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画图”教学之我见
“画图”教学之我见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周育勤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其中小学阶段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根据200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分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组织编写了一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新性人才打下基础。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于小学版《信息技术》教材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小学版《信息技术》既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等概念性知识,又有Windows、画图、文字处理、网络运用、PPT等计算机常用操作,还有Logo语言、机器人等选学知识,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编者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各模块进行了有序地编排,但我认为在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我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设置了信息技术课,我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各自接触电脑的时间长短及年龄特点,就分别安排了授课内容,在此以二年级的画图教学为例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经过一年简单基础知识、Windows的认识、鼠标等内容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又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既不能抹煞他们刚培养起来的兴趣,又要使他们能更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并使用鼠标,此时画图的学习就非常合适。画图这一部分内容,除了教会学生利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进行作图,还在画图的时候顺便练习了鼠标的使用,并且在计算机的学习中穿插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培养了学生有关颜色、构图、想象等美术能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美术水平,使计算机学科及美术学科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书本安排的这一部分内容共十课,正好是画图的十个知识点,但没有一个综合运用。在教学时,我总感到就这样教下去,好像不完整,因此我在十课都教完后,安排了一个综合运用的实践活动——创作图画。我认为,在整个画图教学中,这应该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学科及美术学科整合的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灵活运用的部分。
创作图画具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综合工具箱中所有的工具,利用菜单中各项命令进行作图,要求最后作品在构图、着色上能符合一定的美术原理,并能通过个人的想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使成品具有一定的个性,充分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一定的审美能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能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作图,但从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只会各种简单操作,只会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各种操作手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出作品的内涵。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各种工具在使用时的一些技巧,及最后作品怎样才符合美术要求,也是整个画图学习的一个难点。技巧及美术基础并不是手把手就能教会的,除了老师必要的辅导以外,还要靠学生本身的一些美术天赋及自我感悟,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一定要通过多练、多想、多感觉,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奥妙,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掌握得更牢固,并能不断发展。针对以上情况,在实际授课中,我经常安排学生自己体会。我除了在上课一开始引导他们进行整个画图部分所有工具的综合回忆外,并不多讲什么,接下来就下达四个层次的练习命令,通过四至五课时的操作让他们自己去揣摩。
1、简单物体的作图。这一部分图画并不复杂,都是一些单个物体,如简单卡通、小房子、小动物等,一般同学很快就能完成,但由于采用不同工具,最后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工具使用不得当,作品就会产生很多小问题,像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自然,整体不够完美等(例如画建筑物却给人危房的感觉);如果工具使用合理,那么以上的小毛病也就不存在了,整张图会显得很自然,每一笔都是恰到好处。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是想让学生明白不同工具有着不同的作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操作时只有使用得当,才能发挥它们潜在的功效。
2、稍复杂作品的临摹。会画一些单个物体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这些图画的组合了。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构图的概念,所以采取临摹是最好的办法。课前先准备好一些图片,但这些图片上的物体不能太难画,因为此时的重点不仅仅是画,还要让学生懂得构图的重要性,并能进一步明确不同工具在使用时所发挥出来的不同作用。
3、命题作文。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创作。这就象命题作文一样,在规定的意境中发挥自己的特性,展现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作品尽可能地体现自我,表现个性,并能在创新的同时又不跑题,使不同学生的图既不雷同,又有一定的约束。
4、无主题变奏。上一层次的练习是在老师划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自身特点,但由于有主题这一框架,还不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最后安排了这无主题变奏这一环节,是想通过最后的练习将他们所有的创作才能及美术潜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全部发挥出来,在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之下,展现自我。
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部分学生对于这四个层次的练习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独立完成,我就让这些同学去找一个小老师,在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小老师搭档的帮助。这既发挥了那些学有余力同学的能力,又使能力较差的同学也不掉队,还能让老师能有更多时间及精力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们的这种互帮互助,其实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他们在你帮我、我帮你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互相学习,也能取长补短、互相协作,使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这四个层次的练习中,作为老师我并不是一言不发,只是不采用集体教学,而是进行个别辅导。在巡视是,我根据看到的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点评和针对性辅导,甚至针对作品中的问题进行示范操作。这样不会象集体教学时,针对性不明显,产生有些同学吃不饱,有些同学又吃不了的现象。个别辅导的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并且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让他们也说一说,有时是师生共同讨论,有时甚至是辩论。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及教师的必要讲解和指点后,能马上纠正错误,改善不合理的地方,使接下来的作品更为完善。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的一点看法及体会,可能并不十分完善,可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对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索,及《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变革,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此我的教学也将逐步改进及完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对课程的其它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使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会操作电脑,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并且在发挥计算机自身特点的同时,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结合,使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能真正发挥出来,使它能更好地为其它课程服务。
【“画图”教学之我见】相关文章:
股票增发之我见06-03
浅析朱自清文字之我见05-30
编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之我见09-01
关于祖传物品立法之我见06-10
浅析提高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08-09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之我见06-07
取保候审措施实践思考之我见05-02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之我见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