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和谐社会下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而目前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迫切学校、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从教师强化德育意识、完善德育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探究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和谐社会; 德育; 心理健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 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不断地努力, 其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 其担负的责任十分重大, 除了需要令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外,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 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护贡献出一份力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发挥出学校学科课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综合利用各种优势资源, 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完善的教育机制。另外, 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整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令其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一、强化教师德育教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展开德育渗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一定层面来讲, 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受到的教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教师首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之后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德育渗透,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中形成有力的自我约束能力, 充分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有智慧、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学生。
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在不同学生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德育教学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师应该对此问题予以重视。面对学生在道德水平层面上存在差异的情况时, 教师应该在注重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品培养的同时, 增强对部分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的指导与教育。教师做好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不仅能够促进班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可以对思想道德水平不够高的学生形成一定的约束, 防止其出现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去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 这对构建和维护和谐社会而言是需要加强注意的方面。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载体拓宽德育渠道, 完善开展德育教育的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渠道和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 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依赖课堂口头教育的方式, 而是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可利用的渠道和载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提前对所要利用的渠道, 或者是教学载体和内容进行审查, 在确认了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积极意义的前提下再进行使用。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将多种教学载体集合在一起, 扩宽德育渠道的同时完善已有的德育教育机制, 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
例如, 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 不仅利用日常的课堂教学进行渗透, 同时还会定期以班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班会上有时会根据学生近期的表现和行为进行分析, 有时会根据社会上比较火热的新闻进行剖析,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吸取教训, 以实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我会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技术, 进行相关视频内容的讲解, 学生在认真关注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会有深刻地了解, 在之后的自我对比与反省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另外, 在日常生活中, 我还会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媒体分享一些优质文章, 并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写读后感, 或者是集合班干部策划义工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利用这多种形式的德育渠道, 有利于完善德育教育机制, 也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活动, 着重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校园内开展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力资源, 所以教师在展开德育活动时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心理健康作为考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部分, 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重视, 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更高地发挥出自身所学, 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地关注, 并发挥好班委的作用,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然后展开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不定期谈话的形式, 我可以发现学生近期的烦恼, 并在咨询了校内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后对学生进行开导, 这样既可以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坚固的友谊, 而且还可以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另外, 我还会定期与班委展开交流, 班委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 对班内学生的情况也会更为了解,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制定出针对性比较强的解决策略,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的过程中, 我帮助班内学生有效解决了一些心理问题, 令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社会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而这就需要学生树立起和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并以此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 保证所有的行为都在不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学生在为国家创造价值时大部分学生已经步入了社会,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教师应该在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时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进而养成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学生,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言具有促进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可以安排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去体验每个人的职责与艰苦, 提高岗位认知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对比, 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例如, 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安排有效的实践活动, 其中义工、实习、参观等活动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入其中, 感受到每一个职位的不易与重要性, 所以在实践结束时学生受益匪浅。再加之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还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范围, 因此学生纷纷表示乐意参加。在之后的总结环节中,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 并制定出短期的自我完善计划。通过多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对自身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意识, 这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而言具有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教师不仅需要增加这方面的意识, 同时还应该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如此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杨小帆.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07.
[2]王凯, 孙健, 杨立蛟.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建设新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0.
【浅析和谐社会下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具体实践下的德育教育论文07-31
浅析和谐社会校园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文化研究10-22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论文10-14
浅析我国铁路物流发展形势及对策论文06-19
浅析新闻侵权的责任认定与防范对策论文08-21
关于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浅析论文10-12
浅析成人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对策论文10-24
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论文07-16
浅析提高听障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对策思考论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