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网络教育的缺陷论文
一、当前我国网络教育的缺陷
1.网络教育的现状
纵观国内,我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基本实现校园网络化,许多中小学也正在向校校通”迈进;学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加强;网上教学资源逐步增加并不断完善,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我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教育表面上欣欣向荣,但网络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据北京青年报》上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我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而较少用来获取学习资源,开展网上学习。显然,目前我国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与网络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现状,显然同我国当前网络教育的缺陷密切相关。
2.网络教育的缺陷
首先是真正适用于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非常贫乏,特别是适应网络教学本质特点的自主学习型教学资源几乎还是空白,有些甚至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照搬上网络。网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教师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网上阅读。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自主性、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势。对于学生而言,只不过是接受了另一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而已。试问一下,以学生的天性和遭遇的教育压力,学生在网络上能不去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收发E-mail吗?
其次是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网络教学要求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然而,教育理论发展赶不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网络技术与教育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越来越大。网络技术从业者很少能够从教育的角度去应用技术本身,而且,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得教育专家感到力不从心。网络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依靠这支队伍成功创造并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教师有的甚至还是“网盲”、机盲”,还不习惯应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又何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网上学习呢?没有适应网上教学的优秀教师指导的网络学习只能是盲目的、放任自流的学习!
再次是缺乏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传统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阶段考试等形式来检验教学质量,网络教学也可以通过网上考试来实现,但我国网络教育刚刚起步,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尚在建设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评价网络教育质量,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当前网上考试系统不完善,技术上不成熟,操作过程不规范,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无疑也是导致我国网络教育尴尬现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学生本身缺乏网上学习技能的培养。目前,接受网络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其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是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网上学习却需要学生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技能,特别是熟练的辨别、获取和利用网上信息的能力,学生网上学习技能的缺乏必然影响学生的网上学习质量。
二、国家精品网络课程建设
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精品网络课程。广义上来说,网络课程的资源包括支持网络课程学习的一切教学软件,如网络课件、学习资源库、学习案例库、练习题库、虚拟实验室等。构成网络课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在网络课程中,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而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所组织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即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出类拔萃谓之精”,网络课程要成为精品,必须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方面做到:精粹而不繁杂,精当而不失体;精辟而不流俗,精湛而不虚夸;精深而不浅浮,精进而不囿旧。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正在朝这一目的努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着重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孚。
四是教材建设,要建设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2.华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学习论”
学习论”是一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又可作为一门面向大学生的教育类公共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尤其通过在全新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中的实践与体验,使每个学习者真正理解信息时代学习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观念来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该精品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模式、教学评价与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创新和突破:
一是教学目标的创新: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目前大学各门学科只有教学目标,缺少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而且教学目标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要求整齐划一。这样的目标导向很难适应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更难以激发不同个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该网络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不同层次与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目标,包括课程学习目标、小组学习与研究目标、个人学习与发展目标三个层次,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这样就使学习目标具体化、个性化。以往教学目标都是用文字表述的,学生理解时比较抽象。该课程运用了让学生创建多媒体学习主页的教学与评价模式,用前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向后一届学生讲述教学目标,这种做法称为“学习目标可视化”。这样做不仅使教学目标变得具体、生动、亲切,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追求和确立更高的、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学生中倡导和创造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二是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该网络课程首先是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建立信息时代学习观念,提出了放飞学习者”的口号,想尽一切办法激励乃至迫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学生组建学习化团队,选择专题,进行专题研习;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学生将专题研习的计划、进程、成果以及学习心得创建成学习主页;形成阶段性成果汇报与学期总结汇报制度;了解和研究学习者的学习个性,掌握和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各种新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纠正和改变各种不良的学习行为与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并自觉将此门课程中所获得的新的学习观念、方法与能力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等。该课程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通过自主与协作进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组成学习化团队,依据网络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学习模块及相关学习资源,获取基本知识,对所选择的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学习资源,开扩学生视野。
三是在课程内容与教材方面的创新:创设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编写本门课程的教材、创建和扩充资源库,形成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与教材新观念。
四是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引入Peerleader,组建学习化团队,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自学、自识、自理、自奖等一整套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管理策略,在自主与协同中超循环结构得以产生,从而形成自组织管理。
五是教育评价模式的特色与创新:重视过程性评价,将自主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在高校教学中,以创作个人与小组、班级学习主页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国家精品网络课程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启示
1.转变教育指导思想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评价标准。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在信息社会,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个人素质的核心是:品德个性、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协作精神、思维品质、终身学习意识等。
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地传授知识是有一定优越性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认识到,知识不是由老师灌输而得到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而得到的。
2.加强网络教育应用的基础性研究
我们国家的网络教育因为沿袭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本质上并无创新之处。这不仅与传统教育指导思想相关,而且还与网络教育是一个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的把握和认识还比较肤浅有关。尽管当前网络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人们对在网上如何实施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网络教学如何管理、网络教育的特长与不足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网络教育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如基于网络的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软件平台研究、精品网络课程的创建、网络教学效果的研究等。
【浅析当前我国网络教育的缺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