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0-09-24 13:35:13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1项目背景概况

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风情园整体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61031.8m2,是集酒店、度假村、商业街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配套商业项目。建筑设计中采用新中式设计手法,充分借鉴了关中传统民居的造型与装饰元素,并加以提炼与演化使建筑自身即富有时代感又不是传统民居之韵味。关中风情园的建设是整个楼观台风景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在完善楼观台风景区的配套设施。楼观印象酒店势必会成为游客们住宿、休闲、娱乐及购物的良好场所。

  2建筑造型的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楼观印象酒店方案中融入了众多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并将传统建筑形式、细节元素、“场、街、院”的空间尺度感延续下去。但是为了功能的要求同时丰富整个建筑群落的布局,在引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的同时,适当设计一些与传统风格相协调的新中式风格公共建筑,在尺度放大的情况下做到空间尺度舒适宜人,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这些利用现代手法表达关中传统民居意向的建筑风格,主要从以下两点充分表达。

  2.1屋顶造型的借鉴与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一直是人们对其的第一印象。风情园酒店商业街作为现代化的商业建筑群体,为了取得天际线以及造型风格的统一,也大量的采用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常见屋顶模式———双坡和单坡屋顶,充分结合两种屋顶模式进行结合与穿插,使建筑物散发出浓重的关中气息,形成一种具有传统屋顶肌理又具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屋顶形式。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酒店部分,屋顶利用穿插,镂空的处理手法将单双坡两种屋顶进行组合,不仅保持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尺度,而且增添了立面的层次变化。

  2.2地域民俗文化的引入

  如果说屋顶是利用人的视觉效应来体现新中式建筑造型风格的话,那么本案中引用的民俗文化就是将文化艺术氛围带入建筑群体中,从而体现建筑地域风格特征的一种手段。关中新中式建筑风格从本源上讲也属于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一种,民俗艺术文化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其文化,是我们的一个想法。酒店餐厅广场的戏楼设置赋予了广场场所空间一定的关中民俗人文内涵,将诸如秦腔文化,皮影戏等关中传统民俗文化引入场所空间,在其中进行传统的戏曲演艺活动,使游客能驻足观看传统表演,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

  3街巷宅院空间尺度的继承与发展

  3.1街巷的空间尺度

  街巷空间自古以来不但是以交通流线为基础功能要求,以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为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场所和院落空间的联系线,而且也是建筑群落肌理的重要元素之一。与传统建筑群落最大的不同就是汽车等大型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现代交通流线中不仅有人行流线,还有车行流线。不同的流线功能,不同的流线交汇场所,对街巷空间的尺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方案在街巷空间中不仅还原了传统场所的空间精神,同样延续了街巷空间的精髓,同时加入了适宜车行流线的交通尺度。为了创造亲切的街巷空间和保持传统街巷空间的尺度问题,首先就要实行人车分流。在人行系统内保留了原有的街巷尺度,而车行流线用8~10m较宽阔的车行道路进行空间引导,与一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相连接,使汽车不用进入商业街和客房宅院就可以达到运送客人,物资等目的。在戏楼广场西边的地下停车场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顾客的停车问题,这样车流就从商业街步行街中分流出来,使得商业街实现了对传统功能上的借鉴。街巷空间两侧商铺的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例为一或者稍微低一点的时候,营造出来的空间气氛使人感到最为亲切,酒店商业街的空间尺度在传统尺度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有着丰富的变化。商铺多为两到三层的单坡顶建筑,局部根据功能节点适当放大缩小。临街的商铺界面有一定的进退,从而打破了平整的建筑与街道相接的面,形成丰富的临街界面变化,使整个街巷空间层次丰富。商业街巷的`建筑单体高度比传统街巷建筑单体高度稍高一些,同时街巷宽度也要比传统民居的街巷宽度略大,从而保持了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的亲切感。商业街节点空间作为聚集人气的核心区域,空间放大,豁然开朗,给予商业街巷空间丰富的层次感。可以说酒店商业街做到了对传统街巷形态尺度上的延续。

  3.2宅院客房院落的空间尺度

  作为居住建筑,VIP客房的空间尺度感最为亲切,内部庭院空间更为注重实用性,摒弃了传统民居庭院作为景观节点的作用,空间收小,仅作通行与基本采光需求之用。房间内部空间感与普通居住房间并无差别,除了单坡屋顶也完全看不出传统房间的特点。

  4建筑细部装饰的继承与发展

  4.1酒店方案设计中对关中传统民居元素的直接运用

  在楼观印象酒店方案设计中为了突出关中新中式风格与传统风格的传承与结合,直接运用了许多传统建筑形式的元素表现,直截了当的表明建筑风格意向,体现传统韵味。直到今天,在建筑细部造型处理中,例如屋顶、门窗、影壁等部分在遵循传统元素中的尺度与做法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的构造与材料技术仿照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与材质依然是如今新中式风格建筑细部装饰继承传统细部装饰形式的主要处理手法。在酒店主入口出的大门设计中,体现出极其丰富的传统民居元素。主入口大门采用了一些镂空的花格钢架,花格的样式借用传统民居中窗格的式样,既能体现传统韵味,又能增强入口大门立面的立体感。两边墙面顶部的圆形砖雕图案也是从传统民居影壁中提炼出来,镶嵌于大片砖墙之上,丰富立面视觉效果。酒店中所有的建筑单体都采取了传统建筑坡屋顶的形式。影壁雕花以重复、叠加的手法出现在建筑单体的墙面上,有传统关中民居影壁上的精致吉祥图案雕刻,一般较传统影壁图案稍微简化。在广场空间中,将传统装饰纹样的图案结合到地面铺设与标志指示牌,甚至于垃圾桶的设计之中。在整个大场所环境中,能够体现出建筑群体的传统文化底蕴。

  4.2酒店方案设计中对关中传统民居元素的间接运用

  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将传统民居中的元素照搬到现代新中式建筑风格中来,还可以将这些符号、元素经过提炼处理,抽象成其它更符合现代使用功能的部位,这样既不影响其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要求,又能散发出建筑物的传统气息。下面选取其中一个最有特点的细节设计来说明。酒店大厅休息等待区由一个门楼及一个镂空照壁象征性的隔开。照壁和门楼都是传统民居中过渡空间的构件,将其变形,简化,不仅达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又能够在酒店大厅细部装饰的布置中烘托出传统建筑空间氛围。

  5材质色彩肌理的继承与发展

  5.1对传统民居材质色彩肌理的继承

  在当代建筑方案设计中体现现代风格与传统文脉相结合的手法中最常用的就是将传统建筑材料引入到现代建筑造型中,将传统建筑的肌理直接表现在现代建筑中,这种原样照搬的手法依然是主流,但是只是一种技巧表现手法,只是单纯形式上的模仿。酒店方案中原样复制了关中传统民居的青砖作为主要的建筑表皮砌筑材料,白墙、黑顶、灰砖作为基本色调,再现关中传统建筑色彩。首先广场的青砖铺地,长条石路面层级分隔,鹅卵石过渡。其次是石材的运用,大量的石材运用于装饰构件雕刻以及铺设,甚至一些夸张的现代式挑檐的设置也采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传统意味很浓。

  5.2对于传统民居材质色彩肌理的重塑

  上面提到单纯的将传统建筑材料引入到现代建筑造型中去,其局限性比较大。首先,新中式风格建筑的空间尺度虽然有一部分继承了传统空间尺度,但是在现在的大型公共建筑中,一味的运用传统材料难免有些不合适或者呆板。而且,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有一些传统的建筑材料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功能需求,例如通风、遮阳、保温等等。所以我们如果能将现代的建筑材料进行改造,重现传统材料的肌理,无疑是一种更符合现在人的审美与功能要求的一种途径。酒店大量运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建筑造型设计。屋顶部分抛弃传统的瓦砾,运用深色钢材加工成条形进行铺装,传承了传统的屋顶肌理色彩,又丰富了空间视觉效果。在窗户的选材中,舍去了传统的木格栅窗格,用深色金属条作为窗框格,既美观,又坚固。在墙面的处理中,没有一味的使用青砖平铺,而是加入白色混凝土粉刷的墙面,与青砖墙面做到虚实对比,层次感更加丰富。院落式布局山墙面上的镂空花格砖墙,山墙面用木条与玻璃组合开窗,体现出建筑的通透性。整个方案在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重组,通过对传统民居材质色彩的继承与发展,营造出一个具有传统气息的新时代建筑风格。本文从楼观印象酒店方案设计中针对建筑空间尺度,建筑造型风格,建筑细部装饰,材质色彩的继承与发展来透析关中传统风格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运用前期的资料整理,知识归纳,以及调研成果,从传统建筑形式传承的角度一一分析建筑要素,总结出在方案中体现传统文脉的意向及手法。

  6结语

  地域性建筑设计首先就是要因地而异,所以项目所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文化背景和建筑技术条件等要素进行分析,是方案形成的硬件系统。然后从项目本身的层次内涵,准确的把握项目定位条件,这是方案形成的软件系统。下面就是建筑师发挥自己的能力将软硬件系统与建筑创作融合起来,这个融合是关键。这个融合既能够阐述历史地域建筑的传统特性,又能体现现代文化特征,能够通过这个融合的过程,继承和发展传统文脉,使建筑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展现出新的面貌。

【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英文简历形式与写作要素

2.高职英语老师职称论文与发展状况论文

3.个人缴纳社保的形式

4.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计划

5.教育管理与发展简历范文

6.英文简历的写作形式

7.英文简历写作的形式

8.英文简历的常见形式

9.英文面试问题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