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之中

时间:2024-08-16 03:10:4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之中

  论文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 新课程理念 渗透

  论文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的课堂教学需求,面对新的形势,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中,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领会课改精神,正视教育教学中的改革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重视自身的角色转换,努力把先进的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最后,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2.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在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吃透《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简明扼要的提炼概括出本节课的教学总体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师、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符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进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充分体现合理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不能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健康和适应五个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割裂开来,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运和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又要加强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3.确定切实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体育文化;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教材内容的安排要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加强教材的拓展与学科的整合;教材要多样化和具有开放性,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坚持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为基本原则,不仅要全面关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结合实际需要重新选编,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更好地适应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本班级学生的特点。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体现在如何教学上,而且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上。教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法的形成,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能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灵活多样,具有主导性,体现主体性和有效性;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要看该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对学生有帮助。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在年龄、智力、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准备水平,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认真分析教学法的功能、应用范围和条件。
  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要准确、清晰、形象、生动、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安全措施得力、有效;教学程序流畅,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运动乐趣,让学生学到新的学习策略,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为各个水平的学生设立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每个个体都受到尊重,充分发展个性,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对待学生,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让他们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和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平等”,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确定层次水平目标,寻求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6.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引进一些既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强调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将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有机地结合,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校体育.2003.
  [4]创新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浅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之中】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03-0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03-1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03-01

浅谈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12-11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03-29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03-18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创新03-1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浅谈的论文02-20

浅谈德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01-19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渗透文史知识案例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