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
【摘要】本文提出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方面的三条选择标准: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中外历史互相联系的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文字表达方面应做到:准确;通俗易懂,生动饱满;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
编写中学历史教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仅在解放初期教过几年中学,又缺乏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经验,本来没有资格就这项工作发表意见,但编辑同志一定要我谈谈看法,只得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提出几点希望,聊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而已。
一、内容方面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
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
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
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 of Genetic Relation with Present Situations)。他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 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3](自序)张荫麟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可资参考。
21世纪刚刚开始,对其未来的种种细节,我们当然不可能预知。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趋势,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否则就谈不上教育要“面向未来”了。据我个人的浅见,21世纪有三种值得注意的趋势,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趋势,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材编写者,我们应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一)科学技术将更加迅速发展,经济在历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将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又给它们带来了风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它们处于优势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采取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迎接挑战。(二)在政治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但与此同时,美国力图独霸世界,建立单极秩序。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漫长过程,但无论如何不可逆转。(三)在文化上,各国文化将呈现发展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之间既有吸纳、融合,又有排斥、斗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第一条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从无穷无尽的历史事实中首先选择那些与上述三种趋势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加以叙述。
例如,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今天的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就应在世界现代史的教材中说明它的形成的历史过程。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产生。出现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把东西方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p.89)。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0至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伸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到这时,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20世纪50年代,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讲明以上内容,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不论人们的喜恶如何,它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它们的剥削,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不奋发图强,采取有效的趋利避害的对策,仍将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根据以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形成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当成为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中的几个重点。
又如,美国的霸权主义者反对政治多极化的主张,竭力宣扬21世纪(甚至再过几个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世界只有一极,其他各国都必须听命于美国。但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近代的拿破仑帝国都曾辉煌一时,最终却覆灭了。大英帝国在19世纪臻于顶盛,号称“日不落国”,它的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可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病” 已经在身。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它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优势。英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不过当它走出战争时,已沦为二
【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相关文章:
编写论文提纲时要注意几点11-27
有关应用写作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03-19
关于构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几点意见03-22
中国网络版权公道使用的几点意见03-24
对数控车床实作教材的几点思考03-19
教师职称评定的几点参考意见10-29
关于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几点思考03-19
浅谈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