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络文化构建
论文关键词:大学网络 网络文化 特征 构建
论文摘要:当前,网络文化的构建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大学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破题之道。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网络文化的思路: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大学网络文化的服务性功能,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爆发出人类变革力量的时代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产生着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剧烈社会变迁中的我国。面对当代文化发展态势,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者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受网络文化影响的主体人群,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接纳和传承必然将标定一代人的整体文化高度。因此合理利用网络,提升青年群体的精神文明层次,构建优质先进的大学网络文化,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是大学教育者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大学网络文化是大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是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主体参与者,以网络为载体和平台,以数字化信息的为主体内容,以大学校园为聚合点,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文化。它是参与者在校园这一特定的下,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大学文化行为中形成的文化。同时,大学网络文化亦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网络得以传递和放大,要做好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必须要首先认清网络文化的特性。
网络文化的特性
从构成网络文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人、技术、、社会来看,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如下几点。首先,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性。网络上的活动者为数众多、身份迥异,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将自己融入或脱离于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参与中,任何人都具有通过合法的方式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通过合法方式信息的权利。网络文化的衍生依赖于无数的参与者,没有“人”的因素,“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无限性,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网络的参与者可以不再接受单一渠道的信息,而是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并将从他人那里所获的信息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网络行为,当某种公众思想和集体行为可以通过网络左右社会文化风潮时,网络文化就很可能衍生出了新变化。其次,网络文化具有技术性。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 1.0到社会化网络盛行的Web2.0,时间只有10年。互联网自身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当今的社会化网络正是由不断成熟和创新的网络技术催生出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物质或精神文明快速进阶的时代,都会伴有相应的社会文化产生,而文化的传承,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人类科技飞跃的年代中,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解决了人类的很多社会问题,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网络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也只有信息时代才能为网络文化的衍生提供基础和时空环境。再次,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这一特性与前两个特性不可割裂,相生相伴。一方面,众多的参与者使网络文化具有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信息消费者。同时,网络技术为商业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行性;反之,新的商业理念的不断出现给予了网络技术应用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具有文化性质的商业活动,又吸引和聚合着网络文化参与者,特别是那些想通过网络文化实现商业目标的参与者。没有商业性质的网络文化,难有创新性的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众参与的热情。最后,网络文化具有制度性。网络文化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与其身处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网络文化的衍生受制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同时,只有合理的文化制度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网络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优质的网络文化在发展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后,会对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
从网络文化特性透视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
大学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具备网络文化的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一定差异。最显著的是,大学网络文化被赋予了教育意义,需要实现的是学生思政教育、大学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化和再造,其商业性被很大地削弱。构建优质的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本质,深刻理解网络文化的特性,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和社会变化,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技术,不断优化制度,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效能。以下几点思考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具有一定意义。
(一)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社会化网络是一个信息开放而繁杂的环境,各种现象、各种声音裹挟着不同的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网络参与者的思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受其影响。就我国来说,每一代青年学子都有其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60、70年代的大学生艰苦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90年代的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的初期,信仰知识改变命运,坚信集体的力量;而新世纪后的学生,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和个性的释放,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使很多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面临的是多元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和的海量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这些信息集知识性、政治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观造成一定冲击。在外围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碰撞中,学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冲突,迷失自我,失去对文化追求的正确导向。
在当前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居高临下式的单边性的信息传输已经不易令被教育者接收,要让思政教育起到切实的作用,教育者应当学会通过网络聆听并与被教育者深入对话,这样才能让网络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大学生在同龄人中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毕竟会在成长中遭遇很多困惑,如果这些困惑不能及时地向外倾诉,往往容易使学生在对待问题时产生偏激、错误的心态;而作为校园内利益相关者的一方,被教育者一定会有各种利益诉求,需要教育者及时准确的回应。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非面谈性,学生通常都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观点,分享真实观点。因此,教育者应当借助网络,建立多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博客、论坛、贴吧、QQ群、SNS社区等,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辅以优秀的学生团队负责管理,定期查看学生在这些渠道中表达出的对校内活动和焦点事件的看法,关注学生变化,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惑,此类渠道最好能以辅导员老师为带头人,以班级、团学组织为单位。这种良好的网络沟通机制一旦形成,教育者就能及时地、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策略性的沟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的疑惑和诉求获得较为满意的反馈。学生的内心需求获得了满足,校园内的网络聚合力就会不断增加,优质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也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校园外部的网络渠道,教育者也应当高度重视,并由专人负责聆听学生声音并与之对话,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确保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二)强化大学网络在校园中的服务性功能
“大学就是受者知识消费服务的提供方。为了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必须融合办学资源;同时,在条件下,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大学有义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主要指提供优秀毕业生和科技服务。”这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普遍接受的理念。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大学一直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宏观上,服务社会应当是大学文化及科研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而微观上,通过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实现高校内部的服务,才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前提。高校内部的服务对象容易被简单地认为只有被教育者,其实不然,校内服务的主体应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可以既是服务的需求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教育者为被教育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从被教育者那里获得服务;教育者也应当注重在服务于被教育者的同时,鼓励和帮助被教育者自我服务。
高校网络文化构建的成功与否,关键之一是能否满足高校师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对于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能否提供相应的学习生活服务和信息文化服务。传统的大学文化往往是在大学中提供一些固定的场所,师生在里面进行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文化中,文化活动更多的可以在虚拟载体中进行,而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形式也可以更多样,这正是网络文化的优势所在。高校师生对文化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的文化需求往往是贴近于科研学术、、家庭生活、个人职涯发展等方面;而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多偏重于交流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展示自我青春风采,参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辅导、就业创业等方面。
要构建好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应当坚持服务理念,努力为师生提供文化活动的网络平台,并提供服务功能。比如,数字、期刊数据库、读书类网站、学术类网站由于载入并集合了大量的科研动态、古今典籍、前沿观点等文化成果,为师生查阅学习资料提供了极大地便利;门户网站、综合信息网站、网站、期刊满足了师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需求;视频网站、网络台、社区网站、交互式网站、FTP等,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思想互动的网上家园;就业创业网站、心理咨询网站、勤工助学网站,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以服务功能满足主体参与者的文化需求,再通过上文中所述的主体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结合教育者自身的智慧,将不难在高校内发掘出更多潜在的文化需求,若能把握好需求的趋势并加以实现,必将因为内聚人心的文化引力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网络文化的繁荣。
(三)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
现代高校在自身的运作和实现服务的过程中愈加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数字化校园正是构建大学网络文化、改善信息服务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又随之迅速涌入人类社会。大学文化是要通过长久的积淀才能形成的,但网络文化的构建和活力的保持,也需要建设者在技术应用上跟得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不懂得尊重技术,不去持续学习新技术,不敢大胆尝试应用新技术,即便是大学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但由于技术应用的陈旧乏新,网络功能差强人意,不能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和文化体验,大学文化的网络载体一定会逐渐失去对主体参与者的吸引力。
对新技术的跟进和学习,应该交由专门的团队,最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做,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新技术,然后将新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络中,为校园文化的构建提供更丰富的形式和更稳固的平台。比如,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愈加成熟,使用者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似乎极少。高校能否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便捷的校内信息服务,以及优质网络文化的,是很值得探究的。对此,具有信息技术科研优势的理工科高校可以大胆尝试,在校园中应用前沿的、适用的、实用的物联网技术,若能更早地将新技术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中,就可以构建出更具特色的数字化大学文化。
(四)在大学网络文化构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大学的社会功能上讲,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不应当过分追求普遍化、同质化,用过于固定的模式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否则将有悖于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学生既是大学网络文化的营造者,又是大学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以学生为本,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大学网络文化的空间和融入大学网络文化的条件。
首要地,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大学之于学生,首先是“育人”。育人应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品质往往会成为学生认知、接受并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提升的基础和导向。缺乏个性的学生群体势必缺乏创造力。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学生个体独立性、个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进行,应以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为主旨,而不是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意志组织实施。其次,教育者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会歪曲或走向极端。在引导的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或是强制性的管理等旧有方法,而应该秉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与学生有效地沟通,用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心灵健康成长,通过改革使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后,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育者的行政管理干预。教育者通常情况下适当引导大学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规范网络文化构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激励学生主动投身于网络文化的建设中。教育者还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社团,承担起部分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发挥被教育者在大学网络文化中的主体作用,将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朝夕可成。我们在构建优质大学文化的过程中,网络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有时也会使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陷入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在实践中适时反思,不断找到适宜的路径。国内的大学为何鲜有国际级的名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为何难以创造出世界级的科技和人文成果,大学文化的弱势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何结合每所大学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先进的理念、长远的目光,构建出既秉承精髓,又具有创新求异特色的大学文化,应当是我们大胆思考和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杨振斌,冯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275~307.
【浅谈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络文化构建】相关文章:
网络文化认识03-07
网络文化的平民视域03-20
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汽车营销11-30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论文11-20
浅谈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03-18
论网络文化对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03-20
浅析网络文化对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03-18
网络文化下的会计语言变革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