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3-03-18 15:41:3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对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等进行分析,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和学校类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从增强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角度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供给是否有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率:租就业质量的高低。然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和“供需两张皮”。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才是解决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培养目标确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和要求,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对照分析2006年收集整理的112所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我国有60.7%的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围绕《专业目录》进行设置,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办学目标定位上与体育教育专业基本雷同,只是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基础上加上《专业目录》中要求开设的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课程,专业特色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另外的44所院校在确定具体培养目标时围绕“规定”目标进行了分解、重构和有所侧重地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为健身型、经营型、组织管理型和教学科研型等。

  在专业培养目标下分设不同专业方向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共性。社会体育专业负责人问卷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化代表当前一种潮流,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超过16个。方向过多不利于专业核心目标的形成,无所不包会导致专业“空心化”,这一点值得注意。在16个细化方向中,选择“休闲体育指导”“体育市场经营开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方向的在60%以上。

  2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健身指导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体育指导员从2001年8月开始正式进入中国职业分类体系,说明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已不是业余和兼职。目前,我国的体育约占总人口33.9%,体育社会指导员约32万余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之比约为1:4000。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规定:“10年内,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体育人口达总人口的40%左右”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每千人配备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数至少应为65万人。而目前发达国家的体育人12I占总人12I的比例已高达60%~70%,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也很庞大。以德国为例,德国8000余万人12I,有200万体育工作者,也就是说平均每40~50人就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如果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发展到50%左右,约7.5亿人,即使按目前德国水平1/3的要求发展我国吐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也至少应达到500万人以上。因此,培养一批健身指导员应当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2)体育产业的发展,急需一批休闲体育经营开发类人才。
  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能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的第三产业,具有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污染低的特点。在发达国家,体育早就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吸纳就业的独特作用相当可观。

  依据产业结构理论,我国体育产业会随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上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的升级而不断发展壮大,吸纳社会就业的独特作用会El益明显。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截至2002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体育产业的这种效益会更加突出。与体育产业快速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到2008年我国至少需要1万名左右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仅奥组委就需4000人来从事奥运会赛事组织和产业开发工作。奥组委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招兵买马”,为奥运成功举办提供智力支持。而能够出色地设计奥运会竞标方式,对广播转播权进行项目开发和利用奥运会的无形资产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的人才非常少。有业内人士就指出,目前体育经营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障碍之一。

  综上所述,国外体育产业强劲的就业效应及我国体育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启示我们,体育经营开发类人才的培养应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尽快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至今只有10余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该专业学生“”和“出口”不够通畅。从总体上看,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各大高校争相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全国各省市社会体育专业点的平均数为3.61个。从专业绝对数量看,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及东北,这4个区域社会体育专业占了全国70%;从专业分布密度看,华中、东北、华东及华南社会体育专业点的平均数都超过全国平均数,分别为5.33、5.00、4.67、4.33;从各省社会体育专业数量看,以广东10个,江西、吉林、湖北各7个成为社会体育专业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出现了专业扎堆现象。专业扎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天津体育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通过对其连续7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见表1)大体上可窥见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情况。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以部门为主要就业方向,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比例较低。这不仅与多校最初制定的培养目标相违背,而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趋同,造已相当稀缺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令人担忧,反映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

  4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是提供有效需求的基础。
  高等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短期内没有放缓的迹象,我国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匀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精英培育走向更贴近社会建设的多元需求人才培育。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仍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就有些脱离形势。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培养模式应为: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健身咨询、休闲体育服务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条件和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以及扩展职业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与团队合作),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该模式应成为教学型大学(院系)和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2)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体现出新、专、博。新——掌握社会体育专业前沿知识;专——在专业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较深造诣;博——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院系)因其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注重学术性和基础性,培养的本科学生多数都会进入研究生阶段,通常不用多考虑其就业问题,宜采取这种模式。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两种模式的结合,注重“社会导向”与“学术导向”的有机结合。比较适合于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类型定位,即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或是复合型人材。如学校定位于为中小体育企业和基层单位培养人才,就应将应用性作为培养方向,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和勇于创造的思想品质。

  2)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
  发现,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均实行不完全的学分制,学生只有完成规定的相关类别课程的学时学分方能毕业。这种做法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导致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因缺乏竞争优势而不能顺利就业。为了使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各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完全学分制,以基于通才教育之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基本原则,在社会体育专业下设置4种系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适应“平台式教育”(见后文)阶段学生修课,不能局限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和、体育学科基础课程等方面的要求,应增加教育学类,方法工具类,管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开设文理科渗透、学科交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通识教育基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供强劲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应用型课程偏重于培养学生指导健身的技能、销售技能和基本的技能,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结果要使学生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健身教练、体育市场策划、市场推广等工作,以满足社会近期、短期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研究型课程偏重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侧重于对学生创造性和研究性思维的培养、侧重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分析研究型和设计型人才,教学结果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开拓意识,能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工作,也可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

  选修课程供所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修课,旨在扩大课程体系的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范围和自主学习空间。

  总之,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学段修不同的课程,在更大程度上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也能够使我们在“宽口径、重基础”与精通、熟练掌握专业应用技术的矛盾之问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种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与学分制充分结合。

  3)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问安排。
  从学科属性来讲,社会体育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专业的定位及社会需求导向决定了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与企业、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生专业与生产实践,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实现开门办学,这是“课程链”必不可少的部分。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反映4年学习存在“大一太闲、大二茫然、大三专业课重得应付不下来、大四忙找工作和考研”的现象。为此,提出了“1.5+1.5+1”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即“一年半的平台式教育、一年半的专业课学习、一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没计”。在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职业规划教育和实践教学分散安排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避免出现“闲、茫、懒散”的状态。

  4)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
  从学生入校起就应开始培养学生热爱专业,采用各种方式(如参观访问优秀体育企业、参加体育用品博览、资深教授方向指导、专业学术讲座、教学管理的引导等)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情趣,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使其自觉刻苦学习。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励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可以尝试在评价某一门课程成绩时采取“理论或技能分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如健身健美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于那些还能获得国家健身健美指导员称号的学生要给予学分奖励(0.5~1学分),鼓励学生获得更多社会职业资格。

【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章:

探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精选12篇)02-03

企业间关系模式对企业适应性影响分析04-28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析论文04-15

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化媒体营销运作模式论文04-11

体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4-26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03-09

谈论忠诚管理模式05-03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7-20

浅论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04-29

导学案教学模式开题报告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