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4-06-23 13:59:1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培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是学校的一个根本,校园多元文化下,我们真正该 有的大学人文精神,在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我们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只有的在互动渗透和传承的引向下,我们值得拥有的人文大学精神才会是一种正向发展力量,正向发展的力量才会孕育出正向合格的人格出来。

  关键词: 校园多元文化;人文大学精神;正向人格力量

  社会是所大学,让数十亿人在其浩瀚书海中酣漓回肠;大学则是一个小小社会,让万千学子在其大熔炉中挥霍与建设自我;而校园文化则是这社会大学的一个子文化,让无数的学子在其多元文化熏陶下重复的找到自我。在这个大染缸中,没有因为多少人的眼泪而放弃了对其润染,它或许只会因为某项改革而稍微改变一下它的色调。本文针对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浅谈我们该要形成的一些人文大学精神。我们可以根据一些不同的舆论风气和在某个社会群体或个体的价值取向从而判断出他们的人文精神,我们所谓的校园亦是如此。

  一、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校园

  (一)经典文化润校园 近年来,“弘扬经典、传承文明”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主题,当然在校园内时常有各种经典传承的活动形成开遍诗花满园香的喜人喜景,而很有一部份同学可以把这种文化积淀和学习融合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为当代学生的精彩生活浓重的添上一彩。

  (二)民族文化润校园 每一个学校都有来自各个民族的好兄弟姐妹,或许每一个人都可以代表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共进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结下深厚的友谊,而且让每一个人充分体验民族智慧和艺术情趣,培养了美好的道德情操,也培养了学生不同的民族,共同的家情智。

  (三)校园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学校历史渊源和历史文化背景不一样,每个学校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内涵表现,而也许每个人对其理解也会多元,所以对学生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也会有所不一。

  (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被动迎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演讲过程中对它们的融合与偏执演绎着时代的兴衰,很多东西已经深深植入中华儿女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被动迎来的西方文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博爱那份追求,虽是在短时间内进入中华大地,都会被这大熔炉融为一体。而我们的校园文化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相对的大熔炉,我们时刻在迎接新的挑战的过程中,时刻谨慎,也像一个破小孩似的深怕再次受到来自别方的伤害。

  (五)庸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大部分大学生的早晨都是从十二点开始的”,在学校,谈梦想的人少了;谈恋爱的人多了,看书认真学习的人少了,看电影打游戏和赌博酗酒的人多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明白,我们不该堕落,也不该随意的挥霍青春,但知道没有力量,真正相信了去做去行动了才有力量。

  (六)经济商业化的学校氛围 商业化是把双刃剑,在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校园建设和人文关怀也断朝向一种趋势。有人说“最伟大的生意是把商业做成了教育,而最悲哀的教育是把教育做成了生意”,在今天高校向前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让我们引起着重的思考。

  二、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然而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如官本位,钱本位,加上紧张的就业形势都对高校的教育理念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类高校普遍存在过于倚重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或者将人文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甚少,即便有,也是作为选修课等无足轻重的点缀形式出现。学生也是普遍急功近利,注重考证考级等能为求职加码的技能项目,鲜有平和良好的心态去阅读经典作品,接受人文熏陶,为自己增加人文底蕴,完善健康人格。在这种学校不重视教,学生无暇学的环境氛围下,人文教育在高校形同虚设,人文精神荡然无存,缺乏人文底蕴支撑的校园都数不胜数。 当然我们也不渴望这一切有所改变,因为无论是为人、学习、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那个团体都是以那里的人为主体,只有人的观念变化了,行为才有可能改变。在我们的观念里,只有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行动去带动行动。而在校园“伟大”的教育者除了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外,或许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发挥真正导向作用才得以应该的发挥。师范师范,以师为范,只有身先才能为范!教育者重要,但将来的教育者更为重要,唯有现在培养出更多具有改革性的教育型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型、本本教育类型的人才。

  三、校园多元文化下该有哪些人文精神

  西方绝大多数的一流高等学府,长期都守护着人文主义精神与人类基本价值的大本营,不但培养了大量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为生活世界的各个层面关注了酣畅饱满的生气与活力,直到今天仍受到世人的广泛礼赞和欢迎。 大学作为培养国家高级人才和民族栋梁之地,理所当然地即是凝聚和展示人文精神的重要学术场所,不能把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理想教育放到首要位置;青年学子亦有不要立志奋发向上,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升华自己的人文情操,改变自己原始气质,是自己的生命境界调适上遂,充满昂热的创造活力,饱含充沛的精神智慧。而大学精神的理想,亦必须以人文精神为鹄的,在充满温情与关爱的人文环境中,主动地建立起相互责善的人群关系,做到操雪精神,磨砺心智,非特完善完善人格自我,更要承担社会责任。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本就是人对生活的智慧,与人的生命活动创造密切相关,同时又可以目的性的学习传承方式转化为后来者的能力,使人人都成为文化成果的潜移默化的享受者和受益者,凝聚了无数的民族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文化力量表面看似无形,但却有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产生无尽的含弘光大的催生作用。惟此义一般物质主义者破难知晓,只有真正具足形上和形下两重智慧,深入文化生活的核心,长期浸淫其中的人方能理解透彻。

  大学里其实存在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由教师组成的教学系统,一套是由管理者组成的管理系统。只有相互监督才能保障教师在学术上真正的真实性,然后才能保障他们给到学子的知识的价值性,加上学生本应该占到主导的地位,现实中才会有管理系统非常的“合理性”出现。 现在高校压力都很大呀!要忙着应付各项排名,忙着到社会上拉项目,忙着迎接各项评估。如果高校,领导没有时间关注教育,教师忙于追逐职称评聘,没人研究教育内容和教学规律,那么学生必然是牺牲品。诸如大学生拿学位证需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从而导致学生必须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人文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它通过对现实社会不断的反思、批评和超越,从而不断实现自身解放。当我们认同校园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方式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时,我们不仅仅要着力于一种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的人人平等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还必须改变重视知识与技能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我心性修养提升的传统观念。因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创新活动包括科学创造与生命创造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前者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特征、结构和规律的创造和发现,后者是对人、对人的心性的顿悟与发现。

  四、校园多元文化影响下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不容乐观的地方。与上世纪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善于沟通等优点,但又普遍存在一些人格缺陷,比如心理承受力差,容易滋生受挫感;自私功利,注重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自我定位模糊,好高骛远等等。当今高校学生自杀、伤人等暴力事件频发,毕业生宁可啃老也不愿脚踏实地从基础工作干起,专注于考研、出国、求职等个人事务,对公益活动缺乏参与热情等等现象的存在,就是源于大学生的负面人格。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刻不容缓,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之大计! 在二十多年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一直在接受一种叫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学习熏陶,但殊不知无数的高校学子直到踏入社会那天起都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为什么当今社会把“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人成功做事才会成功”这句话提得如此的响亮,难道二十多载的校园文化学习生涯都付诸东流?很多人都知道很多的做人大道理,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或许甚至都好久没有想过在小学初高中写在作文里的那些伟大的理想抱负了。还有多少人能够回归初心的去为理想而奋斗,当问到好多高校大学生理想之时,居然有很多人会说“那东西,介了”,当然这一切不能怪到任何人身上,也不能怪到某项制度之上,我们都能做的只能做好自己,每个人都好一点,这个社会就好一点,每个人都前进一小步,社会就前进一大步。

  五、校园多元文化下该要形成的正向人格力量

  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人成功做事才会成功,无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再强,只要是做人方向不到位,做事都是白费,更有甚者可以殃及社会。有人说:“学校是我家,这里的一切靠大家”,而反过来,校园多元文化留下的优良给我们指明方向,而学生该要形成什么样人格。时间一切都是有力量的,而更是人格具有庞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许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些优良素质正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或许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一直有那么美好的东西在陪伴着人们,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却说要摈弃它们,因为在现实生活压力下说用那些东西只能满足自己内心的那份虚荣和一份自我安慰。到后来我才明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内心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可能成为现实,只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终究会有一定的收获。

  (一)自信心 自信以自知为基础的,没有自信又谈何面对将来的一切挑战。有句话叫做“自负都比自卑强”,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却可以靠在后天的学习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出身在哪里不重要,现在在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我们将来要去到哪里!“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只有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了,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明天,这样才不会错过世间很多的美好,其中也包括机会。

  (二)责任心 责任重于泰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该附有的一些责任,因为他们来到世间根本就没有思考类似的问题,也没有人提醒。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只能用行动甚至是生命来提醒当代麻木少青年们。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校园,责任心应从你我开始,不提什么为国家作出什么贡献,只要做好自己,在生活中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社会的前进喽!

  (三)竞争合作心 在今天的社会,要懂得生存,学会竞争,但不知是中国传统给人们带来的劣根性还是每个人内心的那把剑都磨得过于铮亮,总是伤着别人,都过于强调竞争,却忽视了合作的心态,所以在工作企业往往都只能击垮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二十一世纪是个人努力退位,团队竞争上前,不懂得合作的人,无论能力还是技术再强,都将被社会淘汰。

  (四)友谊感 “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很多人就因为在多元化文化影响下,而总是把自己伪装起来,因为很多人以为那是自我保护,校园里的友谊应不带有一点点的颜色。君子之交淡如水,与朋友交,定言而有信也

  (五)独立性 人不独立人无思,经济独立,思维才能独立,从而人格才能独立。真正思想独立,再结合实际,思考才不会只悬于空中。其实独立从自立开始,纵然你现在身陷重围或正在经历风刀霜剑,都抬起头,拔出自己的宝剑,希望才会在那一刻诞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会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六)自制力 学生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则能善于激励自己勇敢的去执行采取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习惯。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若只为任性,对自己持放纵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则后果也会不加约束。

  (七)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而缜密的思考应该放在勤奋努力的前面,一次正确的抉择胜过千百万次的努力,惟有实事求是,缜密的的思考和兢兢业业的努力才会以此为基的创新向前。

  (八)钢铁般的毅力一切的努力与奋斗,只有靠坚强的毅力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把愿景变成现实,真正的伟大不是你过去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你在不断坚持的那个过程,路过的风风雨雨,那就是一笔财富。

  校园多元文化下的教育,有利也有弊,只有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在正向的人文大学精神下,才能培养出具有正向的人格力量影响力的人才。校园文化要是真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之地,更高的人格素养的培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那一个个具有学子在社会上就是那里的榜样!

【校园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外文化在城市广告中的研究01-02

探析世界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的论文12-08

文化战略下的校园文化构建探析11-25

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11-25

关于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及多元文化教育探究03-18

试论舞蹈教学中多元智能的培养03-28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01-01

浅议美术欣赏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07-07

探讨文化多元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03-14

跨文化广告传播:试论文化的趋同他与多元他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