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3-22 00:14:57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结合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探讨了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动手能力;培养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从20世纪80 年代起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名副其实成为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730 余家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同时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 年我国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量为3 万~ 4 万人;尤其是物流企业第一线的高级人才和物流技术操作人才十分匮乏,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是形成合理人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是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即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脱节。根据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近十年来物流社会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突出,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对有一定理论基础、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当前高职院校、普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都重视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培训机构理论知识更扎实,相比普通高校实践动手能力更强;但是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完全不能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高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物流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岗位群,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一定综合管理技能、信息获取和信息综合分析能力的物流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
  由于职业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所以关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也比较多,据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从1999 年到2007 年7 月,以职业能力冠名的高职类教育文章就已经达82 篇,其中60 多篇是在2005 年之后发表的,这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相关。根据楚金华提出的高职学生动态职业能力体系,本文将从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及核心职业能力等三个维度来论述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
  1. 行业通用能力具体可概括为计算机技能、英语、法律等基本知识的运用与操作能力,其具体作用体现为:
  (1)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2)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掌握物流运输、物流储存、配送、包装、信息管理等基本知识。
  (3)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学习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及相关物流流程软件。
  (4)掌握一门外语,学习日常物流业务中涉及的单证及物流文书的写作。
  (5)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2. 职业特定能力(1)职业技能: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及相关物流流程软件,能进行计算机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电子商务运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处理日常物流业务中涉及的单证及物流文书写作,能够与涉外客户进行语言沟通;岗位技能训练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管理和操作各种物流技术的技能。
  (2)管理技能:具有较强的物流组织管理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相互协调技能。学生要学会与其他人员配合与协调的技能,比如学会与生产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各物流环节配合的技能。
  (4)继续学习的能力。对于物流专业而言,需要物流从业人员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立足于本专业生存、发展。
  3. 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能力源于现代企业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学者C.K.
  Prahalad 和Hamel 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一篇题为《核心能力》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把核心能力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核心能力是给整棵大树提供养分的根系。后来多萝西伦纳德巴顿发现在有的时候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构成了企业的劣势,她称之为核心能力刚性。针对核心能力的刚性,帝斯、皮萨洛和舒恩(Teece,Pisano & Shuen)等提出,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物流操作中某一核心技能的能力,并且这种核心能力对学生整个能力体系具有辐射作用,同时由于学生对该核心能力的驾驭,该能力能随着所面临问题、环境等不同而呈现出很强的迁移性。就高职物流专业而言,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可以体现在物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设备操作、物流配送及选择、仓储物流规划及客户服务等方面。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
  未来物流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必须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有很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为了培养物流管理一线、实践型、岗位操作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强化实际操作与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选出针对培养目标的实用性理论知识,增加实际岗位训练和实务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实际岗位训练、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确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1. 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上要突出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物流机械操作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和沟通(即双证沟通),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的课程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以学分作为双证沟通
  的纽带,把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物流专业的教学大纲中。
  (2)教材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贯彻双证沟通的精神,突出物流管理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除必要的文字教材以外,还应有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高职物流专业的教材要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各科教材内容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
  2.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1)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具备一般的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又具备物流管理第一线的骨干素质,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性人才的前提。因此不仅要求专业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还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学校应选送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锻炼,以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应用技能,完善实践知识。
  (2)聘请企业里有经验的物流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这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讲授课程中深入浅出、能很好地将晦涩难懂的课程讲述得有声有色,受学生的普遍欢迎。外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运用实际工作的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例进行结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采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和向更高层次发展。
  3.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室,满足学生初步学习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学习物流技术的信息管理知识已经是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关键。在校内建立物流专业模拟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以及行业内领先的各种专业软件系统,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注重物流基本作业流程实践,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物流企业的感性认识,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2)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应形成开放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真正能培养出具备一定操作、实践型的实用人才,保证达到培养目标,可以建立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顶岗实践;培养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交融。
  对高职物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形式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浅谈物流管理08-15

浅谈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的课程论文06-24

浅谈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05-16

浅谈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引入高职日语专业教学管理05-06

浅谈绿色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论文09-19

浅议多渠道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04-28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05-19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开题报告11-14

浅谈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06-04

浅谈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的论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