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学策略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在物流业,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却十分匮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加大了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转变教学思路,进行彻底改革。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较晚,缺乏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因此教学经验欠缺,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比如课程设置与高职教育同类专业相似、考试模式过于单一、实训基地设施落后、师资队伍缺乏教学经验等。我国各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共性:一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不合理,大部分高校都是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生搬硬套,没有与高校自身目标、要求、专业性质以及社会需求连接起来;二是教师普遍理论知识过硬,但是真正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而且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其实践活动也是在很多年前进行的,一些实践经验已经不符合当前该专业的发展要求;三是目标不明确,对于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目标较为模糊;四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套,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改革要求;五是产、学、研分离,没有把该专业与实践紧密结合到一起。[1]上述问题表明,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正处于徘徊阶段,没有正确的指引方向,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适合该专业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但是,从目前来看,虽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是研究生,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实践,一旦深入到实际的物流管理工作中,不知道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师并不多。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物流管理行业转到教育行业的,虽然他们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缺乏理论知识,没有教学经验,很难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实践和理论传授给学生。
2.没有将教学内容、方法与实践进行结合
人们对于知识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一旦知识不能在现实中进行利用,那么即使教师强调了无数遍的重要知识,学生也会逐渐淡忘。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的培养,没有从目前物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真正目的。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既没有互动环节,也没有知识延伸环节。[2]
3.缺乏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学校自身要具备实训场地或者与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经费较为紧张,办学场地小,不具备实训场地,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专业的实战操作无法进行,导致学生进入物流公司工作后,对于物流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不能适应。此外,有些学校即使与物流公司进行了合作,但是合作往往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合作的形式通常停留在听讲座、参观物流公司等,没有为学生安排短期体验,学生只能看到表面,不能掌握物流管理的精华。
4.教材过于老旧
一方面,物流管理教材亟待更新。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已经开设了多年,但是物流管理教材却十分老旧,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目前物流管理教材普遍注重理论。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实践,而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是固定的,没有做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课本知识过于老旧,对于实践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理论是死的,而实践是活的。这种缺少实践性的教材不利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3]
二、加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1.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要以传授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课堂提问、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明确该学生的知识缺口,对其进行指导,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在物流管理方面的'能力;定期对班内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将学生分成几组,由教师设定模拟练习的物流管理情景(每组的情景设定均不相同),由学生进行现场发挥。
2.明确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
高校建立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我国各级学校共同的教学目标,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在专业设立时,由学校邀请专家、教授以及相关企业的领导组成委员会,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由于市场处于随时变动的状态,因此委员会要确保其持久性。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对课程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上立足。
3.重新规划课程设置
大部分高校开设此专业都较为盲目,只看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并未对教学过程进行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性质设置该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课程的设置要紧密联系实际并与专业性质相吻合;二是课程设置要建立在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三是课程设置要将高校以及该专业的特色和基本特点体现出来。[4]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物流管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领导或教师要积极与物流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定期送学生到酒店物流公司进行实践。到物流公司进行实践,不仅符合专业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在实践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教师,如果出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而且教师深入到酒店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长期表现以及对学生工作环境的了解,可以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从而有效地进行改进。
5.改变考试模式
我们知道,物流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所在。因此,要想实现该专业的有效改革,就必须对现有的考试模式作出调整。考试模式的改革意义在于站在客观角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思维、技能作出公正评价。评价的结果对开展因材施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应当将考核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大,在传统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应当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纳入到考核范围。在命题方面,适当抛弃理论知识的考核,大量增加能够体现学生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题。[5]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改革已是必然趋势,改革路径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规定,学校可自行选择。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改革之前必须对该专业的现状作出综合评价,基于市场需求制定改革方案,并对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与高校自身情况相符,即使改革方案再精良,学校无法实施,方案也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1]杨怡、金晓严、戴四新:《“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例》,《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年第1期。
[2]谭佳音:《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索———以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行管理服务满意度研究为例》,《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夏俊:《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怀化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6期。
[4]高爱、王庆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中国市场》2014年第27期。
[5]王玉侠:《双主体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性教学企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5.物流管理专业论文
6.物流管理专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