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校教学日常事务管理

时间:2023-03-18 14:32:0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职院校教学日常事务管理


  [论文摘要]教学日常事务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一般包括学籍管理等七个方面,本文试从七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
  
  一、学籍管理
  
  1.学籍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学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的检查、考核与管理。学校应结合部文件制定本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并建立学籍,在日常学籍管理中应重点管好成绩记录卡和学籍卡,做到完整、准确、规范和及时。
  
  2.学籍管理的方法与建议
   学生注册是学籍管理最基本的手段之一,要维护学校注册制度的严肃性,建立严格的学期注册制度,并在注册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学年制、学分制的改革。从学籍管理的角度来看,学分制更为科学、合理、灵活。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因此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要为学生选课提供适应的和体制保证,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课程考核成绩方面,学分制学籍管理采用学分绩点制,规定课程的学时、考核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明确学生每学期及在校期间必须达到的平均绩点数,并与学生个人的评优、毕业相联系。
  学籍管理应利用先进高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从而可以便捷的、查询、检索学生学籍的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调控。管理信息化是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标志。
  
  二、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成绩管理的途径
  (1)健全制度。高校应建立健全成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命题、监考、评卷、成绩存档及查询等各个环节具体要求,并同时对成绩管理工作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进行量与质的规定或对其原则、范畴进行科学的划定。
  (2)强化管理。仅仅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南开大学的“无人监考”制度,学生在没有监考教师的情况下进行考试,学校规定从本考场所交试卷中不得有抄袭现象,否则,整个考场成绩全部作废。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为我们加强成绩管理工作提高了新的可资借鉴的模式,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新的思考,可以设想:如果发现有抄袭现象,校方也不给予严肃处理,那么制度的严肃性又何在?有效地加强成绩管理工作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各高校在加强成绩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严格管理、双管齐下,做到“有章必依,守章必严,违章必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监控。加强舆论监督主要要做到这几点:一是考试前公布学生平时成绩,使学生做到考试前心中有数;二是命题可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也可运用题库随机抽取试题;三是评卷可采用集体、集中评卷或请非任课教师进行评卷,以增强评卷的工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四是填写成绩单时要一式复写多份,并且数字清晰无涂改;五是成绩录入计算机后应保证学生能随时查询自己各科成绩;六是成绩统计汇总后,应张榜予以公布,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课表
  
  课表是全院师生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日程表,是学校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依据。课表的构成及其管理是教学日常运行管理的核心。
  
  1. 课表编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均衡、合理,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师生的精力充沛程度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宜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安排较为重要的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作业多的课程要隔天安排,间隔合理,保持均衡。节假日前不宜安排“重头”课,同一天不宜安排两个“重头”课等。
  (2)合理调度、提高教室及设备利用率
  要充分利用教室、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防止轮空,使之达到最佳状态,而又尽量避免同一班级的远距离对换教室,达到合理调度。此外,还要考虑实验室、仪器等设备的周转利用率,减少闲置浪费。
  合理调度,充分利用教学条件的原则,是编排课程表时要注意的最基本的问题。
  (3)负担合理,教学为主
  要避免教师在某段时间内负担过重,在保证教学为主,完满实现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科研等项工作。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及教师身心健康。同时,还要照顾到系和教研室(组)的活动时间。
  (4)征求意见,反复校核
  在课表编排过程中,既要参考历年积累的资料,掌握教师习惯性,照顾特殊情况,又要注意充分征求教师意见,作合理调整。反复认真校核,避免任何疏漏或差错,绝对禁止“碰撞”(如两个不同课程班级被同时安排使用同一教室)。
  
  2.课程表编制程序如下:
  (1)要充分、准确地掌握全部资料。包括各系、专业、班级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日历、课程任课教师、跨系学科及学生编班或组合人数、全校各类教室的容量、数量和布局等。
  (2)要依次排定全校性活动时间、跨系合班上课课程、跨系选修课中需要使用实验室的课程、需要使用制图或设计教室的课程,最后安排其它课程。
  (3)要按前述原则协调排定各门课程上课时间、节次和出现的频率间隔,并要符合教学计划制定的学时和周学时数。
  (4)课表在初步排定后,要进行全面检查(按教室、课程、班级交错校核),做必要调整后,再交各系复核。
  
  四、考务工作管理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加强对考务工作的管理,保证考试公正无误,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注意把握好四关。
  1.命题关。备课组集体研究命题范围和原则,指定专人负责命题,交教研组长审查定稿,由教导处统一印制试卷,有关人员和试卷进行封闭式的管理。
  2.监考关。严格考试纪律,打散教学班,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组合,规定每一考场为35人,由一名教师监考,学校制定了考场管理细则和处罚条例,对监考老师有明确规定,教务处有专人巡视检查,发现违纪行为,及时处理。
  3.阅卷关。学生考试试卷分考场封闭装订,统一交教导处管理,指定阅卷人员,集中阅卷,流水作业,专人登分。
  4.分析关。各科教师对试卷和学生情况认真分析后,填写教导处制定的质量分析报名单,交班主任汇总,然后,各班召开包班会,分析教学情况,研究整改措施,最后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五、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1.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都要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管理内容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下达的政策性、性文件及有关规定;教学基本建设的各种规划和计划;自编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实验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以及各种声像资料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进程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总结等;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学业成绩、学籍变动情况、整理分析的学生座谈会记录、毕业生质量跟踪、毕业资格审核等材料;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教学研究计划、总结,典型经验材料和教学研究刊物;教师业务档案、各种奖励及成果;教师评教材料、督导组(室)活动材料、教学工作会议纪要等;其它有必要建档的教学文件和资料。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编目造册,建立教学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教学档案管理,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2.教学方法与建议
   收集:根据分级管理档案的原则,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接收院、系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做到完整、准确、系统。
  整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有序的排列、编号和编目等。
   保管:妥善保管,维护教学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延长档案寿命,以便于当前和长远利用。
  鉴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标准和要求,对教学档案的科学价值、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进行鉴定,决定它的保管期限,定期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
   利用:建立教学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利用档案为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服务。
  :统计的作用主要是为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起方向的作用,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为改进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为教学评估提供一定的原始数据。因此,要重视对收集整理的教学档案及时进行统计,其内容包括各系、专业、班级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招生来源及质量分析、学生在校人数分数统计、教学计划的制定、调整和完成情况的资料及报表、师资状况、仪器设备图书等统计,以及其它各种教学报表。
  要加强教学档案的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教学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编制目录、数据统计、学籍档案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
  
  六、教材建设管理
  
  1.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遵循部司《关于加强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编”“选”并重的原则,在优先选用国家优秀教材与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自编教材、讲义、实践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通过自身教材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应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一本多纲、优化配套的教材体系,保证使用的教材特色鲜明,能够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应用性原则。高职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应用性特点,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并充实实验与实践内容。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安排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比例和结构,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能力。
  (2)内容先进性原则。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材建设需要强调知识更新,要及时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纳入教材,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能掌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先进技术。
  (3)“编”“选”并重的原则。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职业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努力开展对新出版的高水平教材的宣传评价工作。
  (4)协调配套原则。高职教材建设要在全国开发文字教材、声像视听教材、实物教材与网络教材的基础上,使同一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材协调配套,同一课程的主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系列协调配套。
  
  3.教材建设管理
  (1)成立教材建设机构
  各高职院校应成立教材建设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学校教材建设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教材管理委员会可设置以教材建设小组、教材审查小组、教材典藏小组、教学媒体制作小组等,分别开展教材标准、教材内容体系结构、教材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专项建设工作。
  (2)加强教材选用管理
  高职院校要制定教材的选用制度,严格规定教材编写、采购、选用程序,对拟选用的教材要按照选用的程序,严格把关,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3)适时组织教材修订
  学校教材管理部门要及时收集和整理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信息,建立教材出版、使用信息库和教材样本库。对已使用的本校编写教材,要进行质量跟踪,了解教材使用情况和教材质量,适时组织编写人员进行必要的修订;对于校外编写的教材,要把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编写者或出版部门,为其修订提供信息。
  (4)提高教材管理队伍素质
  教材管理人员应了解本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有关教材的知识和信息,熟悉教材编审、评价各个工作环节,加强教材建设工作研究,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七、教研活动管理
  
  教研促教改,教研促教学,搞好教研活动是抓好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要狠抓三个落实。
  1.时间地点落实。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时间、地点由教导处列表统一安排,学校领导分到各教研组和老师们一起参加教研活动。
  2.教研内容落实。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根据教研计划,每次的教研内容事先通知全体教师,活动形式为专题研究、中心发言、分组讨论等。
  3.检查工作落实。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由教导处负责检查,活动情况要有专人负责记录上报教导处备案。

【职院校教学日常事务管理】相关文章:

试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斜学化05-29

高等院校舞蹈教学论文(精选13篇)02-02

高职院校企业战略管理学探索论文04-11

浅谈高等院校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08-22

试论电大院校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06-03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05-16

高师院校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论文06-26

高等职业院校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异同论文04-11

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体育院校英语教学08-07

试析高职院校校园网组建与应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