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秀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对学生高素质的培养教育,职高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我国持续不断地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鉴于职高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不断地对现有教育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以此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如何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目前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从事职高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简单地对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职高教育;体育课堂;德育教学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从传统单一的注重人才专业技术的配备转变到注重人才是否具备专业的综合素质,职高教育作为我国培养知识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为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为推动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职高体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职高教育对自身改革的重点,因此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不但要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还要具备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义务,以此促进职高学校和学生的双向发展。
一、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都赋予了学校艰巨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质,集中促进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健康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建设发展,社会群众对学校教学任务的理解,单一的偏向于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逐渐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这就使学生无法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尤其是职高教育其自身的特殊性,面对本身综合素质稍差的学生,如果还是单一的侧重于文化知识的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职高体育课堂从本质上具备着轻松自由的特点,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喜爱,正因如此,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会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内心,会激发学生形成集体意识等,有效的德育教学手段,会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二、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优势
首先,体育课会将学生凝聚成为一个团体,通过团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其次,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全面性,无论哪个体育活动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最后,体育课堂教学具备良好的包容性,道德教育很容易就会渗透进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课堂制度
课堂制度是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体育教师要重视课堂制度的建设,通过细化严苛的课堂制度,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以此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同时体育教师在建立课堂制度时要依据各年级、各班级之间的差异性,设立符合不同年级以及班级学生的发展特点,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步骤地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规定上课集合的时间,上课时如有事离开需得到教师同意等,通过种种制度规定,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遵守规定的意识,促进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中也可以遵纪守法。
(二)深入挖掘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的编创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职高学生的性格以及生理特点总结整合出来的,体育教师应当深入挖掘体育教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职高体育教材中的球类体育项目,教师可以依据球类体育项目所特有的集体性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球类项目的竞赛,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充分激发起强烈的集体意识以及团结互助的思想理念,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比赛输赢,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树立榜样作用
职高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观念,引导学生充满蓬勃的朝气,同时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自身修养,引导学生树立讲文明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高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高体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团结互助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牟华龙.探讨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60.
[2]樊凌君.浅议如何在职高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5(18):194.
[3]闫俊义.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