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通用6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措施的用途越来越大,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措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1
摘要:
幼儿教育是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是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幼儿心理等方面发育极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以良好的教育进行引导。在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幼儿的品德形成,主要与自我意识、意志特征和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有关,所以要进行幼儿品德教育,还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本文从幼儿教育出发,对于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强化幼儿教育工作。
关键词:
提高;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
品德对于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在目前的教育中,品德教育受到很大的重视。幼儿的心智发育不完整,心理方面也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某些不好的影响对其品德形成的负面作用较大,因此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幼儿品德教育,将其品德形成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品德教育要发挥作用,就要进行有效性探究,因为只有有效的品德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意识的教育问题
在目前的幼儿品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自我意识的培养不明确。品德的形成需要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但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围因素的诱导,从而形成一些不好的品德。在幼儿品德教育中,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幼儿教育来看,自我意识的培养非常的不到位,大多数情况下,自我意识培养都是混杂在其他方面的培养当中,这就造成幼儿的自我意识形成比较缓慢。
(二)意志特征把握不准
意志特征也是幼儿品德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其意志特征的发展。幼儿的意志特征随着其年龄的成长和接触事物的变化而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所以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抓住其意志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否则教育内容不能符合幼儿的意志特征也会造成教育的无效。在目前的幼儿品德教育中,影响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意志特征,有时候起到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二、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一)尊重幼儿的意志特征
为了使得幼儿品德教育更加的有效,尊重幼儿的意志特征非常的重要。尊重幼儿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幼儿好玩的天性。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顺其而为会使得孩子的性格顺利发展,如果强行压制,就会造成幼儿心理上的反抗,这对于其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响。其次是在幼儿教学中,对于其生活习惯要尊重。幼儿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会有自发的习惯养成,这些养成是其意志特征的表现,所以教育要随性而为。最后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观念,因为这些想法正好就是其意志的体现,尊重想法,并适应其发展做好指导,品德教育自然会产生效果。
(二)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
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也是注重品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每个人的品德都有其形成的独立性,幼儿也不例外,其品德的形成需要在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状况下进行,所以在幼儿培养中,要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其自我的想法不能进行压制,通过让其表现自己形成自我独立的意识。其次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要不断的鼓励并试探性的引导幼儿去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再这样的不断鼓励中,使得幼儿的自我意识不断的获得成长,从而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有效的形成品德。
(三)积极利用亲社会性进行教育
幼儿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会模范社会行为,而这种行为就被称之为亲社会性。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所以在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要积极的利用亲社会性这一特征,使幼儿能够时常的处在有利于其品德形成的环境当中,这样,通过环境的影响作用,利用幼儿的模仿心理,可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总而言之,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在认识到幼儿亲社会性这一特征的时候,积极的利用社会元素进行教育,这对于幼儿品德的有效性形成意义重大。幼儿的成长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则是现在幼儿教育的一大难题。在现实教育中,之所以出现品德教育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意志特征,一方面是没有看到社会影响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所以为了使得幼儿的品德教育有效性提升,一定要在尊重意志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积极社会因素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杨丽珠,邹晓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4,09:5-8.
[2]杜明丽.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6:99-101.
[3]陈素娥.家、园、社区三位一体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5,11:15+17.
[4]阮素莲.提高幼儿品德教育实效切实改善德育自身[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9:7-8.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2
摘要: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
关键词:
品德教育幼儿品德培养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心理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也就是说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及早被重视。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要遵循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规律
幼儿年龄小,在进行抽象的道德概念教育时,要与具体形象相结合,要在适应的情景中进行。在情境中进行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或设置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并以这种情境作为教育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对孩子的礼貌教育,除了我们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形式外,在每天接送幼儿时,教师主动说“请、谢谢、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每天的重复训练中感染幼儿,同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以具体的指导,使之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在日常现实情境中,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帮助朋友穿衣裤、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通过自我服务,如擦桌椅、种植等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爱劳动的好品质。
二、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逐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如看见有小朋友摔倒了,要把小朋友扶起来;喝水时小朋友们要排好队,不能推,不能挤;玩玩具时不能乱扔玩具,不能用玩具砸别的小朋友;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归还;游戏、学习时要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合作等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既要抓住时机随机进行教育,又要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
三、通过训练与练习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习惯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着重加强道德行动的训练。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儿抓起。幼儿要从小养成生活习惯、公共场所守秩序的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的习惯等。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动习惯。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让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在班里活动时爱护桌椅、玩具、图书等,启发幼儿与玩具、图书交朋友,比比看谁做得最棒。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看见地上有碎纸片和果皮时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内;看到花园里的花该浇水时,主动给花浇水,在劳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义务感、责任感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有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必要的劳动技能时,幼儿就会树立起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在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家庭的作用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除了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外,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品德起步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训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就能使孩子在以后日常的行为表现中逐渐对道德认识,并能对道德情感进行深化吸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对一个人会产生终生的影响。父母在家庭中要有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只要没有危险就应放手让幼儿去实践,还要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不过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父母不能因此就对孩子训斥,或者动手,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相反地要多鼓励和进行耐心教育,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一步步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在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有孩子的一份贡献,他就感到非常自豪。第一次做某件事感到很新鲜,例如叫孩子到楼下奶箱中取奶,他很快就会拿回来,并且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如果要他每天去做这件事,那么愉快的心情就会逐渐淡漠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需要及时鼓励,坚持不懈,使幼儿的优秀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巩固。
总之,及早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心地帮助人,不轻易打扰别人等是培养文明行为和大公无私精神的基础,也是奠定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3
摘要:
幼儿教育作为孩子进入学校的前期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尤其是目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健康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正确发展。为此,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优化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
一、前言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在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开始学习很多的知识,如认字、算数等,目的是为了不让上小学的时候落下。而很多的幼儿园也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了这块,幼儿园学习中很多都已经是一年级的知识。同时,很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这些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体现。这样的环境和要求下,让孩子的童年不再那么无拘无束,缺乏了自由发挥,对身心的心理教育上也显得欠缺。因此,有效的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非常关键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老师连同家长必须共同努力来让孩子的童年获得更多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各种应用技能,而不是纯粹地学习知识。因此,本文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探讨纠正这种现象的优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在次基础上重点的探讨了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优化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老师以及幼儿家长要共同努力,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思维,摒弃那种一味地让孩子学知识的思想,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可以从目前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三方面进行。首先,教学内容上,很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在幼儿教学中进行,让孩子增加负担。其次,教学模式上,游戏环节过少,开设课程传授小学知识占一部分,这就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另外,教学管理上,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活动较少,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优化措施
基于以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作者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优化措施:有效的加强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家长的理念,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做法引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
1.有效地加强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直接面对的对象,其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方向。如果幼儿教师水平不高,同时对于孩子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看重,那么就会出现老师带有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中,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幼儿教师能够科学的进行安排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理论知识,如认识多少字,能计算多少加减法,等等。而是多给孩子传授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同时培训教师从科学角度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在教学中多进行游戏互动,让游戏和教学相辅相成,让课程真正适合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教师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幼儿教育机构要多给幼儿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到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师资队伍水平提升了,幼儿教育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才能有效的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问题。
2.改善家长的理念,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大都是望子成龙,渴望孩子越早掌握理论知识越好,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比如,很多中国家庭中,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的汉字,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背诵很多的古诗,等等。而家长也为孩子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四五岁的孩子连自己吃饭都完成不了,还是父母去喂,也不懂得去做一些基本的家务,脑子中根本没这个意思。更大的问题是父母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总觉得这些我们可以提孩子做,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这恰恰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理念。要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改善家长这种错误的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身兴趣,在幼儿教育中远远的重于这些知识的传授。所以,改善家长的理念,才能让孩子更加快乐的成长,幼儿教育才能更加让孩子健康成长。
3.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做法
国外的幼儿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幼儿教育的,他们的孩子可能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孩子,但他们对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培养方面却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将国外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有效的引入。首先,在幼儿教育中要让孩子“玩好”,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幼儿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其次,在幼儿教育中多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另外,多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多在幼儿教育中让孩子参加手工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
4.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必须遵循孩子自身的特殊性,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孩子的幼儿教育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做好孩子进入小学前的衔接工作,比如多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喜欢,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存技巧等等。
5.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
在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工作中,政府部门必须做好监督工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有效的细则来加强管理和控制,比如对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等等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杜绝各种以成绩来论成败的教学方式,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和游戏时间,同时坚决杜绝强制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等等。
四、总结
总之,避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意义重大,对于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培养孩子的爱好,提升孩子的正确思考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老师以及幼儿家长要共同努力,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思维,摈弃那种一味的让孩子学知识的思想,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田红艳.幼儿保育的理论地位难以落实的原因和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2]苏小美.幼儿园引入新闻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报业,2016,(14).
[3]周燕.幼儿园一日活动之反思与改进[J].教育导刊,2016,(06).
[4]刘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究[J].科教导刊,2016,(06).
[5]杨叶恒,刘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调查与思考--以长春市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4
幼儿教育小学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内容都偏向于小学阶段。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上缺乏正确的认识,经常看到家长津津乐道谈论一些三四岁的孩子认识了多少汉字和英语单词,怎样学习珠心算等等。许多幼儿园在这一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在教学中植入了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变相的拔高了教学的难度。在有些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任务上,甚至明确规定在大班时增加多少识字量,汉语拼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确保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以后保持知识上的领先。这样的现象是典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既和幼儿园不科学的办学理念有关,也和家长浮躁的心态以及社会舆论的不正确导向有关。一是个别幼儿园制造招生“噱头”。学前教育阶段招生比较激烈,不少幼儿园都在打造特色品牌上做文章。幼儿的素质发展如何,这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软值表,而许多幼儿园直接打出了小学化的一些指标作为招生的亮点,例如幼儿园阶段汉语拼音要达到什么程度,数学要达到什么程度,为自己本园的招生制造噱头。二是部分家长存在急于求成思想。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有些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要赢在起跑线上,把小学阶段的内容在幼儿阶段就强加进去,不仅自己亲自上阵动手教孩子们拼音、算术,而且也要求幼儿园进行相关的教学。部分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发展。三是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办学方向。现在的社会舆论很多时候呈现出哗众取宠的不良倾向,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经常会出现某一孩子三岁便熟读唐诗多少首、会多少以内加减法等等、认识多少个汉字、会讲多少个故事的内容,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家长,他们迫不及待的加入到这一行列,无形中助推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有效破解
幼儿教育应当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幼儿培养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举措,而不应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对此,幼儿园和广大教师要想方设法纠正这一趋势。1.强化沟通交流,消除家长急功近利思想。幼儿园要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平台等方式,向家长灌输科学的育儿思想。让家长明白幼儿的每一个阶段,有着最适合他的培养内容,切不可拔苗助长,消除家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广大教师也要利用和家长接触的机会,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尝试,让家长明白幼儿教育阶段并不适宜提前介入小学的内容。2.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置幼儿教育课程。每个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坚决不得使用小学阶段的教材,严格限制拼音、汉书写等方面教学的容量和难度。在幼儿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幼教大纲,紧密结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科学有效的设置相关教学课程。3.立足幼儿特点,潜移默化之中开展教学。对幼儿进行一些拼音、汉书写等方面的教学未尝不可,但要严格限制容量和难度,并且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当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掌握。例如教幼儿识字可以结合儿歌的学唱、绘本的阅读,让孩子们逐步熟悉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而掌握这些生字,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了掌握的效果。4.改进教学模式,赋予幼儿宽泛成长空间。一方面要增加动手操作的能力,多引导孩子们做手工、画画等提高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两种方式,在室内活动中多创设一些情景让孩子们勇于表达、相互协作,在户外活动中多培养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在看似游戏玩耍的过程中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增强孩子们整体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面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趋势,广大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并认真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做到准确分析、有效改进,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金日勋.学前教育研究.2011(03)
[2]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李兵.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8)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李大维,刘秀丽.东北师大学报.2006(06)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5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幼儿教育模式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在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上呈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幼儿教育应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但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严重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的甚至完全与小学教育模式一致,使幼儿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失去了童趣和自由,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1、小学化幼儿教育现状
小学化幼儿教育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机制上与幼儿的成长特点不相适应,与幼儿教育的方向相偏离。
1.1教育内容的不适应。幼儿的思维和认知水平还达不到小学生的水平,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能力。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是启发性的,应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开展适当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以发展幼儿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为宜。然而目前大多幼儿园的教育施以小学阶段的内容,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内容,这对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
1.2教育方法的不适应。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多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领读幼儿复读,教学过程中教具演示运用较少,幼儿的活动与游戏时间较少。为了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很多幼儿园开设了拼音、复杂的加减法运算的课程,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与小学阶段的学习基本一致,扼杀了幼儿的天真与童趣,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思维拓展非常不利,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1.3评价机制的不适应。幼儿教育应鼓励孩子发现和探索知识,在活动和游戏中学到知识,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而目前多数幼儿园以幼儿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技能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标准,关心的不是幼儿如何学习,对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的期待、迷茫和乐趣重视不够,没有鼓励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学习热情,泯灭了幼儿的天性。
2、小学化幼儿教育的改进措施
幼儿教育要把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对幼儿进行启蒙性教育,把有意义的活动和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使其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及活动方式得到发展,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和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2.1园方和家长共同努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自然。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收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幼儿的教育要科学合理。同时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辅助和重要基础,因此幼儿园与家长要加强联系,双方要充分认识到小学化幼儿教育的弊端,通过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儿教育回到正常的状态。
2.2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对幼儿的教育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要注重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和科学性,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既要考虑幼小衔接问题,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小学教育模式,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寓学习于活动和游戏中,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奠定基石出。
2.3加大教育部门监管力度。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资金支持。为了改进小学化幼儿教育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特点科学地制定实施细则,对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明文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幼儿园予以处罚,保证幼儿教育与其发展规律相适应,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 篇6
摘要: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国家重视的热点,而幼儿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点。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教育内容呈现小学化,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环境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幼儿接受良好素质教育。对此,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提升农村幼儿教育水平,优化教育环境,建设科学合理的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提升农村幼儿整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发展
与城市的幼儿教育相比,农村幼儿教育无论是从师资力量上,还是从社会资源上,或者是原生家庭情况上都相差较远,这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而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幼儿今后的一生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无论幼儿今后是走出农村去更发达的地方,还是留在农村建设家乡,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早期幼儿时期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于提升农村整体人文素质上,幼儿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因此,农村幼儿教育应当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有农村幼儿教育水平提升了,整个幼儿教育界才能更上一层楼。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一)教学资源欠缺
农村的社会资源有限,资金缺乏几乎是所有农村幼儿园面临的最大问题。再加上农村并没有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馆等公共资源,甚至连基本的电脑和多媒体都没有。在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地展示,局限了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另外,农村的整体物质条件较差,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幼教人才,现在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不利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开展。
(二)教育内容过于传统
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却未被计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再加上受观念和经济的影响,幼儿教育很容易被有关部门和家长轻视,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去玩玩,学不学到知识都无所谓。而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幼儿园都还以学会多少字、会背几首诗、会唱几首歌为幼儿教学的评价方式,造成幼儿教育偏向“小学化”,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无聊,要求孩子反复诵读古诗等形式也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从整体来看,教育内容重知识灌输而非情感素质的潜移默化,重教育功绩而轻幼儿的成长规律,这样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毫无益处。
(三)教育方法陈旧落后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一些幼教本身并不具备教育资格,但是因为无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只能由这些缺乏系统幼教知识的幼教带领幼儿,而这些幼教本身素质不高,对教育学并不是十分了解,在教育时就容易采用一些陈旧落后的方法,或将所学习到的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教学中,却没有考虑到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使得教育内容或枯燥无聊,或与实际脱节,根本无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教育效果不佳。
二、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的幼儿教育,当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支持和资源投入,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另外,幼儿园也要积极主动出击,与民间团体或社会企业联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注重优化教育环境。例如改善教室单调的风格,用野花、芦苇等装饰教室,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自然氛围,使其天性得到更大的解放。另外,还可以在幼儿园里设立一些饲养角或种植园,这些对于农村儿童来讲并不陌生,更具有生活气息。另外,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高薪聘请优秀的幼教来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鉴于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不太好聘请外地幼教,所以最好聘请在本地长大的优秀幼教,以其为中心,加大培训力度,带动全体幼教整体水平提升。
(二)丰富教育内容
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当地有限的资源,利用无限的想象开发更多趣味教学内容。例如农村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和设置一些与大自然亲近的课程,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另外,教师应当改变教育观念,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从良好习惯养成和健全人格培养上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另外,乡镇政府和领导应集中组织优秀的教师对当地的自然、人文、人力资源进行深刻的研究,找到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并据此编写和编制学前教育教材,解决农村学前教具缺乏的问题,让幼儿到田野等他们可以经常接触的地方去感受、去学习,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策略,达到资源和目标相统一的目的。
(三)创新教育方法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农村幼教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基调,结合实际教育内容开展教学。例如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的方式,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各种愉快的体验中学习科学,获得科学知识,效果显著。另外,为提高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还可以巧用当地物质资源,为幼儿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带领孩子们走田埂,跨水沟,跳草丛,鼓励每个幼儿勇敢地参加活动。对于教育方法,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获得更多的最新的教育方法。
三、结语
总之,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形势还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未来,只有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才能逐步提升农村群众的整体素养。对于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由政府、社会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努力积极解决,促进农村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兴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2]盖笑松,焦小燕.当前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5(5).
[3]王默,洪秀敏,庞丽娟.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5(3).
【幼儿品德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相关文章:
水库工程管理现状及措施论文08-0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论文08-16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措施论文09-22
幼儿实施品德教育论文07-29
试议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措施论文10-29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措施的论文09-17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现状及措施论文09-23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