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美术教育专题论文
幼儿美术教育向来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幼儿美术教育专题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幼儿美术教育专题论文【1】
【摘要】近年来,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已经广泛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关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次性包装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育的幼师生来说,具有多重教育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 废旧物创作 幼师 美术教学
市场经济带来了商品品种的极大丰富,日趋发达的装潢业又为各种商品营造出了许多精美的包装,如造型各异、质地不同、色彩丰富的各种纸盒、饮料瓶、纸杯等。日常生活中将它们收集起来,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特质,大胆想像,合理组合,美化装饰,一个个生动的手工造型就会应运而生。近年来,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已经广泛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次性包装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育的幼师生来说,具有多重教育意义。首先,在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情感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进而激发她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随手扔掉一次性包装是学生们身边常见的现象,看似事小,实则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等大问题。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同学们细致的观察生活,关心社会,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另外,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后常在实际工作中配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以及布置教室等。因此,学会“变废为宝”,这也是幼师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基于上述目的,我选择了利用废旧物作为美术创作的题材,并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参与,探索创新及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收集材料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更应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于者、合作者。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设法发动和吸引学生参与。
1、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为此,我组织本班幼师生去周围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看幼儿园教师利用废旧物为幼儿制作的玩具教具,从而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废旧物的魅力”激发她们的创作欲望。同时,也让她们体会到学会“变废为宝”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电脑上搜集利用废旧物制作的各种美术作品,同时还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谈个人的所见所感,并尝试分析其制作方法。
2、收集材料
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很强的求知欲,所以,她们主动要求参与搜集各种废旧物,并进行集体分类清理。
二、展示实物,演示技法
实物的展示,往往比单一的图片欣赏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课余时间,我亲自制作了几个教具,当我拿出这些精美的作品时,同学们异常兴奋。“哇,这不就是利用我们平常扔掉的冰淇凌纸卷做成的……这是鸡蛋壳……”。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我开始以其中一个作品《大鸟》为例进行技法演示。第一步,取一个长方形纸盒,纸盒上面粘贴纸杯,用来做大鸟的躯干。第二步,将一个牙膏盒剪成两段,用于做大鸟的颈部。第三步,用两个大纽扣做眼睛。第四步,用彩纸条来做鸟的羽毛。(注意,连接部位可以用钉书器钉一下或用乳胶粘、针缝等方法处理)同学们看完我的分析演示后,教室里发出阵阵讨论声。与此同时,我还拿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大家有没有信心创作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大家异口同声:“有”。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作业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将手中废品经过组合、粘贴,装饰成一件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美术作品。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展评。
三、体验创作,适时点拨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大显身手,一展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1、体验创作
在整个创作中,我注重体现六“还”原则: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教室空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还学生以个性张扬。两节课的创作时间,学生拥有一半以上时间。课堂上,讨论、交流、演示、点评等妙趣横生。学生能说的说(说创作思路),学生能做的做(动手实践),学生能想的想(帮助别人出主意),学生能演的演(演示示范),学生能评的评(发表见解)。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让她们体会到发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适时点拨
在整个课堂中,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只是组织者,参于者和点拨者。如:当某些学生拿出冰淇凌小碗翻来覆去的看,就是不知道拿它能做什么时,我会过来帮她演示一下,适时引导她如何进行装饰、添加变成可爱的娃娃。通过师生之间教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得到不断激发。
四、互相交流,获得自信
作品完成后,需要展示,需要与他人交流。对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很难说谁的作品最好,谁的作品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
1、说创意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发表个人主观见解。评价主要是区别和选拨功能,教师往往打个成绩或等级了事。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的“宣判”,缺乏思维意识。因此,在《废旧创作》评价中,我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灵感,作品的创意。对于学生们言之有理或能自圆其说的想法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在师生互动中,我适时总结每个学生作品闪光点,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2、交流学习
除了让学生自评外,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展示。鼓励她们大胆参于集体讨论,对其他学生的作品发表自己见解,同时反思自己作品。通过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强化了创作意念。
经过上述几个教学环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从中获得自信心,为她们后续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也在学生们的交流、创作、评价中获得了大量创作新观念。
幼儿美术教育专题论文【2】
摘 要: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过去,美术课程的设置只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即可,而当前,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要求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科学、合理、实用的设置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体系
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摆在了首位。现行的美术教育改革已打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此思路下,学前教育美术专业需根据现实的课程状况进行改革,确定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点及教学制度的完善
中职教育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和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制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
建立健全的.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应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内容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学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教学的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课堂方式,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践、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三、突出学前教育教学特点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密切情景、活动、智力的关系。关键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教材中指导――如何有情趣地使用知识点进行教学,如音乐、脸谱、装饰、情景展现与绘画或设计课的综合设计,作为情景教学,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训练,切入点灵活,也有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机械地掌握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为标准。在活动设计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培养综合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通过提示启发,促使学生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指导时,能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能整体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着眼点要大,眼界更宽,考虑问题要辩证、灵活。能具备较好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学以致用。
四、课程的设置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绘画、图案、手工、书法四者互动。四者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美术课程分别细化为:《美术基础》(包括素描、色彩、装饰色彩、书法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装饰画、泥塑、折纸、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五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强调对美点的敏锐感和)和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开发他们的表现方法和能力。在学习方法、自学习惯、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三者是互动关系,辅助于学科基本知识点,作用于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三方面形成一个紧密的连动结构。通过教材方式,提供自学阅读的空间。各类别之间有联系地提供知识点,揭示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习方法,促进学会、会学、会用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
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化改革,首先要加强对“资源共享式”的美术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特点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美术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解决技能课教师“教与学”,运用听课、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监控。提醒技能课教师密切关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因此,各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更新观念与知识,尤其是学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学习。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提供美术教师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幼儿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聘请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学校兼职,通过校、园合作的形式打造培训平台。最后要加强横向联系,加强同类学校美术专业课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
现如今美术教学模式要完善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试讲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业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去推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标准。
【幼儿美术教育专题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专题论文11-24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12-06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06-07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优选15篇06-09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15篇[优选]06-08
【精华】幼儿美术教育论文15篇06-10
浅析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05-31
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02-27
美术教育本质的研究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