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的审思

时间:2024-06-01 08:51:35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审思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教学研究者追求教学合理性,将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地做出研究与尝试,是为了改变教学困境,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而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审思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概念 反思智慧 兴起

  反思性教学作为近年来教育界备受重视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培养理论,也是许多中小学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主题。然而到底何为“反思性教学”,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理论上的不明确势必制约教学实践的探索。为此,我们试图从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反思性教学的反思智慧三个方面审视反思性教学,以期为实践探索提供裨益。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

  反思性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之后迅速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说现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反思性教学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认知心理学的勃兴。20世纪7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得到蓬勃发展,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比,认知心理学凸显出自己的优势,即研究活动过程中人的心智而非行为,这一取向使得人们在从事教师研究时开始关注教师的内部思维而不是外显行为,如杜威的“教学五步法”(即思维五步法)。同时,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强调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这激发了一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二,蓬勃发展的教师教育运动和教师专业化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轫于北美大陆的以反思为特征的讨论几乎响彻整个国际教育界,据相关文献记载,诸如“反思型实践”、“反思型教学”、“教师即研究者”、“研究为本”、“探究取向”这样的叙词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难发现,教育研究者在试图解决以何种方式培养学者型教师的难题,甚至尝试求证教师反思和相关的行动过程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尽管这些教育家各执一词,没有统一标准,但透过这次以反思性实践为口号的教师教育运动可以洞悉国际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走向。而教师专业化运动,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旨趣,注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质上与“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其三,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呼声。伴随世界性教育改革和实践的兴起,反思性教学为追求教学合理性和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

  随着世界范围内反思型文化的兴起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展开,反思能力成为培养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指标。新课改批判传统的应试教育,提出教学应该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理念下完成,这与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具有内在一致性。诚如有学者所言:“教学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教师而言,是在复杂语境中展开实践性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①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观念、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但是,反思如果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的认识而不是科学层面的教育实践,那么这样的教学反思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教育者在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有智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层次意义,并随时调整教学行为。

  从反思性教学兴起的原因看,反思性教学是教学研究者追求教学合理性,将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地做出的研究与尝试。在复杂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学者对教学探究的视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出于何种解释,反思性教学都是为了改变教学困境,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积极尝试。

  二、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明确了反思性教学兴起的背景,有助于重新辨析反思性教学的内涵。然而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国内外并没有达成共识。要弄懂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必须首先明确“反思”与“教学”的概念。“反思”一词,原为唯心主义哲学概念,是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思索,后指对某些事物或过程的再回顾和再认识。“教学”的概念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著作里大多的解释为“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这是一种静态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教学的概念随着教育的发展悄悄发生变革,成为一种动态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关注教学中知识的顺序、学习的连续性和内容的筛选,关注的是学科基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强调教育、学识、形成、经验及发展个体的个性,不仅注重“双基”的培养,而且注重个性的发展,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显然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功能更宽泛。明确了“反思”与“教学”的内涵,对“反思性教学”概念的理解就容易一些。

  在西方,首次将反思与教学融于一体的先驱人物是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就提到“什么是思维”,他指出:“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结……思维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观察事物的过程和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我们怎样思维》这本书中,他又提到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还指出“思维就是探究、调查、深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现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是疑问”。在杜威看来,思维源于疑惑,但并不是所有思维都是反思性的,只有人们对困惑主动辩难解疑,他的思维才具反思性。诚如“反思要对经验进行批判的、多种的、公开的考察,将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建构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都联系起来的网络,反思退后一步从其他联系和方案的角度考察过去的经验,它是对所采取的行为的重新建构,它是对得到的意义的重新考察”②。反思是个体为了发展,自觉地将活动过程作为认识的对象,并深度分析和总结,对其修正和完善,以达到最优化状态。反思性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有反思的教学,熊武川教授将它定义为“它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③。也就是说,从事反思性实践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什么”的专业性学科知识和“如何教”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解释复杂教学现象和解决教学疑难等深层次能力,这是一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三、反思性教学的反思智慧

  对于教师而言,反思性教学不是对教育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断,而是体现在对实践过程系统、分层的思考。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如何提升自己的反思智慧,需要进一步探讨。对于反思性教学,教师教育反思智慧必须把握三个反思维度。

  其一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反思。教育目的是把人培养为什么规格的问题,它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制约并调节整个教育过程。而价值取向往往是一个价值判断系统,它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有调控和制约作用。反思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必须弄清楚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真实含义,简而言之,即教育目的是符合个体价值还是社会价值,是促进个体完善还是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二者的内在性价值取向看,他们都是受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感染,都是要培养有理性的人,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二者的外在性价值取向上,这两个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对的,一个指个体的完善,一个指社会的发展。事实上,随着社会对个体自主性的重视,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教育关注个体的发展不仅是自我完善的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明确个体的发展实际上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甚至是快速持续发展的,相反,如果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不明确,或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就会影响教育实践的效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涉及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新课改强调教学中师生新的主体间关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目标及新的评价方式等内容,归根结底在于教学教育性价值取向的问题。

  其二是教育理念的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建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等,教育理念决定教学实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反过来,教学实践会促进教育理念的完善。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教学应该在对话、合作、交往、探究、创新的理念基础上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完善,重点在于教学主体的合理性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理念是否突出人的价值追求。

  其三是教学体系的反思。教学体系是集知识基本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于一体的体系结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主体对教学体系诸因素具有调节和支配作用。教师作为一名“监控者”,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见的问题诸如教学材料及教学工具的选取是否合适,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师生的主体间关系是否合理,等等。只有成功地找出问题症结之所在,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顺利调节和纠正实践过程,使教学结果达到最优化。优秀的教师往往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及时引导,从而使教学情境的创设紧密联系学生心理变化之所需,激发学生的体验与理解④。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尝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习惯,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形成对学生需要的敏感性。

  注释:

  ①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5.

  ②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2.

  ③熊武川.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15.

  ④张俊列.对“有效教学”“有效性”的理性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3(1).

  参考文献:

  [1]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熊武川.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4]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7]刘耀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北京教育,2003(10).

  [8]张俊列.对“有效教学”“有效性”的理性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3(1).

  [9]樊华强.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审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3(1).

【反思性教学的审思】相关文章:

浅谈独立审计的可审性研究12-09

审 判 委 员 会 制 度 的 反 思03-18

加强高校思政课大班化教学实效性的思考03-13

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11-30

希腊人心目中的哲学:一个现象学的审思03-2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中的黑格尔与马克思03-24

审前准备程序初探03-07

简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03-20

对帕斯卡概率逻辑的批判性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