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时间:2024-06-19 17:27:22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科学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及时检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进而保障工程的施工和使用的安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以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为研究重点,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质量检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结果表明: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案,能有效的保证建设项目质量。

  关键词: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长期实践资料表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已成为工程质量事故控制、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事故补救和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其形成与发展受政策导向的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检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目前对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的质量、投资成果,也成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因此做好检测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已成为了建筑工程量检测中心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工程概况

  某楼盘工程位于县城将军大道元光中学北侧,本工程为住宅楼,由漳州市怡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42430.30平方米,1#楼、3#均为18层住宅楼,2#楼、4#楼、6#楼均为3层住宅楼,5#楼、7#楼均为11层住宅楼,同底之间设一层连体地下室,地下室面积7515.96平方米,总投资约人民币9996万元。工程总工期为500日历天。本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为C15,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40,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为C40,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为C45,屋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S6,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既可以杜绝、减少不合格建筑材料的应用,又可以为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工程质量事故查找技术原因,因此本次工程委托厦门国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

  二、质量检测方法分析

  为了确保各检测部在检测、检查范围内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工作,因此应对质量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常用的方法有:抽样、检测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等。为了科学有效的控制检测、检查方法,需要质量负责人审定非标准方法、自编方法等;检测部负责人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确认非标准方法;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批准。

  2.1检测方法分类

  分类:(1)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工程的类别、特点,依据国家、行业或地方颁布的标准要求执行,主要包括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布的标准方法;二是依据本单位在具体实践中对质量管理及质量检验的有关经验,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检查标准;(2)非标准方法:标准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但一般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周期较长,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检测机构使用非标准方法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如: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方法、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等。非标准方法在确认后,下次使用时,只需考察适用性即可。

  2.2检测方法甄选原则

  首先各检测部负责人要确保检测、检查结果准确可靠。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其范围内的所有检测、检查活动选用适当的方法;另一方面要配置有关设备的使用及操作规程[1]。其次各检测部要确保相关的检测、检查规程、标准、方法都保持现行有效版本,且便于人员使用。偏离标准的方法须经客户确认后方能允许使用。最后对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检测标准可直接选用,如因工程实际必须做一些修正时,需制定补充或说明文件。

  2.3检测流程

  概括来说,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对被检测建筑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委托检测的目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2)编制检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概况;检测目的或委托一方的检测要求;检测依据;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检测工作进度计划及检测中的相关措施;(3)现场检测:从建筑结构可靠性影响因素来看,检测内容可分为:几何量、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能的检测[2];(4)检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了更好的反映结构性能,需要对检测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换算、统计分析及归纳演绎,以说明试验的结果或解答试验所提出的问题。

  2.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一般是在客户对检测结果有一定要求时进行,其主要步骤有:(1)识别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可能来自方法不理想、测量环境认识不周全、计量标准有误差等,识别过程中应从主要分析测量过程入手,对测量方法、测量程序进行深入研究;(2)建立测量过程模型,也即是被测量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3)逐项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并在不确定度报告中给出获得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及置信水平。

  三、实例分析

  3.1回弹法———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1)概述。回弹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砂浆等建材强度的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并且具有检测技术易于掌握,检测过程对构件无损坏,不影响其结构受力体系等优点目前为了进一步发挥回弹法优势,突破回弹法局限性,正在逐步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①为提高回弹法检测精度,不断加强配合比、坍落度、养护方法等因素对测强的影响;②对高强混凝土回弹仪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对比分析,分析其检测精度及影响因素;③对比分析不同混凝土回弹法检测数据,分析差异并建立测强曲线;(2)影响因素。①原材料的影响:如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②成型方法的影响:对于成型后混凝土密实的工艺来说,对回弹法检测没有显著影响;对于真空法,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成型的混凝土,应谨慎使用统一测强曲线。③由于湿度对回弹法测强的影响较大,因此检测时应保障混凝土表面自然干燥,若表面含有水分,则应用钻芯法或建立专用曲线对测强结果进行修正。④混凝土的分层泌水现象,使一般构件底部石子较多,回弹值读数偏高;表层因泌水,水灰比略大,面层疏松回弹值偏低[3]。以结构构件砼强度检测为例,检测仪器主要为ZC3-A混凝土回弹仪和0-8mm碳化深度测量仪。通过对抽检单中指定的3根柱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其现龄期砼强度,具体结果显示:所检一层至三层剪力墙共3根墙柱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49.2MPa~51.8MPa,均符合设计强度等级C45的要求。对抽检单中指定的5根梁、柱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结果表明所检八层、九层剪力墙共2根墙柱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42.9MPa~45.3MPa,均符合设计强度等级C35的要求;所检二层至四层梁共3根梁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40.0MPa~41.5MPa,均符合设计强度等级C35的要求。

  3.2电磁感应法———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和直径

  3.2.1检测方法及要求

  (1)钢筋位置和间距的检测方法。将仪器探头放置在被检测部位表面,沿被测钢筋走向的垂直方向匀速缓慢移动探头,根据信号的提示判定出钢筋的大致位置后再前后移动仔细找到信号峰值点即钢筋的位置,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相重合,在混凝土表面的对应位置作出标记,对同一根钢筋应至少用3个标记确定其走向。钢筋间距的测量则需将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相邻钢筋位置逐个确定,并不宜少于7根钢筋(6个间隔),然后逐个量测所有相邻钢筋的间距,多个连续钢筋间距的平均值为钢筋的平均间距;

  (2)根据已知钢筋直径检测保护层厚度。每一个测点应重复检测一次,对同一处读取的两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应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进行检测,如两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仍大于1mm,则应更换检测仪器;

  (3)未知钢筋直径估测及检测保护层厚度。在实际测量中,当混凝土中仅埋设单根钢筋或钢筋间距较大时,钢筋直径的测量精度基本上在一个钢筋公称直径的规格的偏差范围内,当被测钢筋附近存在平行钢筋时,会对钢筋的测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要求在检测钢筋直径时,被测钢筋与相邻钢筋的净间距应大于10mm。每根钢筋应重复测量两次,在同一处测量钢筋直径的数值偏差不应大于2mm,取二者中的小者作为测量结果。并且钢筋直径的测量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检测钢筋直径时,应尽可能辅以其他测试手段进行验证[4]。

  3.2.2注意事项

  (1)电磁感应法检测的物理量是钢筋感应电流产生的二次场的强度,因此如果埋置钢筋的非金属材质或周边介质具有铁磁性,将会产生感应磁场,并叠加到由钢筋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上,造成测试误差;

  (2)只要测试点偏离垂直钢筋,其影响可以忽略,而相邻的平行钢筋则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筋净间距小于保护层厚度时,测试结果的误差可能大于±1mm,只有当钢筋净间距与保护层厚度的比值在1∶1以上时,保护层测试误差在±1mm以内,满足规范中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误差的要求。

  四、结语

  总的来说,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相关检测机构不仅要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质检过程的监控工作,还要不断提升相关检测技术的引用和推广,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检测流程,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持,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来提高建筑质量,保障人民人身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廖小建,陈红艳.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状及发展分析[J].工程质量,2015(9).

  [2]尹明军.探讨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及其特征[J].城市建筑.2016(6).

  [3]孙翔宇.基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及实例分析[J].科技展望,2015(29).

  [4]李金妮.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的论文07-30

从主体到结构10-0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探讨08-16

浅谈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方法10-12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对策的论文10-04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实践应用10-12

电子节气门结构与检测方法论文09-26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05-08

光学分析方法在水质检测领域的应用08-13

浅淡计算机实用检测维修方法及应用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