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关怀教育高校教育的论文
一、高校教育关怀的异化现象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一对立面又作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反对个体自身。笔者认为,教育关怀的异化是指在功利性教育观念驱使下,教育关怀走向了片面性和形式化,从而迷失了关怀的本意,扭曲了关怀的本质,最终导致关怀成为“虚假的关怀”或“无意义的关怀”。教育关怀本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它已逐渐异化成与高等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对立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品格发展的异己力量,其表现如下:
(一)关怀对象的异化,导致关怀价值的错位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成长”是教育关怀的真正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使命。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和个人获取职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在现实和功利面前,一些高校将传授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重心,最重视的是学生择业、就业问题。在此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师育人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就业竞争技能的高低,而忽视了对学生合理需求、学习体验及情感状态的关怀,忽视了学生也是作为生命的个体,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对学生精神的关怀。这导致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单向的知识传授和技术训练行为。学生蜕变成了知识、技能的容器,缺乏个性和活力,情感自私冷漠,品德令人堪忧,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关怀教育的缺失有关。
(二)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导致教育关怀的严重缺失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师生关系却呈现出疏离与松散的不良态势。首先,伴随高校改革,许多综合型大学频频组建,多校合并,规模扩大,致使一所大学多个校区林立,地域的分散性导致教育空间人为地被拉长变宽,这在客观上造成师生缺乏交流沟通时间和地点的同一性;其次,当前各级各类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学校为了“打造学校品牌,扩大办学知名度”狠抓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教师们整日奔波于教学和科研之间,双重压力之下他们早已分身乏术,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学生交流沟通;再次,传统的教师观使一些教师难以放下“学者”、“师傅”的架子来面对学生,难以与学生真正平等地进行交流,依然维持的仅仅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总之,松散的高校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滋长学校关怀危机的温床,日趋割裂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冰冷生硬的课堂讲义,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关爱和帮助,这些都加剧了师生间的疏离与冷漠。
(三)关怀责任的异化,导致关怀效果的式微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既然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就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自理、自行其是,殊不知,这样的放纵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只会导致思维简单片面、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在社会多元价值中、在激烈竞争下不知所措,陷入迷茫的境地,进而产生厌世、悲观的情绪。更有教师认为,“教好书,上好课”是自己的本分,关怀学生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教师对育人责任的推卸与旁落,是造成多年来高校德育“一条腿走路”现状的重要因素,大大削弱了高校德育的实效。冷漠且缺乏责任心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有爱心、对他人及社会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学生的。
(四)关怀方法的异化,导致负面效果的产生教育得法才能收到成效,育人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关怀能力不强,关怀方法不当,反而使关怀教育产生诸多负面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1.一厢情愿型关怀。有句谚语说得好,“一个人的美味在另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这说明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都具有独特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体验和感受。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然而,现实中的一些教师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往往出于自身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种种错位的关怀,或者对班级所有学生施以普惠的一模一样的关怀,这种关怀常常与学生的关怀需求相悖,使得学生根本体验和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自然不能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2.选择型关怀。一些教师更偏向于关怀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偏向于关怀外貌举止讨人喜欢的学生,而较少关怀学习成绩不突出、表现不好或者有缺陷的学生。这导致关怀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公平性和歧视性,长此以往,未被关怀的学生对教师必然产生抱怨和疏离。3.被动型关怀。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或上级组织会向各学院下达关怀帮扶困难学生的任务,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开展一系列应付差事式的关怀活动,由于这类关怀行为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所以这种带着消极情绪、缺乏真心诚意的关怀只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4.过度责任型关怀。新任辅导员或青年班主任大多存有“过度责任心”倾向,他们对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不够信任,凡事亲力亲为,将班级大事小事全权包揽,为学生操碎了心,一旦遇到学生不理解或不领情,心里又觉得憋屈不解,然而,学生却把他们做的这些事情当作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教师工作效率不高,学生也逐渐丧失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高等教育中教育关怀的本质及回归
西方关怀伦理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强化经济功能,而是要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的品质。美国当代精神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米勒在重新反思“什么样的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个传统的教育哲学问题后,认为只有精神世界获得高度发展的人才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教育本性就是对人性、精神性的关照与关怀,从而不断塑造人的心灵,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由此看来,教育关怀的内在的、本真的意义应该落实到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可以概括为:在爱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外部学习生活和内部心理、生命、情感等方面进行高度适当的关心,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成长。这一本质概括蕴涵着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与“尊重”———教育关怀的前提关怀教育是以关爱为主要行为方式,关心他人,关注成长的一种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关怀是指教师作为师生关系中着重付出的一面,对学生无私的关注和给予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理解和尊重。这种关怀关系是建立在理解背景之下、平等基础之上的尊重。在教师的关怀下,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而展开的德育蕴含亲情和友善,包含着亲切和信赖。只有情感上的亲近交融才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和有效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关怀和教育下,有效地促进其良好品性的形成。总之,教育关怀要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尊严,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宗旨,自始至终贯穿“爱”这根主线。
(二)教师关怀能力———教育关怀的关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充满关怀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有头脑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且是代表人类前途和发展命运的人类群体中最富活力的成员。”这一对象的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懂得关怀,懂得怎样去关怀,这便是对教师关怀能力的诉求。首先,提高教师对学生合理需求的感受和识别能力。从学生实际的合理需求出发,应成为教育关怀的核心理念,也应成为教育关怀的实践取向。教师力戒将其教育目标仅仅局限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希望、梦想,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去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发展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心灵有特别的感悟力,既能听“话”,又能听“声”,包括对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识别能力,这样才能破译他们的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善于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内在的真实感受和行为动机,并及时给予关怀和鼓励。其次,提高教师的关怀能力,改善关怀方式。1.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关怀型的人,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要善于从关怀的视角反思自己的关怀经历和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交往时,强化与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避免用已有的惯性思维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当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时,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关怀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什么是关怀,并以教师为榜样,去模仿,去关怀他人。
2.提高自身的人际智能,掌握与学生对话和沟通的技巧。人际智能即人际理性,是指对他人需要、利益、情感等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准确观察和理解,并能通过相互让步或发现彼此共同的兴趣点而达成平衡共识的能力。人际智能是激起教师关怀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教师只有掌握了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才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
3.有意识提高对学生的认可度。认可即教师对学生优点的确认和鼓励,教师要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唯有此,学生才能产生较高的自我认同感,才能形成积极的追求,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4.教师要积极营造关怀的育人氛围和民主的管理环境,为师生良好关怀关系的建立提供文化和制度上的保证。关怀教育的关键是良好的关怀关系,这是以平等、尊重、对话以及宽容等为基础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惟有在民主、和谐、弥漫着关怀和集体温暖的班级氛围中,师生间才能敞开心扉,真诚坦率地沟通交流。
(三)培育具备“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教育关怀的终极价值“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个体一出生,就处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处于一个关系网络中,一方面,他人(他物)和社会要作用于个体,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他人(他物)和社会。关怀行为既体现了人类共生依存的特性,又符合人类交往的本质。因此,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理应成为教育关怀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与帮助,必将使学生形成体察他人需要并给予关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建立与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关系。同时,教育关怀又具有榜样性和教育性,学生们会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会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实现人、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学生形成了关怀品质后,出于一种社会导向性责任,关怀将自然而然地由一个人的美德传导成为其他人的美德,并从一个人对待他人的关怀态度扩展为其他人对待他人的关怀态度。因此,教育关怀可以促进他周围的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关怀教育高校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高等教育论文12-02
高校教育管理的因素及改革论文05-17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教育论文12-08
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论文11-20
儿科护士的人文关怀理念教育初探论文12-04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11-07
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论文01-21
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12-03
高校音乐教育混沌理论分析论文11-14
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探究论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