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
作者:胡清坡 杨永涛 方伟迅 尹梦杰 程国栋 李士洪
摘要介绍了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阐述了水、植物、水边建筑、石、声、光等水景构成元素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部分成功水景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以为水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园林规划;水景;设计方法
水景是景观中最具有活力的元素之一,作为造园核心理念的悠久,在我国的造园学说中自古就有无水不成园之说和山无水不灵的定论,可见水景在造园中的重要性。水还能把与人造景观联系起来,各种各样的喷泉、亭、台、榭的建造,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应该注意植物的种植,合理的水生植物栽植是保持水景生态自然的保障。在追求更高层次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改善环境,尽量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使景观园区水清、鸟多,尤其是湿地公园的建造,更要将生态放到首位。
1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的灰色环境感到厌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景则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水景在环境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批亲水住宅和喷泉广场。依水而居的水景住宅更成为都市人的生活追求。城市水景设计是我国乃至世界景观设计的表达核心,在具体实践中表达出各种观念与思想,创造并展示水景的意境美[1]。
1.1水景是园林生态多样性的需要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在强调低碳、生态、环保的今天,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水景,是维持园林生态多样性的最好选择,同时也是创造可持续的自然景观的最好选择。
1.2水景符合东方人文美学
我国古代园林不仅理水的技艺早已有之,理水手法已经达到一定的造诣,而且早已与文化溶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东方风情,创造出具有象征性、哲理性、文化性的理水形式,其意蕴广博而深厚、高雅脱俗的理水内涵,值得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哲人对水有各自的见解。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段关于水的精辟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孔子对于水的评价也是很高的,认为水是有德、有勇、为善、循理、智慧而公平的。水是中国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这首著名的《临江仙》里,渔父的形象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象征。这种象征传统可以追溯到2 000多年前的《楚辞·渔父》篇,可见,水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具有其独特的意涵和深受大众喜爱的魅力。
2水景的构成
2.1水
水是水景的主体,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主要有喷泉、涌泉、瀑布、溪流、湖(池)水等表现形式[2]。
2.1.1喷泉。喷泉是指水体由下向上喷涌而出的一种水态,也是地下泉水向上喷涌的一种自然形态。这种喷泉形式经过人工长期以来的研究发展,喷头在不断的改进,形成以蒲公英、扇形、半球等代表的水体喷涌形态的千变万化。
2.1.2涌泉。是模仿自然承压水向上涌动的水景形式,一般是与跌水、溪流等结合使用于循环动态水景营造中,其设计构成是管道、泵和喷嘴。
2.1.3瀑布跌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造园家把这句大家熟知的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浓缩以后,融入人们的活动空间之中,创造出很多形态各异的人工瀑布。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 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在3∶2~1∶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0.3~1.0 m之间。
2.1.4溪流。古称曲水。《园冶》中曰:曲水,古皆凿石槽,上置石龙头喷水者,斯费工类俗,何不以理涧法,上理石泉,口如瀑布,亦可流觞,似得天然之趣。现代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地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2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 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溪流多为蜿蜒曲折形式,较多地表达为欢快、活泼的内涵。
2.1.5湖水(池水)。自然的海、河、江、湖、溪,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3]。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定,一般在0.3~1.5 m,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 m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0.3 m的浅水池,池底可做处理,以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 m厚土,种植水草[3]。
2.2植物
无论水面大小,在植物配置时,要做到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4]。一是水边的植物配置。我国园林设计中主张水边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之感,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可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二是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进行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以活跃气氛。三是水生植物的选择。可分为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如旱柳、垂柳、棉花柳、小叶杨、辽杨、沙地柏、圆柏、侧柏、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等;挺水植物如水葱、芦苇、藕、千屈菜、香蒲、菖蒲、水仙、水芹菜、芦苇等;浮水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睡莲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水车前等。
2.3水上(边)建筑
设计首先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其次是建筑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2.3.1景桥(木栈道)。景桥是跨越水体的一种景观构造,在水景和人工水景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景观作用,其功能作用主要有:形成跨越点;横向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观景场所。景桥分为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原木桥、锯材木桥、仿木桥、吊桥等。的居住区一般以木桥、仿木桥和石拱桥为主,体量不宜过大,应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做。木栈道也是水上跨越结构的一种形式,由表面平铺的面板(或密集排列的木条)和木方架空层2部分组成。木面板常用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木材,其厚度要根据下部木架空层的支撑点间距而定,一般厚3~5 cm,板宽一般在10~20 cm之间,板间宜留出3~5 mm宽的缝隙,下部至少有2 cm的架空层,以避免雨水的浸泡,保持木材底部的干燥通风。设在水面上的架空层,其木方的断面选用要经确定。木栈道所用木料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和干燥处理,以保持木质的本色和增强耐久性,用材在使用前应浸泡在透明的防腐液中6~15 d,然后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使含水量低于8%,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不产生变形。个别地区由于条件所限,也可采用涂刷桐油和添加防腐剂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连接、固定木板和木方的金属配件(如镙栓、支架等)应采用不锈钢或镀锌材料制作。
2.3.2榭、舫、廊。榭,水边建筑,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园冶》中曰:“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榭不但多设与水边,而且多设于水之南岸,视线向北而观景,如网师园中的“濯缨水阁”、怡园中的“藕香榭”等都是朝北的,这样所见之景是向阳的。舫的原意是船,一般指小船。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其形似船[5]。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其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廊是建筑物的柱间,有的还设有栏杆,其地面是桥面,下部是水,柱下设墩置于水中,廊水交融,和谐得体。廊一般较长,为弯曲而又有些起伏状,十分动人。
2.4石(驳岸)
传统园林的山水创作中,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石相互组成有机的整体,景观石、石驳岸与水相互穿插、渗透、融汇,形成富有变化的山水景观。
2.4.1湖石。置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5]。水中置石要求石像更圆润光滑,以玲珑石为上,大卵石居多,方正石一般做基础与趁景。
2.4.2驳岸。沿水驳岸的设计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不但壬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
2.5声
“声”则是水声,展现的是水体的听觉美,既包括汹涌的波涛声,也包括潺潺的溪流声,配以鸟语蛙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将“声”这一元素直接运用到水景当中,使其成为水景的一部分,如喷泉中的背景音乐。所谓的音乐喷泉,其原理是将音乐的不同频率经单片机处理送到变频电机的控制端,使电机转速随音乐的音调、节奏、和强弱变化,水泵的压力随之变化,喷岀的水就有了高低变化,这样就出现了随着音乐节奏而跳动的美妙景观。
(下转第260页)
(上接第258页)
2.6光
光是水景的视觉美。水本是无色透明,然而通过对水
底、水岸材料以及岸边绿化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辅以灯光照明系统,可以自由创造出理想的富于变化的水景色调。现代园林更是主动将光这一元素直接具体地参与到水景的构成中,如水幕电影,水幕电影是通过高压水泵和特制水幕发生器,将水自上而下高速喷出,雾化后形成扇形“银幕”,由专用放映机将特制的录影带投射在“银幕”上,形成水幕电影。当观众在观摩电影时,扇形水幕与自然夜空融为一体,当人物出入画面时,似人物腾起飞向天空或自天而降,产生一种虚无缥缈和梦幻的感觉,令人神往。
3典型的水景设计案例
3.1曲水流觞
TTC雾森贯穿于北京奥运村区中的整条水系,主要运用在与叠水、木栈道、绿植、生态湿地岛的结合中。其中生态湿地岛是园中较为重要的园林景观部分,雾效设计在水域周边,沿水域设点,飘渺的清雾与水景、喷泉完美结合,将江南地区特有的烟雨迷朦和湿地风貌真实地再现于奥运村中,为各国朋友尽情展示园林变幻莫测的景观情趣;绿植中同样布置了雾化效果,还原了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在视觉上营造充满诗意的中国水墨园林,成为向世界展示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窗口之一,同时更是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惬意、美好的放松空间。建业森林半岛楼盘的多数小区也都采用这种设计手法。
3.2诗情画意
白浪河湿地公园融合了人文、自然等众多元素,与其说建造的是公园,不如说是展开了一卷画卷,更多地将自然景观搬到小区、公园、街头,使人们更容易体验瀑水直落、涌雪堆玉、鱼翔浅底的自然景观,生活更有诗情画意。
3.3灯光音乐喷泉
如世博韩国馆、洛阳新区的音乐喷泉、郑州新区CBD的水幕电影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齐齐哈尔劳动湖百米高喷工程,喷泉主喷高度200 m,装机功率2 100 kW,号称亚洲第一高喷泉,喷射之壮观,大大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在国外的成功案例有迪拜的音乐喷泉、拉斯维加斯的音乐喷泉等。以上案例的共同点是音乐、光、水完美的融合,演绎出各类魔幻的景观,光与水结合演绎出冰、火两重天的视觉效果,无限激情的音乐同样能在夏日演绎出清爽快活的视听盛宴。
3.4枯山水
国外的理水突破常规,运用达到极致的是日本的枯山水,其理水手法是以砂石代水,在平坦的草坪上置景石、白色汀步,或者从高低不同的屋顶、台地倾泻而下的波浪状草地在形式上给人以水的感觉,这是“以草代水”的表现方法。另外,景观塑造中的一些元素,如水车、水磨、石桥、波浪形台阶也能表达水的意境[6],如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都是成功的枯山水设计案例。
4小结
在设计水景时,不要忽略了水的功能性。最早的住宅临水而建,也就是为了取水、用水的方便。对景观水体实际功能的挖掘利用,合理引导水景中水的功能性回归,不但可以促进水景的观赏价值,还可以优化水景效果,达到生态、环保、节水目的。这方面的设计包括将雨水收集、存放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等。在设计水景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在一些缺水城市开发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就要从改善生态效果考虑。作为景观主题元素的水,其来源、水质保证等都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5
[1] 王吉.试谈水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科技市场,2009(7):123-124.
[2] 蔡小红.谈谈园林中水景的设计和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88.
[3] 潘小利.浅析几种水景景观[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3):9-11.
[4] 詹姆士·埃里森.Water In The Garden园林水景[M].姜怡,姜欣,译.北京:技术出版社,1998:26-30.
[5] 熊文愈.山石在园林中的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0-46.
[6] 毛培琳,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6-30.
【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相关文章:
浅析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03-18
浅谈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03-17
谈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03-18
探析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03-18
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2-07
探析园林的水景设计03-18
浅析园林的水景设计03-25
浅论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