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

时间:2024-07-06 19:11:4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逐步树立,然而在农民法制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农村普法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理念方式存在问题等。加强新农村农民法制教育需从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入手,明确教育理念,使教育内容和方法符合农民的要求,健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队伍。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

  关键词:新农村;法制教育;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意识;和谐社会;宣传机制;农民

  一、加强农民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新农村的发展需要素质高、综合全面的新型农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缺乏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他们法律意识受到束缚,对法律的理解能力、使用能力欠缺,这样会影响新农村的发展。新农村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富有活力,需要强有力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律保障新型农村发展是迫切需要的。因此,需要加强新型农民法制教育,使其树立法制观念,为新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二、农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农村普法教育机制不健全,阻碍着农民法制教育开展。为了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各地农村普遍在加强农民法制教育,然而很多农村加强农民法制教育没有统一机构,即使有也只是形式而已。很多地区专门设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但基本无专职教师。在设立小组时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权,然而无实质性的权利,行使起来非常困难,达不到设立小组的目的。对农村的法制教育需要有法制宣传机制,然而目前不少农村法制宣传机制欠缺,宣传方式落后等也阻碍着农村法制教育开展。总之,农民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但是教育机制欠缺制约着农民法制观念的教育,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2、 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致使对农民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理念明确与否关系到对农民法制教育的效果。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需要教育者具有民主的观念,然而很多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不注重民主性的发挥,忽视农民的民主权利。在教育内容上应加大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然而对农民法制观念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权利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比较落后,在法制宣传上过于陈旧,缺乏活力和引力,不能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的互动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地区对农民法制教育只是一味讲解,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也予解答但不深入,农民法制教育重理论,轻应用,且无针对性。总之,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上存在问题,使农民法制观念教育难以理想化。

  3、 农民自身因素和法制教育队伍影响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增加收入出外打工的越来越多,因而把他们集中起来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很难,甚至有些地区组织法制宣传的工作人员远远多于参加教育的人数。法制教育需要专门的法学人才,然而农村的法制教育缺乏专职人员,因此在教学上比较形式化,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时教学人员配备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的要求。法律服务机构需要深入农村,然而大多数农村甚至乡镇根本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的地区虽设有对农村服务的法律机构,但工作人员能力欠缺,没有真正理解法律内涵,不能切实应用,远远达不到教育目的。总之,由于农民自身因素和法制教育队伍欠缺,影响着农村法制教育的进行。

  (二)农民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客观因素。近些年我国颁布了很多关于农村的法规,保障了新农村的建设。然而,农业立法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使很多农民对法制教育存在厌腻心理。在很多地区,农民若发生纠纷难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因为与法院相距太远,基层法院或派出法庭往往设置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但是农村自治组织的软弱性体现得也较明显,虽然村民自主行使自己的权利,但由于本身的思维意识和农村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在行使民主权利时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家族家长、领导的决定等,致使自治组织比较软弱。再由于传统观念束缚,使农民没有认识到法制观念存在的重要性,这也影响了农村法制教育。由于各地区受经济的影响,在农民法制教育上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法制教育的需要。同时,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影响着农民的法制教育,由于市场机制的改变,使农民注重经济发展、经济利益,自私自利行为愈来愈多,这也影响着农民法制教育。

  2、 主观因素。任何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更新知识。然而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的部分工作者只是把教学任务完成,存在应付心理,主观上没有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学习、讲解最新的法规,有些农民法制教育工作者教育素质较低。所以,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影响着农民法制教育开展。由于一些地方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法制观念也影响着农民法制理念的形成。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需要农民对法律认可,由于传统文化影响着农民价值观的形成,这也在无形中致使农民对法律漠然视之。文化素质的高低制约着农民法制观念的确立,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很多村民文化素质并不高,这也影响着农民法治意识的形成。

  三、加强新农村农民法制教育的对策

  1、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农村加强法制宣传能使农民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农村繁荣进步需要法制予以保障。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新农村和谐稳定,新农村和谐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通过法制宣传要让农民认识到法律能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法制宣传需要发挥文化功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通过法制宣传可以使农民汲取有益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地方领导要认识到法制宣传的重要性,采取一些措施保障法制宣传正常开展。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为法制宣传提供基础。教育程度高与低关系到法制能否被接受,因此在农村要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总之,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法制宣传使农民树立法制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发自内心地认可法律,接受教育。

  2、 明确教育理念,使教育内容和方法符合农民的要求。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各个环节有效相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最新的教育理念,能够运用于农村法制教育中,以规范合理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法制观念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科学合理以农民为主展开教育,讲课注重实践、联系实际。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的价值理念也要发生变化,与时俱进,因此,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也要更新,把最新、正确的教育理念用于农民的法制教育中。同时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在教育中针对不同的群体侧重不同的法规,如针对老年人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针对在外务工的农民讲解在外如何维护自己权利的法规。用最新的内容,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达到农民对法规的渴求,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育方法要多样,能够使农民接受,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及时了解农民对法制教育的看法,以农民为主,运用最新、最有效的方式对农民展开法制的教育。

  3、 健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队伍。农民法制观念的教育需要健全的机制予以保障,因此要在人力、财力上加以保障。在财力上加大农民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力上实行纵横交错的管理体制,做到上下分明、权责明确。完善教育合理运行的机制,以使教育过程清晰、明了,规范得当。建立农民主动学习的机制,使农民合法运用法律和提高维权意识。若基层领导不重视学习法律,起不到带头作用,将很难发挥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农民法制观念的教育要在政府事务中处于重要地位,领导人员要分工明确,具有效率性、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政府要聘请优秀的法学人才进行教育,以使农民接受最有价值的法制理念。对农民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需要优秀的专业队伍,因此政府要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民法制教育队伍,积极、热情、全心投入在农村进行法制教育。基层要鼓励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者进修、学习,提高、丰富他们的法学知识。各个基层要完善教育队伍和增强教育队伍的能力,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优秀的法学人才到农村工作,聘请专业人才到农村讲座,使农民切实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地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彦.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农民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0).

  [2]杨德东,耿建伟.对我国农民法制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4).

  [3]郝志杰.新形势下农民法制观念教育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3.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视野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析03-28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创新03-05

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03-05

公司自治视野下的独立董事制度03-19

试论教育变革视野中的教师素质探析03-18

浅析传统审美视野下的“中国风”音乐03-21

浅论后现代技术视野下数码画的技术03-19

论“自然主义”视野下的审美知觉研究03-06

浅谈生态价值论视野下的循环经济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