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
[作者]
[内容]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
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
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
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
际的过程是人 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
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
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 冲
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本文所谈
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 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
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 社会风俗习惯来交
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
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 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
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
如:问对方 :"Have you 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
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 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 可能是:
"It's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 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
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 、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
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
【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相关文章:
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12-08
谈走出素描认识的误区03-18
浅谈走出素描认识的误区03-01
走出生物新课改的认识误区03-12
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对比03-20
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03-18
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03-19
走出小学英语偏重听说的误区论文11-07
走出认识误区,提升顾客忠诚度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