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护理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文1
一、研究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
二、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四、文献综述
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五、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六、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护理论文2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临床护理队伍实施压疮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提高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提供可靠依据和辅助。方法采用现有信效度得到较好认证的一般资料问卷及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对9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中,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师与主管护师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带教经验护理人员中,无带教经验者与6~10、>10年带教经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资、职称、学历共同影响着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应对不同年资、职称的护士定期进行培训,学校开设专业健康教育课程。
【关键词】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其健康状况,认识危险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清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压疮作为临床科室普遍发生的并发症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压疮一旦发生,将持续的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将是重点,健康教育则是防止压疮形成的最重要的措施。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患者通过接受压疮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获取自我保健知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加快压疮病情的恢复,改善预后,减少了再住院率,进而也对医院产生了高度信任感。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调查,希望在了解现状的同时,为医院开展更有效的压疮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xx年12月至20xx年1月临床一线的90名护理人员。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分层的依据是护理人员的职称。调查一般情况包括科室、职称、年龄、有无带教经验、工作年限、学历。
1.2研究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由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生设计,信效度已得到检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1)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填写。(2)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共38个条目,分4个维度:“评估”维度有14个条目;“计划"维度有12个条目;“实施"维度有19个条目;评价维度有7个条目。该调查问卷采用5点等距评分法,5个等级分别为:“完全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计分方法:正向陈述的题目其五级相应分值是: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陈述题目则反向计分。由调查对象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等级并在其上打勾。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包括条目得分的累加,整个调查问卷总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总分39~19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疮健康教育能力越高。
1.3资料整理
(1)核查:收回的.量表由研究者逐份进行检查复核以提高量表的收回率和回答的完整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93份,回收率100%;无效问卷3份,有效回收率96.8%,回收率大于70%,本次调查有效。对于填答时皆同一答案者,以及1个问卷有3个以上条目被认定为缺失值视为无效问卷。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所有题目均为正向陈述题目,满分190分,其中最低得分112分,最高得分178分,均数146.23分,90名护士中有1名护士健康教育能力不及格,表明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对压疮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好,健康教育能力较高。
2.2不同职称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比较
不同职能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带教经验健康教育能力比较
不同带教经验者健康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同学历健康教育能力比较
不同学历健康教育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护理人员普遍认识压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具备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问卷平均得分146.23,不及格率为1.1%。健康教育能力较好,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给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压疮健康教育计划,使压疮患者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
3.2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受职称、年资、学历等多方面影响。本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和护师、主管护师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但后两者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并无显著差异;同时发现除无带教经验与6~10年、>10年带教经验者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有显著差异外,其他不同带教经验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并无明显差别,由此可见,职称、带教经验可以影响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本科和专科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并无明显差别,说明学校应加强对压疮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加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3.3全员参与,提出有效措施,共同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建议:
(1)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和带头作用:压疮健康教育是否能够有效、顺利的实施下去,与护理管理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护理管理者把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提到工作日程当中,从护理管理角度入手,关注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及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加强护理队伍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及执行疏导,把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之中,调动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角色意识和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积极参与意识,最终把健康教育提升到职业健康教育的位置。
(2)成立专门压疮健康教育小组:科里通过自我推荐和选拨的方式推选出压疮健康教育小组长,专门成立一个由护士长、健康教育组长、一名专科医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负责科内健康教育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过程,设立健康教育岗位职责;另外小组负责选拨科里护理骨干参加全国、省市的健康教育相关学习。另外,开展各科教育组长的经验交流座谈会,既可以增加科室的学术氛围、提高教育组长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国内有许多医院已经开展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制,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的健康教育知识考评一系列评价措施,证明得到了良好的效果[3-5]。
(3)加强培养健康教育后备军、在岗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在美国,医学院校中开设了专门健康教育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和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配对教育,锻炼与患者的交流能力,人文素质等的培养[6]。在临床中,有专业的健康教育团队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7,8]。在本研究中,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无显著差异,正是说明国内在校健康教育开展的不足。加强对在校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知识体系,打下牢固的健康教育知识基础,为将来实践临床健康教育做好准备。国内在岗培训中,三阶段培训法、双因素理论培训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13]。成立专门培训管理小组,采用集中授课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快速的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另外,医院可以聘请适量健康教育专家来院任职,选拨护理骨干参加继续教育有利于扩大健康教育影响,提高科室健康教育能力及整体护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89-495.
2洪雪云,陈海珠,刘舜贤,等.护理管理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xx,7:195-197.
3姜云华,姚青莲.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中外医药,20xx,12:119.
4肖继荣,付沫,陈艳,等.开展健康教育组长经验交流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齐齐哈尔医科大学报,20xx,28:1786.
5李泽辉,刘晓军.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7:112-113.
6DympanCasey.Nurse’perception,understandingandexperiencesofhealthpromotion.IssuesClinicalNursing,20xx,16:1039-1049.
7JohnsonAN.Partneringforhealtheducation:pairingclinicalstudentswithschoolnurses.PediatricNursing,20xx,13:54-55.
8LarsonJ,Franzn-DahlinA,BillingE,etal.Theimpactofanurse-ledsupportandeducationprogrammeforspousesofstrokepati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ClinNurs,20xx,14:995-1003.
9Hee-SungK.ImpactofWeb-basednurse’seducationonglycosylatedhaemoglobinintype2diabeticpatients.JClinNurs,20xx,16:1361-1366.
10WhiteheadD.Aninternationaldelphistudyexamininghealthpromotionandhealtheducationinnursingpractice,educationandpolicy.JClinNurs,20xx,17:891-900.
11Franzen-DahlinA,MurrayV.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evaluatingtheeffectofasupportandeducationprogrammegorspousesofpeopleaffectedbystroke.ClinicalRehabilitation,20xx,22:722-730.
12李新辉,闫丽,陈丽丽.三阶段培训法提高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xx,13:1730-1731.
13刘瑞安,王会琴,杜降雪,等.格双因素理论在低年资护士培新中应用观察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7:34-35.
护理论文3
【摘 要】回顾性总结15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阐明了哮喘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哮喘患儿更应注重护理及儿童系统的综合管理教育,其中心理护理、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是其重要内容。
【关键词】哮喘;儿童;护理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哮喘患者达1亿,我国已逾千万,儿童哮喘患病率为0.5%~2.0%,个别地区5%[1]。哮喘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学习,从而降低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哮喘发作是突发性的,但气道炎症长期存在,因此是一种需要长期系统的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疾病。儿童哮喘要得到长期根本的控制,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模式是采取以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同时对患儿进行系统管理教育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家庭护理、临床护理及生活、心理护理避免诱因、规范治疗、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等是重要内容。现结合我院15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1 病例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20xx年12月-20xx年8月间来我院急诊儿内科就诊的支气答哮喘患儿,共150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1个月-14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本组患儿经过输液、抗喘等治疗和护理后,135例急性哮喘发作症状控制好转回家继续治疗,15例继续住院治疗。
2 护理
2.1病房护理
2.1.1 环境:同室不宜收治两个以上的哮喘患儿,以免哮喘发作时相互影响,保持安静,空气新鲜,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每日通风换气2~3次;保持室温20~24。C,湿度50%~60%。保证适宜湿度,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
2.1.2 卫生:患儿的衣着被物以纯棉织物为主,被褥要温暖适度,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的棉絮,以免患儿因吸入该种物质而引发哮喘,应及时清洗、更换。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同时,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防止花粉引起患儿过敏或因花草芳香气息而诱发致病。
2.1.3 饮食:据报道,母乳喂养可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婴儿母乳喂养3个月,哮喘的发生率减少30% -50%,故提倡母乳喂养。目前已证实,牛奶及奶制品、鸡蛋等为儿童食物过敏的主要致敏原。因牛奶中含有乳白蛋白和酪蛋白,其中甲种乳白蛋白的变应原性最强,鸡蛋蛋清中的卵白蛋白也极易诱发哮喘的发作。
儿童对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高达5%-8%,而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哮喘发生率为26%。牛奶过敏的患儿要选择适当的牛奶代用品;对鸡蛋过敏者,只避食蛋清即可。口常生话中进食芒果、香蕉也可发生过敏,但在哮喘的诱发因索中未见报道。一旦发现并证实某种食物会诱发哮喘发作,应尽量:避免食入。在哮喘发作期时避免饮食过饱过杂,宜少食多餐。饮液以温开水为主,年长儿可含服冰糖,忌咸、甜、腥、辣、酸、生冷之品。缓解期时多饮梨汁或用鲜竹沥水。或自制冰糖、陈皮、白梨共煮淡汁饮用。稳定期时多食用大豆制品、鱼类、白梨、苹果、核桃、红枣、西红柿等对哮喘防治多有益处。
2.2临床护理
2.2.1 体位引流:定时变动体位,哮喘时协助患儿翻身拍背,指导患儿深吸气后有效咳嗽。必要时遵医嘱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幼儿可将其放于大人肩上,注意不要遮住口鼻,用空拳有节奏地扣拍其背部,以助排痰。
2.2.2 对症护理: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吸入治疗是较理想的给药方法。例如万托林为速效?2受体激动剂,能舒张支气管,缓解气管痉孪阻塞,同时增加激素进入支气管的药量而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且吸入万托林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一般在吸入药物后1-5 min起效,30min时作用最为明显,必要时可间隔30min重复使用。大多数患儿此时喘息可缓解,少数病情较顽固的患儿,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用普米克令舒雾化悬液1 ml,加上万托林原液进行氧喷。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疾病,以达到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方便女全。普米克令舒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索,可抑制气道的炎性反应,减少腺体分泌,修复气道,缓解喘憋和咳嗽。
2.3 生活护理:婴幼儿宜用被单将其手、身包紧,以保证安稳睡眠,并防咳哭时入风腹痛。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不宜过暖。
2.4心理护理:
2.4.1 支气答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支气答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发病机制复杂的`典型心身疾病。傅振荣[2] 等通过对60例7 -14岁哮喘儿童行为特征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心理问题与支气答哮喘互为因果关系。据王琳[3]报道在83例哮喘患者中,心理因索参与哮喘发作者为42%。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受凉后或天气变化而突然发病.无任何思想准备,发病时呼吸困难、咳嗽、多痰,严重哮喘发作时,患儿常因窒息感而产生恐惧;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由于影响学习和生话而紧张、悲观,较大的患儿在此方而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害怕会终身带病,表现出烦恼、苦闷、爱发脾气、不合群等心理特点。
2.4.2 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①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从与患儿首次接触开始就尽可能给其留下热情、和蔼、耐心的良好印象,对患儿的提问不满足于简单的哄逗,回答要既认真又轻松,以取得患儿信任,对年幼患儿要主动亲近、爱抚,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②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根抓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儿说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经用药后很快可以控制和缓解,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3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耐心详细解答患儿家长的问题,使他们对支气答哮喘有一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各种治疗;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热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不仅可使患儿在生理上减少很多痛苦,而且还会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2.5 避免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
2.6 规范治疗:王烈教授曾指出“精治细防,去根除苗”,所以本病应该坚持系统规范治疗,避免哮喘反复发作[4]。
2.7 体育锻炼:发作期时限制运动,要保持患儿心情舒畅,气血平和,树立恢复信心,避免紧张劳累,勿大喜、大怒、大哭等以免情志为病。稳定期时开展适宜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慢跑、行走等有氧运动,活动量大小要因人而异。
2.8 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教育,将防治知识教给患儿及其家属,调动他们的抗病积极性,实行哮喘儿的规范化管理。
3小结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目前根治仍有一定困难,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或将发作的程度降至最低,保持最佳的肺功能状态,以提高生命质量,但单纯依靠医院治疗和医护人员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任何一种治疗护理措施都需要患儿家长的配合,同时要注意季节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给予合理的营养膳食,调节免疫功能;有效地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达到长期控制复发,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305.
[2] 丁翠绿,罗汉兴.腹腔镜子宫切除41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1999,2:14.
[3] 曾祥武,唐向东.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31例报告.中国实用报道外科杂志,1995,15(12):753.
[4] 王烈,冯晓纯,孙丽平等.婴童翼集[M].中医古籍出版社,20xx:279-281
护理论文4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宫腔镜检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患者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方法是:
1.1.1进行麻醉配合及体位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患者的腿与支架之间垫上治疗巾,避免使其出现腓总神经压迫,进而导致患者骶骨与髂、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出现损伤。
1.1.2进行术中操作护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会阴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使用浓度为5%的GS作为膨宫介质,将膨宫压力控制在100mmHg左右,并注意保持患者宫腔内的稳定性。
1.1.3进行光源配合护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检查部位的变换调节光源的大小,在对患者的子宫颈管和子宫内口进行检查时,应采用强度较大的光源。在检查子宫底部及输卵管内口时,应将光源适当减弱,以便操作者能直视患者的病变组织,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1.2评定标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评分≥50分代表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1,则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进行护理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宫腔镜检查手术是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有研究发现,宫腔镜检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诊断出患者宫腔内的病变情况,因此准确性较高。由于宫腔镜检查手术需要由多个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因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及良好的配合对提高宫腔镜检查手术的准确性、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护理论文5
【摘 要】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8例患者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治疗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改良急诊护理;临床结局
脑梗死这一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脑梗死的发现治疗时间和疾病的预后效果有密切联系,因此缩短该类患者的等待时间,和预防手术并发症为提高治疗效果的重点[1]。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进行改良急诊护理,可缩短等待手术的治疗,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对患者疾病预后有较好效果,促进身体的早日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2]。本次研究中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流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4.28±4.62)岁,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3.8±6.1)分。对照组患者34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4.28±4.62)岁,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3.2±6.2)分。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医生接到电话后接患者进入急诊科,针对病情通知专科的医生,会延长患者治疗的等待时间。
1.2.2实验组
患者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当接到患者电话后,针对患者描述的病情和症状,拍专科医生来接待患者,从而使等待时间大大缩短,具体措施如下:
(1)收治怀疑为脑梗死的患者后,护理人员辅助急诊医生,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
(2)针对评估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荣划算,还要将溶栓的治疗禁忌给予排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的身体情况,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来接受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血常规的监测,并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心电图给予测定,通过影像学的检查对证实诊断结果。
(3)当对患者检查完毕,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溶栓适应症,确定其可以采取溶栓治疗后,医生和护理人员要立即准备好冰帽、冰毯、氧气、心电监护仪溶栓等治疗所需要的器材和用品,配合医生在急诊实施溶栓治疗。
(4)对医嘱要快速准确的执行,配合医生对溶栓治疗给予相关的操作和处理,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前,还要对家属宣传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干预,使其了解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消除不良情绪,了解溶栓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配合医护操作,从而在治疗后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告知患者禁止摄取肝脏、鸡蛋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使其可以较好的缓解压力和紧张,出院时叮嘱其3个月来医院复查,坚持两年,然后6个月复查一次。
1.3观察指标
要对两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进行记录,从怀疑为脑梗死一直到医生采取溶栓治疗,以及接诊48小时内的死亡率,并给予身体的随方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为:(42.5±11.6)分钟,接诊后48小时内有1例死亡,发生率为2.1%。对照组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为:(88.2±18.7)分钟,接诊后48小时内有5例死亡,发生率为14.7%。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疾病在出现后会有神经功能的缺损,出现运动感觉的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死亡,为此需要针对脑梗死患者以及时有效的质量,使病死率和致残率降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而在很多医院都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等待救治的时间较长,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效果。实验组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治疗的等待时间,使专科医生较早的接待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最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较高,责任心强,也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矛盾。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彭为,张罡,周云霞,韩从华.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药,20xx,16(09):1790-1792.
[2]陈苏.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xx,19(12):115-116.
[3]汪红艳.观察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xx,10(08):152-153.
护理论文6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甚至有时要充当妈妈的角色,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各种护理理由,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儿科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理由及一些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儿科护理,理由,策略
儿科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护理,具有特殊性。患儿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没有发育完全,儿童一旦生病来势猛、起病快、变化无常且部分儿童对自身疾病疼痛无法准确表达,护士如果操作错误,将很难及时准确处理,使得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多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家属沟通不彻底及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压力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跟患儿家属沟通次数较少,有些护士本身存在沟通技巧、语言等方面的理由,会让患者家属产生很多误会,产生很多不理解,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会引起护患矛盾。
护理人员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且部分护士缺乏小儿疾病相关的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职业疲劳感,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降低,缺乏热情,语气生硬,无法和蔼可亲的跟患者家属沟通,不能及时将患儿病情跟家长表达清楚,对家长的提问解答不耐心,导致家属与护士对立,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2、护士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差异
护士对患儿的个体差异不是很了解,且技术不娴熟,导致意见不统一,造成个人压力增加,比如护士需要对患儿进行采血或者输液操作时,有时不能准确找到部位,需要多次才能找准部位,患儿家长面对这些往往会投诉护士,导致护士工作 下降,也有部分护士在多次被投诉后,选择离岗或者调离儿科护理。另外,儿科护士一般都比较年轻,年轻导致他们经验不够丰富,敏感性不强,预见性不够,处理能力跟不上。鉴于以上情况,护士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儿科护理中护士面对的主要理由。
3、心理、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带来的理由
儿科护理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要求护士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加上护士考试繁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考试,平日工作又比较紧张,患儿的病情复杂多变,用药也要注意讲究,输液时的速度和用药量都要制约得较好,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家庭压力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理最大的环境压力来自于患儿的噪声污染,患儿容易哭闹,且患儿的哭闹具有“传染性”,有时甚至无法制约,噪音刺激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目前,医院都在不断发展,护士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床位变化的数量,长期超时工作,使护士职业疾病不断上升。
小儿在护理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否则极易造成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儿童心智不健全,他们调皮,好动,沟通能力不强,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走失、输液时容易露液,甚至有从病床坠落的情况发生,护士们会因为这些疏忽导致家长的投诉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儿科护理存在如此多的理由,护士们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求护士人员能从多方面转变自己,转变自己,降低风险,改善护患关系,针对这些理由,本人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策略:
1、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院良好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氛围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活动等等。定期参加一些讲座,调整自己的心理、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医院能给护理人员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医院管理人员要定期听取护理人员的心声,了解当前护士最需要解决的理由,形成良好的疏通渠道,让他们保持一种工作 ,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提高自己水平,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2、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责任心
护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能增加护理的自信心,医院可以让年轻护理人员定期参加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等活动,多方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比如儿科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平时需让护理人员刻苦练习,苦练基本功。护士对儿童输液、打针等都要“一锤定音”,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培养护士强硬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在对患儿扎针时会产生紧张、畏惧、缺乏自信的心理,这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保持冷静,精力集中,沉着冷静,“一针见血”,发挥最佳水平。
护理人员责任心好坏是护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前提,护士对患儿护理要高度负责,态度要严谨,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要能做到经常巡视房间,掌握患儿的病情状态,及时发现理由,并能预判病情的发展,儿科护理不能出现半点闪失,一定要严于律己,才能最大程度避开医护事故的'发生。
3、良好的沟通能力、合理的工作强度
患儿一般年龄较小,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面对患儿时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有时需要用温柔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患儿的关心。在病房巡视时,要用慈祥的眼神注意每个患儿,让患儿在医院能感到“护士阿姨很关心我”,在跟患儿交流时,要面带微笑,声音轻柔,这样有利于放松患儿心情,推动病情快速恢复。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要善于换位深思,准确表达患儿的病情状态,照顾时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策略,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士不能超负荷工作,要求医院对儿科护士的人数要配备充足,护士长要合理搭配,每个班次要安排有较长年资的儿科护士,根据患儿数量,操作难易程度调整岗位职责,实行弹性班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士既要有丰富的医护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既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能约束家长的行为。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如果患儿或家属认为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投诉护理人员,并会依照法律程序来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法、懂法、守法。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程序,护理患儿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依法护理,才能让法律很好的保护好护理人员。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士应该得到社会和医院的关爱。医院的各项政策要能想护士倾斜,增加护士学习机会,提高护士劳动酬劳,增加加班补助等。特殊节日能给护士发放一些慰问品,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媒介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的去了解护士工作,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重视护士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元凤. 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与分析 . 现代护科护理2009年9月第7卷第9期中旬版
2、刘 珍. 儿科护士机械损伤及策略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
护理论文7
【摘要】探讨老年人常患的几种疾病及如何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护理
【前言(引言)部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年龄发展趋向2个特点: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开始缓慢地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增快,因此,人到老年之后也就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而其中尤以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为最,所以阐述之。
【中心内容部分】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2】。而老年高血压病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伤,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疾病【3】。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患病率达65.5%【4】。
膳食指导 适当控制体重,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坚
持低盐饮食,食盐的摄入量每日≤5g,注意食品搭配,多食瓜果蔬菜,少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 适当运动 【5】 经常锻炼,可以明显减缓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退化,有益于生命健康的保持。夏季气温虽高,亦不宜过于贪凉,过久呆在空调房内,不仅对高血压无益,反而易得"空调病"。正确的保养,仍应择时坚持不懈的活动和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耐热的应激能力。值得指出,本病患者宜选择节律缓慢, 运动量小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体力不宜过耗。如传统的太极拳、慢速跑或医疗体操以及适宜高龄患者的散步等,要因人而异。在没有心血管紧迫的情况下,运动心率掌握在100次/分钟--120次/分钟,以华佗古医家主张的"恰而汗出"为度,此时能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每分输出量适度减少,有利于血压下降,巩固疗效。用药指导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根据血压的水平,适当增减剂量,达到治疗效果后调整至维持量巩固治疗。对血压较高的患者,不可降压过猛,应逐步降低,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产生的不良反应。 早期轻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8.5~21kPa/12~14kPa,器官无器质性改变,可使用一些镇静药,以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提高睡眠质量,使血压降低。肥胖者控制体重亦能降低血压。降压药一般选用作用温合、副作用小的药物。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提倡合理联合用药,根据血压变化适时用药,如早晨醒后,血压较高时,应服用常备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再起床;如虽经常规服药,出现头痛等症状,血压较高时,应及时增服降压药;当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胸闷、心前区不适时,应及时舌下含服消心痛等药物。
2.老年痴呆症
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较高。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其他如外伤、中枢感染、中毒、肿瘤等也可引起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全面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早期表现有感情淡漠、生活懒散、沉默寡言、做事丢三落四。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记忆力障碍、言语障碍和不同程度人格改变,以及不能料理最简单的吃、穿等日常生活,最终因营养失调合并躯体疾病而死亡。它是一种以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终会导致本人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全面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日常生活护理: 痴呆老人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协助。要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服,居室常开窗换气,被褥常晒太阳。功能锻炼: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生活上的`需求,延缓智能衰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自己料理生活,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庭护理人员帮助和训练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进食、叠衣被,并陪伴外出,认路、认门,带领患者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长期坚持,使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饮食护理: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尽量保持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对食欲差且少食者,给予营养丰富、荤素搭配、易消化的的食物,对食欲亢进的,可适当限制食量。【6】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可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代谢紊乱【7】。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DM)患者日益增多,老年DM患者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18 %~40%【8】。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老年DM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加强对DM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老年糖尿病将成为 21世纪的主要健康问题。
饮食指导是糖尿病治疗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帮助制定均衡饮食计划 ,避免摄入过多食物或甜食、油腻食物 ,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取 ,增加水溶性食物纤维的摄入【10】。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一环 ,适当有效的运动可有效增 加自体胰岛素分泌 ,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全身代谢【11】。与患者共同讨论喜好的运动内容 ,与医生共同设计安全量的运动 ,若运动量增加 ,则要增加饮食量 ,以防低血糖发生 ,运动强度则以无劳累为宜 ,要及时调整运动时间、量和方式。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由于要长期注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病人易产生厌倦、烦躁、痛苦的心理,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的时候,因此,教育患者戒怒、戒躁、戒忧、戒悲,悲喜有度,知足常乐,学会自我调节。药物治疗略。
【小结部分】
2 1 世纪的老年患者的护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的方向,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患者的疾病及护理将有更快速的发展和完善。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而且要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更要关注、尊重、爱护、关心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王文,马丽嫒,向华.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高血压杂志,20xx,13(6):321-327.
【2】 第二版老年护理学20xx:125
【3】 第二版老年护理学 20xx:125
【4】 第二版老年护理学 20xx:125
【5】 王素芳.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xx,20(2):169.
【6】王海和,陆敬荣.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xx;6(3)
【7】李元新 老年糖尿病护理进展 中国疗养医学 20xx年 11月第 18卷第 11期
【8】范丽风. 糖尿病护理进展[J ] . 中华护理杂志,1997 ,32 (10) :613【9】蒋国彦. 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 ] . 中级医刊,1997 ,32 (4) :20.【10】张怡,董梅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齐齐哈尔医学报 ,20xx年第 24卷第11期
【11】黄华夏.老年糖尿病护理进展[J ].护理学杂志, 1999, 14 (2) : 124.
护理论文8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我科的优势病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20xx年1月—20xx年5月已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护理、中医外治的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康复情况、骨密度的提高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较前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xx)11-0092-02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的“骨痿”与“骨痹”等范畴,与《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十九难》中:“督之为病,脊强而厥”[1]相关,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其防治与护理已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我科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从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对6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于防治、护理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的骨痛、睡眠差等情况均有一定疗效,可有效减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xx年1月—20xx年5月在本院骨伤科二病区住院的`骨质疏松症并愿意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64例,其中男23例,女41例,年齡60~90岁,平均7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功能锻炼、生活护理、中医外治的护理如中药热敷、中药熏洗、热奄包,通络仪治疗等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疼痛情况、临床疗效、疾病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问卷情况。
2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2.1情志调护老年人多因疾病的长期折磨,对生活的态度不积极,多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恐惧心理,但良好的情绪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做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宣教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宣教,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生活指导患者在生病期间要做好防寒保暖、祛湿等防护措施。坚持做局部热敷治疗,用热水泡脚,疼痛部位可用腰围或护套,指导患者做好安全防范(如上厕所、起床等站稳后移步,地板不要过湿,穿舒适而防滑的鞋子等),尽量去除周边环境的障碍,防止跌倒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2.3饮食指导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进行辩证施食,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调节其骨质代谢。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虚血瘀型。可选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的药食为主,如黄豆、猪血、大枣、韭菜、桂圆等,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的作用,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乳制品最佳,如牛乳、乳酪等,不吸烟和少饮酒,减少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少食肉,减少摄盐量,以免过多的钙质被排出。
2.4运动干预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滞不行,血经不通,筋膜失养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加强功能锻炼是温经通络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能增强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防止摔跤和骨折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消化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吸收[2-3]。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如慢跑和跳健身舞等;体质差的老年人宜选择太极拳和散步等。鼓励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户外运动,清晨锻炼时间不宜过早,锻炼地方宜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多晒太阳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使钙吸收增加。
2.5用药指导本病发病与肾虚证密切相关,肾虚证患者因肾精亏损,导致骨髓和血化源不足,致骨失髓血充养,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易骨折等表现。可给予滋补肾阴、强筋健骨、补肾益气的药物,护士应指导、监督患者用药的情况,以达到真正的用药目的。
2.6中医外治的护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目前本科采用中药加电疗、中药热敷、中药熏洗、中药热奄包,通络仪治疗等,均达到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温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3结果
对治疗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掌握了自我保健、饮食、用药的方法,积极参加功能锻炼,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睡眠差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2组各项指标在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的今天,老年骨质疏松症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因此易骨折且骨折愈合期较长,并且老年人由于易疲劳,不爱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较少,极易发生并发症,不但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不便,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不少负担。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康复有个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极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措施研究较多,至今未发现公认特效防护治疗法。防治骨质疏松应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因人而异,给予及时高效,有针对性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从而提高防治效果。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并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睡眠差、易骨折等起着积极的作用,使患者形成了健康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自我调护的方法,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增强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4-5]。
参考文献:
[1]沈澍农,武丹丹.《难经》导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xx:7.
[2]李敏文.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xx,25(14):89-90.
[3]唐海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中医药导报,20xx,7(1):14-02.
[4]张顺仙.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xx,22(8):102.
[5]梁毅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xx,28(13):2746-2747.
护理论文9
一、更新管理理念,尊重医护人员需求
手术室医护人员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医护人员的合理需求。管理者应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主动深入了解每位医护人员的性格特征,关心体贴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需求尽量给以满足。
(一)满足医护人员渴望理解的需求
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医护工作指挥位置下移,尽可能多地熟悉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耐心倾听其心声,当医护人员生病住院或家中有困难时抽出时间探望,让医护人员感到集体的温暖。
(二)满足医护人员渴望尊重的需求
长期以来管理者在工作中一直扮演“控制者”的角色,用“强制性手段管理人,其结果虽能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但会造成医护人员为屈服领导权威而工作,出现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的管理结果。为此,我们采用更加透明的民主管理,有效增加群体的亲和力,让群体成员理解并监督医护管理的手段与成效。
(三)满足护理人员实现需要的需求
要充分理解广大医护人员自我发展的渴望,引导医护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倡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积极为她们创造条件,帮助她们学习提高,努力争取职称晋升名额,满足她们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二、着力强化培训辅导,提升医护人员素质
(一)新形势下手术室医护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医护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热爱手术室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勤奋工作。二是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素质。手术室医护工作技术性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才能在操作中做到准、稳、轻、快,实现医护配合默契。三是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手术室医护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主动性,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细微、判断准确,沉着冷静、反应敏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应变能力,才能使医师信赖、病人放心。
(二)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培训辅导
能力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有待于在医护工作中加强培训,逐步提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及职业道德培训,通过培训,使手术室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设身处地的替患者着想,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手术室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手术室医护人员更容易陷入亚健康心理危机,影响手术室的日常工作。因此应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指导手术室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方式及工作情绪,准确把握自己对工作的适应方向和程度,客观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相互之间团结协助。同时,及时掌握医护人员的心理动态,针对性的对个别人员进行疏导,要让手术室医护人员学会控制和调适自己,学会转移自己的烦恼和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着力强化考核激励,调动医护人员潜能
健全手术室医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调动医护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手术室医护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手术室医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要按照手术室医护工作程序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将医护工作分类、量化,制定出各种考核项目、指标,并根据工作强度、专业技能、风险性、责任强度等制定出具体分值,将每个分值对应相应的奖金数,每月进行质控考核,对扣分项目给予惩罚,对得分项目予以奖励。同时,将绩效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建立手术室医护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竞争激励。管理者应给每一位医护人员施展才华的机会与空间,让她们在一次次地自我挑战和激励中,在一次次你追我赶的热浪中,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二是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每一位医护人员,定期评选优秀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利益激励。医护管理者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利益激励,使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激发,从而使手术室医护质量不断提高,最终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四、结语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管理,既是维护手术病人切身利益的“外需”,也是提升医院自身管理效益的“内需”。我们应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医护人员需求、提升医护人员素质、激发医护人员激情,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手术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护理论文10
当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发现,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产生直接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疗效。相应的,妇产科的工作应当切实增强心理护理,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稳步增强。
1妇产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1.1恐惧及紧张心理
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是妇产科患者的常见心理状况。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会由于过度的担心,导致出现严重的焦虑不安心理。不少患者会反复的询问病情,由于妇产科部分患者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若没有积极且恰当的心理准备,则必然会使得患者处于极度恐惧的心理状况之中。
1.2自卑心理
妇产科一些患者时常会出现自卑以及胆怯的心理状况。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的状况缺乏基本的认识,进而产生了自卑、自责等心理状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者在面对男性医生的时候,其羞怯以及自卑等心理状况会进一步的加剧。
1.3过度心理失常
过度心理失常指的是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本身不存在相关问题,但是患者却出现了相当剧烈的心理反应。主要的表现为多疑、性格孤僻、答非所问、容易激动、易怒、定向不全等。
2妇产科心理护理对策
2.1紧张、恐惧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举止大方、着装整洁、态度和蔼可亲,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的基本情况,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能力、手术方式等,同时要告知患者不实施手术的隐患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配合医护工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去接受治疗。
2.2自卑、害羞心理护理措施
这类患者心理特征的表现是消极的,但由于患者入院的动机是积极地寻求医治,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积极态度。针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要转换角色,通过暗示、分散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学会理解患者的苦衷,以一个同龄姐妹的身份,关心、体贴、同情、尊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积极向患者讲解女性生理知识。在进行换药、注射、阴道冲洗、导尿的时侯,要尽量的让异性回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不过多暴露患者,操作要轻柔,男医生查体时主动陪伴。
2.3失落、多疑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想法,获取尽可能多的支持。用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照顾好患者,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用爱心来消除其孤独失落的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引导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可以通过共同的思考解决问题。最后,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雌性激素的方式,来维持女性基本特征。
3结论
总的来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开展进程之中不仅应当重视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当积极的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恰当且及时的处理。加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革新。
护理论文11
1加强护士文化自觉性培养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护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在熏陶、感染中对护士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对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不知不觉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情操。文化自觉在微观的护理层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医院作为一个特定的医疗组织,其中护士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护士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如果护士对所在医院文化具有高度的认识,深刻了解医院文化的背景、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那么就能够在深层次上增强护士对医院文化的认同度,使其更加热爱医院,对医院更有归属感,最终在选人、用人和人才发展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具有文化自觉的护士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不仅能够清晰地了解、熟悉医院文化,而且能够帮助其他护士更好地认识和认同医院文化,并将其精髓转化为护士的实际行动,为构筑和谐护患关系及医院全面发展提供正能量。
2临床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培养的路径
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合一是护士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要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提升护士文化自觉性,需要遵循培养、教育的科学规律,关注护士的持续发展。
2.1护理文化自觉是在充分认识医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医院护士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护士,即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应具备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崎岖坎坷、充满挑战的历程,而且这种历程尚无止境。传统医德文化是医疗从业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和接受,并自觉内化为意志和信念,符合医院特定价值尺度的思想意识[3]。在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引导广大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坚持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宗旨,使“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传统医德文化落实到每一次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出医院护士就职誓言等。所以说传承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也只有文化的传递才更有育人的效果,其建构着临床护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临床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可发挥其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护士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从而向“病人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迈进。
2.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突出培养的主体性,引导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完善“以人为本”理念是当前护理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是先进护理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孙咏莉等[3]调查显示: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医疗风险高、病人期望值高、科研压力大、领导不信任、同事关系紧张等。492名调查对象中,91.3%的人表示压力引发的不良情绪依次有急躁、焦虑、不安、抑郁和自卑等。另外认为工作的未来发展情况“一般”的占49.8%,有12.8%的人对自己工作的未来发展并不看好。由此可见,在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现状下[4],要培养和造就一支一流的护理团队,需要从护理实践中一点一滴去渗透、引导和培养护士的文化自觉性。护理管理者需定时面对面地把社会的压力、医护人员的处境以及医院的目标传递给每一位护士,积极引导护士与护理管理者之间在医院发展和服务理念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凝成合力,构建临床护士“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尊重病人权利”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用实际行动逐渐引导临床护士践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同时要帮助护士释放压力,把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吸收,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护士对“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认同感的形成,体现到护士身上,即每一位护士认同自己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一员,病人好,我就好,院荣我荣,院耻我耻。
2.3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在自觉维护现有成果的同时自觉地开拓和构建新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和护理文化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到了教育体系中,酝酿并正在促成医学教育格局的变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医院接受毕业医学生的地方,我们应做好接轨工作,精心地呵护和自觉地维护。①从新护士进入医院开始就设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医院历史、护理文化、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同时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年轻护士正确认识和体验国情、社情和民情,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培育他们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尽职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使每一位护士都认识到自己就是医院的名片,代表着医院对外的形象,从而自觉地践行护理服务理念,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②充分发挥医院护理文化的隐性课程作用,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分层培训的原则,将医院文化、护理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护士手册的制订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从言谈举止、礼仪规范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把质量标准教给护士,让护士知道做什么,该怎样做,如何做好,自觉有效地控制各项护理行为,同时结合各层级护士特点开展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护理文化活动,如护士风采大赛、先进护理管理工具(品管圈等)的使用与展示、护理技术操作比武、护患沟通情景剧表演、品牌护理单元的创建、护患联谊会及社区服务等;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为护士提供展示的机会,如课堂教学观摩比赛、多媒体制作、护理小革新展示等,让护士从中锻炼坚强的意志、训练人际沟通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护士的文化修养与整体素质,使护士自觉地将护理质量文化理念体现在护理工作中,把护士的质量观念从单一的“微笑服务”引向“创新技术,提升质量”的高度,从而促进医院护理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临床护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营造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又需要护理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积极不懈地实践医院文化理论,才能构建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引导医院护理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因此培养临床护士的文化自觉性,促进医院文化整体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护理管理者不断学习、思考、探索与实践,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护理论文12
外科其实分类很多,相应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也尤为繁多,但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外科多为可见的伤痕或者伤口,大家所熟悉的外科护理技术就是伤口的消毒、包扎、换药等,其实不然,外科的护理过程中也关乎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技能或者不可见伤口的外科护理,加上对病患的治疗是建立在护理处理的前提下的,在治疗前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准备,在治疗后需要对其进行日常的康复护理和观察,所以,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护理是和治疗息息相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外科护理的工作在外科治疗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不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对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胃肠外科护理技术
该护理技术是在患者进行 了肠胃方面的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一般这种病症在手术后都会插胃管,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就是通过胃管来对胃肠进行减压,通过胃管的引流,流出的液体的量和性状分析病人的恢复情况,在观察中实时对病人进行相关的调整。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要对病患进行胃管护理操作时,都要先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干预,让他们在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同时忍受胃管减压护理的痛苦,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以防他们私自拔管。一定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胃管,在插管之前要检查胃管是否能通气,然后要对胃管的前端进行充分的润滑准备,在插管的时候,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让患者自己在吞的动作中完成插管的操作,但是假如病人对咽喉刺激比较敏感而导致呕吐恶心的现象,要先暂停插管的操作,假如实在都不能抑制吐的感觉,则需要借助丁卡因的帮助,用一定比例的丁卡因喷在患者的喉咙部位,然后再开始插管,值得注意的是,在插管的时候,个体的身高或者胃的现状选择长短合适的胃管,插管完毕后,要注意对胃管的固定操作,预防病人在正常的生活中造成胃管的滑落。
然而完成胃管插入的操作后,要在胃管的另一端和负压引流器相连接,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要先看看负压引流器是不是完整的,有没有漏气的现象,连通后,护理人员应告知病患一定要保持胃管的通常,不要将围观进行弯曲折叠等不合理操作,要密切观察病患在插管后有些什么反应,并且要及时作出调整处理。
二、血管外科的`护理
就血管的外科护理工作也是分为很多种类别,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专科护理等等,但是对于血管外科中的新型护理技术包括病患自身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治疗、激光治疗、对血管的微创切割手术,ACT仪器的使用等等,必要的时候在治疗中还会有血管的再建或者搭建桥接治疗,所以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最新的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在对一些数值的观察中能分析病人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尽量的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在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完善护理过程。
三、清洁灌肠的护理技术
所谓清洁灌肠就是从人体的肛门经过直肠到达结肠部位,对其灌入一定分量的液体,主要是为了帮助病人清洁肠道,能顺利排便和通气,新型的灌肠清洁所使用的医护工具有很多种:硅胶肛管、气囊和双腔球囊式的导尿管、防漏的灌肠器、电脑灌肠仪、小儿灌肠器等,不同工具的使用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在实施具体的操作时,应该让患者保持头低臀高的姿势,侧卧的方式减少了患者在等待插管时身体姿势保持的痛苦,液体也能顺利的进入结肠部位,这样也有利于灌肠液体在体内保留得更久,从而加强了灌肠液的效果,当液体在灌入完成之后,要将肛管抽出来,以便患者进行排便,而且要让患者在床上自己左右翻滚,让灌肠液充分的在结肠中作用,在刺激肠壁后,让清肠的效果更显著。但是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肛管去的长度,加入去太深,肛管会直接刺激直肠会产生便意,患者会忍受不了要求停止灌肠液的灌入,也减少了液体在患者体内作用的时间,经临床的实际经验,灌肠插管最合适的深度是15至20厘米。在插管的时候还要注意插管的角度调整,毕竟是从人体的肛门处,对角度的掌握直接影响到病患的舒适度,要遵循人体内部构造的角度,减少插管时的刺激。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的灌肠清洁护理时,要依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不能自己控制排便的特征,要在灌肠时降低压力,少量缓慢的进行操作,这样有利于老人依次逐量的进行排便,不会造成结肠宿便过多而在灌肠液的泡胀下无法排出的困难。即便如此,护理人员还是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的护理计划,在护理过程中,因为都是私密部位,所以动作要尽量的轻缓,不要反复的将肛管插入,而且灌肠的操作不宜频繁,而且要注意灌肠液体的温度和灌进液体的速度,在灌肠的同时,要注意病人的其他生理状况的观察,遇到有异常或突发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处理,整个的灌肠操作要体现人文护理的关怀,让患者不会因为害羞或者心里紧张影响护理的效果,在生理护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心理的护理尤其是外科的伤患都有极其严重的疼痛感,所以心理上的需求更为重要。
护理论文13
一、题目(标题、文题)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论文的书写。一个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对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处理方法)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达到的指标),这三个要素并无先后之分,可根据文章偏重介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但无论怎样调整,必须直接反映论文所表达的内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数千字的论文内容,使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必须学会概括、准确、新颖、精练地表达主题的技巧,具体要求:
l.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范,准确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题,题要得体,防止题大文小或用过时词语,例如“肺癌护理”,肺癌治疗可用多种手段,如果此文是关于肺癌化疗期间预防化疗药物反应的护理,用此命题就显得题目过大,不够具体和准确。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国际文献检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够适宜。
3.新颖:题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亦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疗的护理”,白血病化疗已形成常规,缺乏新颖性,而文章观察的内容是有关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如改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则较为明确、新颖。
4.精练:标题用词应力求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尽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词,如“的观察”、“的研究”等,不需写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型。但也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简短,例如"中医护理”,题目虽短,却不能反映文章主题。文题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题中数字,应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包括作为形容词或名词的数字,例如“十二指肠”的“十二”不能改用阿拉伯数字。
5.基本格式: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使之匀称美观。
二、署名
1.单位署名:单位一般指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单位署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单位署名的数量一般不超3个,署名位置应居文题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论文写作《护理论文的书写》。单位名称前还应标明邮政编码。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实事求是,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表示对文章内容负责。论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员:(l)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3)进行资料收集并做统计处理的人员;(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
3.署名注意事项:(l)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2)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署名时不应搞无劳挂名或照顾关系。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3)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如进修人员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4)署名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以示文责自负,如为集体成果,应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写上执笔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读者咨询和联系。 1 2
三、内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论文内容做大致的了解,以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同时也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1.提要内容应扼要概括地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决的问题)、基本步骤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实验范围、分析方法等)、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及其统计学意义)和结论(关键的论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将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和最独到之处反映出来。
2.写提要不宜列表、附图或引用文献。一般不分段落,内容能独立成章,文字一般以 100—200字为宜(占全文的 5%)。一般性护理科技文稿,如工作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短篇的报道等一般不写提要。写提要后文末不再写小结。
3.提要应置于署名之下,正文之前,书写时与正方相区别,“提要”二字顶格书写,留空一格后接提要内容。
护理论文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
当代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医疗护理水平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相结合的整体护理,使更多因患各种疾病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人接受了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老年人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使更多老年病人的生命大大延长。
老年人接受血液透析这种复杂的治疗措施,他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给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还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因此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起到很重要作用。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xx年12月~20xx年10月在院透析老年人累计158例,其中男68例,女90例,年龄60~87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占92%,透析治疗1~3次/周,4小时/次。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因素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终生替代疗法之一,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对透析病人进行治疗,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存活率,存活时间都大大的得到提高,对社会及家庭影响广泛,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进行透析治疗的老年病人由其亲人负责照顾,家庭成员不足而且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而且家属的情绪,行为,语言对病人的护理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
所有的透析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平衡失调,大部分病人认为只要被诊断为尿毒症就预示疾病到病程晚期,失去治愈的可能,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对机器依赖程度在医疗技术的历史上是空前的,面对这个残酷现实,病人及家属感到重大的压力,他们感到无论在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都有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病人产生不安,恐惧,烦躁,焦虑,悲观,抑郁,绝望的情绪。病人的这种悲观心态使病情恶化,恶化了的病情又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透析患者存在着营养缺失的情况,人体组织正常功能的维持与营养供给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病人食欲缺乏,摄入量减少,又加之透析微量元素的缺失和对营养物质控制的摄入,某些物质缺乏时使患者的功能失调,也给老年病人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病人动静脉每次都需要用16号针进行反复的穿刺,这也给病人身体上造成很大伤害,精神上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病人会有害怕,担忧,期望的心理。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家庭经济状况会发生变化,老年病人退休后收入相对较低,加上透析治疗所需费用增加,使他们感到经济负担的沉重,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日渐衰退,因条件的原因不得不与儿女住在一起时,他们相互间兴趣,爱好都不同,基本上没有共同语言,加上活动空间小,生活中就会出现许多空白点,丧偶等因素也会造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孤独感。
温馨整体护理对策
⑴加强心理护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是辨证的,人的心理活动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产生的,而心理状态也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而且贯穿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
实施整体护理是在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同时,特别重视对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护理目的调整病人心理平衡。首先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优美、温暖、舒适、整洁、安全的外环境。护理人员在完成具体任务同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气质来影响病人,改善病人情绪,让病人看到你时感觉你可亲、可敬、可以信赖,有安全感,给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疗法,取得病人的配合,使之坦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⑵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护理:患尿毒症的老年病人借助血液透析治疗延长寿命,渡过晚年,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透析期间患者不仅在生活方面,心理方面存在不适,而且对治疗方案,治疗措施都不了解,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病人介绍透析的方法、原理、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有采取治疗手段的必要性,为病人解除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担忧。
血液透析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为患者服务的责任心。护理人员要以过硬的技术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服务。护理人员除严格按医疗护理透析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外,还必须具备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具有高度警惕性,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能独立处理透析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冷静应对,高质量、高要求密切关注操作的每个环节,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和透析机各种监测指标,使病人舒服安全的完成透析全过程。
⑶透析后的护理对策:动静脉内瘘和各种长期留置导管是病人的生命线,要指导病人会观察和保护的方法,定期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有无异常,以及内瘘的日常维护,做好内瘘保护,延长内瘘的寿命。
指导病人饮食:制定合理的膳食配餐,营养不良可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同时增加感染几率,及时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提高透析质量。与病人要保持沟通,保持电话或家庭随访。
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质量较好的老年患者,鼓励其坚持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适量的家务劳动,使他承担一定的社会或家庭责任,使之感到生存价值;适当的社交活动也可使其生活充实,促进身心健康。
⑸指导病人情绪乐观,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不要为身体变化忧虑,要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绪中生活。指导家庭成员关爱老年病人,多理解老人,尽量为老年病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多与老人沟通,多多陪伴老人,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它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职业素养外,还要求有相应的护理方式即有专人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全面、系统、整体的责任制护理。我们体会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一项新的、先进的科学护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护理问题是确立护理工作的核心,是制定护理计划的基础,因此,很大程度上它的正确与否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包括了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热心为病人服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完成血液透析治疗这门特殊的护理专业工作,使病人无心理忧虑地完成血液透析的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不但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合理的健康宣教使必要的,要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的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控制好透析间期的饮食,体重,营养供给。及时纠正贫血心衰等症状及早发现并发症,给予处置,使患者处于一个稳定的生存状态,良好的体力、和谐的家庭社会关系是老年尿毒症患者理想的生活方式,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高质量的完成透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主编.透析与肾移植实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2 管德林,狄华,编译.郭应禄,审核.血液透析.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张海峰,王玉柱.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中国血液净化,20xx,1(1).
护理论文15
摘要:社区康复是1976年首先由WHO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覆盖面广,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上为伤病残者提供的康复服务的新途径。1994年WTO、UNESCO、国际联合劳工组织联合发表《关于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的1994年联合意见书》系统地阐明了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的概念 。这一意见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社区康复的“联合国模式”。良好的康复护理是达到患者康复目标的保证,也是提高医院康复医疗质量,推动康复医学深入发展的重要措施。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21世纪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方向,康复护理学是社区护理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社区护士职能扩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对残疾者、老年人、老年病人、慢性病并伴有功能障碍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求的各种专门的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以减少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负担,使我国老龄化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真正的发展成健康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康复护理学是社会的需要是我国护理工作的重点。
1.社区康复的历史背景
社区康复是1976年首先由WHO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覆盖面广,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上为伤病残者提供的康复服务的新途径。1994年WTO、UNESCO、国际联合劳工组织联合发表《关于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的1994年联合意见书》系统地阐明了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方法,以及使社区康复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可以说,这一意见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社区康复的“联合国模式”。由于这一CBR的“联合国模式”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各国的CBR工作实际上是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这一“联合国模式”指引的道路进入21世纪的
2.社区康复的定义
社区康复的概念是动态的、发展的,它是随着不同国家、地域,甚至社区的社会、政治、经济、人口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动的(P. Price.1998)。尽管如此,但社区康复仍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和概念,CBR联合国模式提出的定义和Helander近年来对CBR提出“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战略。社区康复的实施有赖于残疾人自己及其家
属、所在社区,以及相应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与社会服务等部门共同努力”。社区康复先驱的E. Helander博士最近对CBR提出以下定义和概念。 “社区康复是旨在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一项讲求实际的战略。社区康复通过改善提供服务的方式以便使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这种服务,通过提供更多平等的机会和增进与保护残疾人的权利,从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3.我国人口状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达到10%,所以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xx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到20xx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届时我国将成为超老型社会的国家。因此康复护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那么社区护理康复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人群健康,社区护理康复服务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社区居民保持好的机能状态;解决健康问题;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既关注患病人群,更关注健康人群。通过护理服务使患病人群恢复健康只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社区护理服务是针对人群健康,如何使社区居民保持好的机能状态,解决健康问题,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4.我国康复护理学的现状
4.1我国的成绩:我们有近十五年CBR的成绩作基础,并且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我国CBR体系的一些特色,这些经验和特色就是:①政府主导,社区为本,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模式多样,方法灵活;③分工合作,强化社区康复服务网络;④中西结合,土洋结合,采用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宜技术;⑤围绕康复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服务于中心工作任务;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社区康复发展。
4.2我国的不足认识不足:①一些社区的领导对社区康复认识不足、管理不善,培训工作抓得不紧,社区康复质量有待提高等; ②培训学员的知识储备不足:社区康复技术服务人员大多都经转岗而来,虽然大很多已通过考试取得了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证书,但是在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缺乏康复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较难胜任多项康复服务工作。这一现状成为社区医疗站(中心)的主要问题,也给社区康复医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③社区康复的
管理体系不完善:社区康复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依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及社会方面的康复服务,包括依靠社区的力量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开展社区概况调查及社区残疾人普查工作,有利于了解残疾的类别、人数、程度及致残因素,制订康复计划,便于社区康复的实施; ④教学资源限制:受教学设施限制无法传授前沿先进的康复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康复医学已成为医学的前沿学科,康复治疗技术日新月异,康复治疗效果突飞猛进,而对一些新型且在社区非常实用的如减重状态下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石蜡疗法、步态分析等康复治疗技术,却因设备制约无法开展教学。
4.3我国的机遇:
机遇一:政府倡导和支持。我国政府正在总体上加强对社区康复的倡导
和支持。预期将从方针、政策、指导原则、实际措施等方面作出决策,进一步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机遇二:我国卫生部门已在开展和加强社区康复医疗的工作上作出决策,把康复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6大任务之一(与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治疗并列),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导标准中,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康复室,配备康复治疗技师,具备开展康复工作的基本设备,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应提供家庭与社区康复指导。卫生部门这些决策的实施,必将推动社区康复医疗在我国广大城乡社区广泛普及,而社区康复医疗是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慢性病者、老年病者社区康复的主要内容。
5.解决方法:
5.1发挥社区网络优势
社区康复是社区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队社区康复的政策支持,因此与社区卫生相结合是社区康复的主要依托。所以社区康复必须充分利用医疗保健网络,与民政部门、残联密切协作,
积极开展社区康复保障服务工作。通过三级社区康复网络,在社区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获得社区康复工作的总体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所培训的社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有条不紊、兢兢业业投入到自己的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社区康复专业知识服务于社区居民。
5.2弥补教学不足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弥补教学不足将课堂面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地考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交互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社区康复教学形式,使现有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获得课堂以外的康复医学教学资源。帮助所培训学生接触康复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其接收康复信息的能力,开阔其专业野,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弥补教学不足。
5.3因地制宜
视权威康复专家Hel-lendar强调指出“,使用社区康复战略必须灵活。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不是行动纲领或现成的答案,必须考虑当地社会、文化、经济、残疾人状况,现有的服务人员、发展阶段等。每个国家都要考虑本国的重点和政策[7]。”我国现已推行的模式有社区服务保障模式、卫生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社会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其负责机构、负责人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康复覆盖面、功能改善、社区发展等均有不同,在授课内容与技能培养侧重上均有偏颇。因社区条件而异,不拘泥于固定的培养模式。只要康复能促进社区中伤残、病患人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对社区的发展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6.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6.1社会的需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需要康复医疗服务。此外,我国有数以万计的
伤残人士,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高发增加了残病率的上升。这就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来满足广大群众对康复服务的需要,否则这类人将为社会、家庭的巨大负担。
6.2我国的人文教育现状的需要
全面康复是康复工作的最终目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是护理
人员的基本职责。美国一个关节手术5小时就可以出院,2天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而我国将会让病人继续住院,这样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带来病人对病情的恐慌。所以康复护理学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国社会的需要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
的质量,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社区护理事业的未来是必要的[8]。
本人觉得:①我国可以形成分工合作、共抓康复的新的多部门管理协调
机制;②强化社区康复队伍的培训,建议成立一所全国性的“社区康复培训和研究中心”仿效国外的先进经验,开设残疾人骨干培训班,培养残疾人中的优秀管理人才,学习包括CBR在内的现代残疾人工作的管理和原则;③推进社区康复知识技术的普及和传播;④重视在农村推行社区康复。
康复护理是护理功能向健康保健服务方向的发展,是和医学模式、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发展进步及人民需求提高相适应的。面对21世纪,欧美康复医学界已经开始意识到康复医学必需回应社会上对扩大康复范围的需求,未来的康复医疗服务范围应当扩大到包括精神卫生、心理咨询等方面。迎接挑战,跟上国际康复护理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广大康复护理工作者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礼仪论文11-15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护理专业论文05-19
护理论文05-20
护理研究论文03-18
护理本科论文大纲11-27
护理论文写作03-18
护理论文【实用】05-24
护理毕业论文05-26
护理学的论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