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3-03-20 00:00:4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体育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肩负着重要责任。文章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及对师资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有针对性的建议,力图推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 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体育作为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我国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发展不仅导致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对高校教师赋予了更新、更高的使命和挑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及队伍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大量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纵观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以年青教师为主,尤其是新毕业的教师居多。年青教师有自身优势,精力充沛,积极性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较弱,这些结构上的不合理使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没有做到老、中、青三结合,教学中坚力量太少。二是性别结构不合理。很多院校体育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女教师偏多,而学生中男生比例较大,对于许多男生喜爱的球类项目、游泳项目、轮滑类项目来说,女教师缺乏驾驭能力。三是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在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偏低的现象。拥有硕士、博士学历以及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50%的专任教师学历达到硕士才能评为师资A级,职称由高到低达到1∶2∶4∶3,才算结构均衡,而目前我校教师的职称较低。四是学缘结构不合理。对于从业教师来说,毕业于不同学校,来源广泛,学缘结构方算合理,相反,教师来源单一,则不利于活跃学术气氛以及优化知识结构。以我校为例,35%的体育教师毕业于同一师范院校,另有30%~40%则毕业于另一省立大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渗透着相同的教学模式,这种结构的不合理极大地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2.科研水平较低。科研是体育教师的薄弱环节。科研水平是任何学科发展的源泉,科研成果来源于实践,又实践,体育教师由于从小从事体育锻炼,精力的大部分都投入运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水平的提高。进入工作阶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教授,而漠视了教育教学的和思考,使得教学效果不错,但创新、科研能力不足,使得体育教学失去了深度扩展的活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事户外教学的任务多,多数教师只关注于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缺乏时间和精力搞好科研,一些体育教师由于文化素质偏低,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较弱,使得他们的科研成果以及发表的论文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少,承接的课题项目数量少、层次低等。
  3.教学任务繁重。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其班级人数达到30人左右,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由于一、二年级都开设体育课,使得多数高校教学班级较多,而教师队伍较少,致使每名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以我校为例,教师基本工作量为每周10节,而体育教师实际工作量都在每周20节以上,教学任务超出基本工作量的一倍多,使得教师们无奈地从事着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而没有时间从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4.教学手段单一。体育教学不单单是运动能力的培养和教授,最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和体育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掌握上,反复练习,重复示范,从而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较少,理论课时较少,这与体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5.对体育能力的培养不足。体育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的能力往往得不到发挥,使得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技战术的时间较长,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减退,无法很好地落实“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挑战

  1.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完善以及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体育教师不能仅是会教授某一技术项目的示范者,体育课堂也早已不是发一个球上一堂课的“放羊式”教学。国家对培养综合素质、全方面教育的要求,把体育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这一岗位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既懂又有教育经验,在课堂上灵活驾驭,在实践中熟练操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上,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也应不断充实,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应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德高为师,学博为范”。良好的品质,是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不单要教给学生应学的知识,更要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在我国承办奥运会之际,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拔河、接力等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应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源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创新也显得非常重要。这要求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应具备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当今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知识积累最为丰富、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人们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最快速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当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性群体,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是决定能否传授给他们体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长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较强的体育技战术能力的同时,必须熟练应用多媒体、声像影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改革建议

  1.加强培训,注重师资培养。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以老带新”,使广大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力量;通过实践锻炼、学历培养、短期进修、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学术交流等方式、方法,使中青年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中流砥柱。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互补的格局,时刻把创新教学模式、钻研科研方法、培养学生技能放在实践教学的第一位,建立起能打仗、打好仗的高素质体育队伍。
  2.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成为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社会对人们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体育教师只有确立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起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工作上才能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才能正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通过教育使体育教师自觉树立自律意识,以严格规范的行为准则要求自我,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构成,其主要能力由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构成,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从敬业精神、科学水平、知识运用能力、观察力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几方面入手。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进行结构改革,结构的调整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高校体育教师应在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等方面进行结构的更新,实现体育教师从以技能型为主的知识结构向智能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转变。在构建新型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方面,应促使其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转变,向厚重型知识结构的转变,向开放型知识结构的转变以及向创造型知识结构的转变。
  4.改变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发展大学生的个性。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体育学科建设,通过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把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高校领导者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高度。“一个模式,一种规格”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现。而以扩大学习自主权,拓宽学习自由度和启发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的特点,顺应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5.教师的引进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高校体育教师的引进应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地区特点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项目。例如,鹤壁是全国地掷球之乡,鹤壁市的许多学校大多开展此项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体育教师时,应发现一些球类教师并引入地掷球运动中来,同样我们也得根据职称、学历、项目等不同要素,认真做好长期引进教师的规划,把全面发展体育项目和重点发展拳头项目相结合,以期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6.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和成长机制。大自然的存在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校体育的发展也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和成长机制。体育本身就是人类不断突破自身、发掘潜力、拼搏进取的过程,人类通过体育达到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竞聘上岗、竞课任课、职称评聘、优质课基本功竞赛等方式,增强体育教师的危机感,进而促使体育教师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职业责任,并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经常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外出进修、学历进修、科研奖励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为高校体育发展培养良好的土壤。

【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大学生文学素养降低问题研究论文04-24

现代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05-03

论组织学习研究的若干问题06-04

感知无线电的关键问题研究05-30

新刑诉法下社区矫正问题研究09-05

刑事二审程序的若干问题研究05-11

浅析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4-21

中国农村留守老年人保障问题研究05-11

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开提报告06-04

寻衅滋事罪问题研初中数学教育研究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