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4-08-30 00:09:1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教师要研讨和确定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落实这一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媒介素养是人们应对不断发展变化媒介环境的必备能力。《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研究思想品德课中媒介素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著名媒介素养研究专家詹姆斯波特(JamesPotter)认为媒介素养有四个维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审美领域、道德领域。认知领域,主要包括认识和了解媒介的性质、功能、运作;情感领域,主要指能够体验媒介内容的情感信息;审美领域,是指能从文化、艺术等角度理解、欣赏媒介内容及媒介信息;道德领域主要是指对媒介信息、内容作出是非、善恶等价值判断。这四个领域连续统一,形成人的媒介素养。最早把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介绍到国内的学者卜卫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构想。她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二是学习研判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学习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后来,我国很多媒介素养专家和学者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进行了研究和构建,虽是各有侧重,但主要还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论述和展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一要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媒介批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媒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理性、规范利用媒介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研究成果,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可整合为以下两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媒介基本知识,认识媒介的类型、特点和功能,正确认识媒介。能使用和利用媒介,具备获取、辨别、质疑、评估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欣赏媒介及媒介信息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明确表达对媒介及媒介信息内容的情感。能对媒介内容和媒介信息传递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识别、判断和质疑,能够抵制不良的媒介内容和信息。使用媒介时严格自律,自觉遵守媒介道德、法规。能合理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行使合法的权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教育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和媒介内容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恰当、合理、积极地利用现代媒介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目标

  思想品德课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是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点,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抓手和依托。作者通过对课程标准、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和思想品德教材的分析,总结出思想品德教材(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苏人版”)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梳理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认识网络媒介的特点及其功能。

  (2)引导学生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分析不同信息的真实性;筛选不良信息。

  (3)学会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合理、有度使用媒介,增强自制力,抵制不良信息。

  (4)了解媒介道德知识、法律法规,培养负责任的媒介传播行为。

  (5)了解有关消费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做成熟而理性的消费者。此外,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体现在这些显性内容上,也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融入。

  参考文献:

  卫峰.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