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新课程下初中科学的作业观
浅析新课程下初中科学的作业观 徐梓土
【摘要】:随着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并且也应该深入到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怎样创新作业的设置,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它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发展寻找新路。本文就传统和新课程下的作业观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科学 作业 布置
一、传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1、“统一”作业
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一致,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统一”作业,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独立”作业
传统作业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注重独立思考,忽视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较差。
3、“封闭”作业
以往的作业围绕书本做文章。一方面,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事实;另一方面,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仅靠冥思苦想。这样就使学生觉得枯橾无味,引起学生的反感。
4、“机械”批改
传统的作业批改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真实互动,作业评价生硬单一。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以及“非对即错”式的“机械”批改,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由上可知,传统的作业过程是教师意志的体验,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是教师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格式,对学生变相“灌输”的过程。如何改变统一的教学作业,关键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种单一、枯燥的作业模式,重新构造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
二、新课程下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科学作业设计应着重体现以下原则:
1、趣味性
趣味性设计原则是指: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高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应付、马虎,很大程度上因为作业枯燥,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而且知识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
2、层次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承认学生差异,为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如开办“作业超市”,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等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科学能力都得到展示。如学习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后,可布置这样有层次的三道探究性作业;①我们教室里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②到大城市观察或向交警同志了解,城市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③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上网,查看图书资料了解噪声有哪些利用?
3、合作性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如教学完《透镜》后,可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研究我们的眼睛,①通过查阅资料,认清眼睛的结构及视力的成因;②通过访谈及查资料了解近视眼的危害;③做问卷调查统计本校近视眼的发病率;④采访近视眼学生,得出导致近视眼的主要原因;⑤采访专家和查资料得出预防和矫正近视的有效措施。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形成学习的动力。
4、整合性
科学作业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不仅使学生借助科学这一科更好地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也使其他学科的教学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学生学习了“功和功率”后,可布置一道与地理整合的练习:如图:(是一座小山的等高线图)
一个50㎏的中学生用了3h时间才登上山顶,他上山做的功至少是________J,登山过程中他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_W.又如在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后,可布置一道与历史整合的探究练习: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在于统一了中国后又统一了度量衡,其中也包括统一了长度单位,你能说一说这一做法的好处吗?这样的作业使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延伸、整合,达到了1﹢1﹥2的效应。
5、实践性
新课程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这就是说,初中科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教师应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又有助能力培养的实践性作业。常见的实践性作业有:课题研究、小制作、小实验、参观调查等。如学了“惯性”后,可布置学生调查学校附近街道的交通安全设施,写一篇题为“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短文,这类作业,学生感兴趣,就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又如学光学时,可布置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磨制冰透镜等;学习力学时布置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等实践性作业。教师也应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诸如环保、能源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
6、探究性
“问题的结论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这就是探究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新课程作业观下的作业布置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下的作业布置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内容精练
在以往的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主要以注重作业的量;独立完成题目为主的“题海”战术,从而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首先注意科学作业的质。应根据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能体现出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10——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作业布置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应减少不必要的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应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
第三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科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性作业,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全面考虑学生差异,自主选择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作业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既能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特长、张扬个性;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各有收获。
2、形式多样
传统教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自主性、扩展性、开放性的原则,设置了长期性作业,让我们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去完成。我们就可以设置以下的一些题型:
①、常规型
常规型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了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因此,常规作业的权重应该下降。从浙教版新课程教材来看,课后练习中的定量运算型习题比例大大下降,其意图是明显的,所以常规作业定量运算的作业比例应该下降,而适当增加定性分析、讨论的习题。常规作业布置应做到少而精。
②、探究型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各要素,让其掌握探究这种科学方法。因此探究作业是科学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类型。探究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2)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处理后,把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留给学生,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内完成,最后写出探究报告。(3)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选出优秀的探究作业。
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繁简得当、难易适度、高而可攀的探究型作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创造的热情。由于课外时间上比较充裕,整个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完成的完整些。
作业示例1: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你的猜想的方案,并予以实践。
(3)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入下表:
苹果1 一般甜 苹果2 较甜 苹果3 很甜
完整
削了皮
切掉一部分
根据上述表格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
说明:该作业用于科学八年级上《电路探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完成后布置。
③、操作型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科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许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通过动手实践,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出来的。通过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发现、创新。把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或无法完成的实验、制作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去实践,同时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别的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例如自制橡皮测力计,自制杆秤等。还可以让学生举办科学知识图片展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这样知识与能力不断互动成长。
作业示例2:制作一个能够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如果找不到新的途径,可模仿课本上的装置制作。
说明:该作业可在科学七年级下 “力的成在”教学完后布置。
④、 调查型
使学生着实看到科学在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中的作用。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情况;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调查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或铁路拐弯处两条铁轨的高度差异;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等。
给学生布置课外调查作业,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方法和能力得提高。调查的方式多样,可以是社会调查,现场参观,也可以到书店、图书馆中找书查资料,也可以上网上查资料。
调查型作业要求学生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如下:
标题:
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分析论证:
进行交流(向各职能部门提出建议):
班别:____ 姓名: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⑤、日记型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点很多学生都能够做到,然而他们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在脑中一闪即逝。我们认为,日记型作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日记型作业是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将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的科学问题以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记录下来,学生只要有问题、有想法即可写在日记本中。因此日记型作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学生学得扎实,二是使师生间的沟通变得容易。
⑥、小论文式
以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见解,要求他们写论文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在研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对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完全可能依照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去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写出一定认识水平的小论文。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或者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科学现象,通过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撰写一些有关学科小论文。因此,把学科小论文作为一项新的科学作业,既是我们对作业内容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我们课改成果的一个检验。
作业示例3:试归纳计算浮力的方法。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说明:该作业可在科学八年级上“浮力”教学完成后布置。
作业示例4:把摩擦力作为第一人称写一篇小论文。
说明:该作业可在科学七年级下“摩擦力”教学完成后布置。
⑦、超前型
通过布置超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要资料,以生活中的物品、参考书和网络为辅助资料,利用身边的器具和实验器材,通过观察、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讲温度计、保险丝、开关等知识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相关图片、资料、实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更多的同学了解课本以外的更多功能的温度计、保险丝、开关、电能表等,从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同时为学生上课时举例提供了良好素材。
总之,多元化、个性化的作业类型,使学生都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施展才华的机会。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作业为“分战场”,以发展为目标,以自主合作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行涛 新课程教学法 中学卷中册[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钱 琳 初中英语新课程作业设计与操作[J] 中学生英语辅导报 2004-5
4、倪子元 新课程高中物理作业布置与评价[J] 中学物理 2006-7
【浅析新课程下初中科学的作业观】相关文章:
浅析加强施工企业作业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5-09
浅析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党建工作05-17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5-31
浅析中职对口单招下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论文07-26
浅析艺术的本质10-27
浅析日本交通08-09
浅析韩国初中生中华文化教学的论文04-21
浅析朱自清文字之我见05-30
浅析电子证据论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