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高校会计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总体水平一般,某些指标令人担忧。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就是指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的教学改革,其要求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使之更适应学生,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对此,本文将对高校会计教学工作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一、前言
高校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高校在进行会计教学时,也应该从学生的长远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地对学生未来就业有所帮助。
二、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推行学生为本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理论教学,因此在学生为本的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对财务行业的业务知识与行业法规有所了解,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对具体的工作细节有所认知,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岗位就业就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会加快学生的岗位工作磨合,提升学校的就业机率[1]。且从社会企业发展方面分析,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对于内部的财务管理越发重视,因此企业急需优秀的会计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财政进行控制,从而优化生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而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注重电算一体化的现代学科教学,因此高校完全可以为企业推送更多的新型知识人才,这无论是对其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经济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3.1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实施弹性教学计划
3.1.1若想实现学生为本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首先高校就应该从时代的发展需求出发,重新去定位教学目标,而这也将成为具体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以培养精英型人才为主,也就是培养一些高级会计专业人才,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渐渐的大众化,且社会对于财务人才需求渐渐呈现出多层次化的特点,传统教学目标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轨,因此转变教学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才更贴近学生的就业现实,同时这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不但符合素质教学的基本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最适合学生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3.1.2当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高校也可以从自身的办学特色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目标。其次,实行弹性化的教学计划,也是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所有的教学计划以及学时内容安排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做虽然计划性比较强,但是很容易出现教学中的僵硬化,且随着近些年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越来越广,学生渐渐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之近些年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断有新的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推出,高校若还是采用固定化的教学计划,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因此在学生为本理念下,实行弹性化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自行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无疑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质量以及学习速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2整合原有教材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3.2.1教材是教师课上教学的依据,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纵观现下的高校会计教材,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编排上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样式,多半都是围绕着会计相应科目进行阐述,理论内容比较多,实践操作比较少,在教材知识+复习题的模式中机械式的训练,这就很难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本质上的触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3]。虽然近些年也有一些高校开始重视会计专业的教材整合,但多半是采用引进西方教材的方式,而这些教材其大多数都是依照西方的财务流程进行教学内容设置的,这种教材的编排其实并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发展,为此在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应从学生的情况出发,编制更适合学生的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3.2.2笔者认为,教材内容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角度去审视教材,打破学科界限,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在具体内容设置上,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背景出发,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教学内容也可以由浅到深的过渡性进行安排,让学生先从一些独资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中涉及的财务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再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复杂财务知识进行了解,通过案例分析+综合练习的教材组成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性教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在进行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与指定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可以将其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又应该分为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科课、职业判断课四个方面[4]。
3.2.3而实践课由于其具有较强社会应用性,因此其相对之下应该更加重要一些,可以将整个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践课、信息技能实验课、课程设计以及综合实践四个方面,且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并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在课程中可以增设一些电子商务、财务英语、税务处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3.3转变作业布置类型,更新会计考试模式
3.3.1作业布置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最好办法,但是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把作业当成了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如很多教师将课程知识传授后,就会调整一下模式将其变为作业的素材,且从作业的布置方式分析,也主要是以习题为主,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显然是不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且也违背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5]。对此笔者认为,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应该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要与教学内容进行区分对待,且从会计专业这门学科分析,其职业特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最好采用案例分析模式,用这种方法进行作业布置,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内容,如职业会计理论,教师可以采用论文撰写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对其课上内容有一定的思想认识。
3.3.2教师要多为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开放的课堂作业,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如教师可以推出一个课题目标,并提供相应的素材和具体要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去完成课题作业,然后在课上,对自己课题进行解读,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补充或者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其次,对考试模式进行更新。可以说,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更是对教学质量检测的有效方式,因此考试模式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体现。现下的高校会计教学,采用的还是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方式不但知识片面,且只能体现出机械性的记忆。对此笔者认为,为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改革,高校可以采取平时测试与多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以及出勤率作为考试评价的参考,全方位地体现出高校教学改革的生本概念。
四、总结
高校作为社会财务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坚持学生为本,并从时代的发展需求去进行教学改革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主要对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意义以及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对诸多同事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杨春凤.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为例[J].科技视界,2014,(28).
[2]杨春凤.源自一份调查问卷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3,(4).
[3]张前.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化解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4]田冬芹.新形势下高职会计教育中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31).
[5]彭小华.会计专业“会计记账实训中心”实践教学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5,(1).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09-08
对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08-21
浅谈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10-23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08-18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论文06-13
关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分析07-06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讨论09-28
浅析多媒体教学深化高校教学改革08-27
推动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09-26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法学课堂教学改革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