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时间:2022-08-11 12:11:1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精选10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精选10篇)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1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将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建构展开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人文课程体系

  一、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社会实践等中途径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和积累下的优秀精神文明成果逐步转化为人的气质、品格与修养,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实质上来讲,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属于一种人性教育,是人文精神向人的品格转化的过程中,其转化的途径便是教育,而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积极的、全面的塑造,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依托高校的教学资源条件,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人文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以往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常常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较为缺乏,同时人文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单独偏重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因此,在人文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将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课程体系质量与科学性的根本标准,全面把握好文化、政治、道德、审美、劳动、身心素质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均衡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2)综合性原则

  在高等教育中, 文化素质是基础, 人文素质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对专业能力的养成和适应未来专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必须转变专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 如何谋生的狭隘观念, 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观念,坚持综合性的人文课程体系建构原则,为大学生未来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科学性原则

  在高校人文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科学性的原则,首先应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作用的前提下,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应以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避免人文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要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将人文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提高人文教育的有效性。此外,隐性教育的作用能够在人文教育中发挥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设置一系列的隐形教学活动及教学课程,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人文教育的精神及内涵融到自身精神品格当中,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4)实践性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不应仅停留于课堂教育当中,还应更多的走入到社会当中,通过让大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感受人文精神内涵,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因此,人文课程体系建构还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可定期组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让学生走进自然及社会,在实践中拓展精神世界,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关系,形成更加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高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

  (1)学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人文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课程体系结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归纳,目前高校的人文课程学科体系可大致分为八个大类,包括中西文化(含科技)教育、中西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 心理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以及综合教育,每一类又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门课程,为确保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每一大类中选择一门或两门核心课程,对于其他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既满足学生主观意愿与需求,也能够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2)活动课程体系的建构

  活动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与教学资源的实际配置情况,针对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并能够体现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文活动课程,如定期组织的校园学术讲座;受到学生广泛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接触社会与自然的其它人文实践活动。

  (3)环境课程体系的建构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环境也是隐性教育良好实施的载体,因此还应注意对人文环境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发挥出环境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的深远作用,可从三个角度着手切入。首先是校园物质环境角度,可以从校园内的基础设施与物质教学资源着手,如教室布置、校园设计以及文化宣传橱窗及校内宣传板的布置上应充分体现其人文性。其次是校园精神环境角度,可以通过宣传学校的科学教育理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塑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打造扎实严谨的学术风气,加强积极的价值观的宣传,从而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积极的影响。最后是校园制度环境角度,可以通过完善学校的各项保障制度、健全评价机制来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良好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四、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必须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对人文课程体系进行完善的建构,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加强大的动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2

  摘要: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对孩子很重要。在国内,不少父母希望加强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也鼓励孩子考取音乐的等级证书。因为很多父母认为,音乐教育不只是培养一技之长,还是提高孩子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音乐素质是学生必备的全面素质之一,在发展直觉、听力、想象、推理、思维、技巧、表达和交流中,以独特的形式感染人心。

  关键词:儿童;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儿童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教育五大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像我们熟悉的乐器、歌曲等等类型。然而相关儿童教育科学研究揭示:经典音乐对儿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广义的经典音乐也称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而狭义的经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经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经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经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当我们听到优美的经典音乐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古语说:儿童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性格、智慧、爱心,一定要在儿童和童年的时候去完成他。一个人,特别是儿童心里,一定要常常充满着优美的感觉,一个人心中有美,身边的环境自然不脏乱,他的生活就很有乐趣,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能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人如果心中无美,那么他的心理就很枯燥,就会很肤浅,无聊,生活就很无趣。这都是一个人心灵的教育。如果能够给儿童那些优美的、高雅的、丰富的古典音乐,那么这些优美的、高雅的、丰富的声音儿童一样耳濡目染,全盘吸收,堆积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的发酵,这些优美的、高雅的、丰富的声音就会成为她们生命的背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自然性情优雅,性格温和、乐观自信、聪明有爱心。至少她们这一生过得比较有乐趣,就比较有可能成为一个为社会创造幸福的人。相反如果是那些噪音、繁杂的声音,那些《奥特曼》《七龙珠》,那些“亲爱的你慢慢飞”,靡靡之音,暴戾之气的话。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暴躁、肤浅,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这一生,就可能给自己制造很多的烦恼。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听远为聪,见微为明”。耳,用于听;目,用于看;聪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

  目前科学上一般从五个方面开发孩儿童的智力、使儿童变得聪明,即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的良性刺激。第一种是视觉刺激,也就是刺激我们孩子的眼睛,婴儿很小的时候給孩子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颜色能够充分的刺激我们孩子的视觉;第二种刺激是听觉刺激,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胎儿有了听觉以后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只要母亲能听到的声音胎儿就能听到,因为胎儿的听觉神经很灵敏;第三种是嗅觉刺激,也就是从鼻子方面刺激孩子的脑细胞,孩子能辨别出来的气味越多就说明他的脑细胞激活的越多,激活的脑细胞的多少,第四种刺激是味觉刺激;第五种刺激是触觉刺激,儿童触摸各种各样的东西,市场上出现很多启智类的玩具,像积木啊、拼图啊,这些东西的确有启智作用,因为孩子经常接触这些东西经常摸这些玩具,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刺激孩子的大脑细胞丰富、全面的发展!

  在这五种良性刺激当中有两种是最主要的两种是视觉和听觉。最佳的听觉刺激是丰富的声音、优雅的声音,因为丰富的声音刺激孩子脑细胞丰富的成长;而优雅的声音可以调和孩子优雅的性情。最佳的选择就是那些跟我们的心跳、脑波、血液循环等相吻合的古典音乐,那些音乐节拍和节律都跟人类生理现象相和谐的古典音乐。而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即使艺术价值很高,都不适合当作我们的教材;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退休以后致力于古典音乐的宣传和推广,先后到全国各大高校做讲座,他说,经典音乐的魅力在于能使:学习更有时效,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加丰厚!他说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功课并不比西方国家的学生差,但问题可能就出现在全面素质上,而音乐对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儿童听赏古典音乐的方法问题,以儿童的无意听赏为主,因为无意注意是儿童时期的主要注意方式。比如在家里,家长可以把音乐开到轻轻的音量,作为一种背景音乐使用,孩子在玩耍、在读书、在吃饭、在睡觉的时候都可以无意识的听,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很好的。当然这种效果不是马上看到的,但是我们今天不给儿童听赏优美的音乐,也许就会有一些不适合与儿童的成人的音乐占领他们的心灵,也会给儿童带来伤害!

  还可以让孩子以经典音乐“配乐”学习,也是很好的听赏方法。研究表明:在有经典音乐配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把人的注意力提高到这样的新水平,孩子能养成在音乐中思考问题、阅读或写作的良好习惯。因为音乐有掩蔽性,可以阻挡外来声音对大脑的干扰,也可以阻止大脑内部其它信号的传递,提醒孩子不要分散精力。孩子在认真思考问题时,可能根本没有听到音乐,虽然它是那样悠扬地在耳边流淌过。当孩子渐渐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时,就会有一种美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并不妨碍思考或写作。 经典音乐声波是一种美的信息,能通过声波刺激中枢神经,使孩子产生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情绪可以焕发精神,促过其潜能开发的进展。很多经典音乐都是有格式、有规则、组织严密的艺术圣品。在听赏经典音乐的过程中,它给大脑以规范性的影响,使孩子在音乐声波中有节奏地深度呼吸,不但可使身体充满活力,而且可使智能和大脑充满活力。通过有节奏地深度呼吸,人可以使自己与大自然一起和谐地振动,同时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3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心,音乐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文章从隐性课程开发的角度,分析了隐性课程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实践中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阶段、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

  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

  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

  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

  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

  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快感,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快感,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场所;软件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二)鼓励学生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音乐小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节目。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助兴等方式把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忱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五)多渠道提供知识途径。

  包括:

  1.丰富的图书馆资料。面对新时代渴求知识和全面发展的校园学子, 图书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料的中心,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音乐素质教育也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应该保证音乐资料的相对充足。

  2.校园网上资源。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网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保证学生能查到所需的知识是校园知识系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隐性课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定义,学术界对此也有很多的歧义,根源主要是隐性课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划性。沃伦斯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

  1.师生互动、教师结构、教育制度的组织模式等学校教育的结构;

  2.价值的学习、社会化、阶级结构的维持等作用于学校的进程;

  3.从课程实施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到包含在教育里的历史的社会的功能中的各种结果的种种“意图性”或“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从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因此,在实际教学实施中,要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大方向衔接起来,进而组成协调的课程体系。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4

  时代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生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攻关能力。当今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美术是一种视觉手段,美术欣赏课程可以调节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审美及创作意识,集中体现着美术教育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大学时期的美术欣赏课程虽然在美术教育中是一项选修课程,但是它在很大层面上提高了大学生在审美思想和作品创作上的认识。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

  1、师生关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现在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能得到体现。美术欣赏课堂的普遍现象变现为老师埋头苦讲,学生洗耳恭听,气氛极为“尴尬”。老师讲解完作品原有的历史故事后,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比较缺乏,忽略了学生对作品自己的见解。导致学生的思变能力缺乏。甚至出现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批判,导致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不再自信,甚至去美术欣赏课程失去兴趣。

  2、美术欣赏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师素质高低不同,特别在偏远地区有些美术欣赏课程教师可能是美术类非师范专业,甚至不是美术类专业。老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就无法全面的对学生讲解出所欣赏作品的美术历史及意义,甚至不能解答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3、教学方法老旧,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当前的美术欣赏课堂上,老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对所欣赏的作品讲解其原有的历史与主流观点。课堂上很少以讨论,辩论,提问抢答等形式出现。导致原本可以充满活力、生机与快乐的课堂变得黯然无味。

  4、教学设备应用不完善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而很多教师依然停留在书本时代,对教学新设备陌生或不会使用。有些老师也会因为懒惰而不使用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全面,或者根本就不能清晰的看到作品。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做PPT,会导致学生的对课程的思维不清晰等。

  5、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美术欣赏

  课程重视度不够美术欣赏课程在人们心中是一门副得不能在副的课,既不参加高考也不参加统考,总觉得应该多学点对考试有用的课程,这也是教育的一大问题。所以不仅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程不重视,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对其的重视度也不够。现有传统教学模式、观念、方法等因素影响了一定的教学质量,限制了中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作能力达到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在所以现在提升中学生的审美与思变能力是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美术欣赏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基本教学要求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在赏析美术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符合大众审美的审美直觉和情感,努力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1、审美能力的教育

  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在学习、训练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上,以主观兴趣的形式反映了对客观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它是感性与理性、理解与创造的统一。主要是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形成并获得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对世界新事物新知识充满了渴望,但对世界的变化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对美的认识是很浅薄的,所以美术欣赏课程对审美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美术教育本就是视觉形象上的运用。当一副好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时,是学生与艺术灵魂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冲击,萌发出塑造美的冲动。运用艺术感染力,呼吁,培养学生的美感,发现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审美能力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艺术欣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直接体现。

  2、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新科技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下,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在未来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

  1)在美术欣赏课程进行讨论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扫除心里理障碍。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应该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如在课堂上不只是进行专业文化知识的讲解或讨论,还应该通过临摹或者展示出自己的美术作品或者创造出工艺品)

  三、中学生美术欣赏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几点尝试

  美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手、脑、眼协作的课程,特别是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欣赏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识别能力。欣赏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具有鉴赏美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美的主观能动性。

  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多给学生发表己见的机会,与学生不断交流,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中学生的积极性。初步了解学生对美术各门类的了解程度,以及兴趣点。大多数的大学生喜欢动漫书籍,和动画片。因此以播放一些动漫进行欣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动漫图的看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漫人物等,有些学生可能会有难为的情绪,老师应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大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2、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只是看看美术作品,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例如,在教学唐卡、藏羌版画、呐啵艺术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形象、风格临摹。

  3、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技法相结合的欣赏方法

  ①介绍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由于比较熟悉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就能能为顺利的引导学生了解欣赏的方法。

  ②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③从浅层到深层次的分析工作的技巧,带领学生逐步了解艺术技术的表现。

  ④尽量让学生运用艺术手法再现作品的表达,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大学时期学习美术欣赏课程便打开了大学生的思维,将大学生升引进了审美的初级阶段,对新鲜的知识感到渴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学习能力变强。在美术欣赏课程中,讲解中外美术史是必须的专业知识,其中融入了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深入浅出,让学生体会到多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的思变能力。从美术欣赏课中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素养。

  4、美术欣赏逐渐从文本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

  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人才培训的需要,更是美术教学与艺术文化、社会文化的桥梁。通过研究性学习活给予了美术欣赏课程丰富的意义。在美术欣赏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候,以老师为指导,在没有任何标准的情况下,同学们通过网络资源、书籍查询、民间调查等手段进行资料收集,总结出已见,进行探讨发言,完成实践研究报告。这样的活动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得到实践,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提高学生思变能力。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美术欣赏教学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不过于追求结果,不过于追求统一,不过于规定死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习如何学习问题和锻炼创造性思维,提高艺术欣赏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会生存,具有为生活拼搏的精神;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美术欣赏课程虽然成为了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美术欣赏课程在教育理论上还有很多教育理论需要深入、解决。而美术欣赏课程在实行起来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还需要进一步的套索解决方案。预期,通过教育者们的努力,美术欣赏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会更加突出。总之,美术欣赏课程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提高教学思想,转变老旧教学观念,让美术欣赏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做出一份贡献。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5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目前,计算机教材中充积着过多的计算机术语,缺乏形象直观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鉴于目前学生负担已很重的情况下,学校计算机课时安排也不可能太多。因此,计算机课程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渗透,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编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同时,我们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效果较好。此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做到主动具体落实,基本适应当今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我校计算机课程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我校学生有来自市区的也有从各省市农村学校来的,水平层次不同。我们在课程基础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选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命令的操作,学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课题。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训练,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的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四、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我认为,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体现教学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多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经济贸易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出现。国际贸易的运作与管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越来越复杂。为培养适合于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对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已经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 正在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就急需一大批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实用型人才。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通过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贸易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宗旨,其实现需要紧紧依托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就素质教育与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是一门理论(含实践)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进行进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造成课堂与社会实际问题地脱节。三是课程结果考核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应的引起学生重心的偏移。

  (二)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在迅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以“课本为本”的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入式仍占主导,没有将启发式教学实施到位

  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仍在课堂中占据主要位置,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转变其学习态度。导致学生感觉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理论性太强,实际应用少,学起来枯燥乏味。

  (四)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现在多数院校已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课件的制作平铺直叙,并未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也未将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特色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职业道德

  从事每一个行业的工作,首先应该奉行行业的职业道德,它对从业人员起着思想准绳的作用。无论是专业外贸公司或其他企业中的外贸从业人员,都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国际贸易操作规范与国际贸易职业道德规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当将国际贸易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国际贸易操作规范的教育放在同等地位。

  (二)学习精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本身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可能由于这种变化而变得陈旧。因而,不断学习,随时获取新知识的基本素质成为国际贸易专业人员成功与生存的必要素质。这些新知识是引导我们去开拓视野,拓展工作思路,解决新问题的基石。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国际贸易多元性服务的强烈需求。

  (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独立性思维品质。具体包括:大胆而合理的怀疑;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不断否定自己的健康心理。二是发散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这种素质的拥有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应对复杂的外贸活动和谈判,从不同的途径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三是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从事经贸活动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创造能力是国际贸易人才各项能力的核心。

  (四)实践能力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的,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对国际贸易工作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差是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地问题,而现实的工作中要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工作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一)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学内容即对教材的内容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作适当的增减,分清理论层次和轻重缓急。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整合教材,对于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内涵哪些是外延;哪些是重点、难点、热点要心中有数。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一是结合国际经贸发展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本教案用到底”,要每轮课都要更新内容,而且每次课都要给学生带来最新的经济信息。为培养学生的经济敏感度,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焦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同时对于经济理论的学习,可以采取引导案例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情景案例中理解理论要点,做到融会贯通,将来在工作中学以致用。二是结合课程设置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各个学校课程设置不同,授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和做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并留给学生广泛的学习、思考空间, 真正起到入门导向作用,不应过于强调本门课的完整性。三是结合学校生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来源和将来从业的方向,从而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地区的素材,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值得学、有兴趣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典型的有互动式、讨论式、演示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案例教学方法。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国际贸易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学习,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讲,学生听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乏味。这时,如果教师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些问题, 先问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自然地就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如果学生的观点明显对立,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以此为题的辩论赛,这利于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考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印象,扩展思路,从中进一步了解理论的应用性。同时在讨论过程中的表述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少了,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教师要通过教材的分析研究,将要讲的内容分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提出来,营造出谈话式的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握全局,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后要作出总结性的结论。但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反映,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已在各专业的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国际贸易课程也是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之一,其中有很多涉及到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内容,这些内容繁杂枯燥,又无规律可循,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法,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学”,在分析问题中“记”。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需要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尽量突出所选案例的现实性、典型性。例如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有关合同构成要件的学习、应选择合同磋商程序等方面的案例来解释合同磋商与签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再选择具体针对品质、价格、运输、保险、商检、索赔等环节的典型案例,使学生对贸易实务知识又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案例教学应该“瞻前顾后”,即学生应提前了解案例,案例讨论后应有很好的总结,巩固案例教学成果。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熟悉了业务程序,形成了合约意识,并且从一名知识的被灌输者上升为主动运用知识者,学会了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再学习。

  (三)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在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尤其是集幻灯、投影、放映、录音、电视、电脑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很有益处,它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如商品流通程序、贸易术语责任划分、信用证的应用流程、各种贸易方式的交易过程等,通过文字讲解,花费时间长,学生理解难、记忆难,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将要讲的东西形象化了,再加上鲜明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与教师的口头讲授构成一个有机体,学生仿佛置身于交易的情景中。又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践教学改革,加深社会认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提高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评价。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通常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也可以称为模拟实践,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 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包括到外贸企业、工商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到企业实习主要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亲自了解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海关、检验检疫局、港务局等,学生到这些部门实习,可以了解到外贸政策如何在实际业务中运用。

  (五)重视人文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使我们和世界各国交往的范围扩大和活动增加,各种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和不同道德规范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共同工作,很容易导致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冲突。因此,我们应加强人文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应遵守人类共同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游戏规则”,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得失,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是国际人才又是爱国者的优秀人才。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7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承担着为社会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培养、输送学前幼儿教师的重任,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和推动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职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中职学生生源较为特殊,难以满足社会对幼教职业素质高要求的现实需要。以中职教育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职学前卫生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切入,进一步探索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对策,以确保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卫生、职业素质

  学前教育是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做好学前教育,提高幼教职业素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等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中的学前卫生学专业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尤其是农村民办幼教的重要培育“基地”,中职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否到位,教学有效性高低与否,都将影响其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强化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前卫生学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从我国不同地区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总体情况上看,生源的整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读该专业的初衷,普遍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较差,中考无法考上适合的高中,且当前社会对幼教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才退而求其次到中职学校就读学前卫生学;二是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差,无法负担起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费,同时也为早些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故而选择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就读。以上两种情况几乎涵盖了目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生源就读本专业的主要初衷,可以明显的发现,其中涉及学生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以及出于自身对从事幼教行业的热情等方面的原因,少之又少。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志不在此”的初衷很大程度为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幼教职业活动中不如人意的职业素质表现埋下了“伏笔”。除了生源特殊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外,从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文化状况、行为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课业完成质量低下,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弱,对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混乱不明,等等。同时,学习盲目性较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应付心理强,厌学现象普遍。这些表现与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目标严重不符,与社会对幼教的职业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更有甚至,在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包括专业学生自身卫生习惯差、脏话连篇、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频发等。总体上看,当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情况堪忧,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职业教育,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素养等迫在眉睫。

  二、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探析

  从上述关于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表现现状上看,强化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尤为必要,且亟待实施。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以及当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化需求等综合因素,提出以下三点实施策略,以期转变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现状,助力中职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素质提升。

  (一)强化理论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关键在于接受的教育不足。众所周知,目前中职卫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速度,缓解了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压力,然而所培养的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不达标,所输送的人才职业素质不高,相比于人才缺口的所带来的影响,其危害可能更甚。对此,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要想切实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首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通过延长在校教育时间的方式,让中职教育速度合理的减缓下来,同时在具体教育中,更加注重对中职学生理论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问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水平,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准

  就当前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专业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大多数教师来源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然而,基于现实情况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考量,使得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专业的从业教师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现象,例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却由非专业的教师担当,这一情况很容易导致因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基础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跑偏教学方向,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把握不足,进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较为实际且可行的策略则是通过强化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专业培训,让这类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教师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尽快地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以提升其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技能。一旦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切实保证,则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保障。

  (三)重视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情感缺乏,综合素养不足,是导致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另一个关键致因。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幼教职业具有深厚的职业情感,是衡量一名幼教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对幼教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中职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则应当关注和重视对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幼教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进而驱使其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切实做到爱岗、爱生、敬业、奉献。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起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可以邀请专业的名幼教来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讲座、演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教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起职业“标杆”,促其自觉向名幼教学习和看齐;可以强化对学生关于保教技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幼儿,接触保育工作的实际,切身体验幼教的责任;通过以上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对幼教职业的职业情感,激发其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当然,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方略还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出的三点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職业素质教育,这些都需要中职教育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加摸索,多加实践。总之,作为幼教的教育者,我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不仅是我们对中职学生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为此,应当进一步探寻和摸索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的幼教师资,进而保障我国幼教事业的良性发展。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8

  摘要:在办学竞争、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就一定要把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职业素质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不能仅凭教师个人零散的经验去临场发挥,而应是一个有系统性、需要整体推进的教育过程。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职业素质教育;系统性;融入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涵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是以幼儿教育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要综合运用的系统知识、技能与经验为依据,培养学生学前教育的必需专业知识、文化科学、艺术操作技能,最终专业培养目标是学生能依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机构、不同年龄段幼儿特征及培养目标等差异,能够灵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工作方式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目的。“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担当、追求真理、诚信做事的态度,教会学生处世和做人”。

  二、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结构与特性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是指幼儿教师以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积极进取的人格为基础,经过学校教育、教育教学实践、自我素质的提升等方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活动方式。它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等等。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相比复杂、艰巨而又富有有创造性。概括起来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具有以下特性:

  1.内在性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探索和亲身体验,摸索出一些学前教育上的经验教训。经过有意识内化、积淀和升华的这一心理品质,就是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内在性,它是靠自觉性发挥作用的。

  2.整体性学前教育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均衡发展、整体推进、不能偏颇。

  3.发展性“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规政策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职业和职业岗位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变化不断对诸如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职业素质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原则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有系统性、需要整体推进的教学过程,“根据专业教学的不同阶段将职业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进行嵌入,使学生分阶段、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地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加之学前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它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渐进原则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技能的掌握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规律,随着专业课教学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逐步深入、丰富、综合,与其相关的职业素质内容,如专业态度、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幼教机构类型特点、幼儿身心发育规律、同事合作与家长沟通交流、各类教育相关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等内容也要随之逐渐加入和跟进。

  2.结合原则伴随专业课教学目标内容,对其可能适用或利用到的,如相关学前教育机构软硬件介绍分析、相关的幼儿教育教法、可能适用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育规律特点等等也要密切跟上。

  3.针对性原则对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模拟环境进行训练,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发育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最大可能的发展”。

  4.整体性原则在专业教学中,处处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成长为精神主线,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教学。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从专业课教学入手,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成长为指引、以专业能力提高为核心,变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主要应对策略如下: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对所教的学科专业要有系统性的认识与操作技能,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整体性认识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但是要把专业课内容纳入到学前教育职业的整体背景之中展开教学。开学之初,教师要讲清楚这个学科在整个学前教育职业中的位置与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环境、机构组成、地区差异、职业法规、幼儿特点、幼儿教师的职责等进行总体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职业有了整体的认识。

  3.积极创设学前教育职业情景,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心理品质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中,与技能相关的问题、解决思路,都要以学前教育职业情景的方式去提出。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幼儿教师职业所需的心理品质,与日常的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苦练巧练专业基本技能,逐渐养成职业所需的耐心、细心等心理品质,这样比职业素质抽象的说教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模拟学前教育情景,把关爱幼儿、信任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的职业精神,作为设置学前教育职业情景的精神主线,贯彻在专业课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持续不断地获得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滋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

  五、结语

  学前教育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发挥直接而显著的作用,而职业素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专业技能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技能教育为核心辅之以职业素质内容的融入,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学生转变为学前教育职业人而形成必备的专业能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9

  摘要: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适应高职院校经常采用的“2+1”教学模式,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教学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此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传统考试方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

  关键词:建筑力学课程、素质教育、教学内容、采用措施

  一、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民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建筑力学课程学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它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的学习。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适应“2+1”教学模式。所谓“2+1”教学模式就是2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1年顶岗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广泛联系实际工程,如塔式起重机上平衡铁重的确定等,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力学在实际工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积极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对拓宽学生的工程知识面,增强他们的适应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建筑力学课堂教学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依据确定的教材编制授课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由于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决定了高职力学课程是动态的,但教材往往滞后于现实需要。再加上现行教材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完善性,导致教师在力学课堂教学中仍跳不出“知识本位”教学,甚至出现所传授知识“无效”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实用、实效”的原则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减少或删除部分理论推导及相关知识,加强应用计算方面内容,补充课外实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结构进行重新整合,解决与课程中有关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复问题,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避免简单重复,尽量多讲工程实例和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的性质、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同时让他们亲手操作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处理数据,自己提出问题,直至作出结论。这对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相当有益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理念,适应职教形势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理念则是其理论基础,也是原始起点。有什么样的课堂理念,便会形成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在现代建筑力学教学中,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1.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

  这种理念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智力,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全面加以关注。这种教学理念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指明方向并积极创造出支持开放性探究学习的氛围,把一切教学行为定位于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交流、共勉、沟通、启发、补充与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时时交换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点,以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

  2.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观

  这种观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其潜力各不一样,兴趣也各不相同,学生的这种潜力需要合适的教育加以开发。传统的建筑力学课堂教学理念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要扭转这种教学的被动局面,教学必须正视课堂群体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打破传统力学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施“差异教学(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程度的掌握知识。

  3.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关

  作为建筑力学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进建筑力学课堂教学的“质”与“量”的改革。“量”即减少学生负担,减少学习时间;“质”即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高职教育的建筑力学教学课堂作为现代课堂中的一种,既存在共性,又有独立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建筑力学教学课堂自身内在的规律,课堂理念与之符合,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之不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就会停滞不前。

  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建筑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环境,难以体会到实际应用的乐趣,不能激发学习信心和热情。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变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变静态封闭的教学过程为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填鸭式”传授为现代的“研究性学习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展现,着力帮助学生解决力学模型建立的问题。用动画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形象,以化解教学难点、缩短认知过程。同时,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不仅形象生动、赏心悦目,而且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形象客观地再现具体事物,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基本上能消化该节课的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黑板和粉笔也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推证力学原理和公式的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另外,实际模型具有形象、生动、真实感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采用。

  五、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

  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不改革,考试的导向性就不能根本扭转。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原有的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严重制约着力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近年来,在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中,我们对成绩考核与考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首先,在考试内容上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所在。因此,卷面主要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改革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价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试易活跃学生思维,更易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了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现象,从而使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不再被学生视为沉重的负担。

  其次,在考核方式、方法上,应该有利于识别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只考他们的记忆力。应改革单一的闭卷笔试,分别采用开卷笔试、大作业、读书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不仅减少了作弊现象的概率,还起到了促进他们学习的作用。

  为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考核形式上应改革一次性结课考试的做法,采用多种形式以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并增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平时的考核可以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报告、实验操作,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这种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形式,有利于课程分阶段目标的实现,可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的功利性,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长期制约学风、考风建设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也可适当分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能较为准确地考察学生在每个阶段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为此,学生学习后的成绩评定应采取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及专心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作业情况、读书报告、阶段测验、大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分阶段的全程性的考核方法。

  总之,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为了使我国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并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 篇10

  摘要:摄影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思维、审美能力、思想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根据高校摄影课的特点,本文重点探究摄影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摄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交汇的结晶,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摄影者通过画面的构思、色调的均衡、场景的剪裁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使观赏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满足。与此同时,通过对摄影器材的了解,我们可以接触到现代科学各个领域,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艺术修养。因此,摄影不仅仅是会摆弄照相机,而是一种包括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过程。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是一场革命,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将摄影艺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对高校学生进行摄影知识和摄影艺术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美学教育。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摄影艺术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摄影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据近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素质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大学生外语好、数理化好、经济头脑好,但对地理、历史、传统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也没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摄影教学有着趣味性极强的愉悦式的教学过程,它可以使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它以形象展示,以情动人,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视觉语言中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消除一般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改变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缺乏兴趣的局面,在没有压力和强迫感的情况下,增强学生自觉学习人文科学和审美知识的内在动力。

  其次,综合性强。“以人为本”的摄影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懂得人生,用反映先进文化的摄影艺术美的瞬间去显示学生张扬个性的绚丽色彩和精神世界,而且在客观上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地培养、加强人文与审美方面的素养。因为人文素质的高低、文化底蕴的厚薄、美学素养的差异都将制约着学生摄影作品的水平,这不仅仅是靠精通技法和造型元素就能解决的。唯有提高各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重视文学、哲学、美学方面的修养,了解历史和社会现状及时代特征,了解社会文化、审美习惯、传统道德,才能够用照相机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唯有深入了解社会文化艺术,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文化功底、文化积淀、人文素养才能拍摄出寓意深刻的艺术佳作。

  二、摄影教学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由于近年来信息、数字、传播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摄影不仅是艺术创作和记录历史的依托,更是商业价值的创造者、人们工作学习的帮手、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培养创新能力是摄影教学优越于其他学科教育的功能。这是因为其它学科教育多属于认识、记忆、抽象地接受前人经验模式的教育,而摄影教学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不可变的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个体的创新思维,是一种生动的、灵活的、室内室外摄影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又间接地促进了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拍摄中训练出一种对生活多侧面、深层次的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探索摄影中的意境、构图及审美方面的奥秘,从而激发出推陈出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和创造潜能,并时时处处处在有创新思维伴随的过程中。摄影教学中的后期计算机运用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借助于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开展数码影像的二次创作实践。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大胆尝试,尽可能将一些看似普通的数码影像素材,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色调、不同语境和表达不同含义的新作品,由此促进创新能力和意识大大提升。

  三、摄影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性格等,表达了作者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摄影教学手段,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为特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实现对美的事物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摄影能让学生主动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留意在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关注现实世界并发掘它具有的价值,尤其是审美的价值。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可以提炼的、可以感动人的美好的事物。虽然我们所处的现实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是实在的、活生生的,在各种矛盾中、在现实的冲突与撞击中,才更会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真实朴素的美。在摄影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学生时代的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举办一些摄影的观摹展示,或是拍摄活动,如以“校园”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摄影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体现自己的生活学习、文体活动,去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发掘有价值的事物。

  四、摄影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

  在摄影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摄影实践采风活动能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走进大自然的群体活动,学生能放松心情,增进友爱,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使拍摄技术得到提高。课外组织的摄影讲座、论坛、博客等,客观上鼓励大学生多以摄影作品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在摄影教学中,也可以渗透思想品质教育。通过介绍中外优秀摄影家的生平事迹,鼓励学生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为勇担社会责任、追求敬业奉献的人。如在战争年代,许多战地摄影记者怀着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一幅幅纪实照片,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歌颂为正义而战的英雄精神。这些生动事例让大学生从中解读到可贵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找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励自己胸怀大志,积极进取,努力开发蕴藏在自身的创造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摄影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当今,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从小被呵护太多,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误区。另外,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大学生缺少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从多方面努力,而积极开展摄影活动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好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欣赏好的作品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从风光摄影作品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秀丽、壮观之美时,会引起由衷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摄影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增强了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学生积极参加摄影实践活动,可以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摄影实践中,成员的互相帮助和个人体力、意志的磨练,克服了困难,加深了团队中同学间的友谊,既陶冶了情操,培养了乐观开朗的性格,又培养了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潜移默化中个人的心理障碍也会逐步得到消除和矫正,也更好地为毕业后适应社会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教学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把摄影艺术教学纳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容,是时代的呼唤,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拓展,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目前的摄影艺术教学还存在很多主客观的发展制约因素,为了能真正发挥摄影艺术教学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更多地吸引摄影方面的教育人才,完善教学设备,充实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摄影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不应成为摄影的门外汉,而应把摄影作为工具,创造性地投入到各项工作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09-25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探究论文08-24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论文09-22

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探讨论文09-25

灵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论文07-30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论文09-03

中职护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论文08-13

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分析论文08-22

高校人文化模式体育教育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