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权利法理研究

时间:2023-03-20 02:51:2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权利法理研究

摘要:教师权利问题,是教师法律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构建及健全。正日益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中极需探讨界定的问题。怎样认识和界定教师权利,已关系着我国教育法制的构建能否有效深入地进行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权;教师人格权;权利救济


  一、教师权利的内涵界定及其内容层次
  教师权利表示着教育法律关系并存在于这一关系之中,它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英]米尔恩认为,权利概念的要旨是“资格”,说你对某事享有权利,就是说你被赋予某种资格。确认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利的资格,使教师依法行使教育教学权和享受权益的自由,从法律的角度设定教师权利,以体现教师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和利益,使教师利益及其实现具有法律上的依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基于这一法律规定,教师权利表现为六个层面: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教育教学权;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科学研究权;三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指导评定学生发展权;四是“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获取报酬待遇权;五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的民主管理权;六是“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进修培训权。
  上述规定从六个层面基本上涵盖了教师的权利,其中体现并反映出教师的基本权利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权;二是指导评定学生发展权。基于教师权利本质和职业性质而产生的教育教学权,是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自由依法向教育对象提供系统的知识服务和技能培养的特殊产品而实现的,就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也只有专事于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才有资格成为教师并享有教师权利,这是教师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的本质所在,也是教师这一法律关系主体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和价值。当然,在法律范围内,教师教育教学权利有多大,这是不可能界定的,应该从国家教育意志和国家教育利益的实现来讨论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实现问题。在这里,有一个教育自由或者说教育自治问题。只有教师的主体性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实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和学生的受教育权才能得以真正实现。指导评定学生发展权作为教师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国家教育权的体现。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尊重学生人格意志基础上将国家意志内化为学生的个人意志,使学生通过教育而构建自身素质和能力以满足社会的要求。指导评定学生发展权是教师权利实现的目标与价值。一方面,教师有权依法对学生的学进行主导;另一方面,教师有权依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研究权,是教师这一专业技术人员特有的,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创造性劳动的权利保障。科学研究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于教育教学的专业与职业活动而进行育人成才服务社会的探讨研究的权利;二是育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就教育目的和需要而依法参加结社以开展教学科研的自由。基于教育教学权实现而共生的科学研究权,实质上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以服务社会的成功经验和专业领域研究成果而产生或者形成的育人智力成果的权益。教师的科学研究权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关系着教师育人成才的服务质量。上述基本权利的内涵及其价值构成了教师权利的法律价值,即获取报酬待遇权。这一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劳动权和休息权的具体化。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对自身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劳动价值认可与保障。这一权利表明,一方面,作为教师劳动权利的享有,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关系着教师的生存发展权;同时,还反映着教师在社会中的法律地位。这一权利也是教师追逐自身法律价值的根源。当然,实现自身法律价值的另一根源是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权问题。我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对此明确规定:“学校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任何类型的学校,教师的民主管理权是不可剥夺的,否则,教师主体性权利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制度性保障。进修培训权是教师教育教学权和科学研究权得以实现的动力源之一,教师培训权的丧失或者被剥夺意味着教师权利的含权量也在被削弱或者被剥夺。教师有权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形式的培训,这不仅是教师劳动权实现的需要;另一更深层面的意义是关系着教师的生存发展权。
  从上述教师权利的六个层面的法律规定来看,其中教育教学权和评定学生发展权是教师权利的本质体现,是教师的基本权利和职责,而获取报酬待遇权和民主管理权则构成了教师体现的法律价值。这些权利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教师的不同方面的特殊要求,同时,这些特殊性要求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教师权利的内涵。
  二、教师权利的实质特点
  上述讨论,探讨了教师权利的本质,即专事于教育教学和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意志和自由,以及以此而服务社会以实现自身利益与价值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权利得以存在的基础。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特征是思维和意志,既然意志是自由的,自由就是法的本质,而法就是权利。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揭示了教师权利的本质,一是教育教学产生的权利,二是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意志和自由。这两个方面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权利,并不是直接建立在主体能力基础之上的,而是以教师权利的自主性存在为前提。教师权利的自主性是指教师从事于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利益,以及由此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意志和自由。从这一点看,教师权利具有二重性:作为公民,教师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普遍的或绝对的,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权、劳动权和报酬权等。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权利是基于特定的职业性质而产生和存在的,它又是特殊的或相对的,是只有在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体现并实现的。
  教师权利的实质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实施教育教学行为和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权利。这种权利既是教师主体资格存在的价值,也是教师的职权。这种职权是国家教育意志和教育权实现的条件,既不可转让,也不能放弃。二是教师要求义务人履行教育法规定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义务的权利。三是诉诸法律救济的权利,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诉诸法律要求确认和保护,教师教育教学的意志和自由不应受行政权力的制约和阻碍。这三部分权利使得教师权利既有行政主体的特征又具有民事主体的特征。从第一、二层面来看,其一,教师权利也是教师的职权,即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教师指导评定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权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和社会发展的利益,这种权利是不可放弃也不可转让的。其二,教师权利的实现是不能与其他主体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的,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取得权利(职权)并承担义务(职责)。从第三个层面来看,教师的这一主体性具有民法的意义,即

教师权利法理研究

【教师权利法理研究】相关文章:

民事权利能力若干题目研究06-08

《物权法》的法理评析06-06

仲裁司法监督的法理依据05-13

现代司法理念与司法职员的自律06-04

谈权利话语与电影Mulan的配音翻译08-23

简述“与众不同”是一种权利05-06

现代司法理念与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理性思考08-28

责权利关系定量分析初探06-05

浅谈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05-28

教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格式要求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