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越来越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呵护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1
社会对幼师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精通音乐的幼儿园教师人才,更受社会青睐。音乐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视唱能力则是音乐基本能力之一,是掌握和发展各种音乐技能不可缺少的媒介。具有熟练而准确的视唱能力有利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便于进一步了解音乐,丰富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视唱水平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及音乐基础,并且采用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达到较高水平。
一、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现状
1。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农村学生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由于农村对于音乐课程不重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没有音乐基础。据调查,大部分学前教育学生不懂简谱和五线谱,更不必说一些复杂的乐谱视唱教学。
2。视唱教学课程教材难找,很多学校很难定到适合音乐基础薄弱学生的视唱教材,订购的视唱教材严重不符合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水平,这给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抓好视唱的`基本教学
1。节奏与节拍是最基本的,学生在一开始学唱视唱时首先要养成严格打节拍的习惯,下拍果敢,拍点清楚,动作放松,还要特别重视节拍的强弱感,这对视唱起到主导作用;其次培养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产生整体感,要善于启发学生区分并掌握不同节奏型产生的节奏感,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是三连音、小附点、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及切分等的划拍。我觉得解决这几个难题最简便的办法是找一些短小而又包含这些节奏的旋律让学生反复练唱,直至背出三连音的划拍。对于带有休止符的节奏,要唱准确,则一定要有个过渡,可以让学生先用“嗯”音唱个休止符,然后过渡到心里哼唱,直至达到准确地视唱;对于切分也能通过这种加音的方式训练其视唱的准确性,通过类似上面的方法,再多背诵一些具有典型节奏的优美旋律,就能获得节奏和节拍的统一感。
2。如果说节奏与划拍统一是视唱的基本,那么音准就是视唱的关键,音不准同样不能很好地视唱。在视唱的时候,学生往往容易偏低,有时一条旋律视唱完后,结尾音能降低一个全音,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二是学生音高没有想好就开唱。解决音偏低要做到两点:一是多用轻声和哼鸣视唱,二是多用默唱培养自己的内在听觉。
3。情感目标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老师在视唱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音准、节奏上,对视唱的情感要求重视不够。视唱的情感教学是为今后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的积累。通过欢快、安静、悲伤等不同情感体验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视唱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多样化的视唱教学方法
现行的视唱教学法基本上采用老师弹琴,学生齐唱的形式,这种单向性的授课形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方式单一枯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与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和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多种形式的视唱教学方法能使视唱练耳教学活动富于情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听觉和音乐创造力。一是学习一些学生熟悉爱听的音乐片段,二是视唱过程中结合肢体语言进行学习,这一点是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的。
四、视唱教材内容的灵活运用
学前专业的视唱教材目前一直都困扰着广大音乐老师,突出的问题使学生的音乐基础远远落后于现行视唱教材进度。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和合理的补充成为了音乐教师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重点工作。
综上所述,视唱教学虽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一大难题,但只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使用教材,以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把学生熟悉喜爱的音乐片段渗透到视唱教学和训练中,把情感目标融入到枯燥的视唱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视唱教学的新方法,深入研究视唱教材寻求更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水平的素材,解决教与学当中的难点,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视唱教学中的困难。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儿童的文艺才能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大高校和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开设的教育专业,这些未来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多方面才艺,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模仿艺术类专业舞蹈教学
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部分学校进行的提高舞蹈教学水平的教学改革方向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为提高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模仿艺术类舞蹈专业的教学情况开展本专业教学,但结果是既不能达到艺术类舞蹈专业水平,又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去甚远。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改革应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将舞蹈技能培训与学前教育技能相结合,进行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改革。
(二)课程更新速度跟不上幼儿教育变化速度
随着教育意识的广泛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优化,对舞蹈类型的选择变化快,对舞蹈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跟不上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变化速度,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难以胜任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安排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课程安排情况决定了学生能否接受到系统完整的舞蹈技能培训以及幼儿教育方法。课程安排由校方负责,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安排情况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针对幼儿舞蹈的教学课程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对幼儿舞蹈技能的掌握,不符合学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落后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方法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舞蹈创造能力。当下幼儿教育发展迅速,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自编舞蹈能力,对幼儿舞蹈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根据具体的风格要求进行舞蹈创作。但是学前教育专业落后的舞蹈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培养与未来的岗位要求不符。
(三)教学模式单一
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课程之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单调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课程本身属于艺术类范畴,兴趣对艺术类专业学习有关键影响。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舞蹈教学注定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建议
(一)开展符合专业特色的舞蹈课程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要从专业特色出发,结合当下学前教育行业的具体情况和其舞蹈教学要求,对本专业舞蹈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使培养方向符合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了解幼儿教育的舞蹈课堂形式和当下流行的幼儿舞蹈种类,根据岗位需求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舞蹈技能的培训要结合幼儿教育技巧,使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舞蹈技能同时擅于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舞蹈基础训练课程中,帮助学生解放僵硬的肢体,开发自身的柔软度,注重对舞蹈表现力和控制力的训练。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加入幼儿舞蹈成分,使学生善于挖掘童趣,为以后的幼儿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二)丰富课堂形式,加强创新培养
改变传统舞蹈课堂教学单一的形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注意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和舞蹈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发挥舞蹈基础好的学生的榜样作用,带领其它学生进行舞蹈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舞蹈学习信心,发现舞蹈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创作和舞蹈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丰富课堂形式。
(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注重应用和实践,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从实际应用中提高舞蹈技能,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积累经验。比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幼儿艺术培训基地参观,或者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加强学生对行业现状的了解,通过观摩和活动体验开拓视野,丰富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提前准备。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演出活动,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舞台经验,敢于表现自我,提高自信心。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不同于艺术类专业的舞蹈课程,要注意与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的同时具备学前教育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多加入一些幼儿舞蹈的元素,使学生擅于挖掘童真童趣,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3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 发展 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 企业 (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 自然 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五四”时代陈独秀曾经述说当年平民百姓科学思想的不足:“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阁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今天我们放眼看去,应当承认,上述科学知识层面的欠缺虽有所改善,但科学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 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中国 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评价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声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等。科学学习的本身是很有乐趣的事,但由于各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学生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基础薄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只招收文史类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此外,升学利益的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往往“无暇顾及”,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 规律 ,对自然界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她们虽然已顺利考人大学,但是,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较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人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科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 哲学 、STS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国外许多先进大学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 ”模式,即大学 科学 教育课程应覆盖所有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应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学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其开设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必修课。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很少,而且这些课程主要是分布在第一、二学年,课时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体系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集中在学前专业主干课程和技能技巧课,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把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 哲学 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 历史 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扫浓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校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 现代 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 发展 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 艺术 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右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 体育 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如精心举办“天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等这样的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学知识竞赛意义十分巨大,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让一部分有特长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竞赛过程中,观众的科普水平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论文提纲怎么写09-20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7-19
毕业论文怎么写09-19
历史小论文怎么写?10-11
论文摘要与论文提纲怎么写10-12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02
学前教育论文06-16
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05-25
学前教育选题论文08-04
学前教育舞蹈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