,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术前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手术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调节患者心态。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以往[4~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舒适护理模式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可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提高配合依从性,确保手术质量,改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秦雪芳,顾君芳,韩静红,等.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中生理及术后情绪状态的影响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2):2697~2699.

  2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36~1037.

  3陶香兰,王琼莲,任君.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西部医学,2015,27(9):1423~1424;1428.

  4谭昌菊.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70~71.

  5雷丽红.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27):284~285.

临床护理的论文10

  医院没有针对带教医师与实习生建立齐全的制度,没有统一的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估与考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教评学制度,使得带教好坏没有约束力,教学结果不够理想。

  1.3临床医师带教热情欠佳

  实习带教教师承担医疗、科研和教学三重任务。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之近年来实习医学生人数日渐趋多,一名医师同时带数名医学生的情况较为普遍,老师对教学疲惫不堪;另外有的医师由于资历浅、缺乏带教阅历,表达能力欠缺等因素对教学不主动,带教热情不强。

  1.4临床实习带教方式落后

  过去的“填鸭”式讲解理论,或是走马观花式的义务性带教,实习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口头上的理论教条,实际的临床操作极少。老师没有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实际演练和纠错,不利于培养实习生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目前带教的需求,导致儿科带教效果明显减弱。

  1.5实习医学生学习能力欠缺

  许多实习生初次步入真正的临床工作中,感到惶恐和不适,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和有效的方法,对参与带教持轻视和抵触态度;部分同学认为临床带教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今后的工作影响很小,仅是被动地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查房,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独立的思索来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剖析与处理,由于很少主动接触病患,无法理论联系实际。

  2、我院儿科实施导师教学策略

  2.1制定导师资格条件

  (1)导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学术道德端正,医德医风高尚,热爱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2)临床业务能力强,学术造诣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3)具备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4)儿科疾病诊疗经验及授课经验丰富,演讲能力较好,可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5)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熟悉儿科学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6)由本人申请,经儿科教研室讨论无异议后,通过多级考核,上报科教科同意方能成为导师;(7)有参加省市级或以上教师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优先考虑。

  2.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

  每位导师指导1~2名临床实习生,导师在实习期内指导实习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定期与实习生交流沟通,对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困惑,进行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心得体会以及临床实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发掘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工作,实习期结束导师对实习生进行评估及考核。

  2.3入科培训

  每位学生除了参加医院层面的岗前培训,还要参加儿科教研室组织的入科培训,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介绍科室的基本设置和实习规章制度,儿科常见的病种和诊疗规范,科室的医师职称结构和导师简介,了解导师的临床与教学工作能力情况,为接下来的导师见面会打下基础。

  2.4培训方案及评价方法

  制定严格的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科室相关所有基础操作技能。实习过程中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意见并向导师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定期考核结果随时记录更新,采用学生考核教师评价表及理论和技能考核表(技能操作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效果。

  2.5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制定学生用教学记录评教表,建立评教评学机制,将实习医师导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进相关事宜与学生座谈会及出科考试成绩情况结合,每学年进行考核;此外对带教优秀者适当给予经济补助。

  2.6导师制的质量监控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师生共同参与监控标准的制定过程,保证所制订的标准能有效推广。明确导师和学生责任,强化临床导师责任意识,加强对导师的带教培训及进修,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做好反馈。

  2.7儿科实习医师导师制的阶段性成绩

  我科自实行实习医师导师制以来,“重医轻教”现象明显改善,医师参与教学工作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实习生出科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实习结束前的全院性技能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对老师的评价质量及对儿科医疗工作的认同感明显改善,工作方式明显有亲和力,积极参加附属医院举行的实习技能操作大赛,成绩斐然;2名医师获得院优秀教师及优秀教学工作者称号;2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儿科教研室连续两年评为“优秀教研室”称号。

  3、总结

  导师教学加强了老师与实习生的联系,对医学临床实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多所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进行探索运用,明确了实习带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师生交流以及实习生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未来执业医师考试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下基础。导师制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临床医学生实习阶段中推行导师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实习方式中教师频繁更换并有效地调动导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并初步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文献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的医疗行业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临床护理的论文11

  当代医疗环境下,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也因此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结合,真正体现了三级预防。全面健康管理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中医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等方式,使被管理者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基于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社会现状,比如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偏见,重医轻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在人员不足、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不利条件下,超负荷地工作,却没有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加之诸如评定职称的不合理、报酬分配不公平等因素,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应得的回报,体验不到价值实现的自我满足感,由此必然产生心理失衡、身心疲惫。再比如近年来,根据卫生部门对全国百所医院的抽查显示,护士编制达标率不足10%,可见缺编问题十分普遍而严重。护理队伍人员不足,直接导致护士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情况发生,大大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就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由此可见,广大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健康管理系统,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实现临床护理人员的一些基本的健康保障。

  二、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应用较为普遍的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健康档案管理、保健计划制定和预防干预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在职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记录,具体包括: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概况、体检检查档案、门诊档案、住院档案、专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跟踪、专病管理等。其中的门诊档案、住院档案可以录入也可以借助现有扫描仪进行扫描存档,而体检档案考虑到录入工作量大可以采用导入、录入及扫描三种方式,对导入进来的体检档案可以进行群体的体检疾病分析,对于个人的历次体检检查项目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保健计划制定是指根据健康档案的内容和一些实时的问卷调查、健康咨询等得到的专业健康评估而制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个人保健方案。保健计划包括针对某种疾病的疾病的概述、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预防及相关的科普知识、现阶段应如何进行保健(可以从饮食安排、体力活动及锻炼、及一些不良行为需要进行怎样改变等给出一系列的相关的建议)。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精制完美的健康保健的计划书。这份完整的健康保健计划书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保健对象,或打印出来快递给保健对象。对这两种操作都应当做相应的记录,备案以备查询。

  预防干预管理则主要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而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案,这种预防方案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比如有些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受到各种辐射和有害气体、液体的影响,有的工作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士们常年处于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由此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医院对此会作出一系列改善和预防的.措施。

  三、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健康管理系统的执行力问题,而医院领导往往是健康管理的组织者或决策者,所以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多地应该从医院领导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需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护士的医疗保健。在奖金分配、职称评定上给予护理人员和医生平等的待遇,要宣传、奖励、表彰优秀护士,使护土们对自己职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其次,加大医院设备投资,力争保证护士工作环境宽敞明亮、干净舒适,以医院综合手术室为例,在保证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也要考虑护士们在层流设施良好、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手术间里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促进护士们对内对外的交流,从而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多为护土们提供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的机会,比如旅游、会餐、联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必将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缓解护士们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要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医院和患者尊重,增强自信心。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并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在空闲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临床护理的论文12

  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研究,依照氯吡格雷的剂量大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26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36-65岁之间,患病病程最少1年,最长8年。所选患者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基础疾病患者,排除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排除正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300mg。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次日,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同时应用皮下注射一周低分子肝素,并依据具体病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降脂药等进行对症处理。

  试验组,在行介入治疗前1周开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手术前6h口服氯吡格雷300mg。介入治疗后次日,每日口服氯吡格雷150mg、阿司匹林100mg,如此治疗4周以后,改用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其余基础治疗同对照组。

  2.2观察指标

  所选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药物应用12h、24h后,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并对其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

  2.3数据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下降。(P<0.05)。

  3.2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患者26例,有轻微出血3例,腹痛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对照组患者26例,有轻微出血2例,腹痛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

  4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出现使得该病手术治疗效果上收获了质的飞跃。但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形成的血栓问题成为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大量针对血栓形成问题进行的研究,发现血小板激活是介入治疗后形成血栓的重要机制。因此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能相应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其中有关于阿司匹林与华法令联合应用研究,但是出血的并发症较多。

  作为二代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药,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有较明显抑制作用,且作用是不可逆的。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此外,氯吡格雷口服后,2h即能发挥药效,作用时间迅速,半衰期较短,起效快,安全性较高。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并阻断生成血栓素,从而抗血小板聚集[2]。因此,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能明显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本文研究中,大剂量氯吡格雷组患者药物应用后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里未见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有着较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大剂量氯吡格雷的应用,较标准剂量能更快速、更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高效及安全性。

临床护理的论文13

  摘要:目的研究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并且对临床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选用了20xx年8~10月间本院妇产科住院的120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效果进行调查,其中包含了妇产科几项常见病例的病症患者,更加能够突出的说明研究的问题。其中,子宫肌瘤,妊高症,剖宫产,乳腺疾病这四类疾病分别采集了30名患者的样本数据,对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对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将前后两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交叉比对。结果介入人性化的护理之后,患者对于护士护理的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对于整个护理过程以及治疗的进行产生了具有推进作用的。结论在进行人性化的护理之后,不仅能够改善医患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与护理的体验,也能够很好的推进整体医疗进程。所以,进行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对于妇产科的临床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性化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妇产科与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性,医患之间产生问题已属正常现象,而如何攻克这一问题也已成为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1]。本研究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针对本科室的患者展开实质性的调查与研究,以临床的方式调查并得出结论,以最真实的数据得出结论并且说明问题。通过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研究与调查,对于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基础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根据调查对于产生的基础性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对以后妇产科临床护理的推进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选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主要是由于问卷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存在的问题与调查的结果。选用了20xx年8~10月间本院妇产科住院的120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效果进行调查,其中包含了妇产科几项常见病例的病症患者,更加能够突出的说明研究的问题。其中,子宫肌瘤,妊高症,剖宫产,乳腺疾病这四类疾病分别采集了30名患者的样本数据,对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对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将前后两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交叉比对,对于问题的直观反映进行了直接分析。

  1.2方法

  首先对接受调查的患者群体针对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调查,对各项问题的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然后对于受调查的患者进行了人性化的护理,具体包括:(1)人性化沟通:在沟通时语气更加委婉并且对患者表示出更多的关心与体恤;(2)人性化培训:在之前的基础上对进行调查中患者的所在病房的负责护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统一人性化的护理教育与培训,集中在如何更加人性化的对患者进行护理;(3)优化护理环节:对各项基本的护理环节进行了优化。

  2结果

  图1是对住院患者一些入院前期的基本护理问题的`调查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得出,大部分的患者对于入院介绍这一环节满意度还是较高的,护士接待的满意程度也处于中层水平,但是大部分患者对于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较低,这说明了大部分患者对于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态度问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图2是对入院患者入院后期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类患者满意度较高的一项倾向于病房巡视频率,这说明了在调查期间受调查病房的护士做到了工作的基本职责,巡视病房的频率高对于患者的突发情况能够做到有效地预防。但是,从图2可以看到,在个人隐私保护程度以及心理障碍协助这两项上,患者的满意程度较低,尤其是个人隐私保护程度这一项,患者的满意度较低,大部分患者在问卷调查时都选择了“一般”,这说明在护理的过程当中患者没有感到自身的个人隐私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性,是护理工作进展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在患者出现抗拒心理的时候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疏导与协助也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120名患者进行基本的调查统计后,对120名患者进行了人性化的护理,重点突出在沟通时语气更加委婉并且对患者表示出更多的关心与体恤,在之前的基础上对进行调查中患者的所在病房的负责护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统一人性化的护理教育与培训,集中在如何更加人性化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各项基本的护理环节也进行了优化。对于一些入院前期相关满意度调查的统计图,与图1相比可以看出各项满意度都有了提升,特别是护士接待的满意程度以及服务态度两项的满意度提升情况较为明显,这说明了人性化护理对于患者入院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图4是对进行调查的患者介入人性化护理后对于一些入院后期相关满意度调查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图2相比,经过人性化的护理后,各项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个人隐私保护程度与心理障碍协助程度两项的满意度提高状况较为明显,这说明了在介入了人性化的护理后,患者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心理障碍的协助方面都比较满意。尤其是心理障碍的协助,在这一项上能够使患者得到认可对于整个护理工作的推进无疑是一大进步,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如果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下一步治疗的推进以及整个疗程能够完整的完成都具有非常大的推进作用。由图可见,高达72%的患者希望能够更多的与主治医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解病情。有18%的患者希望医院能够改善住院的硬件设施。这其中,仅有7%的患者选择了希望护士的服务质量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介入人性化的护理之后,患者对于护士护理的服务质量是比较满意的,这对于整个护理过程以及治疗的进行都是具有推进作用的,更加进一步的说明了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3讨论

  护士是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重要角色,要对护士进行集中地培训,建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2]。首先要能够做到对患者的换位思考,切实体会患者的需求与想法,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有针对性的护理更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其次就是要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从沟通过程中的语言、肢体以及表情等多方面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学习,有效的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且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切实需求,推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另外还要对护士的仪容仪表仪态进行培训学习,在使患者感到受尊重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推进整体临床护理的进程[3]。在对护士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学习之后,要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护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将工作落到实处,使人性化的护理真正成为妇产科临床护理的一部分。针对整体的服务流程要进行优化升级,并且将职责落实细分到每一个人,对护理过程中每一项具体流程的具体环节都要做到具体的细分,针对每一环节都要实现人性化的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问题都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细想工作,从问诊挂号到最后的出院回访等,都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建设,完善人性化的护理。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以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私密性,妇产科无论是在诊疗的过程中还是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医患之间的纠纷频率是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较高的。在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后,能够使患者与医生、护士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切实解决医疗与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问题,减少医患纠纷,推进医疗的有序进行。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与护理体验,而且还能够更进一步的使护理人员的素质达到整体的提升,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人性化护理的培训学习与临床护理后,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能够达到整体的提升,再加上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护理人员会逐渐产生自我学习与提高的意识,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实现护理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4]。进行人性化的护理,首先受益的就是患者。在进行人性化的护理之后,患者不仅能够体验到更好的护理,而且还能够使得身心健康,在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更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不仅会更快的恢复健康,而且会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同时大大降低了妇产科病症出院后的复发率。这样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也大大推进了医疗过程的进行,提升了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秋.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健康月刊,20xx,30(8):85-86.

  [2]柯昌毅.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沟通[J].现代医药卫生,20xx,21(70):884.

  [3]马芳兰.妇产科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xx,24(10):3150-3151.

  [4]唐立春.老年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观察和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xx,3(18):420.

临床护理的论文14

  20xx年以来,我院作为首批国家和军队““优质护理服务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已在全院50个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xx年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的门急诊、手术室等非住院部门也要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我院门诊部积极探索优质护理的实践形式,开展具有岗位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1年多的运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我院年门急诊量210万余人次。门诊范围包括抽血室、内科治疗室、住院登记处、医疗事务处、取报告处、健康体检中心、静脉置管中心、著名专家会诊中心、伤口护理中心、军人门诊及各专科门诊。设有总护士长1名,护士长3名,护理组长3名。共有护理人员60名,其中军人3名,文员6名,聘用制51名,包括四级护士7名,三级护士6名,一、二级护士15名,余为导诊护士和护理秘书23名。

  1.2方法

  1.2.1改革护理工作模式

  ①改革分工方式:由门诊护士相对固定工作点,变为门诊护士各点轮转,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部门流程职责,培养门诊护理人员“全科”护士观念,以便于根据门诊人流量灵活调整工作岗位,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②实行弹性排班:由于患者因季节变化、来院挂号时间的不同专家门诊患者就诊人数时间的不增设机动班,灵活调配人力资源保证各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患者从在医院期间均有护士为其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

  ③落实首问负责制:接诊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就医指导,处理和监督相关部门解决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提出的各类问题。

  ④明确岗位职责:针对门诊涉及的护理窗口单元较多,且各工作岗位的工作重点不同,由门诊护士长组织各岗位组长、组员参与制定并完善包括医疗事务处、取报告处、入院登记处、静脉置管护理中心、体检中心等10个具体岗位的不同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每周工作重点。

  ⑤履行护士职责: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进行专业照护、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导诊咨询、便民服务、协调管理、感染控制等。

  ⑥能级对应的管理模式:各护理单元的组长均由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文员或四级护士担任,负责管理协调日常事务,承担疑难事务的处理,定期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改进措施,有投诉时主动参与解决并启动服务补救流程。各护理单元采用新老搭配的方式,高年资、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或处理突发事件,指导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等;低年资护士负责病情较轻的患者,体现“按职称上岗、能级对应、责任到护士”的管理模式,体现各层级护士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

  1.2.2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建设

  ①护理标识改进:门诊大厅入口处设有大型指示地标,各诊区均设有安全提醒标识和禁烟防火标识、友情提醒牌。

  ②就诊环境改造:每个楼层设立自助挂号缴费机,同时配备引导员指导并分流患者挂号缴费,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所有诊室全面启用了门诊分诊排队叫号系统,使患者候诊时既能看清排名,又能听到语音系统的提示;军人患者由电脑自动插入,同号优先;预约患者有预约标志,就诊者自觉服从,满足了患者的就诊心理0。根据门诊患者实时监控的就诊流量,启动预警系统,增加门诊医师数量,减少患者就诊等候的时间。

  ③工作站前移:协助医师将检查诊疗前移,给各专科分诊台配备体温计、血压计,方便及时给候诊患者监测体温、血压,同时合理安排急重患者提前就诊。将导医服务台前移,让导医真正走到患者身边提供服务,同时给每位导医配备对讲机,方便楼层间的联系,及时分流患者。将门诊患者事务性工作前移,如转开病假条、诊断证明书盖章等事务移至一楼大厅,方便患者。

  ④全程陪检服务: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安排1名导医或机动班的人员全程陪同。

  ⑤门诊各抽血点配备糖果盒:为防止患者在空腹抽血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和晕针的现象,不仅制定了相应的紧急风险预案,还配备糖果盒,有效降低了此类事件的发生率。⑥急救设备的配备:在各楼层配备有急救车,应对患者在就诊过程的突发病情变化便于及时抢救,保证患者的安全。

  1.2.3护理服务的专业化建设

  ①优化门诊军人就诊“绿色通道”:相继开设“军人就诊特诊卡”、“优生优育”、“军以上干部就诊一卡通”和“同城双体系”等服务挂号窗口,确保军队伤病员就诊“六优先”。

  ②增设电话和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既方便患者预约就诊,又有效分流就诊患者,避免患者挂号排长队的现象。在一楼服务台开设咨询服务热线同时给各专科分诊台配备电话,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③特殊工作场所增设叫号系统:在抽血室、入院登记处等易造成患者排队等候的场所,增设排队叫号系统,同时安排1名导医协助取号和指导分流。

  ④提供专项护理技术优质服务:探索区别于临床科室的优质护理实践形式,突出门诊岗位特色,形成自身优势。相继开设伤口护理、静脉置管维护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专项护理技术优质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1.2.4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

  ①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教育:每周二次由各科室骨干至门诊一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患者对讲座内容、时间、互动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建议,确保健康教育效果。另外各专科候诊区滚动式播放宣教片;利用分诊间隙进行语音宣教;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门诊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随着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疾病预防和教育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0。

  ②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一级和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和文员、军人4个层次,根据各层次护士的能力、资历和经验情况,分别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定期考核,形成良性循环。军人、文员按四级护士标准要求,导诊护士、护理秘书按一、二级护士要求。各层级护士分工、职责明确,定位准确,理论、实践、科研写作及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行总护士长管理制,构建总护士长一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三级质量管理体制,每月底召开护士长及骨干会议,讨论整改本月的工作问题,制定下月工作计划,并提出工作建议。会议反馈出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将在每月护理常规会上公布,针对问题及时整改。

  ③实行绩效管理:根据每月底护士绩效考核表评估护士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工作数、质量完成情况,并结合患者满意度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如抽血室的工作强度、风险系数、压力系数相对较大,在薪酬分配方面相应提高奖金系数;专科分诊体现按劳分配,根据加班时长给予相应补休或薪酬。

  1.3效果评价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1年后,由护理部及门诊护士长每季度对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20xx年1-12月共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900份,现场回收900份,回收有效率100%。满意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包括诊室环境、服务流程、按时到位、候诊时间、技术操作、主动服务、仪表行为、解释耐心、主动关心、在位尽职共10个问题。计分方法:每个问题记10分,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级评分,分别计为:10分、9分、8分、7分、6分,总分100分。满意度总体评估为95分满意,为90分为较满意,为85分为基本满意,为80分为一般,<80为不满意。以满意+较满意计算满意度。将结果与未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20xx年度满意度比较。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采用X2检验,以P矣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xx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满意数为872人次,满意度为96.9%;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的20xx年度的满意度(9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6,P=0.042)。20xx年度护理零投诉。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统计数据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体检中心护士和导诊护士的满意率上升幅度较大,可能与体检中心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4,个人体检向一站式服务流程靠近,团体体检按照预约分时段进行及调整管理模式调整护士长岗位管理有关。各护理单元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同时专家会诊中心患者满意度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与著名专家人数增加、患者就诊量同期上升有关,提示管理人员应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3.2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未实施岗位职责前,护理工作中不同技术职务、年资的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相同、职责不明,护士的工作热情不高,护理质量难以提高和持续改进。由于实施了岗位绩效考核制度,以护理人员的岗位、业务技术、工作数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考评为依据,在按岗施薪的良性竞争下,不仅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责任心增强,服务态度更亲切,促进护士个人业务发展及护理队伍整体进步,切实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提供预约挂号功能,推行分时段就诊,各楼层加强导诊与分流力度,推进自助挂号、缴费机的使用;根据各专科患者的流量,启动预警系统,增加门诊出诊医师,可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仅从患者就诊流程宏观观察各环节时间缩短,但未进行大样本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处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布置,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改革0。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就诊患者有护士为其提供全程、全面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不仅融洽了护患关系,也为医院蠃得了声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临床护理的论文15

  1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1护理人员流失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院临床护理人员从20xx年1月—20xx年12月离职护理人员21人。流动人员的增加,造成临床在岗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护士身心疲惫而影响了健康,同时护理人员待遇低,也是造成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1.2对护理健康教育缺乏沟通技巧和艺术性

  临床科护理人员年轻化,语言沟通能力差,说话生硬、死板,缺乏趣味性,患者无兴趣接受宣教。护理部下科室随访,患者反映责任护士说话生硬,患者不知道责任护士是谁,造成了护患关系不协调。

  1.3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护理工作量大,责任护士负责床位较多,床护比未达到国家卫生部的要求,护理人员没有时间为每位患者考虑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基本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定出本科教育内容,如:入院宣教、术前术后宣教、出院指导等,目的使健康宣教规范化。但很多护士只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工作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态度及建立健康行为上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2解决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没有护理健康教育就不成为整体护理。护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作为一名护士,首先树现代护理观,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

  2.2合理配置人力

  保证护理健康教育的落实随着临床护理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增加了护士的每日工作量,只有按国家卫生部文件要求护比的配置执行,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把护士还给患者才能保障护理健康宣教的持续发展。

  2.3发挥经济杠杆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激情

  护理部直接参与医院绩效方案制定与分配,按分层岗位实行绩效分配,实现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我院为提高护理人员待遇①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每月补贴300元②夜班费由15元提高30元③夜间护士值班入院一个病人补助50元④护理部每季进行一次理论与操作考核,前3名奖励100元⑤临床一线科室开展争创服务之星,被选为服务之星的护士每月奖励200元,通过各项奖励措施及医院政策倾斜,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稳定了护理队伍。

  2.4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倡人文关怀

  责任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科健康教育的程序,有计划进行开展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经常更新知识,科室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护理部有计划培训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让护理人员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技巧、方式、方法,并送护理人员到三甲医院外出进修学习创造条件。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和谐医患关系,对提高我院品牌影响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临床护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临床内科护理论文12-04

临床护理的论文范文12-07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选15篇】06-08

儿科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论文11-02

临床护理的论文15篇(必备)05-16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品(15篇)05-17

临床护理的论文15篇(精品)05-17

临床护理教学研究论文03-19

临床护理的论文大全(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