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

时间:2024-05-17 12:37:31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建筑材料论文集锦(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筑材料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材料论文集锦(15篇)

建筑材料论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对现代职业教育中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如下课程建设的措施:精编教案;强化实践应用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方法创新等。

  “道路建筑材料”是研究道路与桥梁建筑,用各种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的一门课程。随着道路与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用于道路与桥梁建筑的材料不仅在品种上日益增多,而对其质量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贮运、保管、使用和检验评定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中“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显得相当重要

  1 学习“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理论内容相对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文字性叙述所占比例较大,计算部分相对较少。课程内容包括石灰、水泥、混凝土、砂浆、钢材等多种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特性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合理选用材料和制品的方法,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课程学习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它与物理、化学以及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因其重要性而具一定的学习动力,但在随后的教学中,这种热情逐渐消减,知识点的繁多使得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不断进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并及时把学科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实践性环节,让学生参与建筑材料的生产、性能检验等试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

  2.1教材建设

  现在世界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推动了铁路、公路和隧道公路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材料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所涉及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也在不断更新,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麻烦。一本书更改的内容太多,会极大地降低教材的权威性,学生自习教材的兴趣相应降低。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文件、教学补充讲义的备课,通过多煤体的辅助工具,我在网上下载了新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给学生参阅。贴近工程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强化实践应用性环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践性、应型人才,通过实践性应用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巩固所学的材料理论知识,充分体现“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通过创建实训基地,给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通过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和综合练习这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材料试验练习中,让学生从取样到试验操作以及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等作系统训练。此外还让学生参与道路建筑材料生产试验项目,进一步认识道路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在综合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是对各种组成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如评定砂、石的颗粒级配,混凝土与砂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2.3教学方法创新

  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①工程案例教学。道路建筑材料理论是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工程应用性极强,若能结合工程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程案例的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现象、工程现象,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③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除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外,另配有工程图片、实验录像以及工程案例等附件部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一门严谨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2.4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

  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正确评判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有能力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学好。在考核学生时,不简单地以成绩来评定,也不以同一标准来衡量。要注重逻辑思维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对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可降低要求。毫无疑问,培养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直觉、自主是创造力的源泉,而我们的教育到底给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呢?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们不可以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渴望成才,长期的失败、失败还是失败,会使他们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文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地鼓励和关爱,让学生觉得只要我努力了,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3 结语

  笔者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完善了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了启发式、互动式讲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坚持以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根据工程实际中对建筑材料课程专业知识的要求及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按不同专业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玲_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2]林丽娟,道路建筑材料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3]JTGF40-20xx,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S].

  [4]JTJ052-20xx,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建筑材料论文2

  工业化的 21 世纪,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等已经逐渐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改善传统工艺,用低能耗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和使用低碳环保的新型材料,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传统建材产业的危害

  1. 1 传统建材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室内装修中毒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吸入过量甲醛是主要原因之一。甲醛会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很大的刺激,吸入高浓度的甲醛会导致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并伴有严重的头痛反应。油漆、涂料、装饰胶中大量使用苯系物( 苯、甲苯、二甲苯) ,损害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诱发血液病。如果孕妇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造成胎儿畸形甚至流产。石膏、砂、花岗岩、矿渣砖、炉渣砖等室内建筑装饰材料会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气被吸入人体内后会衰变,产生放射性阿尔法粒子,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放射性损伤,引发肺癌。研究表明,除吸烟以外,氡是引发肺癌的最重要因素[1].

  1. 2 传统建材消耗自然资源,恶化环境

  在房屋建造和家具制作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木材,消耗自然资源。树木被过度砍伐导致沙尘暴频频发生。传统建材中,粘土砖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烧制粘土砖的主要原料就是粘土,粘土主要来自耕地。随着建筑产业规模的扩大,所需粘土砖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大量耕地被破坏。在烧制粘土砖的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我国每年烧制粘土砖大约消耗 7000 万吨标准煤[2].另外,在烧制粘土砖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有些烧制粘土砖地区周围环境恶劣,大量粉尘落在农作物上,造成农作物不生长甚至死亡的现象,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 绿色环保建材的优点

  2. 1 减少天然能源的使用

  传统的建材生产大多数依赖于自然资源,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为能源消耗。一些再生较慢的能源供不应求,还有一些为不可再生能源,用掉多少消失多少,很多能源已经消耗殆尽。而绿色环保建材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或者不使用天然能源。例如,新型的绿色混凝土就使用磨细的矿渣和粉煤灰代替水泥,在节约大量能源的同时,又处理了工业废渣,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2. 2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化合物

  在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卤化物、苯、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既能保护生产建材人员的安全,又能保证终端使用者的安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不添加这些物质也防止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这种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切断了有害物质的传播,减少了生产后的后续处理问题。

  2. 3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

  传统建生产过程中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既污染环境,又损害人体健康。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废物利用的生产模式进行清洁生产,使产生的废物再次变成能源,能够被循环利用。这样既能大量节约资源,又能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材料的报废、回收、二次利用的问题,避免生产时出现废物既不能回收利用,又产生难处理垃圾的后续问题。工艺设计尽量避免使用产生有害物质的方法,清洁生产、清洁处理,秉承既为生产而设计,又为环境而设计的理念[3].

  2. 4 绿色环保建材产品多功能化

  除了以上特点外,绿色环保建材还具有传统建材没有的优点。例如灭菌、防臭、隔热、隔音、调湿、防火、阻燃、防放射线、防消磁等。以新型的环保墙饰和环保漆料为例: 新型环保墙饰的防霉墙纸经过一些列化学处理,有效避免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或者空气潮湿而引起的发霉现象,既透气又防潮,且表面柔和,既美观又舒适。新型的环保漆料,不产生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对人体无害,使用后散发出清香,清新空气,还有多种颜色可以选择,美化室内环境,让人身心愉悦。这些优点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消费多功能建材,加快了绿色环保建材的发展。

  3 如何促进绿色环保建材行业的发展

  3. 1 提高环保意识

  政府部门应该对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传统建材企业进行限制。对于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明令禁止。建材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绿色环保建材的发展前景,打破陈旧思想的束缚,施展手脚,从长远利益出发,研制新型材料,既为企业带来收益,又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应。相关媒体也应该以播放公益广告、开展论坛会、宣讲会等方式加强绿色环保建材知识的宣传,全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公民也应该自觉树立环保意识,购买建材时不仅要参考价格,更要了解其是否环保。选择一款绿色环保建材,既有利于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又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3. 2 建立完善的绿色环保建材生产体系

  国家应该加大对绿色环保建材方面的投资,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建材。制定详细的绿色建材短期、长期计划,从工艺设计、材料选择、后续废物处理上严格把关,逐渐替代传统的能源消耗式生产模式,同时推动相关原材料产业、后续处理产业的同步发展,建立起完善的环保建材生产体系。有关部门也应该完善建材产品生产标准的法律,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建材监督体系,对于无视消耗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所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能付诸到实际行动中[4].

  4 生产绿色环保建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指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源 - - 产品 - - 废物和污染排放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虽然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付出了许多不可挽回的代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实现“资源 - - 产品 - - 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在这种大趋势下,发展绿色环保建材、取代传统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势在必行。

  5 结束语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要满足人们自身的生活需要外,更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完善绿色环保建材体系,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生产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转变,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

建筑材料论文3

  论文关键词:建筑材料 课程考核 改革

  论文摘要:传统的课程考核即应试教育考核模式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本文就《建筑材料》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及实施进行了阐述。

  中职工民建专业是培养能胜任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内业管理员等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必须改革传统教学中与之不相适应的部分,课程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实行改革,以真正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中的鉴定、指导和调控作用。本文就《建筑材料》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是工民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叙述性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考核方式为理论教学考核,期末闭卷考试,用一张试卷定学生的优劣;实践教学考核则凭一份试验报告来评判。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没有发挥出考核的指导、控制作用,只注重鉴定,而且是一次性地评价学生;第二是考试内容不合理,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无法通过考核反映出来;第三是考试方式单一,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考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本以求过关,束缚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

  1笨己朔绞降亩嘣化和全程化

  根据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其考核由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两部分构成,理论教学的考核不再是期末一份试卷定优劣,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多种考核方法,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案例分析报告、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还包括平时的作业情况、到班情况。下面就主要教学内容的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作以下阐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部分由于理论性较强,采用闭卷考试;水泥、混凝土等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使学生面对工程中的具体问题能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书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采用小组先讨论,然后各自独立完成,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分析报告时应以鼓励为主,对基础太差的学生教师还应给予帮助;案例分析报告的评分不仅要看报告本身书写的质量,还应看书写过程中的态度,通过答辩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大量涌现,而教材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材料更新周期短的材料如防水材料,隔热、吸声材料,建筑塑料,建筑装饰材料等内容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考核,可以提出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方面问题,让学生从有关建材的期刊、网站等媒体获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期末采用一页开卷(半开卷)的考试方式,让学生写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这一过程等于对重点知识进行了提炼和总结。试验一般包括试验准备、试验操作、试验结果、试验报告等,实践教学考核不再局限于一份试验报告,而是要考察试验的全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考核的内容包括:能否认真准备、熟悉试验操作要求,能否在试验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得出结论,能否独立整理资料并完成试验报告。为了能客观地对学生的试验操作做出评价,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最后结果由三方面综合评定。

  2笨己四谌菔涤没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从考查基本知识转化为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如采用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考核,不但考核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查报告的形式考核,不仅考核了学生会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还应从其他途径获得知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实践教学操作的考核改变过去只看最后结果的传统方式,而要考察整个试验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试验,从而提高其操作技能。

  3笨己顺杉ê侠砘

  理论教学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到课及参与情况)、测验成绩(单元测试成绩)、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20%,测验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实践教学结业成绩则根据每次试验的成绩综合评定。这样处理避免了期末考试的“一锤定音”,由于加大了平时和测验成绩的比例,提高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仇景云.中专《机械基础》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大众科技,20xx(4).

  [2]张彩飞,周继松.《建筑材料》试验操作评价体系方案的研究实践[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xx(4).

建筑材料论文4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也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从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并进一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试样;试验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建筑材料占总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而且建筑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有效促进了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因此需要有效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其能够与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相符,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通过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优化建筑材料的选择。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能够在众多材料中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并对各种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进行评价,评定任何一种材料是否合格,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合理应用,确保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1.2通过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有利于选择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过程中,能够对材料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先进必等进行有效鉴别,从而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1.3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在对工程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过程中,能够确保所选择的材料配合比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性,这样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能够提供多种试配方案,有效的降低材料的用量,确保材料配合比的经济性。

  2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2.1建筑材料供应缺乏计划性,而且在保存过程中,存在着混堆现象,堆放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各项防范措施欠缺,从而导致材料受到日晒雨淋而发生变质及锈蚀,使原料失去原有的性能。

  2.2由于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或是存在漏检等情况,从而导致不合格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使用,引发各种质量隐患。2.3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焊接工艺水平不高,焊接完成后没有直接进行检测,从而对钢筋材料的力学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

  2.4在建筑材料中,一些产成品构件如预制大梁及混凝土普通砖等,其强度没有达到规定的龄期,而且没有经过相关的检测即投入使用,这必然会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损害。

  3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3.1试验检测项目。建筑材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其检验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石料等等,比如水泥应该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钢材应该检测其抗拉强度、冷弯及反复弯曲、焊接质量等;碎石主要检测其强度、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坚固性等;砂主要检测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混凝土主要检测其抗压强度、和易性、塌落度等。

  3.2试样的采取。所采取的试样要具有代表性,而且所抽取的试样要包括样品的不同部位,并与规定的数量相符。同时取样的位置和方法也需要与具体的要求相符。但所采取的试样要避免特意制作。试样数量会直接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一旦取样数量达不到要求、取样方法和部位存在偏差,这样必然会导致试验误差增加,因此在采取试样时,无论是采取的方法、数量,还是部位都要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3.3试验误差。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尤其是试验操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往往不仅仅是误差而是错误。比如有的试验人员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钢筋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该试验也是一次人为的失误。由于钢筋没有拉断,而得到的伸长率要远远低于实际值。其原因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试验与钢筋焊接拉伸试验混淆了,钢筋焊接质量检测不需要测伸长率,因此只需要钢筋出现缩颈就可以停止。因此,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3.4数据处理。有时候,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若其中一个试件的强度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应该剔除该数据,而直接将另外两个的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其预期的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差距悬殊,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结果,必须要认真对待,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4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4.1材料进场检查。严把施工现场材料质量关,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做好检验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器具和设备无论是质量、规格、型号还是技术性能指标都要与规定的要求相符。监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和验收进场的材料,并按照具体的要求采样试验,并及时将检验不合格的商品进行清理,避免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

  4.2强制性检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通过有效控制建筑材料质量,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检测工作,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的管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富年.常用建筑材料检验项目及试验数据处理[J].材料分析,20xx(5):160.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8):88.

  [3]俞鹃.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xx(11):142.

建筑材料论文5

  摘要: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极大地推动了新型建材的发展,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新型建筑涂料、复合水泥、自洁玻璃、陶瓷、防护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通过论述可知,纳米材料在新型建材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技术;新型建材;应用;前景

  1 纳米涂料的应用

  通常传统的涂料都存在悬浮稳定性差,耐老化、耐洗刷性差,光洁度不够等缺陷。而纳米涂料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纳米涂料具有下述优越的性能:

  (1)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能够弥盖墙体细小裂缝,具有对微裂缝的自修复作用。

  (2)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抗异物粘附、沾污性能,抗碱、耐冲刷性。

  (3)具有除臭、杀菌、防尘以及隔热保温性能。

  (4)纳米涂料的色泽鲜艳柔和,手感柔和,漆膜平整,改善建筑的外观等。

  虽然国内外对纳米涂料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但是已在工程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北京纳美公司生产的纳米系列涂料已大量应用于北京建欣苑、建东苑等住宅区的外墙粉刷,效果良好。在首体改造工程中,使用纳米涂料1700吨,涂刷6万平方米。复旦大学教育部先进涂料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已研发出了“透明隔热玻璃涂料”。

  2 纳米水泥的应用

  普通水泥混凝土因其刚性较大而柔性较小,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开裂并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速对具有特殊性能混凝土的研发,而纳米混凝土就能有效的解决这样问题,纳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纳米混凝土的强度、硬度、抗老化性、耐久性等性能均有显著提高,同时还具有防水、吸声、吸收电磁波等性能,因而可用于一些特殊的建筑设施中(如国防设施)。通常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纳米矿粉(纳米级SiO2、纳米级CaCO3)或者纳米金属粉末已达到纳米混凝土的性能,而且通过改变纳米材料的掺量还能配置出防水砂浆等。目前开发研制的纳米水泥材料包括纳米防水复合水泥,纳米敏感水泥、纳米环保复合水泥以及纳米隐身复合水泥。

  纳米防水水泥是通过在水泥中添加XPM水泥外加剂的纳米材料而制成的,该纳米外加剂掺入水泥后,可以加快水泥诱导期和加速期的水化反应,改善水泥凝固的三维结构,同时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增强了防水性能。

  纳米敏感水泥是在水泥中加入对周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纳米材料,从而达到改善水泥制品温敏、湿敏、气敏、力敏等性能。根据添加的敏感材料的不同可将纳米敏感水泥用于化工厂的建设、高速路面的铺设等。

  纳米环保复合水泥是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功能,从而使水泥制品具有杀菌、除臭以及表面自清洁等功能。通常是选用TiO2作为纳米添加剂。

  纳米隐身复合材料是通过使用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的纳米材料(纳米金属粉居多),在电磁波照射时,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使得原子与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电子能转化为热能,加强对电磁波的吸收,从何使材料能够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避开雷达、红外光的侦查,这一材料常用于军事国防建筑等。

  3 纳米玻璃的应用

  普通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有机物,形成难以清洗的有机污垢,同时,水在玻璃上易形成水雾,影响可见度和反光度。而通过在平板玻璃的两面镀制一层TiO2纳米薄膜形成的纳米玻璃,则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缺陷,同时TiO2光催化剂在阳光作用下,可以分解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此外纳米玻璃具有非常好的透光性以及机构强度。将这种玻璃用作屏幕玻璃、大厦玻璃、住宅玻璃等可免去麻烦的人工清洗过程。

  4 纳米技术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陶瓷因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以及抗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外观性能而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铺贴墙面的瓷砖),但是陶瓷易发生脆性破坏,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用纳米材料开发研制的纳米陶瓷则具有良好的塑性性能,能够吸收一定量的外来能量。在陶瓷基中加入纳米级的金属碳化物纤维可以大大提高陶瓷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火箭喷气口的耐高温材料就选用纳米金属陶瓷作为耐高温材料。用纳米SiC、Si3N、ZnO、SiO2、TiO2、A12O3等制成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耐磨性、低温超塑性、抗冷热疲劳等性能优点。纳米陶瓷将作为防腐、耐热、耐磨的新材料在更大的.范围内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5 纳米技术在防护材料中的应用

  通常是在胶料中加入炭黑等以提高材料的防水性能,但这种材料的耐腐蚀性以及耐侯性较差,易老化,研制具有高强、耐腐蚀、抗老化性能的防水材料也是工程界一直在积极研究的问题,纳米防水材料能够很好满足上述要求,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就成功的研制了具有较好耐老化性能的纳米防水卷材,该类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强度、韧性、抗老化性以及光稳定性、热稳定性等。纳米防水卷材具有叫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建筑顶面、地下室、卫生间、水利堤坝以及防潜工程等。

  6 纳米保温材料

  随着我国推行节能减排的方针,工程界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的保温节能性能,我国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仍是聚氨酯、石棉等传统隔热保温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石棉与纤维制品含有致癌物质,聚氨酯泡沫燃烧后释放有毒气体,而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开发研制的保温材料则能避免这些弊端,如以无机硅酸盐为基料,经高温高压纳米功能材料改性而成的保温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对人体也无损害,是一种绿色环保保温材料。

  7 纳米技术在其粘合剂以及密封材料和润滑剂方面的应用

  对于一些在深海中作业的结构以及其他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构件,它们对结构的密封性的要求非常高,已超过了普通粘合剂和密封剂所能满足的范围。国外通过在普通粘合剂和密封胶中添加纳米SiO2等添加剂,使粘合剂的粘结效果和密封胶的密封性能都大大提高。其工作机理是在纳米SiO2的表面包覆一层有机材料,使之具有永久性,将它添加到密封胶中很快形成一种硅石结构,即纳米SiO2形成网络结构的胶体流动,提高粘接效果,由于颗粒尺寸小,更增加了胶的密封性。大型建材机械等主机工作时的噪声达到上百分贝,用纳米材料制成的润滑剂,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半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根好的润滑作用,大大降低噪声,又能延长装备使用寿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8 结语

  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关键性前沿技术。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纳米技术不仅会推动建材新产品的开发,还将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纳米功能材料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开发工作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还未很好的解决,需要将进一步加速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以及推广应用。纳米材料将成为21世纪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新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材料时代—纳米材料时代。

  参考文献

  [1]@张立德.纳米材料[M].北京:化工出版社,20xx.

  [2]@宋小杰.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xx,(8):14-17.

  [3]@杨毅,姜炜,刘宏英,李凤生.纳米复合技术在新型建材中的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xx,(1):43-48.

  [4]@魏志强,王政军,乔红霞等.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xx,(1):45-48.

  [5]@唐辉宇,陈丽娟.纳米技术与环保建材[J].四川建材,20xx,(1):6-8.

建筑材料论文6

  1前言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新建了许多建筑。而这些建筑在修建的过程当中,会应用到众多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关,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提升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2当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究

  2.1忽视入场之前的质量检测环节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材料入场之前质量检测难以过关的现象。这是因为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是通过分包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建筑单位都是按照工程的性质对其进行划分,从而分包给其他单位,这就很容易造成工程的整体质量难以把控。一些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规范,在材料入场之前仅仅只是测量数量,而非注重材料质量,这就会造成后续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2材料供应缺乏科学性

  材料的供应缺乏科学性,势必会造成整个材料供应与对方杂乱无章。在进行材料对方的场所没有相应的标识牌,甚至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也没有按照相关的存放要求进行堆放,这样很容易造成材料变质等问题出现。

  2.3没有严格对材料性能与质量进行检测

  施工单位在对建筑材料的性能与质量进行检测的时候,往往不够严谨,甚至在采购环节,就没有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与规定进行。一些半成品材料并没有严格按照检测就进行安装,这势必会造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后续安全得不到保障。

  3建筑材料检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情况而言,要想顺利完成整个施工项目,就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质量保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经过严格检测。施工企业只有选择相对优质的材料,配以优良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主要从力学、工艺以及物理学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力学角度来看,需要考验材料的抗压能力、弯折能力、拉伸强度、抗剪切强度。其次,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分析材料的密度、密实度、导热程度等基础参数,最终决定该材料应该使用的施工工艺。通过数据、技术等多方面检测,确保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工程整体质量。

  4有效提升建筑材料检测项目数据准确性的对策与方法

  4.1检测项目方面

  4.1.1对材料进行取样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首先需要从检测项目方面入手。通过对材料样品进行取样,可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从材料的不同位置随机抽样,确保取样的数目符合相关的检测要求。样品的选择部位应该比较全面,这样才能确保取样更为公平,避免出现误差偏大的现象。

  4.1.2科学使用设备进行操作

  在针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设备的科学操作。因为设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针对钢筋的屈服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设备的实际加荷速度超出了检测的标准与要求,就必然会造成钢筋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差距悬殊。故而,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与要求对仪器进行控制,一定要避免加荷速度过快的现象,从而确保检测数据更为准确。

  4.1.3严格控制检测温度与条件

  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还需要严格确保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只有环境条件可以保障,才能有效提升数据的检测准确性。因为许多建筑材料的性能,在不同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之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故而,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应该严格控制其环境。比如水泥检测温度应该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应该在50%之上。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环境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2数据准确性方面

  4.2.1科学处理实验数据针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还需要注重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首先,需要对检测试验数据进行有效处理,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误差。比如在针对同一批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检测结果与数据存在较大的分散性,那么则需要对其进行取舍。当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不可以直接进行平均处理,而是需要经过全面分析,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对数据整体进行全面概括。一旦存在指标异常现象,就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与回顾,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必要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再次检验,从而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4.2.2尽可能降低实验误差任何试验都不可避免会存在误差,且根据不同的试验特点,误差存在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差别。一般而言,针对样品进行试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三种类型的误差。第一种是针对同一组样品进行检测,而得出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且该误差的范围已经完全超过了工程规定的相应标准,此时必须对样品进行重新检测试验。第二种则是在平行试验的`过程当中,针对同一个样品进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平行试验,从而出现了误差。这种误差一旦超过相关的工程开展要求,也必须再次进行试验检测。第三种误差则是在对比试验的过程中体现的,也就是将同一种样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设备当中进行检验,所获得的结果存在差别。这种结果往往会形成一定的误差,但是这样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因此。可以利用相对误差对试验结果进行校准,通过相关部门的检验,获得准确的数值。例如,第一,对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结果进行评定的方式。工作人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试验标准规定,选取三个关于混凝土立方体试验件方面的算术平均误差值,把这些值当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数据。在这所取的三个有效值中,如果最大的数据值、最小的数据值以及中间数据值之间的差值,有两项差值结果超过15%,则说明得到的检测数据是没有用、不真实的,需要工作人员再次进行测试。第二,对砂石颗粒结果进行评定的方式。首先,工作人员先取用砂石颗粒的样本,重复两次试验进行检测。其次,选取一个关于砂石颗粒试验样本方面的算术平均误差值,以此当做有效数据值进行筛选试验。若是筛选试验得到的数据值和最初试验检测得到的数据值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1,那么则说明该数据不能采用,需要重新进行检测。

  4.3选择科学的材料检测方法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这就需要试样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关的选样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与素质,这样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将会更加规范。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规定有所了解,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对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性检测的方法。严禁施工过程中使用假冒伪劣材料,并且还需要依照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与规范,对项目进行严格检测。针对建筑主体结构或者是建筑中比较重要的铝合金门窗,需要严格对其性质进行检测,避免这些关键环节存在材料质量不过关的现象。最后,则需要建立相应的岗位工作制度以及设备管理制度。针对材料的检测单必须由相应人员认真填写,之后交由相关部门检测。测试人员还需要进行定期轮岗,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检测人员与取样人员之间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另外,设备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保障,尤其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设备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还需要定期对设备与仪器进行养护,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工作顺利展开。

  5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与保障。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把握材料关卡。只有确保材料质量过关,才能避免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作为相关的材料检测人员,更需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明确自身的职责,通过对材料的全面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与保障,避免因为材料质量不过关,从而导致建筑物本身出现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古莉芳,郭建新.试论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及其数据的准确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9:247.

  [2]孙海龙.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及其数据的准确性研究[J].知识经济,20xx,11:80.

建筑材料论文7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与试验已然是建筑行业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只有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充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建筑的安全使用。本文简单介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的重要性,并对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监测;试验;重要性;关键环节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充分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的合理方法。其中,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尤为关键,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高度重视。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物品,其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是后者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因此,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良好的材料是高质量工程的基础。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与关键。建筑材料不仅仅和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有着莫大关系,对后者的整体性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大量新型建筑材料不断问世的今天,加强对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可以充分保证建筑的整体性能,从而使得建筑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用户使用要求。另外,建筑材料的试验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极大影响。在实行环保建筑标准的今天,材料将成为决定工程是否绿色环保的关键。通过检测与试验,可以充分保障材料的性能和环境保护要求,从而确保建筑符合相应的'绿色环保理念。

  2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的关键环节

  2.1明确目标。在展开检测与试验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项目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检测试验过程的正常高效展开。按照各种检测对象,应当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目标。例如,在检测水泥时,就应当对其强度、细度和安定度等展开检测。而在检测瓷砖时,则要对其防滑度、防火性、强度等进行检测。同时,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各施工单位也可以自行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但必须保证建筑材料满足相应的标准,才能将其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1]。

  2.2取样试样。在检测时,无法针对全部建筑材料加以仔细试验,否则只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所以通常需要通过取样试样的方法加以试验。检测人员根据要求,在建筑市场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样本,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与试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取样试样的代表性。不过,取样试样始终具有一定的概率性,所以应当多次重复取样试样过程,从而尽可能降低随机性给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检测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取样数量,从而在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性与减少建筑材料资源浪费之间得到良好的平衡。

  2.3误差分析。在对建筑材料展开试验时,总是会遇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误差。哪怕是在多次取样试样并加以试验过后,所得到的数据及其相似,也不能充分保障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合理而详细的误差分析,才能尽可能确保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导致建筑材料检测误差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试验方法不科学、环境不合要求、人员失误、材料自身合格率等。因此在对试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时,需要根据实际试验情况,优先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试验造成的误差。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试验时,就应当优先考虑温度、水量等因素对试验造成的影响[2]。

  2.4数据处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组试验数据离散型较大的情况。因此,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的数据处理很有必要,否则的话很难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某些与试验要求或者相关标准出入较大的数据组,可以直接剔除,否则其会对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巨大破坏,导致试验失去意义。例如,在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检测与试验时,其中一组数据与其它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偏差,那么试验人员就应当仔细分析该组数据偏差过大的原因,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将其剔除。

  2.5结果探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与试验,其目的就在于详细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判断该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施工需求和相关标注要求。结果探讨就是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深入的探讨,从而判断该建筑材料是否能够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建筑材料试验结果展开探讨时,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正确和可靠,否则整个实验结果也就失去了探讨价值,更不能对建筑施工提供基础数据保障。这是因为试验结果探讨是建立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的,如果实验数据不够真实、准确、可靠,那么试验结果探讨也就失去了意义[3]。

  3、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和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所以,强化建筑材料质量试验很有必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正常。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明确目标、试样抽取、误差消除、数据保真和结果探讨等步骤非常关键和重要,需要充分关注。同时,应用合理、正确的方法来强化这些环节,能够大幅度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燕君.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工作的注意事项[J].门窗,20xx(06):240~241.

  [2]丁凤涛.论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5):222.

  [3]李晓玲.浅议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J].信息化建设,20xx(12):135.

建筑材料论文8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空间广阔,对新的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势必成为今后研究的焦点,通过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来节省各方面的资源。如今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绿色建筑,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产物,环保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明智的选择。本文详细对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建筑材料节能环保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运而生,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能源消耗型产业,建筑材料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不但会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根据资料据统计显示,20xx年建材行业消耗的各类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其产生的粉尘和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粉尘和排放总量的63%和8. 5 %位居全国工业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由此可见,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建材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发展和推广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我国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不论在产品构成、总体工艺水平还是产品质量上都远远不如发达国家。这就涉及到一个节能功效的问题。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

  建筑材料要做到环保节能,就必须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能耗,尽量采用工业废渣做原料,在保证一定材料成本的条件下,选择保温效果好的建筑材料。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是以最少的资料,并尽量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及再生材料制造出的高效能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也尽量减少对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一、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目前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种类

  1 .1废弃的植物纤维

  所谓废弃的植物纤维就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此类包括农作物秸秆、废弃木质材料、废弃竹子等。中国是世界知名的农业大国,所以农作物秸秆等废弃植物纤维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此类的废弃植物纤维具有很多优点,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可利用潜力。废弃的植物纤维相对于其他的建筑材料来说,没有任何的环境污染,用它来建造的建筑物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生态建筑。但是由于植物纤维材料自身的特性,适用的建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只能适用于私人住宅或者小型的公共建筑。

  1.2石膏类建材

  石膏类建材的优点有四点,首先是煅烧能耗低,煅烧能耗仅为水泥类的四分之一,石灰类的三分之一;其二是石膏建材比实心砖、混凝土都节约材料;其三是石膏建材可以循环使用,并且不产生建筑垃圾;其四是石膏类建材,无毒无害,还具有很好的耐热和耐火性能。

  1.3粉煤灰

  这里所说的粉煤灰是来自于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在我国每年产生的粉煤灰排放量相当的巨大,并且粉煤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递增,而大量的粉煤灰堆放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还会影响生态环境,那么将粉煤灰应用于建材是处置粉煤灰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利用粉煤灰来代替部分的车赫土制作成烧结砖、空心砖、墙地砖以及粉煤灰烧结陶粒等,而掺加粉煤灰生产的陶质制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

  1 .4泡沫玻璃

  这里所指的泡沫玻璃是集环保、保温、阻燃、隔潮、吸声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此种原料是来自于废弃的各种颜色的平板或瓶罐玻璃的碎块,也属于废物利用,生产的产品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在生产过程不会产生“三废”。

  泡沫玻璃的优点是自重轻、抗压强度高、导热率低、耐火性好、抗渗防水能力强、化学稳定性高等,它是一种既能保温又可以保冷的建筑材料。在目前的建筑市场,各种建筑场所开始广泛使用泡沫玻璃,它可以代替砖和砌块,作为屋面、墙体、天棚材料和保温隔热构件。

  1 .5膜材料

  建筑用复合膜材料的优点是透光性好、密度小、机械强度高、耐久、防火、保温和抗紫外线等,因为这些优点的具备而成为了新一代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目前用于建筑中的膜材料种类很多,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PTFE类膜材料和PVC类膜材料2种。

  膜材料的透光率很高,因而可节省大量的照明用电。膜材料还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光吸收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太阳能的辐射,有很好的保温隔热的功能。膜材料的化学性能很稳定,不论是对环境还是人体,都不会造成污染和伤害,所以膜材料作为一种绿色建材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6其他环保节能型建材

  一种纳米微胶囊相变的材料可作为新型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纳米和微胶囊化的相变材料。其中的纳米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杀死病毒,消除有害气体,能在室内不通风的情况下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此同时,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相变,物质的'分子结构迅速地发生转变,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吸热或放热,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能有效地保持室内热环境的稳定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2、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2.1用于墙体及围护结构的环保节能型建材

  节能型外墙所用建材必须兼顾合适的储热能力和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复合型墙体是首选。

  空心砌块和多孔砖是常用的、节能良好的墙体建材。在空心砌块的墙体中,可向空隙中填加膨胀珍珠岩、散状玻璃棉或散状矿物棉等松散填充绝热保温材料,降低墙体导热系数及砌块之间的对流换热作用。另外,用高压缩空气把絮状的或块状的玻璃棉吹到墙体空腔中,填充密实,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2.2用于屋顶、地板及门窗的环保节能型建材

  用于屋顶的环保节能型建材有玻璃棉或矿物棉毡(垫),这些保温材料与装饰贴面复合而成的天花板,能减少阁楼空间与屋顶天花板之间的传热系数,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门窗能耗占我国高能耗建筑中总能耗约40%因而门窗的环保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塑料门窗的隔热性能比常用的钢、木、铝合金门窗要好得多;同时塑料门窗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能源,生产出的门窗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符合人们提出的“绿色建材”的概念,因而塑料门窗属于环保节能型建材。

  二、环保节能型建材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开发环保节能型建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21世纪我国建筑材料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结语

  可以相信,大力推广环保型建材,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设计,采用无污染的生产技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会逐步变为现。绿色环保型建筑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环保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明智的选择。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是落实可持续发展重要国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政策。建材的环保节能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让环保节能工作得到贯彻落实,使建筑真正达到降低能耗、节省开支、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目的。建筑节能型社会,需要大家的努力和参与,让健康、舒适、低能耗建筑在祖国大地蓬勃兴起,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康盛君,国外建筑节能的实践[J].山西建筑.20xx.27.

  [2]蔚鹏飞,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20xx.(12):125-125.

建筑材料论文9

  1各种建筑材料对建筑抗震的影响

  1.1木材

  在自然界的灾害中,破坏力最大的就是地震,至今依然是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不但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全世界每年由于地震灾害死亡的人数可达数万人,引起的财产损失有数千亿元人民币。在统计全球的地震破坏后的案例中,木结构建筑显示出了优越的抗震性能。震灾调查以后,倒塌的建筑中大多数是砖混结构以及框架结构,而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都基本保持完好,基本没有倒塌。这说明了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高于其它的结构,木结构具有高抗震性能的原因是:木材的质量较轻、建筑的层数一般较少,所以受到的地震作用(惯性力)较小,同时利用木结构各种节点能很好的消耗地震对结构产生的能量,从而保证在大震时木结构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即使在大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倒塌的最坏情况下,由于木材的质量和硬度比钢材以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小得多,所以对人们的健康伤害也要小的多。

  1.2块材

  块材和砂浆组成砌体结构,按照材料分,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黏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黏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1.3混凝土

  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混凝土材料也是脆性材料的典型。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震中地区钢筋混凝土房屋破坏严重,特别是2000年以前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这些建筑结构破坏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在发生变形处混凝土溃碎,完全丧失了承载强度,钢筋外露,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完全丧失殆尽,这主要是当时设计和施工原因。2000年后的混凝土结构由于采用了新的抗震标准设计以及施工水平的提高,大多结构没有出现倒塌。从这点来看混凝土材料虽然时脆性的,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是完全能够满足结构的抗震需求的。

  1.4钢材

  使用钢材作为建筑结构称为钢结构,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同时,钢结构也具有耐热不耐火、易锈蚀、耐腐性差等缺点。钢结构广泛应用在重型结构及大跨度建筑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我国用钢政策的调整,钢结构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由于是钢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延性材料,所以可以很好地衰减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钢结构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强度、稳定以及刚度上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后,还要从延性和耗能上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地震破坏力,保证大震不倒的设计思想。

  2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在不断的改良和革新,每种建筑材料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建筑材料的特性,扬长避短,从多方面考虑,确保建筑结构既安全又经济。

建筑材料论文10

  建筑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几乎都要和建筑材料打交道,尤其是高职的毕业生,就业后大部分在工程一线工作。工作过程中都不会脱离建筑材料,比如建筑材料的选购,进厂检验,材料的储存与运输,材料的性能检验与测试,材料的正确使用等环节都是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欠缺。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的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实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目前在企业中普遍进行的材料检测项目

  目前国内外材料市场发展越来越大,从事材料检测的机构越来越多,而且材料检测的项目也变得更加全面化、更加专业化、更加科学化,相关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中。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相关检测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经过大量的调研工作,现将学生就业后可能接触的相关检测工作做以下总结。

  1)常规建筑材料的检测。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砂、石常规检验;混凝土强度、抗渗、配合比检验;砂浆强度、配合比检验;干粉砂浆检验;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检验;水泥基结晶防水涂料检验;混凝土外加剂、粉煤灰、矿渣粉、硅粉检验;墙体材料检验,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土工检测。

  密度、无侧限抗压试验、液塑性试验、击实试验、沥青路面压实度(钻芯法)、路面回弹弯沉。

  3)节能材料检测。

  保温板(EPS板、XPS板、聚氨醋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制品、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等)检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检验;保温用粘贴剂、抹面胶浆、抗裂砂浆、面砖粘结砂浆等的检验;增强抗裂腻子、柔性耐水腻子等的检验;耐碱网格布的检验;电线电缆截面面积和单位长度电阻值检验;节能锚栓抗拉拔强度(现场拉拔)检验。

  4)主体结构检测。

  混凝土强度(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拉拔抗剪性能试验。

  5)防水材料检测。

  不透水性、耐热度、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撕裂强度、低温柔度、拉伸强度、拉力断裂伸长率、热处理尺寸变化率、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尺寸偏差等。

  2、建筑材料检测实训教学的策划与设计

  结合“建筑材料中、髙级试验工”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要求,参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我们制定了一个实训教学计划,通过实训内容的训练,力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地从学生转变为技术工人,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实训教学的关键是实训项目的确定,教学过程和内容都要通过实训项目来贯彻实施。为了使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能够掌握专业的检测工作过程,在做实训策划时,我们力争做全,但是到不同的专业做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需要,课时量,有选择性的进行,要求尽可能选择有教学价值的实用项目。在制定具体的`实训项目安排时,以基本涵盖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检测项目为前提,制定了上述的计划安排,共分为9个节点,其中每个节点任务分解为方便教学实施的若干个子任务。

  3、实训教学的实施

  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点讲解和任务布置。教师根据实训项目的需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点与操作规程,集中布置实训项目的任务与要求,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与答疑。

  第二阶段是学生分组操作,具体模拟检测工作全过程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阶段是评价总结阶段,根据实施过程与检测结果,检验报告等进行互评,自评,总评等环节,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评定。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从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组员的通力合作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检测实践提升了工作能力,在实训报告的编写过程中锻炼了规范性与专业性。

  对于上述的检测项目,很少有学校同时具备检测全面的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单位,多种渠道与形式开展实训项目的教学工作与考核工作。

  4、结语

  通过教学上的合理设计和具体实施,同学们基本对建筑材料的相关检测工作有了清晰地认识,掌握了检测规范,熟悉了操作流程,并且能够独立从事检测工作。

  毕业的同学们大部分在工程一线工作,对于建筑材料相关的岗位要求适应性较好。有部分同学在检测单位专门从事试验员的工作,在工作伊始,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完成相关检测工作。通过对企业的回访,学生的材料检测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得到了单位的认可。

建筑材料论文11

  关键词:硅酸盐水泥 组成 制备 性能 应用

  1.硅酸盐水泥组成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CaO、SiO2、Fe2O3、Al2O3四种氧化物组成,在熟料中占95%,另5%为其他氧化物,如MgO、SO3等。

  水泥熟料经高温煅烧后,CaO、SiO2、Fe2O3、Al2O3四种氧化物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的多种矿物集合体。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形成四种矿物:硅酸三钙,3 CaO·SiO2,简写C3S,占50~60%,称阿利特(Alite)或A矿;硅酸二钙,2 CaO·SiO2,简写C2S,占20~25%,称贝利特(Belite)或B矿;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C2A,占5~10%;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表示,4CaO·Al2O3·Fe2O3,简写C4AF,占10~15%,称才利特(Celite)或C矿。

  2.硅酸盐水泥的制备

  2.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就是“两磨一烧”。第一步,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并磨细得到生料;第二步,将生料煅烧使之部分熔融,冷却后形成熟料;第三步,将熟料与适量的石膏、混合材料共同磨细即为硅酸盐水泥。

  2.1.1破碎及预均化

  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磨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2.1.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2.1.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采用空气搅拌,重力作用,产生“漏斗效应”,使生料粉在向下卸落时,尽量切割多层料面,充分混合。利用不同的流化空气,使库内平行料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倾斜,进行径向混合均化。

  2.1.4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预热器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回转窑和分解炉排出的废气余热加热生料,使生料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气固间的换热效率,实现整个煅烧系统的优质、高产、低消耗,必需具备气固分散均匀、换热迅速和高效分离三个功能。

  2.1.4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C3A、C4AF、C2S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1300℃时,C3A、C4AF、C2S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C2S和CaO进行反应生成大量C3S(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2.1.5、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3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主要为:硅酸三钙3CaO·SiO2(C3S)(37~60%),硅酸二钙2CaO·SiO2(C2S)(15~37%),铝酸三钙3CaO·Al2O3(C3A)(7~15%),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C4AF)(10~18%)。除四种主要成分外,水泥中尚含有少量游离CaO、MgO、SO3、及碱(K2O、Na2O)这些均为有害成分,国家标准中有严格限止。

  3.1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主要是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其中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容积密度、细度等。建筑性能包括凝结时间、泌水性、强度、体积变化、水化热、耐久性等。

  凝结时间 凝结速度的快慢决定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凡是影响水化的因素基本上也同样影响水泥的凝结速度,如熟料矿物的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温度和外加剂等。在工程上常用掺加石膏的方法来控制凝结速度。

  强度 水泥的强度是评价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划分强度等级的依据,在工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常按龄期将28天以前的'强度成为早期强度,28天以后的强度称为后期强度。水泥的强度在具体施工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熟料矿物的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养护温度、石膏掺量以及外加剂等。

  耐久性 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在通常的适用条件下有较好的耐久性,有些100年以前建造的水泥混凝土建筑至今仍无丝毫损坏的迹象。部分长龄期实验的结果表明,30—50年后的抗压强度比28天时会提高30﹪左右,有的达到一倍以上,但是也有不少失败的工程实践指出,早在3-5年就会有早期损坏甚至彻底破坏的危险。耐久性的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抗渗性、抗冻性以及对环境介质的抗蚀性是衡量硅酸盐水泥耐久性的三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某些特定场合碱集料反应也可能是工程过早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3.2分述水泥的成分、特性及应用

  硅酸盐水泥成分: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I型),水泥熟料、5﹪以下混合材料、适量石膏(II型)。主要特征是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耐冻性好、耐热性差、耐腐蚀性差、干缩性小。适用范围: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可用于配制建筑砂浆。不适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普通水泥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6﹪-15﹪或非活性混合材料10﹪以下。主要特征:早强、水化热较高、耐冻性较好、耐热性较差、耐腐蚀性差、干缩性较小。 适用范围与不适用处均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

  矿渣水泥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主要特征: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低;耐热性好;抗硫酸盐类侵蚀和抗水性较好;抗冻性差;干缩性大;抗渗性差;抗碳化能力差。主要适用范围有:大体积工程;高温车间和有耐火耐热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蒸汽养护的构件;对硫酸盐类侵蚀要求高的工程;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配制建筑砂浆;不能用于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和对抗冻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火山灰水泥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50﹪火山灰质的混合材料。主要特征:早期强度低,后期轻度增长快;水化热低;耐热性差;抗硫酸盐类侵蚀和抗水性较好;抗冻性差;干缩性大;抗渗性好。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蒸汽养护的工程;对硫酸盐类侵蚀要求高的工程;一般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配置建筑砂浆等。

建筑材料论文12

  【论文关键词】建筑材料 教学 实验 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我校目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现状出发,结合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就业需求,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出了以实验任务为驱动,以期能对今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特征

  《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主要的基础专业课程,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技术性能、建筑材料的保管知识和使用方法及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具有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和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其目的是为学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和建筑预算等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中职学生特征及传统教学的弊端

  1、中职学生特征

  (1)学生年纪轻,心理和思想的成熟还很不完善,自控力、自学能力差。

  (2)学习上普遍较懒,图安逸缺乏吃苦精神,喜欢直观的东西,不爱动脑钻研。针对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稍薄弱,在教学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内容方法都能让中职生接受和理解,并能掌握了所教知识。

  2、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仅用粉笔加黑板的方式授课,只能局限于对材料的产品性能的介绍等,难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材料,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实验不但可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认为实验教学仅仅是为巩固理论知识服务的,授课教师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课的教学上,而轻视了实验环节。这是不符合当今人才培养要求的。

  三、教学改革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是动手能力较强的能满足工地建设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应该从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来进行分析,由于建筑材料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光学习一堆理论,而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那学习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进行材料教学时要切实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应该重点突出应用的教学,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去实践,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

  2、编制特色教材,加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的比重

  伴着我校通过第一批国家示范校的建设契机,组建优秀的教师团体编写适应建筑类岗位任职需要的教材。依据建筑施工专业的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实用性来编写教材,以现代应用广泛的材料检测技术和现代新型材料作为主要内容,摒除一些不和时代的陈旧的知识。理论知识应少而精,以够用为原则,以实践和实验任务为主导,加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的`比重,加强技能性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及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材料质量鉴定能力、材料技术性能检测能力,使学生符合试验检测岗位的要求,实现零距离就业,使学生出去工作能跟的上时代的发展。 3、以实训和实验动手为主导教学过程的改革

  建筑材料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验室,实验能对所学的材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边学边做,将形象思维转化为直观认识。

  (1)以实验动手为主导,组成实验小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实验中,要求实验小组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协调实验内容,统筹协作。这样,实验准备和实验后期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学生的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由于建筑材料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叙述性很强,为了增加趣味性,应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掌握学习要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将学生从被动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这种综合性实验对他们综合的能力进行了培养,在实验进行中,只有具备了多种能力,才能在短时间内把实验高质量地完成。

  (2)重视实验过程,强调学生的实验组织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基础上,可尝试将单项实验内容设计为多方案实验。如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普通混凝土性质的单项实验设计为多方案实验,将每班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各小组可采用不同的粗细骨料,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各组学生根据要求测定各组成材料的性能,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并按自己设计的配合比配制混凝土。学生人均实验内容增加了,实验目的是一样的,但过程各不相同,考虑的因素也不一样,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答案。

  教师在辅导方法上也进行了改进,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由学生自己来讲实验内容、步骤、方法等。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注意力明显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既检查了学生的实验准备情况,也了解了学生在实验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指导实验心中有数。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完成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我们要加大力度进一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上都具有较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陈宝瑶.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佘跃心、袁启旺.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建筑材料论文13

  1新型建筑材料现状分析

  从我国当前现代化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中可以看出:建筑材料费用占总建筑费用的50%左右,建筑材料质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风格的改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材料也完成了一个全新的转变,总体上可以用四大类进行概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及建筑装修材料。

  相比较传统的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在材质上和功能的划分上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分为:装饰性材料、保温性材料、幕墙材料、密封材料以及防水材料等;从材质上划分:可分为水泥材料、玻璃材料、木材、钢材、塑料以及其他各种辅助五金、非金属材料等。当前使用的新型材料有多种,如:墙体材料中的砖块、保温材料中的矿棉板和玻璃棉、防水材料中的卷材和涂料、防水材料中的卷材和涂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装饰材料以及新型RPC混凝土等。

  现今,保温材料已经和节能减排措施相结合,并在不断完善,逐步向绿色建筑进发,防水材料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单纯防水的概念,已经逐步形成了产品规格和档次配套的防水体系;在装饰材料方面,已经细化成多个整体,其中包含了:幕墙材料、壁纸、地板、天棚等不同属性的材料,充分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

  2新型建筑材料的影响意义

  和传统建筑材料相比较,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其强度增高、重量减轻、节能、功能更加强大、更加符合我国“基本国策。”在相关性能研究方面,新型建筑材料在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耐腐蚀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产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生产原料,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来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3.1墙体材料的应用

  墙体作为建筑物的承重結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前我国建筑使用较多的墙体材料有粘土空心砖、粘土砖、非粘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轻质板材等。当前在建建筑物的墙体多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塑料材料以及轻质墙体材料。此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隔声以及安全性能等。相比较传统的墙体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有着质地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防水性好、隔音效果明显、易加工性强等特点,在降低建筑材料重量的同时还能减少材料的使用和能源消耗。

  3.2保温材料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较为深入,相继研发了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岩棉板、玻璃棉、珍珠岩保温板、聚氨酯泡沫板、珍珠岩保温板。硅酸盐负荷浆料等不同材质的保温材料。

  目前世界保温材料的发展较为荀淑,矿棉和玻璃,矿棉和玻璃棉材料在市场领域中占有50%的应用率,泡沫塑料保温板占有40%的'市场应用率,硅酸钙以及膨胀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占有5%的应用率。目前,新型的保温材料有钢丝网岩棉夹芯负荷板(GY板)、硅钙保温板、石膏复合板以及GRC夹芯复合保温板。相比较同类保温材料,新型保温板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强度低、施工性能较差以及和建筑物基体连接不够牢固等缺陷。

  3.3防水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防水材料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了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国防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在不同行业所应用的材料均不相同。当前防水材料包含了防水卷材、密封材料以及堵漏材料。

  3.4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混凝土作为现代化建筑材料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RPC是一种有着超高强度、超高韧性以及超高稳定性的新型水泥基础材料。由于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优越,抗压强度是普通水泥的2~4倍,抗折强度是普通水泥的4~6倍,其将是未来施工中的主要应用材料。当前我国多所大学均对RPC活性粉末混凝土开始了深化研究,不少学校已经制备了抗压强度超过200MPa的混凝土。25mm厚同强度的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当于6Omm厚的C40混凝土,RPC中相关掺合料的应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对强度和相关力学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部位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4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会在生态化和智能化方面做出突破,尽可能地减少水污染、化学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同时,新型建筑材料还将结合现代化智能家居和高技术计算机智能应用系统,在楼宇智能和舒适度上进行调整,使建筑材料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建筑特点。

  此外,在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物耗、减少能耗以及减少污耗等。在性能上、用途上、功能上以及安全和舒适上做出重大突破,协同现代化建筑物中高档次、配套化以及标准化进行发展,融合微电子技术和高科技生产技术,实现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调控和完善,使建筑材料更加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生存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快速提升,对新型材料的研发已势在必行。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在环境以及卫生等方面也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建筑材料论文14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材料质量检测是重要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加以特别关注,以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导致建筑质量受到影响。论文分析了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措施,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方法,希望能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方法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内工程建设事业也蓬勃发展。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许多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材料检测系统也得到逐步完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现代建筑材料发展方向,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方法措施。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

  2.1确定检验项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在投入使用前需进行质量检测。检测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确保各项试验指标满足行业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例如:对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应当按照不同批次对强度、安定性、细度及凝结时间等进行检验;对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骨料,需要检验含沙量、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密度等。如果选用的骨料质地较为疏松,还要进行坚固性试验;如果选用活性骨料,则需进行活性试验等。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时,取样必须要有代表性。通常是随机抽取同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作为样品。在对钢材进行取样时,必须截取规定部位,取样数量、方法和部位等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不正确的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取样部位等都可能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如果出现差错,很容易增加试验误差,甚至获得相反的试验结果。调查研究显示,在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取样代表性不足、取样数量过少、取样方法错误等都属于较为常见的问题,检测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出现这些状况。

  2.2控制加荷速度

  在常温条件下,如果采用较快的加荷速度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试件变形会滞后,加荷时测定的试件强度值会比材料本身强度高。在对钢筋屈服点进行测试时,加荷速度较快,屈服点数值也会相应增加;在对砖石、水泥以及混凝土等试件的.抗压性、抗折性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同样会受到加荷速度影响。因此,检测人员操作试验机时,必须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和规定要求,保证加载均匀、连续,当试验开始出现迅速变形、接近破坏的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试验机油门调整,直至获得试件最大荷载值。在钢筋拉伸试验过程中,当钢筋出现颈缩现象时,应当逐渐减小油门,同时对试验机响声、振动等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颈缩现象得以慢慢发展,直到试件断裂。

  2.3控制环境温湿度

  建筑材料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在对其进行测试时,必须严格按照环境条件要求。例如,测试环境温度应当控制在18~20℃。在试件成型过程中,环境相对湿度不可低于50%;在进行试体拆模之前,养护温度同样需要控制在18~20℃,环境相对湿度不可低于90%;水中养护温度需要保持在19~21℃。部分材料对环境敏感度较高,如沥青防水卷材等,在做拉伸试验时,环境温度需要保持在21~25℃。

  2.4试验误差分析

  试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在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时,部分试验人员仅仅在试件产生颈缩现象时就停止,未拉伸至断裂状况,这是一种错误的试验操作行为,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错误不属于试验误差。在钢筋没有拉断情况下,测定伸长率低于钢筋拉断后伸长率,违背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为尽可能降低误差出现频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试验工作。

  2.5数据处理

  受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影响,同组试件的数据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离散。为提升数据准确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部分材料试验数据。例如:在对水泥进行强度试验时,如果3个强度值中有一个数值高于或低于平均值10%,即可将该数据剔除,选择剩下2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检测数据结果。在对混凝土、砂浆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时,必须依据特定取舍方式计算平均值,不可将数据简单相加。

  3常见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方法

  3.1钢筋检测方法

  采取分批次方式进行冷压钢筋验收,一个检验批应当为等级和直径相同,并且重量在20t以内的冷拉钢筋。在建筑施工中,钢筋焊接方式较多,通常有电焊、电弧焊、压力焊、闪光对焊、钢筋气压杆等,在焊接前应当做好以下试验检测工作:1)电阻点焊。将碳钢丝焊点拔低,一般要进行小钢丝拉伸试验,试件长度通常控制在500~650mm。如果是抗剪试验,试验长度通常不小于600mm。2)电弧焊和压力焊。在进行现场安装时,需要进行钢筋拉伸试验,试件长度通常控制在500~650mm。3)闪光对焊。在对钢筋机械性能进行检验时,需要做好拉伸试验以及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需控制在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则控制在250~350mm[4]。

  3.2水泥和砂石检测方法

  水泥、砂和外加剂等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材料,用量也最大。过去在对这些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时,仅仅对材料强度和其他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检验。但是现阶段需要进行水泥、砂石以及回填土放射性试验,检测方法如下:1)砂石取样方法。在对砂石进行取样时,应从料堆底部、中部以及顶部各自取5个部位不同样品,形成一组样品。每个部位抽取砂子约8份、石子约15份,数量不可相差过大。在送检水泥和砂石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配合比及砂浆配比等进行检验,通常这两者检验结果出示时间相同。在首次根据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砂浆砌筑时,需要留出至少1组标准试件,便于后期对照。以砂浆配比为基础,对砌筑砂浆拌和时间、和易性、砂粒径以及水泥用量等进行试验检测2)水泥进场前验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对水泥级别、仓号、出厂日期以及品种等进行核查,同时还要复验强度、安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标,确保满足国家规定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水泥质量存疑,或者水泥出厂日期在3个月以上,还要再次开展复验工作。

  4结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有较大提升,建筑行业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问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先要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是建筑施工重要环节,施工单位需要慎重对待,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严格依据规范流程开展试验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从源头上消除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自身形象,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珺珺,隋丽源.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xx(8):195-196.

  【2】张璐,万欣娣.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xx(35):62-63.

  【3】李玉珍,陈民.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分析[J].江西材,20xx(24):270-271.

  【4】夏洪川.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J/C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12):292-293.

  【5】胡淑芹.影响建筑材料实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居业,20xx(10):160-161。

建筑材料论文15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功能。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一下特点:

  (1)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5)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指在建筑中起承重、围护或分隔作用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各种空心砖、新型实心砖、砌块、墙板等,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其主要特点是节能、利废、省土、环保、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施工效率。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十五”规划和20xx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和推广全煤矸石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砖生态建筑材料产品。但目前在总的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很难满足当前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 新型建筑涂料

  新型建筑涂料是指涂敷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连续性涂膜,装饰、保护或使物体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材料。近年来,无机高分子涂料受到各国重视,日本将其列为低公害产品加以发展,欧美国家也大力推广。新型高档涂料不断出现,如氟树脂涂料等,国外还相继出现了抗菌涂料、抗静电涂料及防海水侵蚀等功能涂料。

  3) 新型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是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改性剂及助剂,为适合建筑工程各部位的特点和要求而生产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近几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塑料制品将不断取代金属制品。主要体现在塑料管道、覆面材料和门窗,以及室外装修、防水保温材料的产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塑料建筑材料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筑材料中最成熟的品种,目前生产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4) 新型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的饰面材料。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我国装饰材料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由于装修材料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专家认为继“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人们已经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必须对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进行限量;对建筑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等,降低室内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5)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指有效防止雨水或地下水向建筑物内部渗漏的防水薄膜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我国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经过几十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规格档次多样、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

【建筑材料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材料论文05-17

生态建筑材料论文11-21

关于建筑材料的论文11-21

建筑材料论文(精选11篇)10-11

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论文01-01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论文11-21

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研究论文11-04

浅谈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论文11-28

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论文12-02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探讨论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