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消解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辅导员 专业化发展
论文摘要: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消解这些困境的方法。
因高等大众化的战略需要,我国从1999年开始逐渐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伴随规模的扩大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涌现出一批由专科独立或两所以上不同层次、类型学校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状态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制约着对学生的水平,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进展迟缓,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应该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四种困境
1.目的困境:辅导员怎样既服务好学生又发展好自身
服务是专业化的根本特征。舒尔曼指出:“一个专业的首要的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他们内心要有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倾向,有义务以理解为起点来运用复杂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提供实际工作以表现出公正、责任感和美德来。”[1]任何一个专业要想获得人们的承认,都必须能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然而,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对辅导员专业化的探讨中,很多人却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了首位,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造成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目的困境。辅导员需要重视专业化发展,也需要服务学生,两者孰重孰轻?笔者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切不可以牺牲学生发展、弱化服务学生的功能为代价。
2.角色困境:辅导员是德育教师还是管理干部
虽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但恰恰是这双重身份,使其在这两种身份之间“游走”,产生角色“迷离”。辅导员自己把自己当做教师,但他人不一定把他们当教师看,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工作常常被视为“副业”,辅导员则被看作“校园边缘人”,很难受到应有的重视,与专任教师相比,自感逊色很多。辅导员自己把自己当做管理干部,但新建本科院校中很少有学校为他们专设晋级通道,把辅导员职级进行单列。当然,有少部分表现优秀的辅导员有走上党政管理干部岗位的机会,但表现一般的辅导员往往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很多学校科、处级干部名额限制较严,走职级的只能是少数。所以辅导员们普遍感到角色认同感低,没有真正的名分,专业地位较低,容易造成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工作延续性较差。此外,多重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不知所从,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无心、无力也无头绪去做本应是重中之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
3.知识困境:辅导员专业知识汲取体系在哪里
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定律,就是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3]意思是说不论何种职业,只有有了自己的专业,才会有“不可替代性”。美国高校设有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我国只是少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面设了学生管理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专职从事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国家也明确规定:“辅导员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中选聘”。但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辅导员时,进口较宽,不分文理专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否,并且进校后,职后教育形式很简单,针对学生事物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知识、技能培训又少,岗前教育中一般也不开设专门的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课程,有的学校只是举办辅导员经验推介会、交流会等类似活动,针对性差、专门性弱,很难满足学生事物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辅导员“不仅应具有一般教师的知识积累与储备,还要具有辅导员专业性的知识储备与工作技能,如掌握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学、人格学和就业等理论知识;具备诊断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心理情绪以及行为活动的能力;拥有辨识正常与异常、健康与病态的技巧等”,[4]亟需较系统的理论指导,如《辅导员学》等。
4.伦理困境:辅导员重视规范伦理还是德性伦理
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遇到重规范伦理,还是重德性伦理的困惑?从道德认识论来看,规范伦理在教育实践上应将重点放在道德规范的论证、传授以及道德评价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德性伦理则批评规范伦理的“见规则不见人”的思维方式,把重点放在道德人格培养方面。简言之,德性伦理主要试图通过“修身”达到提高道德情操的目的,而规范伦理则更倾向于通过“明理”,使行为符合道德准则。[5]辅导员如若不重视“规则”,把重点偏向“美德”,则易导致因德性影响的“迟效性”和力量的“温柔”在繁杂的学生事务面前收效不大,小则会导致管理混乱,大则危及稳定安全。辅导员如若不重视“美德”,而把重点偏向“规则”,则易因规则的“严肃性”和力量的“刚性”使得学生教育和管理缺乏人性关爱的一面。所以,“规则”与“美德”之间的关系是很难把握的。
二、消解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六条路径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充满活力激情,并且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其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大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消除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困境,加快专业化发展步伐,提升专业化发展质量,十分重要而紧迫。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条路径来消除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1.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在保证和促进辅导员履行好职责的同时,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不能仅把辅导员看作人员,还要纳入学校师资队伍行列进行规划建设,并且要树立梯队意识,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形成合理梯队,使辅导员成为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岗位之一。辅导员经常扎根一线,工作贡献度高,学校应重视他们的待遇问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人事制度改革时应有所倾斜。
2.保证辅导员足额配备
《规定》中明确要求高校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在学生规模既定的情况下,辅导员人数少,负责的学生人数就会相对较多,日常工作量就会加大,学生工作很难深入细致进行。中发现,有80.9%的学生很少或从没有与辅导员交流过。当问到“您是否愿意与您的辅导员真诚地进行交谈”时,有44.5%的学生表示愿意,34.9%的学生“无所谓”,只有20.6%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谈到“您与辅导员的关系”时,有66.7%的学生认为关系一般,6.4%的学生认为“不好”,只有27%的学生认为关系“好”或“很好”。由此可知,伴随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辅导员不能足额配备势必会影响学生和管理。
3.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制度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前,需要研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辅导员准入、考核、晋升、评聘等制度,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鼓励各校结合学校传统与工作实际进行探索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辅导员队伍发展模式。让辅导员发展有多样化选择的空间,满足辅导员实际需要,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4.加大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力度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辅导员强烈地感到需要加强自身学习。调查发现,有69%的辅导员希望“加强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需要天才的,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应该面向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等,应鼓励辅导员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或进行专业资格考试,从而培育出学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使辅导员有自己的准入门槛,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使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都能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专业人才,真正发挥“管人、育心、促发展”的神圣职责。
5.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
学校要鼓励辅导员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可以为辅导员设立学生思想工作研究基金,鼓励辅导员开展管理和德育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辅导员自身也要在工作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学习研究型”转变。[6]通过在学习中开展工作,用专业理论指导工作,同时,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边,通过在工作中研究,鼓励一批骨干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发展。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可提前晋升相应职级,特别优秀的还可按有关规定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使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和管理研究具有专业身份支持。
6.提倡辅导员专业化多途径发展
发展前景是决定辅导员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围绕入口、出口、培养、管理四个环节,作出一些明确的规定,努力做到让辅导员政治上有前途、专业上有方向、发展上有后劲。另外,要使辅导员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仅要研究辅导员的“出路”,还要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以及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辅导员专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事的光荣职业。
三、小结
当然,学校的外部支持只是一方面,辅导员的主体觉醒、自主发展才是推动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辅导员要做好自我分析,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动学习的“脑子”,打开思路的“窗子”,迈开发展的“步子”,努力克服各种困境,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学校发展,主动寻求专业成长和发展,以自身个体的专业化发展为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服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7.
[2]封林,余瑞福.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74.
[3]张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62.
[4]王增国,赵红灿.高校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应然考量[J].江苏高教,2010,(6):87.
[5]刘美玲.德性还是规范伦理?——对当代文明建构之路的思考[J].科学,2009,(7):120.
[6]王鑫.刍议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30):51.
【浅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消解】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的论文04-11
浅论欧05-28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04-28
浅论广告创意05-28
浅论形式美05-10
浅论企业贸易秘密的保护06-04
浅论物权法上的区分原则06-13
浅论专利侵权责任06-03
浅论村民自治的本体题目08-28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