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论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途径
论文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重要基地。教师必须遵循语科的性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把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论文关键词:阅读教学 渗透 思想教育
一、找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
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是作者感情最集中,最强烈而又能贯通全文,最能体现中心的段落和时间,把握住这部分内容就能从文章的部分回顾文章的整体,体察作者构思之处,遣词造句之美,又能借助这些语言揭示中心,感染学生,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即传授了知识,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的最佳结合点就是最后两段。
提问:作者不断地想什么?为什么要高声对世界说?前几段作者用了不少量词,如“一个、两把、一叠、一尺、一杯、几颗”等,这与结尾一段中作者的“想”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体会到,周总理所以如此简朴、劳苦,是为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他想的只有国家和人民,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所以作者才高声对全世界说“……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紧紧把握住这部分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作者强烈的感情发生共鸣,受到了高尚情操的熏陶,产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达到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效果。
二、把理性语言转化为感性语言,直观形象地渗透思想教育
文章内容和体裁不同,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也各异。如《落花生》一课,在议论花生的部分,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作者正是用父亲的话道出了做人的道理,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很明显,这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它是咏物喻人,从落花生的有用到有用的人之间还有一个从理性转化为感性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所理性的抽象语言转化成形象的具体语言。落花生有用,怎么就和做有用的人联系起来呢?什么是只讲外表没有好处的人呢?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落花生的对话中,有条理的找出:花生给人带来的好处——味美,可榨油,价值便宜;花生的本质——有需要较高的条件,易种易收;花生的特征——外表不好看果实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了挖出来才知道它有果实。然后抓住这三点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开拓学生的思路,把花生的本质特征与人的本质特征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具有花生品质特征的人就是不为名,不为利,不炫耀自己,踏踏实实为人民作贡献的无名英雄,当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后,学生头脑里就会出现直观的形象的东西。因此,当我提出,“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在你们印象中有哪些?”提这个问题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雷锋、史光柱、张海迪,工人、农民、科学家、教师,我的爸爸、妈妈……”
通过这样联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形象。不仅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联想思维方面受到了一次训练,而且使学生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受到了教育。
三、披文入情,渗透思想
学生生活经历不广,认识水平有限,对于自己陌生的一切事物都很难理解,更谈不上感受了。教学时尽管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如果不能诱导学生设身处地和他日常生活所遇到的情景相类比,就很难使他产生共鸣。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有如身临其境,使他们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小站》这篇文章的点晴之笔,就是最后一段中“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温暖的春意”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美,呈现了春天的景色;另一个是体现小站工作人员为旅客服务的思想感情。后一个是体现小站工作人员为旅客服务的思想感情。后一个含义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这竟会使旅客感到温暖的春意?特别是“温暖”一词又怎么落实到旅客身上呢?这确实是个难点,也是渗透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但是面对生活经历不足的学生,怎样引起他们进感情,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感同受身呢?教学中,用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类似情景,启发他们去想象旅客在小站的感受。比如“当你走累了,又热又渴的时候,有人给你送来一杯凉开水,你的感觉怎样呢”、“当你在城市闹区住烦了的时候,一旦来到一望无际,空气清新的田野,你的感觉又怎样呢”。这样对照诱导后,他们明白了,领会到小站工作人员精心设置“这喷泉,这杏花”就像给又热又渴的人送去一杯凉开水,服务到了旅客的心坎上;旅客来到小站就像在城市闹区住久了的人,来到空气清新的田野一样,在山地旅途中所产生的烦闷,枯燥的感受就会一扫而空,眼睛亮了,心情舒畅了。这就是“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带来的“温暖春意”。
四、想象抒情,感受思想教育
文章中丰富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在找准结合点后应以火一样的热情,带领学生深入到课文的环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与什么都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让课文中美好的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陶冶学生的心灵。《大海的歌》一文,什么都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壮丽的景色,歌颂了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了日新月异的四化建设。要把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热情送到学生的心头,可先令其看图读文,跟随作者步入画境,同时抓住描述海港的重点词句“只见海港两岸……码头两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在学生浮想联翩之际,可抓住描述海上景色“海天之间”、“一座城堡”、“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等重要词句,引导学生领略大海的壮观和石油钻探船的雄伟气势,让其畅怀抒发自己的感情,说说此时此刻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再抒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会使其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海洋中,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可爱,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抓蕴含丰富的标点符号,渗透思想教育
结合课文中的环境,抓住蕴含丰富的标点符号,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几处的标点发人深思。“等灵车”一部分中,“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膀踮着脚望着,望着……”这里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即表现了红领巾怀念总理情真意切,又突出了他们为了总理的灵车而忘记疲劳,望眼欲穿的决心。“追灵车”一部分中,“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实际上,车子和时间都不可停下来。什么都运用了这样的语言,最后巧用了这样一个叹号,这里的表现手法独巨匠心,意在真实地表达人民热爱总理的强烈感情,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样挖掘标点符号的含蕴,即能使学生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又使其受到了思想教育。
【试论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途径】相关文章:
试论融思想教育于科学课堂教学中03-20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03-16
试论企业成本降低途径03-18
试论广告魅力提升途径探析12-25
试论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教育03-18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11-27
试论工科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思想教育03-18
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12-04
试论大一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问题与方法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