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料1:
我于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L小学4-6年级的500名学生进了教育是否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专题调查。经过整理,现论述如下。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与主导活动,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习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交往退缩、学习不良、考试焦虑等学习心理问题。开展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认知、积极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谐的学习交往、良好的学习适应性,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育活动。
1.学生学习应该具有的心理健康标准。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保持一种和谐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学习心理,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学习心理健康的理念与知识,培养学生维护或提升自己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技能和能力,掌握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心理调控能力,消除或减少外界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刺激源,将学生掌握学习心理调控技能作为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核心和关键。在充分参阅前人所做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健康的学习认知。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优缺点做出客观、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比较客观。所以,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总是较为符合自己的实际,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和身体状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创设学习的最佳境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学习中遇到困难,目标一时达不到,他们也能理智进行策略性归因,及时调节,排除各种干扰,永远使自己的行为不脱离学习目标。
1.2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学习动机,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正性学习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他们学习压力感适中,没有考试焦虑,学习自我效能感高,对学习充满自信。不会因学习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而产生学习耻感,罪感。
1.3坚强的学习意志。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他们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自觉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他们善于抑制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不断坚持同学习上种种困难作斗争,具有克服学习上一切障碍的学习高坚持性和学业挫折耐受力。
1.4和谐的学习交往。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与同伴交往学习过程中自尊自重同时尊重他人,给自己信心的同时,也学会给他人鼓励,他们采取他人的立场,并以他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学习。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与同伴的学习交往过程中,会去了解别人、理解别人、配合别人,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与想法。他们能与同伴互动互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社会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时尊重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1.5高深的学习效率。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为自己设定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创建一个学习计划并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学习。他们能应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习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并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
1.6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主动做出身心调整,提高学习能力,使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
2.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现状总结。
(1)4-6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差等生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所占的比重为29.8%,在小学生中开展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2)学习与考试焦虑过高与学习自我效能感过低是影响4-6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两个比较大的心理问题。
(3)4-6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生。
(4)城市和农村学习心理健康差等学生和优等学生在分测验上比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两方面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而“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
(5)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其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有改善的趋势。
3.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关系到能否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有效地提高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心理素质。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所关注的不是从学习心理异常到学习心理正常的转变,而是从一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学习心理素质的教育。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面向全体小学生,为了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相关因素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效对策。
3.1家庭教育:唤醒少年儿童的内在潜能与求知欲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青少年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家庭的经济结构、社会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学业期望与孩子学习活动中的自我价值感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学者有关与个体自我价值感研究的结果也一致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孩子适当的客观的自我价值感应视为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首要因素。儿童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的评价为参考系,逐步使之内化为自我评价的准绳,并伴随着相应的内心体验,从而形成了自我价值感。因此,家长应该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小学生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小学生进行正确学习归因,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学业期望进行调整。同时,家长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较客观的自我价值体验的生活情境。对成功体验多的小学生设置适当的挫折情境,对遭受失败较多的小学生则尽可能提供发挥他们优势的机会,让他们积累成功的体验;同时,家长还应帮助他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客观的归因,让小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成功与失败。
3.2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终生学习的条件与基础。
3.2.1开展学习态度训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学习态度是小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在学习行为上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受到小学生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影响。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来分析,“学乐、乐学和勤学”是三个不同水平的层次表现。从感到学习是愉快的,进而能以稳定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最后上升到伴随坚忍不拔的意志去从事艰苦的学习,这是学习态度培养的必由之路。加强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心理健康对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注重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成功的鼓舞下,小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中注重“榜样”的作用,促进小学生态度发生转变。及时反馈,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反馈不但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而且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情况给予反馈,这样小学生就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对于学习态度积极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反馈能够进一步激起学习的愿望,利于积极态度的强化;而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小学生,反馈能促进他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给小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小学生能够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多给小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2.2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归因,正确认识学业成败。
通过小学生学习归因训练,使小学生能够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用正确的归因方式灵活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获取优异的学业成绩,是学习归因训练的目标,也是整个学习心理品质训练的要求。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能力、努力、教师水平、学习方法、任务难度、成就目标等。对小学生进行训练要围绕着这些因素进行的。在成功的情境下,让小学生做出能力、持久努力等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归因,增强其成功的期望和与自尊相联系的积极情感,使其继续趋向成就任务;而在失败情境下做出心境、临时努力等不稳定的原因归因,使其维持相当高的成功期望,不产生消极情感,并坚持、趋向成就任务。在课堂情境中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归因训练的探索,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灵活地归因,积极地监控、反馈、调节,加强了群体间的交流和各科目间的协调,使小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进而提高了他们学业成就水平。
3.2.3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小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有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使用、他人暗示使用到自觉使用的发展趋势;同时,小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水平也不断地由低到高地发展。但是,相对于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学习而言,小学生的学习策略除了具有发展性、迁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相对简单性。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某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策略训练的认识需求,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并相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其次,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诸如课前预习策略、课堂活动策略、复习记忆策略、高效解题策略、总结考试策略等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提高他们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对训练的监控和反馈评价。教学监控是一个重要的常规教学策略,在学习策略训练这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因为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中自始至终地不断审视和监察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学习策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学习策略体系。
3.3社会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的心理氛围。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共建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合一”,共同产生教育合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参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局面。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氛围,通过其中的耳濡目染,获得熏陶和发展。学校开展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和科学的人才观、就业观、学习观,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环境与氛围,让小学生在享受家庭生活的同时,自主地完成学习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此外,学习心理健康维护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小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资料2:
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一)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如:人的认知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
(二)阶段性:人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重点,要使教育适应人的每个身心发展阶段
(三)差异性: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质量也可能不同。
(四)不均衡性:同一个体内身心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
1.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分别是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
2.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如: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要在较高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
(五)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六)整体性:心理、生理、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是同步进行的
(七)历史性,文化性
(八)稳定性:处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
(九)可变性:如我国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解放前的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和要求
(一)顺序性要求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二)阶段性要求抓住关键期,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三)差异性要求要因材施教
(四)不均衡性要求要抓住不同时间段内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即每个个体在不同的方面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呈现出的最快速发展和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
(一)按因素的多少进行分类
1.单因素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忽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1)遗传决定论: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
(2)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学派,如:素丝说,因为素丝说所处时代认为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
(3)教育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
2.多因素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1)二因素论:
第一,格赛尔、斯滕的辐合论:强调成熟与学习的相互作用;
第二,苏联的巴拉诺夫等人的《教育学》: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2)三因素论:卡洛夫,遗传、环境与教育在人身心中的相互作用
(3)四因素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见下)
(二)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进行分类
1.内发论/成熟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如:学习即回忆,性善论,遗传决定论,成熟论(格赛尔根据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得出成熟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早于这个阶段的训练时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2.外铄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因素,如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百板说,素丝说,性恶论。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08-04
试论中国动画存在的缺陷及发展滞后的原因08-24
试论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社会诚信因素05-29
艺术试论08-23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04-18
试论基层班组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论文05-26
试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与成人教育主张略述05-28
试论个人、团队及组织学习的关系论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