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0-10-07 15:59:13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论文

  进入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则是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同时,21世纪更是一个知识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以往的人才教育机制提出一定的挑战。正是由于时代的要求,终身教育观念才逐渐被公众接受。在当前情况下,研究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论文

  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

  综合来讲,终身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的综合体,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与教育阶段,既包括正式的学历教育,又包括非正式的非学历教育。“终身教育”一词是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近三十年来,终身教育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公众所接受。终身教育的普及反映了公众对当前教育方式与教育程度的不满,这也更加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目前,对终身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终身教育反映出公众对全新教育观念的不断追求及公众对知识的渴望,更反映出公众对个性人格、个性发展的追求。终身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公众必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次是公众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要求追求个性化的知识;三是公众对当前教育方式及教育目的存在一定不满,不能实现公众的全面协调发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终身教育又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按照教育方式不同,终身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按照教育阶段,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等。另外,终身教育还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等特点,这些都促进了终身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

  教育改革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2010年5月我国颁布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由此开始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现状不免令人担忧,教育改革成果不明显。例如教育不能明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学生超负荷学习,缺乏自由选择的权利;应试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学生甚至用一年的时间就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为求得重点高中的录取,个别学生和家长甚至不择手段进行竞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这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教育改革并未取得显著的成绩。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这正是中国教育改革困难重重的真正原因。传统教育制度曾一度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为人才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公平、客观的平台。但是就目前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已经严重阻碍着人才选择的公平与客观。要想促进中国教育改革顺利开展,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前提和关键。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影响范围较大。终身教育提出的教育观念也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需求,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学校教育目标

  目前,学校教育仍是人们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部分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学校习得。鉴于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应重新定位学校教育目标,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把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把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结合。应把学校作为能力培养基地,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时期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在非学校教育阶段仍能不断学习,就保障了终身教育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育与职业的联系

  密切联系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应努力的方向。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明显与职业相脱节。人们所习得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教育与职业的紧密结合为前提。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必须注重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设置教育方向,并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比例。尽管职业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中所占比重不是相当大,但是这并不影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鉴于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以此为重要发展方向,实现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协调。

  (三)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知识时代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处理信息过剩与教育时间过短的矛盾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应该解决的问题。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改变教育的封闭状态。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加强教育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加强地方文化设施的建设,例如图书馆,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教育的功能;最后,建立外来人口免费教育制度,这可能会造成地方教育压力,但是外来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要求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必须注重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教育的普及

  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教育的普及,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形成全民学习的教育机制,建立学习型社会。教育社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人都可以学习,处处都可以学习。学习型社会不仅提高了公众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提高了公众的学习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场景。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终身教育不再以学校为教育中心,而是强调社会育人,强调学校的社会化,强调人们视野的开阔与解放,延伸教育的外延。传统的教育要求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也就是所谓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轨,这种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齐头并进,全方面提高人们的素质,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教育功能,实现人们的终身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人们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忽略个性的影响,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肉体。传统教育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因此特别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由此带来的就是知识的硬性灌输。这就使得人们的个性被忽略,所有人被整齐划一地安放在同一个位置接受所谓的“正式教育”。但终身教育则不同,注重人们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习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一个人的能力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而应该从个性的角度来观察人的发展潜力。终身教育并非仅考虑个人的知识储备,而是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发挥个人所长,从根本上实现人的价值。在终身教育来看,成绩并不能代表和说明一切,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是最重要的。从教育的目的上来看,教育是要实现知识和文化的传承,终身教育不再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而是实现了教育功能和知识的扩展,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各种知识的传输和发展。终身教育要求充分保障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因此终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育相比,终身教育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改革,更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的变革就是文化的变革,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终身教育并不强调“死读书、读死书”,也不强调占用人们全部的活动时间,而是强调突破时空的限制。首先,强调教育回归,终身教育要求为所有人敞开教育的大门,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公子,只要肯学习,都能在这里获得知识,知识并不再是特权阶级的特权。其次是要重视社会生活的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有着愈来愈强的向往欲,社会文化生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谓的社会生活教育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知识的相互教授。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贴近生活的机会,实现自我的完善发展,那种仅注重向上飞跃发展的教育终会被取消。最后要注重闲暇教育,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过程。随着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人们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尽管学校教育时间明显减少,但这为闲暇时间教育提供了可能。终身教育更加注重闲暇教育,这种闲暇教育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仅能缓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更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五、总结

  随着终身教育的普及,其必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终身教育的影响力亦在不断扩大。为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以求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王贞坚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鼎学院

【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

2.试论高职院校体育的终身教育论文

3.从高等教育改革看器乐教育改革现状论文

4.法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5.中职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6.浅谈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7.高校美术教育改革论文

8.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研究论文

9.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理论初探论文