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论文
第一篇:高职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建筑行业中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每个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所以,扎实地学好这门课就很重要。笔者就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在高职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建筑设计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也是建筑绘图的可操作性,但是目前适合这个教学目标的教材比较少,内容也比较陈旧,而实践教材要有准确性、专业性和系统性,所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头脑比较灵活,情商较高,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去引导,他们也会热爱这门课。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讲书本知识,学生只是听懂了课本内容,实则到实际绘图时就记不得了,学生离开课堂,就不知何处下手,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就降了下来,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但是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二)学生照图画图,实践缺少建筑特色
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教师课堂上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当中起不到引导作用,课程实践也只是让学生盲目的按照收集来的图纸临摹,所以学生没有自主完成实训项目,都是仿照别人的项目来完成的,学生就缺失了自主完成项目的能力。然而准确的图纸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固,如果仅仅靠多媒体,教学机械而又枯燥,学生不但不会自主完成一项制图,还会让学生养成应付了事的习惯。建筑施工图设计把握整个建筑全局,关联到方方面面,不能有半点马虎。所以要想培养优秀的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课堂的改革也是必要的。
二、建筑教学中的改革
(一)完善教学内容根据现在的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地方特色,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去认识建筑的特点,然后从基础的地方开始入手,清楚地认识到工程制图上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创新。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思维积累更多的建筑实例,让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借鉴这些建筑的施工特点,让学生的施工设计经验更加丰富,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提升学生工作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社会工作中。
(二)抓好课程实习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实地观察,比如一些写字楼等简单的建筑物,让学生实地观察,然后根据看到的情况画出该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建筑物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也便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施工技术设计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操作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老师的指导,让学生所学都能在图纸中表现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学生的实例操作,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靠老师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的。由于建筑施工图设计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学生都不具备最基本的绘图经验,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工程,从课程开始就把施工图纸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完成上面的相应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学生之间彼此交换一下图纸校核,做出最后的图纸。让学生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具备施工设计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基础知识。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不仅牵涉到一个开发商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建筑物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外貌跟形象。总之,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过去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所以现在就是要摈弃过去的教育模式,实行“以理论为先导、实践操作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稳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地操作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加优秀,适应这个社会。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业在不断的进步,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劈荆斩棘让实践更加完善,把城市建造得更加美丽。
第二篇:高职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探讨
作为一门探究建筑施工技术相关问题的学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难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了充分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实践训练效果,各高职院校也逐渐重视起了教育改革与实践方面的分析研究,并努力通过开发丰富课程资源、构建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颖、先进的教育模式来适应教育改革需求,对于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开展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展示施工工艺工程的相关录像与动画;探究相关问题;做出最终的分析与总结。比如:在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了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基本流程之后,运用多媒体提提出“播放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是否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理操作?具体存在哪些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看某工地人工挖孔桩的相关视频。而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人工挖孔桩的直径必须要在多少以上?为什么?等等。在学生看完视频、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在给予最终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学习探究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未来在具体施工现场工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
首先,在师资培训方面。要想高效的开展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要构建出一支高素质、一体化的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施工操作能力,以及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此,各高职院校就可以组织其课程的相关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参加一些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帮助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并尽快的构建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并以此来适应一体化教学发展要求。其次,构建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在教学改革中,院校和教师应积极的突破教室、实训室之间的隔阂,并经二者进行科学整合,这样教师可以边讲解边做,而学生也可以一边理解一边练习,有效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再者,制定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院校可以将理论、实践教学课程科学整合到一起,并以往独立开放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钢筋绑扎安装等方面的实训内容,恰当的融入相应的理论教学中,进而有效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向脱节,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强化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基本知识后,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按照相关规范、施工手册去去自主的开展施工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在安排小组之间对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进行交叉检查,最终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比如,在讲解“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的相关教学活动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环节环节:布置任务、演示操作、开展试验、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最终评价总结。
三、优化评定方式,积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结合建筑施工这门课程的特点来讲,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应积极改变原有的仅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定的模式。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编写试卷与答案,或是让其针对所学知识的某一方面来写一篇恰当数字的论文。通过这样的评定方式,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有效避免考试前教师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其次,该课程在进行考核时应积极采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对于完成的实践操作过程、总结出的实践学习成果,应先由学生小组进行互相评分,然后再由教师来进行客观、全面的点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个技能竞赛活动的,对于取得良好比赛成绩的学生,要在其最终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进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总之,由于当前高职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模式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虽然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实践训练,但其实践操作水平却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和教师应注重其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究,大力推动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创新改革,其教师不仅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还要创新、改革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学生设计出更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活动。
第三篇:工学结合模式在建筑施工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夭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教学进行系统化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施工过程的认识和建筑施工技术水平。首先分析目前建筑施工教学存在的不足;接着从强化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重点探究了工学结合模式在建筑施工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目前教学存在的不足简略的提出几点建议;最后客又贮也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施工;教学改革;意义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基准的先进教学模式。建筑施工课程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强化施工课程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但受传统教学体系的限制,多数高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施工过程时间短,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等,导致建筑施工教学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夭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教学进行系统化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施工过程的认识和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一、目前建筑施工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提高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先进教师,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者已成为教学习惯,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学仍然影响着很多师生,这种单一的教室模式导致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但却不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与仪器都在不断地研发中,如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则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先进技术的认识与应用,而且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及时的讲述先进知识的应用,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对很多先进仪器缺少必要的认识。总之,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教学上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诸多问题。2)缺少对工学结合的认识,无法提高设备水平。目前,多数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试验场地,但受资金的限制,这些试验场地的教学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年龄如某个测量工具还是建校处购买的设备,这样就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无法掌握对先进设备的认识。工学结合是目前多数高校正在强化的教学措施,通过与当期的企业进行合作能够满足学校在资金方面的需求,但据了解这种措施仍然停留在表面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校的对工学结合重要性的认识,所以学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使企业不能很好土创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试验场地建设中。
二、工学结合在建筑施工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1)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应用技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众多师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现状。工学结合是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校实验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先进教学措施,工学结合的.开展,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中,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缺少实践操作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代教育的宗旨是指培养具有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工学结合的深入建设,不仅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我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可见,工学结合在建筑施工教学改革中能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2)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学生适应力。工学结合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过早的对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进行了解,让多数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学校通过加强工学结合在建筑施工教学改革中的投入,使学校能够引进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不仅如此,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企业还能提供市场实习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建筑施工的学生,本身就要求学生具有对先进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而且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建筑施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那么即使开展工学结合也是无用的,所以在工学结合建设中一定要积极建设,保证建筑施工教学改革的质量。
三、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策略
1)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及时完善课程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多以教师口述为主,特别是建筑施工教材的选择,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技巧,从根本上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施工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教材中添加必要的实践操作技巧和先进设备的介绍;接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及时掌握先进的建筑施工信息,包括教学仪器、操作技术等。总之,在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课堂内容的完善是保证工学结合效果的基础。)Z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涌现,但受资金影响,多数高等院校并没有完全落实工学结合的建设工怅多数高校仍然停留在建设的表面上,教学设备多为落后的产品,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状况,所以各高校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积极同企业合作,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建设实验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3)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工学结合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更多重视理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忽视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许多专业老师本身就是从学生直接走向讲台,缺乏基本的实践,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更是无所适从。因此学校应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要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可以结合企业用人需要,进行师资业务能力与企业培养的对接。将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以及与企业的人材培养相接合,使得一方面,企业技术队伍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总之只有加强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工学结合才能使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获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工学结合模式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工学结合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可以充分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工学结合很好地实现了课程与施工的统一,在企业发展合作的同时,能够将企业、学校和学生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整体的施工技巧和施工管理能力。
第四篇:《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效果浅析
《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需要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工程项目管理》有紧密联系,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管理岗位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但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往往被动的学习而不去自己动手实践,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1《建筑施工组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手段落后,积极性欠缺
采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时,同学们相对被动,有时候是不情愿的去接受课程的内容,很容易导致积极性下降。如果同学们不自己动手绘制施工进度图表,甚至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时消极应对,那么枯燥乏味的教学只能让《建筑施工组织》难以进行下去。
1.2教学内容滞后,缺少实践性
不仅仅是针对《建筑施工组织》教材,国内很多专业课教材内容都存在更新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内容讲解很少的问题。如果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使得学生得到的知识滞后,技术题目不懂得分析,案例题目解题思路慢,步入社会后有些新问题也不会解决,缺少实践性。这个问题还导致后面的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结合,适应性下降的问题。
1.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适应性较弱
《建筑施工组织》不仅需要理论内容的教学,还涉及到绘图制图,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设计的内容。首先,本课程和《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等其他专业课有紧密联系,有些内容还有先后关系,如果没有将前置课程基础打好,那么将影响本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的内容。而工程类许多专业课都实践性很强,如果对建筑中的材料、技术知之甚少,没有到工地上亲身体验,那学习知识的时候适应性较弱。另外,《建筑施工组织》这门课的内容中掌握横道图和网络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而仅仅要求同学们使用手画也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大多采用工程管理软件进行绘制和后续的分析,对于本专业常用的软件不了解,缺少实践教学内容,不利用同学们以后的就业。最后,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内容,调动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是本环节的关键。如果同学们没去过施工现场,没见过所需要编写的施工材料和技术,那么课程的教学很多只能口头上进行讲解,许多细节靠想象,非常影响最后的教学质量。
1.4教学对象不明确,无法针对性教学
《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土木工程专业学习,还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都可能要进行学习。所以不同的学生,基础不一样,专业不一样,起点不一样,已学课程不一样,就业单位不一样,那么学习的重点都会有变化。如果不针对性教学,而是采用一套系统进行教学,那么有的学生可能学起来吃力,还可能学完后就业时应用机会少;而有的学生可能学起来太简单,提前完成教学,那么久浪费了教学的资源。
2提高《建筑施工组织》教学效果建议
2.1重组教学内容,改善手段
《建筑施工组织》中包括基本内容学习和施工组织设计两大块内容。可以围绕施工组织设计的课程设计,将基本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重组本课程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将行业内的新内容添加进去,保持更新换代。这样使教学更系统化,生动化,新颖化,让同学们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遗漏了什么,亲自去设计,去思考,去指挥,让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实践。在教学手段上除了提倡PPT多媒体教学外,也建议多放施工现场图,将文字和彩图结合教学,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另外,习题和案例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案例的讲解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针对重难点再集中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同学们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上应注意与同学们的互动,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教学,内容一定要灵活,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2.2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实践性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从安排现场实践学习,课堂视频分析讲解,专业软件学习应用这三个方面入手。多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或者与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参观正在施工的工地、参观主体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等。有条件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操作这些施工内容,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高积极性。如果没有条件让同学们进行施工现场实践,还可以提前利用视频进行录制,再到课堂上播放进行分析讲解。多多利用网上的视频资源还有施工相关的纪录片,再结合课本进行专业教学,也是很好提高实践性的办法。对于课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和学习也很有必要。现在计算机上有许多管理类的软件可以进行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和管理,例如斯维尔,同望等;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可以借助西西网络图等软件进行制图操作。让同学们了解和使用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本课程,从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3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
基础不一样,那么就合理安排先行课程,调整课程难度,先打好应有的专业基础,在进行本课程的讲解,并针对不用层次的学生进行难度的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的适应课堂。专业不一样,那么教学的重点就不一样,工程类的学生和管理类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该有变化,针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那么课程讲解的重点也该随时变化。尽管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利用针对性的教学,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专业知识更通俗易懂。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因此,《建筑施工组织》这门课程应针对学生特点,重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建筑施工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高职院校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是从建筑施工的角度介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施工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一、“建筑施工组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综合性强,不仅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有密切联系,还涉及到实际工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因素、社会风气、国家及行业规章制度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么感到实际与理论脱节,要么感到内容庞杂,很难理清思路。笔者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书本多于实践,课堂多于现场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现阶段讲授“建筑施工组织”这门课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虽然可由老师集中系统讲授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教”为主动,而学生的“学”为被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老师时常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老师的理论讲授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由于没有面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没有亲临施工现场,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常常会感到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在一起。
(二)相关课程不扎实,难以融会贯通
“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有很多前导课程(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作为知识的铺垫。事实上,学生们不是每门课都能掌握应有的知识,部分知识的缺失及相关知识的串联出现短路都会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遇到问题。面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法,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专业教师应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法
通过对“建筑施工组织”各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利用各个知识点的特点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设定情境、置身角色
对于“建筑施工组织”中的理论性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工程案例、视频资料等资源事先设定好情境,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位置思考。例如,在介绍施工段的划分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施工图及工程量,让学生划分合适的施工段。
(二)重视基本理论的掌握、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这门课后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理论计算及图表的绘制。教师可以利用PPT进行一些动画设置,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动态演示,使枯燥的理论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教师还可以在同一个例题里扩展思路,提出几种可能性,分别展示出此种可能性的结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在切换动画效果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一个计算步骤的演变。当然,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练习也是掌握此部分内容的重要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践、现场带动课堂
“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终极能力目标是学生能够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教材中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直接服务于实践,可操作性非常强。但是学生大部分是没有经历过工程现场实习的,缺少实践经验,面对实际问题时,不知道从哪入手。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安排一些现场参观教学,通过置身工地的切身感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施工总平面图时,可以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施工场地中有什么内容,各种材料、设备分别是如何放置的,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布置顺序。
三、“翻转课堂”的尝试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老师通过答疑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与应用。“建筑施工组织”也可以尝试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布置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自定步调自主独立完成个性化的学习,在课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实训,老师通过答疑辅导学生实训,完成从“教”到“帮”的转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实训效果。合理的组织施工是建筑工程按照进度计划优质完工的关键,而“建筑施工组织”不但有合理组织的理论知识,还有如何编制计划安排的技术实操知识,因此,学好“建筑施工组织”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篇:建筑施工组织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一、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的缺点
在“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把掌握知识本事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学生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一方面觉得枯燥无味、抽象难理解;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的“功利性”很强,他们关心的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对于“学习什么知识”缺乏兴趣。所以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被动地接受、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满足不了高职高专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项目化教学的优点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与重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与合作学习;以真实情境为依托,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以过程和产品为参量,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摒弃了以对或错为唯一标准评价成果的做法,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筑施工组织》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理论跨度大、技术应用性显著等特点。对该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从而适应岗位需要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职业岗位分析
1.职业岗位与知识能力分析通过岗位调研,确定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是施工员,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可将其对施工员(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能力要求归纳如表1所示.2.重构课程内容围绕“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这一核心技能,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各个步骤中。3.进行项目设计根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将这一工作任务划分为6个模块。4.教学设计选取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三种典型的结构类型建筑为载体,以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即按“项目—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思路实施教学,实现由“知识点—问题—任务—模块—项目”的完整学习。5.课程实施以完成项目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给各学习小组发放任务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获取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规定任务。6.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除了成果评价,更注重课堂纪律、职业素养、小组讨论等过程元素的考核。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的建立
以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线,建立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如表2所示。
三、建议
(一)载体选择要典型且多样化
项目教学依托载体来完成,载体选择恰当,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程以建筑工程中三种典型的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不同的学习小组完成不同结构类型项目的训练,各小组不仅能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获得历练,还能在学习与观摩他组的成果中得到拓展与提升,可谓一举几得。
(二)任务划分难度要适中
任务过于简单,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任务难度过大,会让学生“知难而退”,导致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在分解项目任务时,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解决数量和难度不断增加的任务中提升能力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项目化教学以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但如果长期以单一的方式进行,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退,所以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任务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永远保持“新鲜感”。
(四)学习小组划分要合理
项目教学主要以小组教学的形式来组织实施,分组方式、小组规模都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笔者主张教师按照“能力均衡”而不是“成绩均衡”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对于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以4-6人为宜。
【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施工的论文05-27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探讨论文11-14
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论文12-02
《水工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1-17
设施农业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1-28
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论文11-28
建筑论文-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11-18
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论文11-22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07-16
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管理研究论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