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2003年7月,北方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一起合作开设网络试验班,共同开展“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以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所形成的多文本、大资源、新视觉,给师生一种全新的感受。课堂教学成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舞台,学生主动探索、处理、生成各种信息和资源,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试验班的学生在英语的听力、单词量、会话,语文阅读量、数学几何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学业成绩、信息掌握与接受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等都远远高于非试验班。
当重新以审视的眼光回顾十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入新的研究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称北师大)跨越式研究相关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敏锐地捕捉到移动终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意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科研团队明确这一共识后决定开展“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终端优势的实践
1、移动教学―教师空间的解放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操作多媒体设备,必须回到讲台上进行操作讲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平板电脑小而薄,重量轻,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师从讲台上解放下来,教师可以像拿着教科书一样,手持平板电脑走近学生,及时指导,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和展示,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以英语课中复习新单词的游戏环节为例,游戏要求学生记住新单词的位置和读音后,根据屏幕上的缺失图片,快速反应站起来说出相应的单词。此游戏的目的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游戏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进行点评,操作电脑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也是经常拿着平板电脑走近学生,利用平板一面讲解内容,一面操作电脑,可以说其移动教学的优势贯穿了整节课堂。
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平板电脑可以把视频、音频、动画、电子书等多种素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英语的知识时,不再只是“读”,只要轻触屏幕就可以随时听到或看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种一对一数字化的学习,能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英语课上,针对课文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是全班集体听课文的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一;环节二是学生自己听课文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二;环节三是学生自己播放课文动画,跟着动画朗读课文。环节一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中的方式一样,全班齐听共同完成习题,这种方式学生只听一遍,做题时容易出现答案拿不准的情况。环节二的设计使平板电脑的优势体现出来,教师把听力的录音和习题共同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听,完成练习二,学生可以在自己不会的问题上,多次反复听,直到听懂。环节三是针对“说”的练习,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跟着读,对于自己读音不准或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听读课文的能力。
3、即时反馈―提高课堂学习实效
课前预习的反馈:阅读课文、预习单词等预习作业学生到底做得怎么样,以往很难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通过数字化的预习,结果则不同。教师不仅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留存,作为以后的参考。例如:在某次英语课前教师发布提前预习本单元单词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出本单元的单词。针对这项预习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平板电脑的录音功能记录下自己所读的单词,而后反复听自己的单词录音,觉得不好可以重录,最后把自己觉得最好的录音提交给教师即可。这时教师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预习状况,随时听取某个学生的录音,选择录音效果较好的录音在课上播放,适当地做出评价。
课上即时的反馈:客观题检测反馈。平板电脑上的授课平台能够即时地批改客观题的检测,而英语听力中多数是客观题,教师可以发挥这一特点,设计习题,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练习时,教师可以实时监控所有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学生的出错环节和准确率一目了然,在学生做完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统计全班的正确率,这样就便于教师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和调整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这次教学中,听读课文这一部分环节一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优势,在学生提交完自己的答案后,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出每一道小题全班的正确率,并把统计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结果发现听力的第三小题出错的较多,在讲解时教师重点讲解这一小题,其他小题则一带而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主观题反馈:对于主观题的检测反馈,除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打字输入外,还有另外一种检测反馈的形式,即利用平板电脑拍照投影的功能。本次课在听读课文的第二环节上,就用到了这一方式。针对听力填空的练习,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教师在学生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巡视学生填写状况,使用平板电脑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正确答案拍下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统一讲解。
笔记共享反馈:提到笔记,传统的方式是记在笔记本或教材上,只能自己看到,使用平板电脑不仅可以在电子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而且可以在共享笔记中看到所有同学的笔记。本次课时,教师在讲解语法的这一环节就使用了这种方式。教师要求学生在电子教材上找出含有if的语句,找学生读出自己所找的语句,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笔记边听边看同学们分享的笔记,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所找的语句总结出相应的语法知识。
4、分层拓展―丰富语言素材
很多时候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或比较陈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素材,传统做法是把拓展材料复印发给学生,或者让所有学生一起阅读教师提供的素材,很难达到分层拓展的目的。使用平板电脑,可以将素材全部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在本次课的拓展阅读环节,教师提供三篇贴近学生生活和科技发展的文章,并把这些文章制作成电子书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打开书架中的“拓展阅读”电子书,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阅读速度,选择一篇或者多篇文章进行听读练习。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解决学生的分层问题,另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5、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以致用
平板电脑也可以用于小组的合作交流展示。通过平板电脑,可以把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文字、录音、照片等方式传送到系统中,教师则可以利用系统平台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有时它也可以作为小组交流中的一种道具,比如本次课中小组合作部分的设计时,教师布置一个任务,设置商店的场景,要求小组两人中一人扮演销售员,一人扮演顾客,编辑科技产品使用说明的对话进行表演,在对话中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效与反思
“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在学校开展两年多来,十几位试验教师积极努力钻研,精心研究上好每一节研究课,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实践、反思应用移动终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了近20节研究课,通过这些研究课,试验授课教师和其他科研团队的教师们共同思考、成长。而伴随着探索的继续,研究团队的试验教师们自身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以来,学校教师的课程多次获奖,其中一些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十年间,数十位网络班优秀试验教师累计完成网络环境下研究课、展示课等共10 578节;100多人次在国家级论文、综合课例、教学设计、课件评比中获奖;三人的网络课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收录,并在市教科研网站播出;11人次在课题年会上做专题发言;2人次作为课题组授课专家应邀到大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北京市海淀区做课堂教学或学校信息化管理经验介绍。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步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之一,十年来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广东、辽宁、天津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同行到校参观、交流。此项研究给学校带来了很好的办学声誉,得到市、区相关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取得丰硕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首先,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平板电脑,应该选择比较开放、易于设计学生活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们明确“不要为了用平板电脑来设计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思考哪一部分内容适合使用平板电脑来辅助教学,如何利用平板电脑的云课堂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既要做好师生使用平板电脑的操作培训也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整合。再次,不断根据教师的需求完善教学平台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后,应注意使用平板电脑时的其他问题,如教室及校园的网络环境,教室台式机及平板电脑的相关配置,平板电脑的管理制度等,保障师生正常学习使用。
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基于平板电脑的云课堂将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教室、普通教室,甚至在户外都应该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基于平板电脑的云课堂教学。学生们的眼界将更为开阔,学习内容将更为丰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将更为有效。学校今后也将在这一方向上开展进一步研究,真正将移动终端的移动便捷性、资源丰富性、交互多元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相关文章:
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终端分析与研究03-22
基于GPS15L的移动自组网终端系统设计03-19
基于Intel PXA263的智能移动信息终端设计03-19
浅谈基于知识的网格技术应用研究03-02
AAA技术在移动IP中的应用研究03-07
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在涠洲终端的应用研究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