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

时间:2024-05-18 10:08:28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建筑材料论文15篇(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筑材料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材料论文15篇(热)

建筑材料论文1

  摘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新型建筑材料是指以传统建筑材料为基础的全新的建筑材料类型,具有节能、保温、现代化、质量轻等优点,新型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但在其发展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及其发展应用特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为其进行相对应的降低风险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使用风险分析;对策研究

  1新建筑材料概述

  新建筑材料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的一种新式建筑材料。目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这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既有利于我国资源消耗的大量减少,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也有益于刺激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1.1新型墙体材料。砌块是当前国外流行的一种新型砌体材料。目前我国建筑砌块的使用量略低于砖石砌块,但是已基本替代黏土砖。在我国建筑行业常用石膏砌块墙体,能有效减轻建筑物重量,降低基础造价,提高抗震能力,增加建筑面积的有效利用,是理想的轻质节能新型墙体材料。从未来建筑材料的功能性要求来看,新型墙体砌块应重点发展双排孔或穿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建筑板材除墙体砌块和砌块外,是另一种重要的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与砖块相比,其优点是重量轻、安装快、施工效率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节约生产和使用能源。石膏板质轻、保温性能好、防火性能好、施工安装方便,广泛应用于非承重内墙、天花板工程、室内装饰等工程。金属夹芯板是一种超轻、高效的多功能复合建筑板材。其优异的性能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隔热性好、施工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可反复拆卸、重复使用,耐用性好。金属夹芯板被广泛用于轻钢建筑的墙壁、屋顶和建筑物等活动[1]。

  1.2新型保温材料。经过我国绝缘保温材料行业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许多材料及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低质到高质量,已经发展成为了以膨胀珍珠岩、矿棉、玻璃棉花、矿棉、耐火纤维、泡沫、硅酸钙保温制品等为基础的相对齐全的各种行业,在此过程中技术及生产设备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温材料行业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比较低,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尚需逐步完善,这极大地影响着我国保温材料的普及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行业为保持盈利,各工地重复建设现象甚为严重,全国各地蜂拥至数百条生产线同时投产,但是产业投资量却远远无法满足,导致目前投资回报偏低,产业过剩的情况。

  1.3新装修材料。虽然我国房屋装饰材料的发展盛行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飞升,我国建筑装修行业的起点也越来越高。主要生产能力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各种颜色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规模齐全的工业产品。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利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与传统材料有本质区别,比如瓷砖的应用,砂岩不起作用,不仅能使房屋看起来更现代化,而且使房屋更加坚固。新型建筑材料已在各类建筑行业得到应用,是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具有环保、保温、节能、重量轻、装饰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2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现代新型建筑材料不仅仅要能够用来给人们提供居住的地方,还要能够满足人们的一系列要求。例如,要能够规避火灾和水灾,还要能够防止屋子的腐朽,还要具有轻重量、易存放、吸收噪音优势[2]。

  2.1新型建筑材料注重能源节约与环保。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更是提出建立资源友好型、环境保护型的新型社会。20xx年,我国重要领导人工作会提出“节能减排,注重环境保护”的时代发展指导理念,再一次强调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难以分割性。因此,在我们现今社会中,如何能够既发展建筑行业,安全使用建筑材料,还能够做到不污染环境,减小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就是我们需要一直考虑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平时选取建筑材料的同时,要能够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材质,不污染环境。实现建筑材料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同时要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仅能够可持续循环使用,还要能够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使用用途,达到减少污染物、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2.2新型建筑材料材质多样化。在选用建筑材料的时候,要能够针对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比如采用复合材料等,实现材料的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这样的两种技术的综合使用才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广阔的选择范围。同时,我们在使用这种建筑材料的同时,可以适当应用其他相关的科学工艺和流程,能够使得这种材料变得更符合实际,同时更好应用于现实。我们在保持材质的多样化和绿色化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功能和用途。比如我们要在传统单一功能的基础上,突破局限,开发和创新出其他新的功能和发展方向,使建筑材料的选取和使用也能够变得更智能和实用。

  3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风险

  3.1在轻质墙体材料应用中的风险分析。轻质墙体材料与传统的黏土砖作比较有许多差异,存在明显优势。体积上,黏土砖更小,仅仅1/4~1/3;在导热系数上,更是大概只有传统黏土砖的1/5,所以更加保暖。因此,轻质墙体材料有着传统材料无法超越的优越性,比如说保温性、防水性、隔音和防干燥等[3]。除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外,这些特性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更加突显。传统黏土砖在满足刨钉、锯切、钻孔等的要求上更是无法与轻质墙体材料相比。而在运输上,其优势更不用提,轻就是它的特性之一。而且轻质墙体材料还有一大特征就是节省成本,更加环保。一般来讲,其几何尺寸是黏土材料的10倍,大大减少墙体材料的用量。但是万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有利有弊。轻质墙体材料也由于它的一些特性,如果出现技术上的失误的话,会出现墙面油漆不平鼓包甚至开裂的情况。并且高质量轻质墙体材料欠缺,温度和压力质量存在一些问题。而墙面是装修中的重要环节,这一步出错就会影响到后面装修进程和质量。

  3.2粉煤灰混凝土在应用中的风险分析。不同于传统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的制作材料,顾名思义当然是粉煤灰———人造火山灰材料。它有环保绿色的特点,用煤粉炉的细小颗粒制作,保护环境,循环利用,节省资源,使建筑物更加低消耗低能耗。不仅如此,它弥补了传统混凝土的缺点,继承与发展,提高了性能,在强度上、抗渗透、防冻持久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优化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能因此就过度使用粉煤灰,过度则适得其反。强度和持久耐用等传统混凝土优点也会被削弱。

  3.3新型UPVC管材的应用风险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的排水管一般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普通排水管,这些常见的`排水管相较于新型的UPVC(聚氯乙烯)排水管来说,缺点很多,远远不及新型排水管实用。UPVC(聚氯乙烯)排水管弥补了传统排水管的一些缺点,例如笨重、易堵塞结垢、高成本还有难以运输安装、防生锈难等。同时,为了防止日常中的普通排水管生锈,我们还经常会做防生锈处理。譬如,进行涂抹油漆,或者其他一系列的防生锈措施。UPVC(聚氯乙烯)排水管正是因为弥补了铸铁排水管的缺点,所以该水管就能够延长寿命。但是新型的UPVC(聚氯乙烯)排水管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和普通常见的铸铁管相比,UPVC的排水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强度不够,易膨胀,易老化,这些方面都有可能是导致UPVC排水管风险的原因。

  4新型建筑材料使用风险对策研究

  4.1轻质墙体材料使用中风险对策分析。砌体砖块需要有一定充水以保证砂浆的有效水化和硬度,所以要使砌块保水适度。另外,由于轻质墙体存在强度低的情况,所以为了防止墙体开裂,在墙体下部应该砌三层砖墙。轻质墙体材料主要来自一些工业废弃物,那么导热系数和强度就参差不齐,在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开裂和空鼓。因此,对于那些情况的技术处理和施工方案,如接缝、管道封闭、初步处理、分层整平等方面应当多多注意。监督环节必不可少,检查验收应该严厉,确保有效实施。

  4.2粉煤灰混凝土技术使用风险对策研究。由于粉煤灰具有阻滞特性,所以它的施工期和施工季节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冬天不宜使用粉煤灰,因为气温太低,强度增加速度非常慢。而在干热的环境里,必须增强粉煤灰混凝土的覆盖还要节约用水,以防止混凝土太过干燥,以此加强混凝土的强度。由于水泥的减少使其二次水化时间较长,所以加强其早期的养护非常重要。另外,更应该根据使用情况标明相应的水泥。

  4.3UPVC排水管材使用风险对策研究。在UPVC排水管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管道的安全问题。UPVC和传统的铸铁排水管相比较,虽然更环保、耐用、不易生锈。但同时,UPVC排水管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所以在抗压、韧性和强度方面可能比不上传统的排水管。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UPVC排水管的安装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渗漏问题,以防管道被挤压破裂。另外,UPVC排水管存在耐热性差的情况,避免与热源安装以保证安全,安全距离至少400mm。为了保证UPVC排水管的排水顺畅,建议不要将其置于通过建筑物沉降的位置。其次,我们也要注意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气候温度对UPVC排水管的安装和使用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影响。例如,我们如果在冬季施工的话,就要采取一系列防冻的措施,保证UPVC排水管的顺利安装,同时保证粘结质量的上乘。最后,UPVC排水管的线膨胀系数较大,所以为了解决管道伸缩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我们应该尽量确保在立管接头不会产生伸缩应力。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UPVC排水管伸缩节设置的技术规范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标准[4]。

  5结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具有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的象征。随着时间的迁移,建筑风格和公众对建筑的需求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成熟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我国对新型建筑材料科研创新还应加大力度,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结合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充分分析到其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大力发展出一系列的对策,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基本政策方针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其更新进步与发展,解决其安全隐患,促进市场经济,凸显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恒,韩美言,李世民.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研究探讨,20xx,8(2):302-303.

  [2]苑晨丹.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发展[J].赤峰学院报,20xx,9(7):146-148.

  [3]余穗霞.使用新型建筑材料风险及相应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xx,37(12):244-245.

  [4]丁晨.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20xx,7(10):175-176.

建筑材料论文2

  1 引言

  水淬锰渣是锰矿石冶炼生铁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渣,也叫锰铁合金渣,是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经水淬急冷形成的一种锰含量比普通高炉矿渣高的矿渣。由于我国锰铁矿品味较低、杂质含量高、矿床规模小、可选性差等特点,在锰铁合金冶炼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淬锰渣,水淬锰渣产生量约为锰铁合金产量的2~2.5倍,年产生约1800万t水淬锰渣,贵州省每年水淬锰渣排放量大约300万t。

  由于现有技术还不完善,水淬锰渣的综合利用比例较低,水淬锰渣大部分采用堆填处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水淬锰渣必须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因此,如何高效高附加值地回收利用水淬锰渣成为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水淬锰渣的综合利用对钢铁冶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水淬锰渣的性质

  水淬锰渣外观浅绿色、绿色或深棕色,呈疏松不规则颗粒状,易磨性差,松散容重700~900 kg/m3,密度2500~2800 kg/m3,含水量较高,一般在40%左右。我国部分地区水淬锰渣的化学成分见表1。

  不同产地的水淬锰渣化学成分略有不同,水淬锰渣化学成分以SiO2和CaO为主,两者含量之和占到50%以上,部分高达80%,其次是Al2O3、MgO、MnO、Fe2O3等。水淬锰渣主要矿物组成以玻璃体为主(约占85%以上),还有镁蔷薇辉石、锰钙辉石、钙铝黄长石、硅酸二钙以及少量的硅酸三钙。水淬锰渣含有硅酸二钙和镁蔷薇辉石等活性或潜在水凝性和火山灰性物质,因此水淬锰渣可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使用。

  水淬锰渣由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多孔非晶质颗粒组成,粒径主要集中在0.25~5 mm,锰渣的有害元素均未超过排放标准,放射性符合GB6566-20xx《建筑材料放射性核元素限量》要求,可用于生产建筑物室内、外饰面用的建筑材料,以及用于制备室外地砖的建筑材料。

  3 水淬锰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3.1 水淬锰渣用于混凝土研究

  水淬锰渣经机械激发、化学激发或机械-化学激发等激发活性后,水淬锰渣微粉具有较高活性(可达S75级以上),其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也随之增加。目前水淬锰渣微粉已逐渐被商品混凝土市场所认可,但由于对水淬锰渣微粉用作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和认识不足,其在混凝土中的掺量还很低,在工程应用中仅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0%左右。

  水淬锰渣微粉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有较大影响。王一靓等[1]经过试验研究发现,用水量和水淬锰渣比表面积是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主要因素,锰渣比表面积越大、锰渣掺量越高,则混凝土坍落度越大,但锰渣掺量增加会增大混凝土拌和物的泌水率,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王勇[2]将水淬锰渣磨细并经过酸性激发剂激发其活性后,内掺水淬锰渣粉达到30%时水泥胶砂90 d强度仍比空白试件(未掺锰渣粉胶砂)高,但28 d强度略低于空白试件,说明经过物理-化学联合改性后,水淬锰渣粉具有较高活性;并对改性锰渣粉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胶凝材料总量600 kg的情况下内掺水泥用量30%的水淬锰渣和10%的膨胀剂,利用碎石和普通山砂可配制强度达70~80 MPa、塌落度190~220 mm、耐久性能很好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3~5],隨着锰渣掺量的增加(内掺30%以内),混凝土强度早期强度迅速降低、中期强度降低速度变缓、后期强度高于或与空白试件相当,但掺量30%以上时后期强度下降比较明显。内掺锰渣粉的混凝土抗渗等级有一定提高,掺量在15%以上时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锰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掺量合理的情况下,掺加锰渣粉有利于混凝土早期抗裂、后期强度增加、增强抗渗等耐久性能。

  还有部分学者直接利用颗粒状水淬锰渣用于混凝土、沥青研究,如利用硅锰渣配制透水混凝土等[6,7]。

  3.2 水淬锰渣用于墙体材料研究

  水淬锰渣因含硅量较高、具有一定活性、颗粒大小适中,因此可以作为硅质原料和集料用于生产砖瓦等墙体材料。

  陈平等[8]研究了水淬锰渣制备加气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前将水淬锰渣经球磨机粉磨至比表面积415 m2/kg,掺加硅砂作为补充硅质原料。结果表明:当水淬锰渣掺量为25%、石灰为15%、硅砂为43%、石膏为2%、铝粉膏为0.12%,水料比为0.50时,所制备的加气混凝土能达到GB/T11968-20xx《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A3.5 B06级合格品要求。但水淬锰渣掺量高于25%时,所制备出的加气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张洪波[9]研究了利用水淬锰渣制备生态透水砖,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出较佳配方:硅锰渣60 g、硅藻土15 g、粘土15 g、废陶瓷60 g,烧成温度1050 ℃,保温时间30 min,制品抗压强度达到32.5 MPa,透水系数1.8×10-2 cm/s,且保水性和抗冻性均符合行业标准JC/T945-20xx《透水砖》要求。王国新[10]利用粒化高炉矿渣生产LC/EPS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并开展了工业化试验,其复合砌块同时具备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体积稳定等特点,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任素梅等[11]研究了水淬锰渣代替煤渣生产空心砌块砖,主要是利用了水淬锰渣的集料特性和潜在活性。郭一峰等[12]以适量硅灰和水泥复合组成的胶凝材料与水淬锰渣经过拌合、成型、蒸汽养护等工序后,制备出锰渣轻质保温墙砖,研究发现掺入2%的硅灰配制成复合胶凝材料后,墙砖的强度显著提高,制得的墙砖导热系数达到0.14 W/(m·K)、抗折强度0.7 MPa、抗压强度2.3 MPa。

  3.3 水淬锰渣用于水泥研究

  刘荣进等研究表明,锰渣具有潜在水硬性和火山灰性,可以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陈向荣等[13]将水淬锰渣用于制备复合水泥进行了研究,煤渣掺量为20%、锰渣掺量为20%时,可配制合格的P·C42.5水泥,煤渣掺量为30%、锰渣掺量为20%时,可配制合格的P·C32.5水泥。安庆峰等[14]将水泥熟料、矿渣微粉、锰铁合金渣和激发剂AFJS用于配制复合水泥研究,研究发现锰渣最高掺量可达40%,在掺量30%时制备出强度等级达到52.5级复合水泥。刘琴[15]使用经过预处理的锰渣作为水泥掺合料制备胶凝材料,然后将胶凝材料与光催化剂Ti2O结合,研制出具备光催化性能和自清洁功能的光催化水泥,研究结果表明:锰渣的最佳掺量为10%~15%,水灰比以0.45~0.50为宜,添加少量的Ti2O可以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但是Ti2O的'含量继续增加会降低水泥强度,光催化水泥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8.2%,对甲醛的降解率可达44.9%,光催化活性随着水泥使用寿命的延长而有所下降,但仍具有持续光催化功能。

  3.4 水淬锰渣用于其他建筑材料研究

  铸石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磨性能,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电力、化工、建筑建材等领域。贾宝志等[16]将水淬锰渣作为原料之一,经配料、熔融、浇铸、结晶、退火等工序制备铸石,生产工艺为:1320 ℃熔融浇铸,在空气中迅速冷却至900 ℃以上,然后进入结晶炉950 ℃保温2~6 h结晶,750 ℃保温2~4 h退火。

  水淬锰渣中的硅钙镁铝铁等元素也是生产微晶玻璃所需成分,因此水淬錳渣也可用于生产微晶玻璃[17]。陈坤[18]等以硅锰水淬渣为基本原料,加入10%石英,温度为900 ℃烧制3 h时,可制备出具有良好析晶能力的微晶玻璃;以硅锰水淬渣和粉煤灰漂珠为主要原料,且硅锰水淬渣与漂珠引入质量比3∶7,热处理制度为经900 ℃保温60 min后,再经1125 ℃保温40 min,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微晶多孔材料。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将锰铁渣用于制作优质、高效绝热材料矿渣棉研究,或将高炉渣改性后制作矿渣棉,主要是调整锰渣中的Al2O3、CaO和MgO的含量,调节原料成分以及减低熔化温度,以有利于原料的熔化和制取细的纤维,其中锰铁渣掺量可达90%以上,采用先进的四辊离心机成棉率可达70%左右[19~22]。

  4 结论与展望

  水淬锰渣是一种可全部再生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矿物特点等因素对其综合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真正实现经济效益较好的工业化利用较为少见。

  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来看,将水淬锰渣大量无害化利用消纳、高附加值再生利用和建筑材料化利用为主是非常明确的发展趋势。水淬锰渣用于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矿渣棉和微晶玻璃是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其相关试验研究,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王一靓,陈 平,刘 婷,等. 锰铁合金渣作为高强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J]. 材料导报,20xx,24(S1):446~449.

  [2]王 勇. 利用水淬锰渣、膨胀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xx,38(1):9~12.

  [3]周代军,吴 芳. 锰渣的基本特性及在混凝土中的研究进展[J]. 混凝土,20xx(2):63~65.

  [4]黄太忠. 硅锰渣在建筑材料中的利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xx.

  [5]张殿元, 鞠秉秀, 李 平, 等.硅锰渣基复合掺合料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xx(5):18~22.

  [6]王安岭,苗向阳.硅锰渣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xx(6):54~57.

  [7]张 星.锰铁合金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xx(7):8~10.

  [8]陈 平,姜 晗,刘荣进,等. 利用水淬锰渣制备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xx(7):155~158.

  [9]张洪波. 利用硅锰渣研制生态渗水砖[D].贵阳:贵州大学,20xx.

  [10]王国新. 高炉矿渣制作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11]任素梅, 丑晓东, 金铁民.锰渣代煤渣生产空心砌块[J]. 新型建筑材料,1998(1):39~40.

  [12]郭一锋, 陈 平. 复合胶材多孔锰渣保温墙砖的干缩及水化机理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xx(6):56~59.

  [13]陈向荣,李志博,陈 平. 大掺量煤渣和锰渣制备复合水泥的研究[J]. 水泥工程,20xx(2):10~12,53.

  [14]安庆锋,陈 平,李 红. 锰渣生态复合水泥的制备[J]. 广东建材,20xx(11):120~121.

  [15]刘 琴. 锰渣制备光催化水泥及其性能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xx.

  [16]贾宝志,常原勇,任康民,等. 锰渣制作铸石的工艺研究[J]. 铁合金,20xx,41(5):33~36.

  [17]周 洁. 锰铁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xx.

  [18]陈 坤. CaO-Al2O3-MgO-SiO2系多孔矿渣微晶玻璃制备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xx.

  [19]张建松. 高炉渣纤维保温板的制备与性能优化[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xx.

  [20]周 君,邢宏伟,田铁磊,等. 高炉渣制备渣棉试验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20xx(6):71~75.

  [21]郭 强,袁守谦,刘 军,等. 高炉渣改性作为矿渣棉原料的试验[J]. 中国冶金,20xx,21(8):46~49.

  [22]杜永慧,张东彪,张李根,等.利用锰铁渣制作矿渣棉的实验研究[C]//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第17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20xx:179~182.

建筑材料论文3

  一、成本控制的特点

  (1)项目的前期阶段是寿命周期的控制重点

  就材料而言,材料的原材料来源与种类、材料设计、生产工艺等寿命周期的前期决策决定材料的使用特性和未来的回收处置的难度,就项目而言,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决定主要建筑材料的选择、用量,显著影响着项目材料费用的大小。

  (2)控制的周期循环性

  建筑材料的成本管理具有多方面内容,主要涉及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而建筑材料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不管是表现在材料的寿命周期方面还是项目的寿命周期方面,都是依据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的分别在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对其进行控制,并由此构成不断循环的成本管理体系,体现了控制的周期循环特性。

  (3)控制的动态性

  建筑材料的寿命周期成本是动态的,任何一种材料从原材料开始至回收处置阶段,许多因素影响材料的寿命周期成本,这种变化使得在整个材料寿命周期中材料的成本处于不确定状态,直到材料回收处置、寿命周期结束,才能真正确定其寿命周期成本。

  (4)控制的系统协调性

  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多个因素有关,主要涉及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等。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与当时的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的快慢,以及当时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不要一味缩减施工成本,而应该在节约施工资金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

  二、成本控制的主要职能

  (1)成本预测

  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要有控制的目标,材料的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也不例外。成本预测是确定成本目标、制定成本计划的前提,是有效成本管理的关键切入点。成本预测可以通过使用以前已确认的作业、数量、结构或执行成本动因来预测未来成本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避免决策、计划与控制中的主观性、盲目性和片面性。就寿命周期成本而言,成本预测需要建立在已经完成或确认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基础之上。

  (2)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关键工作。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要求识别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要素,辨识各个阶段中每个环节物流、能流和环境影响,建立材料的寿命周期和成本分析结构,明确每项成本之间的成本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适当的成本估算模型对寿命周期内各阶段成本要素进行估算。

  (3)成本计划

  通过建筑材料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我们估算出建筑材料在材料寿命周期各阶段以及完整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建设项目成本计划是规定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的生产费用和实现既定的产品成本水平的一种计划。建设项目材料成本计划则是建设项目成本计划的有机组成,它跟踪建筑材料从决策到设计、施工等过程的各层次成本目标,用于指导材料的选择、采购、使用,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基准。为了实现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我们需要根据材料的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按照项目的特点编制建设项目成本计划和建设项目材料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渐进的过程,由粗略到详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而逐步形成,它随着项目建设进展不断具体化,同时又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形成一个前后相继的体系,体现为一系列的指标值和具体实施方案。

  (4)成本监督

  成本监督表现为在材料成本控制过程中一系列的“监控、审核、评估、审计”。包括对项目有关材料的各项决策进行评估和监督控制,以确保决策结果符合建筑材料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和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各项准则和要求。对项目全寿命周期中支出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确保该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监督已支出的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达到目标。成本监督还表现在寿命周期内开展全面的成本审计活动。

  (5)成本跟踪

  成本跟踪体现了成本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在材料控制的不同阶段,对材料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与成本计划对照,分析成本计划的实际情况,计算和确定偏差。审核各种与材料使用有关的设计和施工变更,评估和审定因变更引起的材料成本变化。

  (6)成本核算

  材料的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也需要实施成本核算,将材料各阶段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汇集与分配,划分成本费用界限,计算各种材料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实际总成本。通过成本核算明确材料寿命周期各阶段不同主体的单位成本和责任成本,以明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7)成本分析与诊断

  通过研究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材料的规律,制订控制重点;在研究当前控制施工成本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控制施工材料时应该重视哪些方面。针对当前施工成本过高的现状,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制订降低成本的主要策略;同时认真研究导致项目材料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对下一步施工需要的材料成本做出精细的计算,确定工程成本发展方向;据此制订改善成本控制的策略。建筑材料成本控制在项目材料成本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就是为了尽量节约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数量,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建筑材料在施工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本数量在项目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建设项目寿命周期不同时期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就是为了使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优。

建筑材料论文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构造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整个建筑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也带动了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而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比比皆是,而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这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关注,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无法得到较好保障,因此本文将通过重点分析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几点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材料;关键因素;检测结果;应对措施

  为了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保障具备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流向市场,通常情况下会使用仪器、外观以及无损检测等方法,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建筑材料的各项理化性能以及其外观、规格、大小、类型等进行严格检测。而考虑到建筑材料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通常情况下检测人员会通过使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将选取的材料样本送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深入检测,并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方式用以对建筑材料的真实质量进行合理评估。但在此过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失去真实性,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此,对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提升建筑材料检测水平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1.1未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当前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影响检测结果精确性的一大关键因素便是检测方法,由于未能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也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常常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譬如说在检测水泥稠度的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标准和代用两种检测方法,而根据国家对于检测水泥稠度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使用标准检测法和代用检测法后,得到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则应当倾向于使用标准检测法检测出的结果,但由此检验出的水泥稠度既无法与国家规定标准相符合,同时也存在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检测方法作为基础保障,也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1]。

  1.2检测仪器存在故障问题

  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对建筑材料的内在成分等进行深入检测,往往会选择使用仪器检测法,因此检测仪器对于最终的检测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如果检测仪器本身存在故障,或是在使用之前未能进行数值的调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仪器对于检测数值的精确测读。与此同时,某些检测机构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监测成本,未能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维修、管理和及时的更新换代,并且在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检测当中经常使用同一种检测设备,种种原因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

  1.3检测人员职业能力不足

  检测人员的职业能力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也有着一定影响,当前有部分从事建筑检测的工作人员本身未能掌握扎实的检测知识与检测技能,同时在实际的建筑检测过程当中也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加之部分检测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得检测结果经常会出现记录有误等情况,影响其真实性。

  1.4检测环境存在一定影响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包括温度与湿度在内的`检测环境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譬如说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如果温度、湿度等发生剧烈变化,则极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进而无法有效保障最终的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另外,目前许多检测试件普遍较缺乏代表性,截取的检测部位不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这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2]。

  2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精确性的具体措施

  2.1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正在火热发展当中,建筑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而考虑到检测方法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在日后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与之相适应的检测方法,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譬如说在对水泥稠度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将检测环境与检测条件理想化,从而测得近乎完美的检测结果,再将其与使用代用检测法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从而有效完成水泥稠度的判断。

  2.2需认真选用检测仪器

  在检测仪器方面,检测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检测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并且在使用仪器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调试检查,保障仪器无故障且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如果发现仪器数值读取存在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反复校准。另外,检测人员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使用检测仪器,在平时也需要注重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维修管理和升级换代,使其能够为检测建筑材料发挥应有作用[3]。

  2.3提升检测人员专业性

  在检测人员方面,需要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进行不断提升。一方面,需要敦促检测人员能够积极主动掌握当前最先进的检测理念、检测知识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等,使其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检测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对检测人员责任心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注重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精神,确保其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在认真履行标准规定要求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

  2.4应规范控制检测环境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对检测环境的规范和控制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测湿度、温度等进行严格控制,譬如说检测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9℃到23℃之间,避免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干性收缩、开裂等情况,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而在对其他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保障其处于干净、整洁、干燥的检测环境中;同时检测人员选择的试件应当具有代表性,从规定检测部位当中进行试件截取和制作,从而有效避免因检测取样偏差而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4]。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还将实现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也为建筑材料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检测建筑材料、认真判别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人员、检测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笔者提出需要在日后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在对检测环境进行统一规范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性,使得检测结果能够更加精准,进而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

  参考文献

  [1]莫携娣,潘海明.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四川水泥,20xx(09):334.

  [2]史晓霞.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xx(11):5.

  [3]粟良雨.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xx(12):3.

  [4]昌文芳,王志霞,马捷,等.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的研究[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xx(01):19-24.

建筑材料论文5

  1新型材料特点

  1.1绿色环保性能

  所谓的绿色环保建材,就是低毒或者无毒型材料,并且具备防火、阻燃的安全巴掌。能够调节人体机能,对于环境能够适应,可自动调温、隔热消磁等功能。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型建材具备很多出色的特点,比如,新型建材的原材料大多数是天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耐用性和耐久性两个特点,兼具现代艺术审美特点与力学特点;新型建材制作工艺十分先进,采用的都是最新的技术,能够实现低耗能、无污染的制作建材;新型建材的产品设计具备现代艺术审美,所以符合现代人对于建材美观性的要求。而且新型建材的设计功能多样、利于身体健康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艺术设计多以温馨、健康、简单实用等特点。对于建筑材料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保证绿色环保型材料满足人们需求。对于工业废料也可以使其变废为宝。不仅能够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还能够节省原材料,保证对于环境的破坏降至最小,还可以节省成本,降低制作工艺的浪费。

  1.2先进性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在世界建筑材料中异军突起、后发制人,对于许多的建材的生产制作均保持世界第一的骄人成绩。比如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等。但是我国总体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产品良品率低、产品档次低、科技运用程度不够等问题。

  2新型材料的发展前景

  2.1绿色建材的发展前景

  绿色环保型建材应该大力推进节能型方向发展,比如推行节能型房屋、墙体、节能型门窗等建筑;还要保证建材的绿色安全。必须要做到建筑材料不含有放射性污染物、不含甲醛、芳香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于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对人身体健康有威胁的建材一定要加强监管,决不允许流入市场,从而提高人们对于绿色环保建材的信心。绿色建材还要保证材料的健康安全。能够促进新型装饰材料配合高新科技的发展,提高建材的科技含量,对于建材应该具备抑菌杀毒、调节空气等产品。

  2.2新型建材发展到必要性

  之所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主要是我国对于可持续战略发展的要求。我国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可见能源资源的严峻。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平衡发展等挑战十分巨大。发展节能环保型新型建材不仅能够满足对于材料需求降低的要求,还能保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保证建材工业不断发展。新型资源的大力推广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要求,对于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也能起到推进作用。新型建材对于科技的融合更加突出,从而使得新型减灾在含金量方面有着大幅度增强。对于新型材料的推广必然能够保证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节能环保的收益要比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意义更加重要,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新型建材发展期望

  对于新型建材的发展主要通过不断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快理论转为实践的进程。对于建筑材料要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自主研发适应我国市场需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要加大支持力度,尽量保证建筑材料的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加快建筑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转型,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3结束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走入人们视线。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来说,新型材料具备很多的优点,例如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等。其中新型建筑材料既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提供现代建筑类型的要求。所以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形应该是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新型材料主要用于现代建筑,所以现代建筑的材料选择要根据现代人的建筑要求进行。不仅要有一定的抗震、防火、防水等性能,还要有高强度、耐用、隔音、采光等方面的性能。而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样就要求新型材料必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特点,能够适时的进行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建筑材料论文6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不断的进步,推动了新型建材的出现,对我国现代建筑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新型建材是基于传统建材发展而来的,新型建材具有更高的强度、更轻的质量以及更好的保温与节能性,目前市面上主要存在有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新型装饰材料等,对此本文就新型建筑材料具备的特点作出简要的分析,之后深入对上述提到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建筑材料相关的研究人士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特点;发展现状;绿色建筑

  1前言

  所有建筑工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础便是建筑材料,而且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对建筑作出评级时,主要便是对其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做出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愈发的重视环保性与健康,更加追求更品质的生活。这也也就是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逐渐替代传统建筑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工工程当中不断增加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会使建筑物逐渐朝着绿色节能方向进步。

  2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一方面,现代性。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物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建筑既要满足人们日常居住与社会生产等方面的功能,并且还要使建筑物具有防火、抗震、防水、高强度以及装饰等功能。但是传统建筑材料因为自身物理特性与化学特特性的因素的限制导致其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建筑提出的高要求。因此新型建筑具备一定的现代性,也就是说新型建材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建筑提出的功能性方面的需求[1]。另一方面,绿色性。目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愈发的严重,世界各国均已进行节能减排,同时将节能减排作为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当中。我国也大力的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节约型社会便是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尽量不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尽量采用绿色环保能源作为社会建设资源。建筑工程当中会对社会资源与能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与使用,要想实现对节能、环保以及绿色的建筑物进行大力的发展,便要对新型建材加以大力的发展,积极对具备绿色环保方面的新型建材进行积极开发与使用,进而使现代建筑当中所采用的新型建材数量逐渐的增加,推动现代建筑工程不断朝着绿色化方向进行发展。此外,先进性。最近几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对建筑工程事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建材科技水平以及产品档次上依旧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存在质量水平偏低的现象。当前时期,国家对构建节能型社会愈发的重视,减少建筑工程当中传统建材的使用,加大对新型建材方面的研发与应用,从而建材使用时带来的水污染、化学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环境污染得到控制,这就要对建筑材料的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进行入手提高,推动建筑材料拥有足够的先进性,从而使其符合现代建筑提出的要求[2]。

  3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

  3.1新型墙体材料

  我国对于墙体材料方面的发展相对较快,近年来墙体材料品种逐渐的实现了多样性,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黏土空心砖、建筑砌砖、轻质板材、加气混凝土与非黏土砖等,但是在使用数量方面依旧较少,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的占比相对较少。推动新型材料实现因地制宜的有效发展,使墙体材料结构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得到改善,这样才实现节能、提高建筑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得到目的。通过几十年的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是我国墙体材料工业制造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大体构建出了以板块作为主墙体的发展体系,诸如纤维水泥夹芯板、混凝土空心砌砖以及纸面石膏板等,但是能够代表墙体材料水平方面的轻板与复合板方面依旧不足整体的1%,这和工业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3]。

  3.2新型保温材料

  对建筑外墙进行保温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建筑整体性能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国非常重视新型保温材料研制。在我国科研人员积极的对其作出研究与开发,现在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新型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岩棉矿渣棉、硅酸盐符合浆料、玻璃棉以及破磨玻璃等[4]。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导致上述新型保温材料的使用情况也存在差异,而且在施工技术与施工队伍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致使我国新型保温材料的实际应用存在不足。提高保温材料质量与施工技术以及构建大量专业施工队伍,从而使我国保温次材料与技术实现高环保性、效率性与性能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3.3新型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对于建筑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社会迅速的进步,人们对于防水材料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桥梁、交通运输、隧道、农田水利等诸多的领域与行业,对于高性能防水材料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建筑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渗漏水的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种类、工艺与规格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产品结构存在不合理,新型防水材料在使用量与生产量上相对偏低;其二,产品质量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其三,设计、施工和应用方面存在技术性较差的问题,使用后依旧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

  3.4新型装饰材料

  对于装饰材料而言,我国在新型装饰材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起点,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进行大力的引进与发展,目前装饰装饰材料在花色品种方面已经研发出4000余种,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并且构建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具有较为齐全的门类与比价。可也存在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产品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档次也有所偏低,尚未形成良好配套产品,在市场竞争上也稍显不足;此外市场开发能力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且生产企业在对自身产品没有较好的更新换代能力,无法满足我国市场对于多样化产品方面的需求;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多数产品为低档及中档产品,高档装饰材料占比偏低,导致高档建筑装饰材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5]。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逐渐的发展壮大,新型建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相比于传统建材而言,新型建材具有轻质、保温、节能、环保、高强度等优点。推动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不但满足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需求,而且也符合现代建筑方面的要求。因此今后的建筑材料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便是朝着智能化与人性化等方向进行发展,并且今后现代建筑也将主要运用新型建材。对新型建材加以充分力发展与利用,能够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隔音、防火、采光好与防水等性能,对提供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非常打的好处。

  【参考文献】

  [1]闫恒,韩美言,李世民.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四川水泥,20xx,02(02):302.

  [2]秦治国,张国胜.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房地产业,20xx,09(09):123.

  [3]张震.浅谈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与趋势[J].江西建材,20xx,09(09):7.

  [4]郑刚.解读建筑新型节能材料的运用及发展[J].科技与企业,20xx,06(13):165.

  [5]李斌.谈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特点[J].山西建筑,20xx,09(09):119-120.

  建筑材料

  1、粗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2、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

  3、水泥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在空气中或在水中硬化,并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4、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利用粉煤灰的胶凝作用部分代替水泥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废物利用。

  5、外加剂 主要是高效碱水剂,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

  6、矿粉 将矿石粉碎加工后的产物,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

建筑材料论文7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功能。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一下特点:

  (1)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5)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指在建筑中起承重、围护或分隔作用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各种空心砖、新型实心砖、砌块、墙板等,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其主要特点是节能、利废、省土、环保、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施工效率。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十五”规划和20xx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和推广全煤矸石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砖生态建筑材料产品。但目前在总的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很难满足当前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 新型建筑涂料

  新型建筑涂料是指涂敷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连续性涂膜,装饰、保护或使物体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材料。近年来,无机高分子涂料受到各国重视,日本将其列为低公害产品加以发展,欧美国家也大力推广。新型高档涂料不断出现,如氟树脂涂料等,国外还相继出现了抗菌涂料、抗静电涂料及防海水侵蚀等功能涂料。

  3) 新型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是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改性剂及助剂,为适合建筑工程各部位的特点和要求而生产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近几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塑料制品将不断取代金属制品。主要体现在塑料管道、覆面材料和门窗,以及室外装修、防水保温材料的产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塑料建筑材料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筑材料中最成熟的品种,目前生产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4) 新型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的饰面材料。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我国装饰材料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由于装修材料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专家认为继“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人们已经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必须对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进行限量;对建筑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等,降低室内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5)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指有效防止雨水或地下水向建筑物内部渗漏的防水薄膜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我国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经过几十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规格档次多样、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

建筑材料论文8

  一、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不科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建筑材料授课方式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玩游戏等现象。不能实现差异化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创造和实践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1]。

  (二)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训条件。通过高校调研分析,受实训管理水平较低、实训成本投入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一套完备的实训基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授建筑材料课程时仍然采用理论讲述的教学方式。理论课时的讲授超过80%,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相当严重。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就业后与岗位能力要求完全脱节,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灵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表现出动手能力差,就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更谈不上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2]。

  (三)各部门教师间合作与协调不够。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跟该专业后续的一些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受教师间交流较少的影响,授课过程中存在知识点重复讲解,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统一的现象。导致有些知识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阻碍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另外,上理论课的.教师和实验课的教师往往各尽其职,缺乏教学交流,学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的学生自我分析和创新能力较差。

  (四)课程考评不合理。课程考评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筑材料课程考核的办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考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此外,对学生实验课的考核也缺乏科学、合理评价,导致学生上课缺乏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极为不利[3]。

  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改进基本思路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建筑材料教学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外,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引入一些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串接成PPT动画。将理论教学转化成趣味视频,学生可以课前自行观看视频,课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实现翻转课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实验教学采用视频教学和实操的方式。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也可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把与建筑材料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录像,通过QQ、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将教学课件和录像挂在网上,学生课前先观看视频,再进实验室亲自操作,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不愿“苦”读教材的弊端,实现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时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针对目前教学效果考核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设置一些个人或团队合作完成的作业,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办法。

  (二)调研汇报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建筑材料这门课程设计的材料类型较多,受教学课时的影响,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对于新型材料或不常用的建材可能被忽视。为弥补教学中的这些弊端,教师可以将该部分知识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的方式下达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到建材市场、材料加工场及混凝土搅拌厂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收集、汇编形成调研报告。教师挑出完成质量较好或具代表性的报告,通知相应的团队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汇报,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择期在课堂上各组展示本组的调研结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颠倒,变成学生主讲,教师听并给出建议与鼓励表扬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优秀学生引导其他学生的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4]。

  (三)完善实训条件,开设综合设计性试验,启发学生创新思路。各院校应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和日常管理。同时,学校应注重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力度,丰富实训教学途径。由于建筑材料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教材规定的验证实验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工程实际给出综合性试验题目,学生亦可自主设计其感兴趣的试验,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将全体同学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检索等方式拟定试验方案,由实训教师负责对各组拟定试验方案进行指导形成最终的试验指导任务书。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由教师组织集中讨论和点评,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和点评结果,总结形成试验报告书。教师根据学生试验过程的表现及上交的试验报告书进行评分。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5]。

  三、总语

  高职建筑材料该门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教学中除了对常用建材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新型材料的介绍,实现与时俱进。此外,受本课程性质的影响,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学校还需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碧海.高校建筑材料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运用[J].教育现代化,20xx,4(35):157-158.

  [2]韩晓冬,黄婷婷.教育部信息化大赛指引建筑材料课程改革[J].智库时代,20xx(05):33+37.

  [3]墙新.浅谈《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2(03):35-37+25.

  [4]刘俊茹,安璐.《建筑材料》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xx(22):447.

  [5]刘马群.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改探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4):83.

建筑材料论文9

  摘要:只有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严格把关,并重视和有效控制技术问题,才能将控制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落实到位。因此,进一步科学有效控制建筑工程中节能管理问题是现如今相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旨在为今后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节能领域;相变建筑材料;应用

  1引言

  现阶段建筑节能领域存在较为繁复的管理程序,并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在整个项目中管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内容。建设建筑节能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并且只有通过相关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稳定有效开展项目的施工。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必须更新技术,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以便有效开展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引进最新的先进技术。笔者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从相变储能墙板、相变储能砂浆、其他相变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今后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2建筑节能领域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

  为了减少建筑工程中的材料消耗,降低空调以及供暖系统的投入成本,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工程上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1相变储能墙板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变储能墙板产生了,其作为一类围护结构类材料,由相变材料组成。结合其建材基体实际,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基材为石膏板的建材,其在外墙内壁中应用较多,有着稳定室内温度和房屋舒适度的优点;第二种是基材为混凝土的建材,其大都应用于外墙体;第三种是基材为保温隔热材料的建材,大都应用于节能高效的建筑当中。总结而言,此类墙板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较多,如果屋内温度高于此材料时,材料就会因为相变的产生而吸收屋内多余热量,反之,屋内温度低于此材料时,材料就会因为相变的产生而释放屋内多余热量,最终使得房间舒适度得以保障。因而,相变储能墙板有着调整围护结构热量、保证房间舒适度的功能。

  2.2相变储能砂浆

  如果在砂浆等基质中混入相变材料,就可以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备蓄能力。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微胶囊技术下,如果在能量微球中封装一定的石蜡,并且混合于一定的灰泥,就能形成石蜡砂浆,此种砂浆若用于房屋的内墙,就能起到冬天保存热量夏天排除热量进而使得屋内温度得以稳定的效果。如果房屋中的温度高于22摄氏度的时候,石蜡就会因为融化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房屋中的温度得以降低;反之,如果房屋中的温度低于22摄氏度的时候,石蜡就会因为凝固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房屋中的温度得以升高。还有国外研究表明,如果将一定浓度的丁基硬脂酸盐融合于丁基棕榈酸盐,就能形成一类相变材料,若采用直接混合的方式混合于灰泥砂浆,采用一定工艺就能将相变储能墙板制造出来。此类墙板有着更好的储热性能,在相变材料的作用下,可以更为精确的控制储热量。

  2.3相变材料的其他应用

  在其他方面,包括相变储能混凝土、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相变材料涂料、相变蓄热地板等。和一般的`混凝土相比,相变储能混凝土的热熔相对较大,因而若将其应用于外墙体,就能稳定房屋温度,使得房屋中的舒适度得以保障;建筑节能的地基力量就是保温隔热材料,也是当前节能设计中的重点研究内容。而就相变材料涂料而言,若在建筑当中进行应用,就能使得储热能力得以升高,进而更好的普及材料。就相变蓄热地板而言,大都和电加热融合而用,在地板采暖下,可以平衡屋内温度,能够保证居住者的头凉和脚暖,有着相对较低成本,可以广泛应用。

  3结束语

  总之,上述种种因素都会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管理产生影响,并且地质状况、气候条件、运输情况、资金情况、政策处理和施工难易程度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建筑节能工程,由此可见,该项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且有极大的难度,一方面要将各种外部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另一方面要保证管理者的工作稳定有序开展,抓好各个环节,要将各项事宜落实到位。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严格把关,并重视和有效控制技术问题,将控制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落实到位。我国现如今普遍开展了控制和管理建筑节能领域中相变建筑材料的应用工作,因此,进一步科学有效控制建筑工程中节能应用管理问题是现如今相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牛萍萍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巨松,金亮,吴晓丹.相变材料发展及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xx(02).

  [2]谢芳.相变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xx.

  [3]郭智伟.相变材料发展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xx(03).

  [4]陈荣国,陈艺兰,刘心中,吴伟钦.相变材料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xx(23).

  [5]杨茹,万勇,杨懿政,魏超.有机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xx(S1).

建筑材料论文10

  摘要

  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发展重点说道,新型墙体材料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国策之一。

  关键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引言

  在现代社会,人类不但讲究住的舒服,还有住的健康。墙体材料改革可以节约材料,节约资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可以促进住宅建筑的节能。

  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损害后代的利益。原国家建材局结合建材工业的发展实际,把搞好资源综合利用、搞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建材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和主要途径,制定了建材工业的发展规划。

  一、墙体材料现状

  墙体材料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砂浆、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毛石、毛料石等。

  实心粘土砖消耗大量粘土,严重占用耕地,大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0xx年有170个城市签订了于20xx年6月底前在城市内全面禁用实心砖的协议。采用实心粘土砖的民用建筑每平米应多交14元的粘土砖“限制使用费”和50元的“调节税”。

  在我国城市采用砌块建筑的差别和发展都是很大的。从1995年起,上海市开始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成10个住宅试点小区,总面积达1,000,000平米。至1997年扩大到44个,总建筑面积达4,500,000平米.

  二、墙体材料改革途径

  (一)墙体改革途径之一—烧制品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已颁布并于20xx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按主要原料分为粘土空心砖和砌块(n)、页岩砖和砌块(y)、煤矸石砖和砌块(m)、粉煤灰砖和砌块(f)。

  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为mu10、mu7.5、mu5、mu3.5和mu2.5。体积密度分为800、900、1000和1100级,孔洞率大于等于40。

  空心砖与实心砖相比较,其优点是可减轻结构自重,砖厚较大,可节约砌筑砂浆和减少工时。此外,粘土用量和电力及燃料亦可相应减少。

  (二)墙体改革途径之二—蒸压制品

  蒸压制品是指不含水泥或含少量水泥而通过蒸压养护方式使砖或砌块结硬的制品。

  蒸压灰砂砖是1880年德国人威廉·米哈伊尔博士发明,至今已有120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是砂和石灰,适用于就地取材,不占用耕地,生产耗能低,砖强度高,外观几何尺寸规整,放射性低,应称得上是环保产品。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此砖,以240mm*115mm*53mm的实心灰砂砖为主。由于砖块小、自重大、耗料多、生产成本高且抗压强度低、抗剪强度差,无法与烧结砖竞争,导致目前发展困难急需改革。

  专家建议以生产块大质轻的灰砂空心砖来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灰砂砖建筑物抗震性能,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泡沫混凝土砌块属于多孔混凝土砌块,有水泥泡沫混凝土砌块和硅酸盐泡沫混凝土砌块两种。在工厂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填充、内墙隔断,也可用于多层建筑的外墙或保温隔热复合墙体,还可根据设计在现场浇筑泡沫混凝土墙体。

  下列情况不得使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建筑物基础;处于浸水、高温和受化学侵蚀的环境;承重制品表面温度高于80摄氏度的部位。

  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性能及优点:主规格尺为880mm*380

  mm*240mm和880mm*430mm*24,一般密度在300~1000kg每立方米。采用厚度为200~250mm的泡沫混凝土砌块外墙相当于490mm厚实心粘土砖外墙的保温效果,保温隔热性能好。吸声能力强,防火防水性能好,完全抗冻,收缩裂缝较少。

  (三)墙体改革途径之三—胶凝制品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节土、节能,符合国家基本政策,.承载力高,相同强度等级块材和砂浆的砌体抗压强度是砖墙的1.5~1.8倍。其孔洞率50,较砖墙轻,可减轻基础荷载,因而可减少基础材料用量。它有以下优点:施工快,墙厚较标砖薄,可节省结构面积。商品砂浆:品质稳定、节约材料,有利于文明施工和环保,且可配制出适应新型墙体材料所需的性能。砌块墙体:多层砌块墙体住宅造价较相同层数砖混房高出5~10,但保温性能好,在北方尤为突出。多功能砌块是为实现建筑节能而发展的`,如抗震、承重、保温、装饰作用等。

  此外还有混凝土多孔砖、粉煤灰空心砌块等。

  三、墙体材料改革意义

  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需节能。居民建筑的能耗以采暖占主要部分,热水供应15,电气照明14,炊事6,采暖65。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用能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1/4以上。墙体材料改革最显著的意义就是建筑节能以及环境保护。保温隔热节能建议:采取单一材料较理想,施工方便,效率高;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外贴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苯板夹芯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孔内填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空腔内插入苯板;外墙保温常用e板、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四、国外墙体材料生产应用简介

  常见的有混凝土砌块、纸面石膏板、灰砂砖、加气混凝土、复合轻质板。混凝土砌块在美、日已成为墙体材料主要产品,约占总量的1/3。美国是纸面石膏板的最大生产国,目前年产量已超过20亿平米,日本产量为6亿平米。近年来还有许多生产建筑用砖的新动向,如不用砂浆的砖、高强度压力硬化砖、巨型陶瓷砖、可切割的混凝土砖、生态砖、环保地砖等。国外还生产应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织物增强混凝土,能承受较强预应力和拉力,从而使生产薄壁混凝土构件成为可能。

  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技术进步,砖和砌块生产构造多样化、材料多样化已成为必然,承重水平孔洞空心砖、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研制提上日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施工技术扩大砌块应用范围,发展轻质隔墙板,继续节约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现实的。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节能型住宅的普及应该不远了。

  【参考文献】

  [1]丁大钧,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2唐岱新,砌体建筑的发展和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年.

  3涂逢祥,建筑节能大发展[j],砖瓦20xx(12).

  4李湘州,国外墙体材料发展的若干动向[j],砖瓦20xx(7).

建筑材料论文11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强调检测内容的全面性、检测流程方法的科学规范化。本文立足于对建筑材料检测的认识与研究,就如何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建筑材料检测是严把质量关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检测的主体项目内容主要有:

  (1)混凝土检测。强化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建材质量关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及混合比的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水泥检测。需要对水泥硬化的时间、硬化强度、韧性等进行检测;

  (3)钢材检测。钢材是现代建筑结构预应力构建的主体,通过检测钢材的抗拉强度、弯曲等物理性质,确保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防水材料检测。主要在于检测防水材料的防水性、防腐蚀性、粘结性及延展性等;

  (5)粗细集料检测。重点检测其表观密度、压碎值、颗粒级配等基本要素。因此,在建筑材料的实际检测中,要严格强化对各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流程

  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有着严格的检测流程及方法。检测流程为:取样—外形观察—仪器检测—无损检测—有损检测。

  (1)在取样环节,由于建材数量多、规模大,因此检测多采用取抽样检测的方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在外形观察阶段,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种类、型号及外表面,凭借人工经验检测,初步判断建材的质量状况;

  (3)在仪器检测环节,旨在进一步对建材质量进行定量检测,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建材的质量及特性;

  (4)在无损检测环节,通过超声波、激光、电磁波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实现无损检测,以准确判断建材结构的均匀情况;

  (5)在有损检测环节,通过检测设备对建材性能进行测试,科学分析建材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等。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

  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

  建材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在开展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对建材进行科学的项目检定。如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探析□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李荣凯摘要关键词本文探析了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及检测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的策略并严控建筑材料质量关。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策略在进行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应针对质量标准体系对水泥的强度、细度及凝结时间等进行有效检测,进而更好地判断水泥的质量水平,严把建材质量关。

  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在实际的建材检测中,检测实验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但检测实验易于受到外部各方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因此,科学降低实验误差,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严格控制建材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检测实验规范化操作,是建材检测的基本要求。三是确保检测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很多情况下,检测设备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特别是一些精密检测仪,在电磁的干扰下,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四是要强化人员的职能能力、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好检测工作的规章制度。

  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

  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中的不良因素。在严把质量关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弱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力。首先,针对不同的建材检测,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检测中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其次,规范技术检测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问题的发生;第三,强化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监督管理责权,确保建材检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开展,这是严把质量控制关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综述,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检测的目的要求,也是建筑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笔者看来,强化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

  (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

  (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从本质上,提高建材检测水平,严控建材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时立维.有关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xx(09).

  [2]王晓萍,仁露.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2)

建筑材料论文12

  摘要:对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检测进行分析。通过列举建筑材料的常规检测内容,得出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和检测标准都是不尽相同的,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要结合其具体的特征进行检测。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当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而改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认为应当从建筑材料源头,建筑材料选样,以及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化进行着重,希望对今后建筑材料检测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

  一栋建筑,从建筑地形选址、建筑设计、到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多种因素作用。建筑材料是组成建筑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建筑材料的好坏,是否合格达标,直接影响到最终建筑建成的质量,更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那么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有必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检测,确保整个施工流程的安全生产。

  1.建筑材料的常规检测内容

  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一直遵循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从通常意义的标准来看,建筑材料一般以常规内容检测为主。包括对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各种建筑材料。其中,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和检测标准都是不相同的。检测水泥时,水泥的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是需要重点检测的内容;检测细骨料时,则需要深入采用化学实验,颗粒级配方式,表现密度,堆积密度,有机物含量和碱活性浓度等都是需要着重进行检测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相比又有所区别,出了颗粒级配方式,表现密度,堆积密度这些之外,泥块含量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值也是需要必须检测的;对混凝土而言,混凝土中间材料的配合比,表现密度和凝结时间等等,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内容;对建筑砂浆,除了考虑配合比之外,稠度值,分层度值,都是要检测的内容;对墙体材料,需要考虑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值,进行重点监测;对防水材料,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高温,耐低温等各种性能是监测的重点内容;对混凝土外加剂而言,其减水率,泌水率,透水的压力比和吸水量比是其主要监测内容等综合指标。可见,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和标准虽然不相同,但也并不是难以捉摸,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常规检测内容则是需要着重和主要考虑这些特征,将其作为检测的主要内容。

  2.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危害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而如果在检测工作中,由于人员操纵不当,检测作业指导书制定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检测工作不到位,使得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场地,那么就会给建筑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现在不少施工企业和单位一味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求短求快,对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能没有考虑清楚,盲目的求快检测过后,进行施工,给建筑的质量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说,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安全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安全事故,这种情况在实际施工情况中并不罕见。

  3.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那么,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到位具体在实际检测中有哪些体现呢。通过笔者近几年来的工程实践,在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认为当前建筑材料在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首先,对检测材料的检测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我们都知道,做事的态度比做事情的能力更为重要,而很多施工单位从刚开始进行施工就没有充分的重视到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材料验收,材料把关,材料检验等一系列程序而言,所做的都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如有些工地的钢筋和水泥材料进场,只是形式上看看送货单和合格证,没有认真检查材料和核查材料。其次,对建筑材料检测构成威胁的因素认识不太明晰。影响建筑材料安全性能检测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别,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检测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规范化,客观因素则是包括气候环境影响设备仪器的精准度和设备仪器的自身误差。如有些检测单位设备仪器落后,设备仪器的精准度不够精准,造成检测结果不够精准。最后,是建筑材料送检程序自身的不规范性。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程序基本都是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材料送检要求来进行送检,但是这样会造成建筑材料检测的滞后性,这样会大大延长建筑材料的检测时间,给具体的检测和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4.改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分析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可以提出改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首先,应当从进货源头上制止和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就要从建筑单位采集建筑材料开始,选择正规的厂家,认真核对厂家的营业执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等资质。对于购买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有三包凭证,国际质量认证,试验报告书等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建筑材料进场时,要按程序做好材料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其次,合理做好见证取样工作。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中,抽样检验是检测工作最常用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检测方法。那么,检测材料的最终成果是依赖于所送的建筑材料样品的质量来确定的。所以说,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能够准确,主要取决于所送检的样品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所以,应当对建筑材料样品的取样做好充分的认知。最后,检测单位的检测项目也要程序化和规范化。具体而言,检测单位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检测标准,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进行检测,将人为因素,设备环境引起的误差因素降到最低,将检测结果做到客观公正化。

  5.结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人身财产的安危,在分析当前建筑材料检测出现的种种问题之后,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认为需要从建筑材料选购,建筑材料样品取样以及建筑材料的检测规范化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着手,将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做到客观公正化。

  参考文献

  [1]杨克清.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纵横,20xx(12):12-15.

  [2]孙忠良.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xx(8):32-34.

  [3]李姿,李海鹏,张巍巍.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20xx(2):20-22.

  [4]葛拷峰.浅谈建筑工程中材料检测的作用[J].工程技术20xx(4):10-12.

建筑材料论文13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当中,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绿色建筑的发展必不可少。而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确保建筑材料具有舒适、经济、健康、节能、环保等绿色特性。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和研究处在四节一环保的阶段,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 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特性

  首先,生产绿色建筑材料的厂家应当明确认定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的管理绿色度状态。同时要按照不同的绿色建筑实际需求,对绿色度不同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行提供,加强对库存量、销售量、生产量等方面的管理。然后,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很多不同的品类和项目,因此将会关系到很多不同的材料供应商和生产厂家。

  所以在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当中,传统的建筑材料管理模式由于太过于粗放,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1].对此,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绿色建筑的实际建设当中,应当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要求,进行不同种类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及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应当注重加强协调管理和沟通联系。在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之后,应当向物业方提供相应的绿色材料信息和绿色建筑信息,这样有助于物业方在日后使用当中对绿色材料进行维护管理或更换维修。

  2 BIM 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特征的关系

  2. 1 信息的可追溯性

  在绿色建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结合功能使用的具体要求,可以调整、更换和维护相应的绿色建筑材料。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方案、材料功能参数、材料生产信息等工程历史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而在设计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BIM 技术能够对绿色建筑材料信息和详细工程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同时,还能够详细的记载工程变动的发生,准确的评价绿色建筑的绿色度等级。

  2. 2 协同管理

  在建设绿色项目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和供应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等应当协同管理项目当中的建筑材料,使其能够形成一条工业化的产业链。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商、施工单位、业主等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就应当积极的进行参与,对个性化的价值需求进行合理的制定,从而明确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提供方案、以及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措施等。绿色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对项目参与各方提出了提出了更高的协同管理要求。

  2. 3 精细化管理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维护、运行、施工、设计等阶段,都需要进行精细化信息库的建立。这样,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各方才能够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更加准确的生产、使用、订购和查询,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精细化的管理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要求。在绿色建筑材料建立信息库的过程中,BIM 技术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在维护、使用、生产绿色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信息断层将被打破,项目参与各方能够更好的共享信息。

  2. 4 三维可视化

  在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模拟给客户,使其更加直观的对项目进行了解和熟悉。可视化三维模型以其直观性强的特点,在绿色材料现场对方与管理、施工方案的设计、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建筑户型设计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3].在绿色建筑工程当中,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模拟三维模型的建立,也需要 BIM 技术的支持。

  3 基于 BIM 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构建

  3. 1 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的组成

  3. 1. 1 应用管理层

  在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模型当中,应用管理层的作用是管理绿色建筑材料、施工、设计、绿色建筑项目等方面的模型。并且在绿色建筑日后的使用和维护当中,管理相应的使用维护信息和历史信息追溯。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当中,通过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模型,各项目参与方能够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参数信息进行准确的提取,从而更好的交流和共享信息,对管理资源进行有效的统一与整合,更好的制定项目管理决策。

  3. 1. 2 数据交换层

  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当中,绿色建筑材料通过 BIM 技术实现了协同管理,对网络信息传递平台和云服务平台进行了构建,从而能够有效的管理和共享信息。此外,在 BIM 技术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3. 1. 3 BIM 模型层

  在绿色建筑建设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等应当提前进行绿色建筑材料的选购,同时对不同的竣工模拟模型进行对比,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所以,在 BIM 模型在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对于构建施工技术方案模型、材料三维模型、材料库等方面更为重视。结合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实际需求,在该模型层当中,对 BIM 核心模型进行了设置,使得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当中,都能够实现完善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

  3. 1. 4 基础数据层

  在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过程当中,关系到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和生产信息、建筑架构设计模型信息、绿色建筑材料评价信息等。因此在基于 BIM 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构建当中,应当采用 IFC 格式对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转换和存储,在同一平台中统一的管理 BIM基础数据。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之后,后期的运行和维护需要 BIM 信息数据库进行相关资料的提供,以形成循环反馈,提供相应的借鉴给其它的建筑项目。如此丰富、庞大的 BIM 数据库,对于国家、行业、企业中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 2 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的实施

  3. 2. 1 材料的生产和运输

  RFID 标签会附着在刚刚出厂的绿色建筑材料上,通过读写器扫描其中的绿色建筑材料信息,然后上传到 BIM 当中,实现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这样,在材料供应商和生产商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中,能够实现零库存、零缺陷的目的。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以材料的可视化模型和存储区域为基础,对运输的顺序、路线、车次等进行优化。

  3. 2. 2 材料施工

  材料的储存和吊装,可以利用 RFID 标签进行跟踪监控,管理材料的入场施工。通过云平台进行这些信息的传输,能够避免由于信息人工录入而产生的疏忽或错误。例如在材料进场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 RFID 阅读器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从而管理材料。

  3. 2. 3 材料运营

  RFID 标签当中还具有材料维修信息,据此能够对材料的位置进行迅速查找,然后在 RFID 标签中储存维修记录。此外,还能够在 BIM 物业管理系统当中集成维修信息,从而更加直观的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管理和维护。

  3. 2. 4 材料拆除

  当建筑项目达到使用生命周期之后,在进行拆除的时候,对于绿色建筑材料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利用 BIM 数据库和 RFID 标签进行判断。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回收管理绿色建筑材料,发挥出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项目发展的绿色化。

  4 结论

  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绿色环保性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建筑项目绿色化的重要条件和基础。然而,我国当前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并不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对此,应当积极构建基于 BIM 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结合绿色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其与 BIM 技术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实现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汪振双,王立国,高平,陈小波。 基于 BIM 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研究[J]. 建筑经济,20xx,04∶ 83 -86.

  [2]程斯茉。 基于 BIM 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研究[D]. 湖南大学,20xx.

  [3]郭云鹏。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 BIM 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xx.

建筑材料论文14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且由于使用部位、用途的不同,质量要求各有所异,材料的验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以及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很好地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验收;质量检验;

  建筑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它已渗透到其它各领域、各行业,是它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筑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轻则影响美观、功能,造成用户使用不便,重则与大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工程质量与建筑材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相当的工程质量事故是因建筑材料质量而导致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低劣成为一些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相当的工程质量事故是与建筑材料间接相关,即非材料本身直接的质量问题,而是误用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因此,为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保证,必须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验收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结构、部位、构件和工序质量的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这种活动就叫做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保证内容,也是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工作和质量信息的主要来源。

  (二)质量检验原则。

  工程材料(含中间产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监理工程师在进行质量检验的时候,必须遵循质量标准和及时检验原则。1、质量标准原则。质量标准的直接依据是工程合同。一般来说,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业主与承包商所签订的工程合同已对工程材料(中间产品、构配件)的质量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它是进行质量检验的直接依据。对工程合同未作出具体规定者,则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目标,援引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定进行处理,不得故意为难承包商。监理工程师通过一系列检验手段,将所得的数据与厂商所提供的技术证明文件相对照,对承包商拟采用的工程材料(中间产品、构配件)的质量可靠性作出有根据的判断,从而决定该材料是否可以用于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应将检验结果及对材料生产厂商的质量资格、能力、水平的判断及时通报承包商,使承包商掌握有关的质最情报。2、及时检验原则。及时检验是防止停工待料,避免由此而引起索赔的另一条检验原则。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系统应对承包商的报验申请提前作出明确规定,承包商应按规定将拟用材料的质里保证资料及样品及时送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商的申请作出计划,采用可靠、合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以保证所采用材料的质量可靠性。

  二、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

  (一)材料进场。

  材料必须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或基本齐全,复试合格方可进场。进场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核对材料数量、品种等,注重对相关文件及外观质量的检查。进场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进入施工工地材料,这类材料不易损坏。受环境影响较小,或立即就要投入使用。另一类为不直接进入施工工地而进入仓库临时储存的材料,这类材料易诱蚀、变质、遗失,受环境影响较大且不必立即投入使用。在材料到货进场前,材料员应根据到货时间表安排好件种材料的存放位置,并协助监理人员、试验员等有关人员,作好接货、复试验收准备。为进一步保证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材料员、试验员、监理工程师仍应充分实行协作,索要、复核材料的有关资料,按适当的方式对各种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场、入库,材料要分类存放,不能混杂,井就材料名称、数量、到货时间、厂家、验收人、收货人、交货人等作好记录,制订好材料存放的位置图,以备随时查阅、校对。对于验收中明显不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必须退货或换货,并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有怀疑的要送有关单位试验,合格方可验收使用。入库材料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水、防锈等工作。

  (二)材料验收管理。

  施工现场验收的材料包括两种: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与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由于材料进场形式的不同,复核验收方式也相应不同,如砂、石、混凝土构件等受外界影响较小或需立即投入使用而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包括进场前抽验资料)齐全,经过现场一次复试合格即可使用,而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如其超过存放期限或被怀疑质量发生较大变化,虽然在入库前复试合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二次复试,以保证其质量可靠性。施工单位搞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材料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

  材料进入现场使用,由施工单位对材料质请进行复核试验,监理工程师应在场监督,复试报告自留一份,送交监理工程师一份,由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认,合格者签字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对于不合格的,由监理工程师按有关国家标准,作出弃用或降低等级使用的处理决定。对于有争议的,送有仲裁资格的质检部门复试裁定,井据结论进行使用、处理。在整个施工期间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有专人负责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材料质量进行抽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程序。

  注:“合格”系指资料满足要求,一次复试合格“怀疑有质量问题”系指虽经过一次复试合格,但在进场使用时施工方与监理方仍怀疑质量不合格;“有质量争议”系指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对复试结果意见不一致。

  三、总结

  总之,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有效的验收管理,验收得出的质量检验结论是评定工程材料质量等级和认证的依据,不仅可以对材料质量起到预防和把关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材料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苏达根编著.《建筑材料与质量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4.

  [2]陈家珑编著.《建设监理材料施工试验与质量控制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3.

建筑材料论文15

  引言: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媒介,不仅承载并传递着人类文明,同时不同区域的建筑还充分体现着浓郁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征。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地域性建筑,还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职责。然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得到了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域文化的缺失。怎样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继承和延续当地传统文化是目前所有业内人士都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徽派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民居之一,由于该建筑类型多应用的是传统建筑材料,使得它成为我国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流派之一,想要保留并继承发扬徽派建筑的地域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材料在该建筑流派中的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达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一、徽派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传统建筑材料

  徽州位于我国安徽省的东南部,其境内多山地丘陵,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交通因素所限,这里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且徽州的地域文化也可以从当地的建筑、饮食、风俗习惯以及风水等方面窥探一二。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很多徽州人离开故土在外闯荡用以维持生计,并使徽商称霸中国商界三百多年。这些徽商在衣锦还乡后,常常会将其所得多用于祠堂、园林、宅邸以及桥梁等的建设或者修缮,从而给当地宁静的山水增添了新的活力。另外,徽州人比较注重文化传承,因儒而好贾,或因贾而好儒,使得徽商的文化造诣十分深厚,他们的一些观点以及想法会在自己的宅邸结构、内部装饰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久而久之,徽派建筑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不单单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其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也能带给人新奇的感受。

  二、传统建筑材料在徽派建筑中的表现力

  徽派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在材料表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运用于徽派建筑中的建筑材料可以细分为两大类:其一,自然材料。也就是徽派建筑中常用的木材、石材等。徽州地处山区,石材以及木材资源较为丰富,且石材的质地坚硬,比如黟县青,在经过打磨后表面光滑,常被用于徽派民居中的漏窗、石雕门窗以及抱鼓石等位置。它从色彩表现上看呈青灰色,朴实而凝重,这与整个徽派建筑的色调及其一致。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石材---茶园石,多用于建筑的地基、桥梁以及基础等处,同时在徽派建筑村落中,茶园石还是铺设街道、广场的首选;其二,人工材料。在徽派建筑中,以当地黏土作为主料制成的青砖,为建筑营造乃至砖雕提供了大量优质砖材。而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粉墙黛瓦”中的瓦,也是有当地黏土烧制而生。以上种种建筑材料共同构成了徽派建筑的独特气质,并使其能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运用于徽派建筑中的传统建筑材料,可以充分表现出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以及艺术特色,这不仅取决于对不同质地材料的灵活处理,同时还取决于人对材料的质料感知,包括心理上、视觉上乃至触觉上的感知。

  1、传统建筑材料在徽派建筑中的质感表达

  材料质感,也可称之为材料感觉特性,简单来讲就是指由材料表面岛给人的知觉系统信息,主要表现为肌理、色彩以及光泽等。在通过欣赏徽派建筑来感受其深刻艺术特征时会有以下两种感触:第一,通过视觉来感知,也就是依靠人自身的视觉来对材料表面的特征进行感知,这是人对于材料本身的肌理或者色彩等特性的最直观感受以及印象;第二,通过触觉来感知,就是指人在亲自接触材料后所产生的体验以及感知。其中,传统建筑材料在徽派建筑中的质感表达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其一,色彩。通过研究徽派建筑可以发现,从色彩上看,徽派的建筑主要以黑白灰为主,整体色调宁静而悠远。这是因为徽派建筑大对就地取材,比如当地的石灰、黏土、青石以及水杉等,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并不会过多的去改变材料本身的形态以及色彩,仅仅通过搭配不同色彩的材料,来达到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其二,肌理。应用于徽派建筑中的砖材、木材以及石材等都有其特有的'肌理效果,而这些肌理自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徽派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能工巧匠们会通过对这些建筑材料的叠加、组合以及重复等,制造形成新的肌理,并表现出徽派建筑独有的艺术特征;其三,质地与光泽。徽派建筑的内部大多以木材进行搭建,而木材的运用得当还会带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受。与此同时,徽派建筑中所用的木材自身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工匠们为了进一步保留材料的原生态,仅仅只是在木材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清漆,从而在增加材料表面光泽度的同时,充分表现材料本身的美感。

  2、传统建筑材料在徽派建筑中的形式升华--“粉墙黛瓦”

  屋顶部分:徽派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屋顶大多为坡屋顶,在欣赏徽派建筑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清一色的青灰色屋顶,当地工匠在建造屋顶时,采用的是当地盛产的材料---小青瓦。坡屋面的自由组合,加上天井形式的灵活运用,从山顶向下俯视,画面相当漂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坡屋顶因为小青瓦的统一运用,形成特有的地域文化肌理,这使得屋顶由一种结构构件上升为一种画面表达,材料本身的素颜配以青山绿水,两者在材质与色彩的对比中自然达到了山水构图的化境。

  墙体部分:徽派建筑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粉墙”。“粉墙”中的"粉"原义中有“石灰粉”的意思,原材料中配以纸筋,即在原料中加些稻草之类的填料,经过常年累月的日晒雨淋,便形成了今天这种徽派建筑特有的文化符号。其中,有些徽州居民为了加强墙体的美感,还会对墙面进行花纹装饰。这种花纹因为在外地也经常看见,不足以概括这种地域的特点。但因为这种材料地大量运用,再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洗礼,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种徽州特色的“粉墙”,以致于在画家眼中变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而沉淀下来。这也许就是材料的形式升华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同时也是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徽派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徽州当地人民的损失,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基于此,各建筑工程师应该加大对徽派建筑的研究力度,通过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灵活运用,来深刻表现出徽派建筑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特征,从而为今后徽派建筑的保护以及修缮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材料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材料论文05-17

生态建筑材料论文11-21

关于建筑材料的论文11-21

建筑材料论文(精选11篇)10-11

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研究论文11-04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论文11-21

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论文01-01

建筑材料论文精华15篇05-17

建筑材料论文大全[15篇]05-17

建筑材料论文(通用1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